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一交响曲

夏永謙

<h3>  G小调第11号交响曲,作品103,是俄国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于1957年的作品,该曲为纪念1905年1月22日(即俄历1月9日)发生在圣彼得堡的"血腥星期日"事件,因此本曲亦附有标题,1905。</h3><h3><br /></h3><h3> 乐曲于1957年10月30日由拉克林带领苏联国家交响乐团作首演。并得到了成功。</h3><h3><br /></h3><h3> 乐曲共分为四个乐章,乐章之间均紧接在一起没有停顿。演奏时间约为1小时。</h3><h3><br /></h3><h3> 第一乐章:慢板(Adagio)"冬宫广场"。以寒冷、安静的气氛开始,由冰冷的弦乐和远处传来的三连音定音鼓声引出险恶的动机。而铜管乐的叫声亦加强了这份冰冷感,宁静中似乎埋藏著后来不安的伏线。整个乐章都是保持著弱音声量演奏。</h3><h3><br /></h3><h3> 第二乐章:快板(Allegro)"一月九日"。第一部分可以解读为人群向冬宫集中,这一部分音乐素材紧凑,进行迅速,很快筑起了两个高潮,但随即又降入冰冷的安静,只有长笛和短笛的旋律,以及遥远的铜管乐及定音鼓于第1乐章中的三连音节奏型。又一个高潮化为了强烈的进行曲,并有炮火一样的鼓声和弦乐赋格段交织在一起,好像军队向人群聚拢。音乐渐渐变得紧张,塑造出一种互相对恃的气氛。然后直接进入了著名的打击乐独奏,大鼓、小鼓、定音鼓和大锣的声响机械、剧烈,不断重复;突然戛然而止,又转到了起始时的寂静,钢片琴的独奏和远处的小号变成了血腥过后的死寂和对被杀害人民的悼念。定音鼓的三连音节奏型和钢片琴、竖琴的和弦下进入下一个乐章。</h3><h3><br /></h3><h3> 第三乐章:慢板(Adagio)"永恒的记忆"。以一首革命时期的葬礼进行曲《受害的你倒下了》为主旋律,是对第2乐章中于暴力下牺牲的人民的挽歌。先以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的拨弦开始,中提琴奏出主要旋律,两部小提琴变成了伴奏。中段再次由铜管乐吹出不安的旋律,弦乐作出和应。音量渐渐地增大,定音鼓的三连音续奏带出新一个冲突点,是运用了第二乐章的素材。这股高潮很快便重新减弱,在巴松管的独奏下,中提琴新带出乐章开首的旋律,并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最弱奏拨弦下,直接进入最后的乐章。</h3><h3><br /></h3><h3> 第四乐章:不过份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警钟"。急速的铜管乐带出进行曲式的节奏,迅速进入一个暴烈的高潮。这里用上了革命歌曲"激怒吧,暴君!",并且重新出现第二乐章的多个片段,这股紧张而急燥的节奏维持著颇长的时间,及后在钹和锣的巨响下,弦乐带回第一乐章开始时的宁静,这时英国管吹出一段相当长的独奏,忧伤而带不安的;然而,这份宁静再一次被锣和大鼓所划破。低音单簧管为首又带入狂暴的音乐中,进行曲再次重现,并加入了另一首革命歌曲"华沙进行曲"。</h3><h3><br /></h3><h3> 该作品被称为"没有电影的电影配乐"。其中的音乐形象简单、明显,有强烈的冲击力;作曲家还使用了十九世纪起就出现的革命歌曲主题,将原歌曲加工后融入在交响乐的织体中。如一首名为《听!》的歌曲在首末乐章都有使用(旋律对应的歌词分别为"秋夜如恶人的心一般黑"和"诅咒暴君"。</h3><h3><br /></h3><h3> 篇头音乐为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一交响曲第四乐章——‘警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