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足迹二十九(上):朝阳门街道二:刘墉故居、北京所存的惟一一座皇后宅邸桂公府、梁秋实旧居

瑞雪

<h3>北京这座千年的古都不仅有建筑的杰作、自然的美景,还蕴藏着无数的动人故事,让我们去探访,去找寻。</h3> <h3>闲话北京胡同:北京胡同的衰败。</h3><h3>北京胡同的衰败情况可追溯至清末。随着那个时代封建体制的瓦解,胡同中贵族王府和大型四合院开始分割或出租出卖。至民国时期,受内忧外患的社会影响,许多王府或四合院已不再属一户人家所有,其中多数变为多家合住的杂院。<br /></h3><h3> 但北京胡同整体情况的重大变化,发生在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北京是座完整的东方古城,它并未遭受战争破坏。1950年代政府将许多大型王府四合院先后辟为办公场所。继而拓宽旧城道路,辟地修筑广场和各种新型建筑。1960年代中期整体上拆除了含五百余年历史沧桑的北京古城垣,至此唇亡齿寒,北京内城胡同失去整体意义上的保护与依托,许多胡同变成由内城直接通往在城墙遗址上修建的二环路及以外地区的交通要道。北京胡同相对的封闭与宁静从此不复存在。</h3> <p class="ql-block">  尽管胡同中几处旧有门楼还在,但无一院落不是由几户甚至几十户人家居住,历史上曾领数百年中国北方居住文化风骚的四合院那种"天棚鱼缸石榴树"的雅致与堂皇早已烟消云逝。</p><p class="ql-block">人口迅速增长,经济相对落后,政治运动频繁冲击,也是北京胡同衰败的重要因。</p><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也给北京胡同人文遗迹造成重大破坏。</p><p class="ql-block"> 1949年北京人口不足百万,至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北京人口已愈千万,但城市住房建设却没有大的发展。</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使北京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大批胡同变成一种"矛盾"被推土机推掉。据统计从1980年至2000年北京胡同消失了一千五百余条,现存真正意义上的胡同,其数字已由1949年以前的三千余条减少至数百条。有几十万户北京人告别了长期居住生活的胡同。北京城新楼拔地大道纵横,象是要变成中国的东京、纽约,巴黎的拉得芳斯新区。这过程中胡同是尴尬的,胡同里的人是被动的。</p> <p class="ql-block">【徒步路线】东四南大街-内务部街(称勾阑胡同。勾阑即妓院)41号周如香住宅、39(旧20)号梁秋实旧宅、21号卢森堡大使馆、13号(北京二中前身是清朝左翼宗学,北洋政府内务部旧址)、11号院曾是清明瑞的府第(六公主府,姜文曾在此居住)、大方家胡同-小牌坊胡同-南水关胡同-小牌坊胡同-东水井胡同-西水井胡同-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前芳嘉园胡同-后嘉园胡同11号桂公府--新鲜胡同-演乐胡同92号院有一株胸径1.1米的古枣树,估计已有500~700年的历史,被尊为枣树王-本司胡同(称本司胡同,俗讹称粉丝胡同,因明朝教坊司在此,故名。)本司胡同39号,民国期间绘制的十七孔桥彩画、17号,末代皇帝溥仪的妻子李淑贤 曾在此居住。1914年2月,章太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遭到软禁,曾囚于北京本司胡同、16号1959~1984年任北京市同仁医院副院长、耳鼻咽喉科主任的徐荫祥原来住这院。1986年11月17日他因心力衰竭逝世于北京。3号为基督教青年会旧址。-灯草胡同,19号清镶白旗汉军都统衙门、5号现在是"四合宾馆", 据说是香港一家公司经营。中国戏曲大家梅兰芳, 国民党将军廖耀香等许多名人曾在这里住过。-礼士胡同、129号这座非常气派的四合院的主人原是清末汉阳知府宾俊,民国时,日本投机商李彦青趁日本大地震之机贩大米发了横财。</p> <p class="ql-block">东四南大街,位于北京东城区中部,主要建筑古迹有东四清真寺,东四南大街路东,面对灯市口处,原有二郎庙。东四南大街主街上,东四南大街的繁华地段,人流量大,隶属于餐饮一条街。附近有财贸干院,地铁站,中高档消费。处于黄金地段,位置好,店铺醒目,周围有麦当劳,KFC,各类品牌服装等,人流量非常大。</p> <h3>东四南大街路东,面对灯市口处,原有二郎庙。《宸垣识略》:二郎庙在灯市口大街东,仅一小殿,康熙间重修。仓场侍郎石文柱碑云:据道书称二郎神为清原真君。唐贞观三年创庙于此。原按:二郎神为秦蜀将李冰之子,凿离堆江,有功于民,蜀人祀之。本朝雍正五年,诏封李冰为敷泽兴济通佑王,李二郎为承绩广惠显英王。30年代,曾往庙内参观,庙仅一间,西向(在今灯市口东口外,交通警楼后面)。李二郎塑像似封神榜的二郎神,三只眼,手里还牵了一只狗。据说此庙最初为杨二郎庙,到清初四川人为纪念李冰父子改为李二郎。解放初,庙房仍在,如今已改为民房了。</h3> <h3>三条老胡同讲述京城教坊春秋</h3><h3>在东四南大街路东有三条历史悠久的胡同演乐胡同、本司胡同和内务部街。据史料记载,这三条胡同在元朝时属东皇华坊,到了明朝,则属黄华坊,是当时的教坊所在地。另据《析津日记》记载:&quot;京师黄华坊,有东院,有本司胡同。所谓本司者,盖即教坊司也。又有勾栏胡同、演乐胡同,其相近复有马姑娘胡同、宋姑娘胡同、粉子胡同,出城则有南院,皆旧日之北里也。&quot;由此可见明时管理教坊的教坊司也在这一带。<br /></h3> <h3>演乐胡同因明朝教坊司所属乐队在此地排练而得名。而教坊司则设在本司胡同一带。可以想见,当时的演乐、本司胡同里,定是莺歌燕舞、佳丽云集热闹非凡。</h3><h3>明初教坊的昌盛,与明初的几位皇帝都是戏剧爱好者不无关系。明成祖朱棣十分喜爱杂剧,据说他不但喜欢听杂剧,而且还有很高的鉴赏能力。他经常召集元末教坊旧人入宫演出,每到乐人唱到精彩之处,成祖就举杯满饮,表示喝彩。在这些乐人中有一个乐人叫齐亚秀,她的演技高超,经常被成祖邀请进宫演出。有一次她表演完后出宫,禁不住对人夸赞成祖说:&quot;这真是个知音天子。&quot;</h3><h3>成祖之后,明朝的另几位皇帝都喜欢杂剧,因此演剧之风一直很盛。到了明武宗时,武宗十分喜欢一个叫臧贤的乐人,曾经给了他一品服色。武宗经常命乐人入宫演出,后来他嫌乐人入宫演出不方便,索性让他们住在宫内长期演出。但是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乐人中有很多都是&quot;貌似潘安&quot;的&quot;帅哥&quot;,这要是和皇帝的嫔妃闹出什么风流韵事来,皇家脸面往哪里搁呀。<br /></h3><h3>于是,无道武宗竟下令,男性演员都施以宫刑。从武宗起,优秀的乐人都入宫成了专供皇帝享乐的乐人,也就因此,没有了优秀乐人的教坊,就逐渐衰落下来,教坊里剩下的乐人走投无路,到最后竟与周边一些娼家同流合污。教坊的兴衰竟是因人而兴,因人而衰。<br /></h3> <h3>内务部街,明代称勾阑胡同。《燕京访古录》载:"东四牌楼南勾栏胡同,为元时御勾栏处"。乾隆时胡同改称勾栏胡同。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改巡警厅为民政部,民政部的衙署,便设在勾栏胡同里。宣统时,勾栏胡同的名称改称民政部街。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将内务部设在此地,胡同遂更名为内务部街。</h3> <h3>从本司艺妓薛素素的脂砚,到点评《红楼梦》的脂砚斋</h3><h3>当时有些教坊乐人,进入到本司胡同周边妓院中,成了卖艺不卖身的&quot;艺妓&quot;,本司胡同周围就出现了以这些名妓命名的胡同,如马姑娘胡同、宋姑娘胡同等。<br /></h3><h3>在这些埋入历史的艺妓中,竟有过一位倾国倾城,且与红楼梦早期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作者有些&quot;渊源&quot;的名妓薛素素。她姿态艳雅,言动可爱,擅长多种技艺,有&quot;十绝&quot;之称。胡应麟在《甲乙剩言》中记载,薛素素能写黄庭小楷,能绘兰竹,下笔迅扫,各具意态。她还擅长驰马挟弹,能以两弹先后发,使后弹击前弹,碎于空中。又置一弹于地,以左手持弓向后,右手从背上反引其弓,以击地下之弹,百不失一也。薛素素不仅技艺超群,而且她还性格豪爽,常以&quot;女侠&quot;自命。<br /></h3><h3>据说明代著名文士王樨登,十分钦慕薛素素,曾经赠其一方砚台,他还在砚台的背面深情款款地刻上题句&quot;调研浮清影,咀毫玉露滋。芳心在一点,余润拂兰芝。素卿脂砚&quot;,以此表达他对薛素素的情意。这方砚台属砚中上品,有人曾描述此砚,&quot;小才盈握,砚质甚细,微有胭脂晕,宽一寸五分许,高一寸九分许。砚周边镌柳枝,旧脂犹存。&quot;此砚盒也十分精致,珊瑚红漆盒,盒上盖内刻细暗花纹的薛素素像,她凭栏立帏前,盒右上角篆有&quot;红颜素心&quot;四字,左下角是杜陵内史小方印,为仇十洲之女仇珠所画。<br /></h3><h3>此砚小巧可爱,薛素素甚是爱之,这方砚台一直跟随薛素素。但是薛素素一生孤苦,她几次嫁人,都没有好结果。据说薛素素还曾嫁给《万历野获编》的作者沈德符为妾。薛素素去世之后,她的后人将此砚变卖。百年之后,此砚几经辗转传到了批注红楼梦的脂砚斋之手。脂砚斋对此砚是爱不释手,他在砚侧刻上了&quot;脂砚斋所珍之研(砚)其永保&quot;十个字。可是,脂砚斋是谁,成了后人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团。但是它也清楚地告诉我们,脂砚斋之名,缘自此砚。脂砚斋点评石头记,和这方砚台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他当年点评《石头记》用的就是此砚吧。<br /></h3><h3>数百年过去了,薛素素们的艳雅、豪爽都已成为过眼烟云,她们的人生故事承载了那个社会太多的历史印迹。昔日热闹喧嚣的胡同,已是归于宁静。走在秋风萧瑟的胡同中,满地黄叶随风飘舞,不由得想起一句歌词:&quot;菊花残,满地伤。&quot;仿佛就是那些教坊乐人,在历史深处的倾诉吧。<br /></h3> <h3>明穆宗与内务部街的心酸事</h3><h3>内务部街在明朝时与穆宗皇帝还有过一段故事。据记载,有一次明穆宗想吃果饼,就告知近侍,让他们去准备。不多时间,尚膳监及甜食房就开具出购买做果饼所需的松仁等物的账单,价值数十金。近侍将账单呈给穆宗,请他批示。穆宗看后笑曰:此饼只需银五钱,便可于勾阑胡同买一大盒,何用这多钱?近侍听后,吓得了不得,不知皇帝何时去过勾阑胡同,竟如此明察秋毫,再不敢糊弄皇帝了,赶紧跑到勾阑胡同去买果饼。<br /></h3><h3>大家一定很奇怪,身为皇帝的明穆宗,竟然知道勾阑胡同里果饼的价格,这确实令人惊奇。原来,这与明穆宗登基前一段辛酸的生活不无关系。明穆宗叫朱载垕,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因生母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很少得到父爱。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刚满十六岁的朱载垕就出宫搬到裕王邸,开始了独立生活。在裕王邸十几年的生活,使朱载垕较多地接触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br /></h3><h3>朱载垕的父亲嘉靖皇帝,十分迷信,他听信了江湖术士"二龙不相见"的胡言,在连续死了两个太子后,决定不立太子了,于是朱载垕就处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他的两个哥哥死了,他成了最年长的皇子,按理应是储君,但是父亲却没给他名分,而且他还十分不招父亲的待见。<br /></h3><h3>朝中势利眼的大臣,对这位皇子也十分苛刻,使他饱尝人间冷暖。据说他作为王爷每月的俸禄,有时都不能按时拿到。每月就那么些俸禄,朱载垕一大家子的生活费都要从这里出,不节俭是不行的。由于被生活所迫,养成了朱载垕节俭的生活习惯。他平时很多事都是事必躬亲,而且京城哪里有便宜东西卖,身为王爷的他,竟是了如指掌。</h3><h3><br /></h3> <h3>内务部街11号院。</h3><h3>在东四南街区中,最大的院落</h3><h3>原来有四座广亮大门,二十个院子</h3><h3>在整个京城,这样规模庞大的大宅并不多见</h3><h3>只有清朝大学士、军机大臣那桐的那家花园堪比</h3><h3>乾隆时,这里是一等诚嘉毅勇公</h3><h3>伊犁将军明瑞的府邸,据说</h3><h3>明瑞的姑姑是乾隆皇帝的皇后</h3><h3>叔叔是大学士傅恒</h3> <h3>后来道光的六女儿寿恩固伦公主</h3><h3>嫁给明瑞重孙景寿,因此又称"六公主府"</h3><h3>到了民国,这里归了盐业银行经理岳乾斋</h3><h3>他是中国1918年6月7日开办的</h3><h3>第一个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创始人。</h3> <h3>内务部街11号院·明瑞府(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从内务部街开始)</h3><h3>11号在内务部街东口路北,刚一见到11号的门楼,我不禁疑惑了,大门竟是一座小小的如意门。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宅院的规制是要严格按照主人的身份、地位建造的,如意门是普通的老百姓家的大门规制,如果是有身份、地位的官员,其宅院的大门,一般会是广亮大门,再差一些的也会是金柱大门。</h3> <h3>昔日的凉亭,现为原居委会使用。</h3><h3>红学家按史料记载和《乾隆京城全图》比对,当年曹雪芹与好友敦敏相会的养石轩,就在今日的内务部街11号。</h3> <h3>11号院后花园小山东侧有一个山洞,传说当年是岳乾斋藏宝的地方。有说是水牢,相传日伪时期改建成钢筋水泥的地下室。</h3> <h3>曾是乾隆时一等诚嘉毅勇公明瑞的府第</h3><h3>而明瑞出身名门,是沙济富察氏的子孙。他的姑姑是乾隆皇帝的嫡皇后,他的叔叔是大学士傅恒,他的堂兄弟则是大将军福康安。如此高贵的出身,使年纪轻轻的明瑞,就从官学生袭一等承恩公,授二等侍卫。明瑞在朝廷里的官阶一直很高,做过户部侍郎、正白旗汉军都统、伊犁将军、云贵总督、兵部尚书等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因随军平定伊犁叛乱有功,得到绘图形于紫光阁的荣耀。也是在这一年,乾隆皇帝下令在勾栏胡同建宅,赐给平定伊犁叛乱的功臣明端为将军府。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缅甸屡次犯扰边境,乾隆皇帝命明瑞以云贵总督兼兵部尚书经略军务,率兵征伐。明瑞不负圣望,获大胜,被晋封为一等诚嘉毅勇公。<br /></h3><h3>据说,道光皇帝的六公主和景寿还在此地住过,于是就有人盛传这里是六公主府。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四月,道光皇帝的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下嫁明瑞的曾孙景寿,景寿授固伦额驸。如果这里曾经住过公主,又是一等诚嘉毅勇公的赐第,那么大门就更不会是如意门了,可见11号院这个门楼一定是后来改建的。<br /></h3> <h3>此宅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系乾隆帝御赐给平定新疆伊犁叛乱立卓功而获&quot;图形紫光阁&quot;崇高荣宠的明端将军所建的宅第。</h3><h3>乾隆三十二(1767)年,明端以云贵总督兼兵部尚书经略征伐缅甸军务,因身先士卒、大败缅兵而被晋封为:&quot;一等诚嘉毅勇公。&quot;后乾隆三十三年二月,明瑞乘胜率军纵深缅境,因孤立无援、粮尽兵溃负创自缢。</h3><h3>噩耗上闻,乾隆震惊,亲临明宅祭祀,以示哀悼。</h3> <h3>道光十四(1834)年,明的曾孙景庆袭公爵,并在宅院临街另辟一门,将宅院东西并列分为两院。道光二十五(1845)年,景庆其弟景寿迎娶了道光皇帝之六女寿恩固伦公主。昔日明将军宅第更名为:"六公主府;"亦称:"驸马府。"后景氏子嗣麟庆晋任为道光朝的"两江"总督,那另辟的宅门即为"总督宅第"。最终景寿之子麟光袭爵继承此宅至民国年间。</h3><h3>大院西边是民国北洋皖系军阀段祺瑞政府的内务部公署,即现今的北京二中址。可见占地颇为广阔。</h3> <h3>大院的门牌早先是内务部街5号,1967年的&quot;文革&quot;破&quot;四旧&quot;,内务部街更名为瑞金路20条,大院门也随着当时的顺序改为11号;1972年恢复内务部街时,11号的门牌被沿用至今。然而怀旧的住户和老街旧坊仍习惯地称之&quot;5号&quot;大院。</h3> <h3>西小一院曾住过总政宣传部长姜思毅将军、副部长刘汉少将、总政联络部长杨思德少将;西小二院曾住过撰写名著《党费》、《七根火柴》的军旅作家王愿坚。西二院大垂花门内的正房曾住过军委炮兵学院副政委徐忻。西三院正房曾住过八一电影制片厂副政委那狄。西四院正房曾住过总政联络部副部长沈辰。该院至今还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叠石假山,昔日一架遮天蔽日的大藤萝架和一棵高大的香椿树,当年我可没少上下攀爬。中一院大垂花门内的西耳房曾住过八一体工大队著名国家体操运动员王维俭女士;正方自西向东住过国防大学副校长钱抵千中将;北京市社科所所长许唯。中三院正房西曾住过战士出版社社长黄涛。大院的后楼曾住过《解放军文艺》副社长鲁艺,总政军乐团团长石垒,撰写名著《黄继光》的军旅作家黎明,谱写《北京颂歌》的作曲家田光,谱写《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的军旅作曲家刘兆江及采写《水乡抗日的雁翎队》、《支前的子弟兵母亲戎冠秀》、《奇袭白虎团的志愿军侦察英雄杨育才》的知名战地记者宫洁民,知名军旅连环画家孙翰春等。</h3> <h3>院落最后为一座花园。园中有一座由山石和土堆成的假山,山下有个用山石砌成的山洞,里面黑乎乎的。据说这个山洞里原来还暗藏着一个金库。我想明瑞的后人,在民国后就落魄了,曾经将此府变卖,辗转被盐业银行经理岳乾斋购得。山洞里的金库是否就是岳乾斋住在这里时修建的,也未可知。我沿着石阶登上假山,山上中间是一座敞轩,东西是两座亭子,轩和亭子还是那样精美,只是都被砌成了小屋,有的住上了人家,有的成了堆放杂物的储藏室。<br /></h3> <h3>姜文曾经住在内务部街11号院里。1975年,电影人姜文迁入了"六公主府"。</h3><h3>前一阵,姜文导演的影片《太阳照常升起》在全国各地热映,特立独行的姜文又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内务部街的老居民们也津津乐道起来。据他们回忆,少年时,姜文曾经住在11号院里。那时的姜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且相当调皮。姜文的好朋友英达回忆起他与姜文少年时的日子:"认识姜文那一年是1973年,我12岁,他10岁,因为就近入学,我进了北京72中。姜文那年也从外地转学来了我们学校。刚接触姜文,我并不觉得他有什么出众之处。成绩平平,身高、相貌都平平。可是,现在想来,姜文比我们班的所有同学都小两岁,却能够与大家齐头并进,那个平平本身就是超常。我们在72中一读就是6年,我从这里直接考上了北京大学。现在72中已经不存在了,1984年被合并到市二中。我和姜文的友谊建立在5号大院(新门牌是11号)。因为我的很多同学都住在那里头,所以我经常去院里玩。我们坐在房檐上抽烟、弹吉他、唱苏联歌曲,那真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那部著名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以5号大院为原型的。"<br /></h3><h3>我去内务部街11号探访时,看到在后院有一个高耸入云的大烟囱,我不禁想起网友的一个问题《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夏雨爬过的大烟囱,是否年少时姜文也曾经爬过呢?<br /></h3><h3>著名作家洪晃在她的博客中发表了一篇文章《我眼里的姜文(一)》,其中讲述了一个有关姜文住在内务部街的有趣段子。姜文拍完《红高粱》后成了"大明星"。胡同里出了明星,大家都想一睹明星风采,据说有一次姜文父母去换煤气,片管想见他们的明星儿子,就是不给换,非要姜文自己过来才给换。没办法,姜文只好去了。到了换煤气的地方,片管假装故意刁难他,说唱一段吧。姜文看了一眼地上的煤气罐,二话没说,抡到肩膀上扛着,然后大摇大摆地唱着"妹妹你大胆往前走",把煤气罐扛回了家。当时胡同里面一片赞扬:这才是大老爷们!<br /></h3> <h3>内务部街堪称</h3><h3>教书育人之地<br /></h3><h3>在明瑞府的西侧,可以看到有一座民国时期风格的高大门楼,门楼上书&quot;北京市第二中学&quot;。<br /></h3> <h3>从北洋政府内务部旧址到二中校园</h3><h3>北京二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它的前身就是清朝的左翼宗学。雍正二年(1724),雍正皇帝恢复了清初停办的宗学,他不仅恢复宗学教育,还对宗学教育进行了一番改革。他将宗室八旗分为左右翼。左翼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右翼为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雍正皇帝还规定:宗室18岁以下子弟,除自己愿意在家读书外,都准入宗学。19岁以上者,愿意读书者也可入学。民国成立后,左翼宗学改为京师公立第二中学校,后又改名为北平市立第二中学﹑北京市立第二中学,解放后学校更名为北京市第二中学。从民国开始学校的学生不再只限于左翼八旗子弟了,而是在社会上择优录取,各民族子弟均可入学。<br /></h3> <h3>在东四南大街(东四十字路东侧至灯市东口)马路东侧的街面上。1910年学校迁到史家胡同&quot;史可法祠堂&quot;旧址,1936年学校又由史家胡同迁入内务部街北洋政府内务部公署所在地。</h3><h3>北洋政府内务部公署是由当时的内务总长朱启钤亲自主持修建的一组&quot;中西合璧式&quot;建筑。据记载学校搬进来时还有楼房、平房共120余间。但是经过七十多年的变迁,原有的建筑几经翻建,已经被现代化的高楼取代,早已看不出旧日的模样。学校门口的那座民国时期样式的门楼,是按照当时北洋政府内务部公署的门楼样式仿建的。<br /></h3> <h3>39号内务部街(旧20号),梁实秋就出生在西厢房</h3><h3>到内务部街探访,我最急切想见到的就是20号了,因为这里是文学巨匠梁实秋出生的地方。一路上我都在想,梁实秋这样文学大家成长的地方,20号会是什么样的一座院落呢。<br /></h3><h3>梁家在内务部街,算不上资深的老居民,梁实秋的祖父梁芝山先是在广东做官,有了些积蓄,他返京后买下内务部街一所有30多间房屋的四合院。1903年1月6日,梁实秋就出生在这座四合院里。<br /></h3><h3>20号在内务部街中段路北,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三进四合院,院门是老北京最普通的如意门,门上是两个金字平安。据梁实秋之女梁文茜回忆&quot;梁实秋老宅与傅作义住宅后门正好南北相对,20号是旧时的门牌,它的新门牌是39号。据说相邻的37号和41号原来均系梁家所有。37号是传达室和外客厅,41号是梁家周香如老师的住处,39号是梁氏家族居住的地方。</h3> <h3>早年间,内务部街梁家宅院的地基,高出街道许多,临街的大门前,砌有四层石台阶,人称&quot;高台阶&quot;,大门黑漆红心,浮刻一副门联:&quot;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quot;。在大门门框旁竖立着一块木牌,上书&quot;积善堂梁&quot;。进大门是影壁,由此左转穿过四扇屏门是前院,院内是三间正房,中间辟为过厅,左右两间一为书房,一为佛堂。<br /></h3><h3>前院的西侧,有一个小跨院,作为孩子们的书房,院内还有四棵紫丁香,每到春暖花开,院子里定是满是香气。从前院穿过一个垂花门,就是内院了,这里是梁家祖孙三代居住的地方。梁实秋的祖父母住在正房,西厢房是梁实秋和父母居住的地方。梁实秋就出生在西厢房的大炕上,也还是在这间西厢房里,留下了梁实秋许多童年的回忆。<br /></h3> <h3>暮年的梁实秋身在台湾,虽与大陆咫尺之隔,但直到去世他都无法回来。梁实秋每当回忆起儿时生活时,都不禁老泪纵横,无数遍地吟咏&quot;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quot;的诗句。他常常说,&quot;我生在西厢房,长在西厢房,回忆儿时生活大半在西厢房的那个大炕上。炕上有个被窝垛,我们兄弟几个爬上爬下,直到把被窝垛压倒,连人带被一起滚落下来。&quot;每次说到这些时,在梁实秋的脸上都会充满了幸福。</h3> <h3>内务部街21号的卢森堡公国使馆是唯一还坐落在胡同中的使馆了。</h3> <h3>原门牌号为11,曾是商人王绍范的私家宅院,风格延续其家族在天津大理道别墅的现代与优雅。1951-1978年为巴基斯坦使馆,1980年起作为卢森堡公国使馆使用至今,是大使官邸所在。</h3> <h3>今年,70多年前王绍范亲栽的绿竹开花,一晃时光如梭。 </h3> <h3>颐寿堂洋楼外观</h3><h3>有一处名为"颐寿堂"(原北平内务部街11号)的花园式洋建筑,单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座建筑的主人肯定是希望自己能在这里"颐养天年"。在北京传统的胡同里出现这样一座别致的宅院,实在让人感到稀奇。洋楼前面是一处英式花园,花园的中心有一座灯塔,南侧有一座日晷。环顾四周,花园被传统的中式游廊三面包围,在游廊的任何角度都可以欣赏到漂亮的洋楼和各色的鲜花,西侧还有一处游廊连接洋楼的小径,在小径前面有一片北方少有的竹林。</h3><h3> 走进这座小洋楼,门厅内的木饰带有明显的欧洲装饰特点,水磨石地板镶嵌着类似佛教曼陀罗的艺术图案,可呈现的却是意大利风格的色彩。通向二楼的楼梯木雕也有着极强的欧洲装饰元素,但是房顶却依然保持着中式的三角形坡顶结构。这座渗透着东西方艺术的建筑,到底是谁的杰作?过去这座颐寿堂的主人又有着哪些特殊背景和传奇经历呢?</h3> <p class="ql-block">探秘颐寿堂</p><p class="ql-block">此院主人该是谁</p><p class="ql-block">据档案史料记载,内务部街21号在1965年以前的门牌号是11号。这里在1936年11月之前属于佟明贞、佟明达二人。当时佟家在这条胡同可谓是久住的大户,就连这条胡同18号(老门牌),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的东岳天齐庙也是其家庙。佟明贞、佟明达不仅拥有内务部街11号的房产,在11号东侧的10号、紧邻10号东侧的八宝胡同2号,以及10号后身的本司胡同60号也都属于佟家。据统计,这片房产中,带廊子的瓦房有25间,一般瓦房47间,灰房27间,游廊10间,棋盘心房4间,共计房屋113间,总占地面积六亩七分多。</p><p class="ql-block">不知什么缘故,1936年10月佟明贞、佟明达将自家的内务部街10号、11号、八宝胡同2号、本司胡同60号的全部房产卖给当时住在宣武门外西城根35号的商人王绍范。</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王绍范当时共花了16923元将房价、地价一次付清,同时还上了338元4角4分的税款。这在当时可谓是一个不菲的数字,非一般老百姓付得起。王绍范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这么有钱?</p><p class="ql-block">经了解,王绍范的确不是一位普通的商人,他的祖父王占元在北洋时期曾任湖北省督军,还曾一度兼任省长,同时他又是一个非常有经商头脑的人。他曾经垄断军装生产、开设银号贩卖黄金、设立信诚公司销售皮件,被时人称为大财阀。1917年,他在天津平安街一带的洼地建房成巷,以其"三槐堂"堂号命名为槐荫里。1920年,他又将天津项家胡同、建国道、三经路之间的许多简易平房拆旧建新,使之也成为槐荫里的一部分,后称为大槐荫里。解甲归田后,王占元匿居天津,不问政事,在北京、天津、大连、保定等地专心置办房产,还投资金融、矿产、纺织、粮食、电力等多项实业。</p> <h3>(民国初期,王占元之子王泽宽(右二)及其家人合影。)</h3><h3>王占元有4个儿子:长子泽宽、次子名号不详、三子泽野、四子泽和,还有一个侄子泽沛,他们大多在天津、保定、石家庄等地置有自己的产业。可在王占元的4个儿子及侄子中,无法考证出具体谁是王绍范的父亲。</h3> <h3>追踪颐寿堂</h3><h3> 最初规模有多大</h3><h3> 1936年4月,时年29岁的王绍范以商人的身份,由天津来到北平闯荡。他先是以低价购买了北平宣武门外西城根35号的房产,又四处打探北平内城中心城区的房产信息,伺机选择购房,并最终在北平内务部街上购置了房产。因为在民国时期,内务部街不仅是内务部的所在地,由于它地处东单附近,毗邻使馆区的东交民巷,所以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是官员和商人们争相购置房产的宝地。</h3><h3> 然而,王绍范购买了这里的房产后,并没有继续沿袭老北京四合院的传统建筑形态,而是计划将这里的老房子全部推平重建。他要在古都的中心区做一个仿效西方花园别墅式的建筑,来实现自己的居住理想,并从一开始就给这座建筑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quot;颐寿堂&quot;。</h3> <h3>  担任这项设计任务的是天津平城工程公司的建筑师梁如璋。1937年3月1日,这项规模宏大的建筑工程开始动工,建筑分为前院、后院两个部分:前院的建筑主要是用于接待客人,是一组西式平房建筑;后院的主建筑是一座二层别墅,前面有一处&quot;田&quot;字形的花园,三面由中国传统式的游廊相拥,楼房后面还有一排用作仆人居住的平房和用于存放、培养苗木的花房。在楼房的西北侧与平房之间有两个污水井,用于处理这座院落所产生的污水。</h3><h3> 整个院落建成后,院中的小洋楼上、下共有21间房;带廊子的瓦房3间;一般瓦房40间半;灰房两间半;西式平台房5间;灰棚1间;花房3间;棋盘心房5间;地窨子2间……整个院子共106间房,另外在小洋楼的西北侧还建有一眼机井。当这座豪华、别致的建筑竣工后,王绍范为自己拥有这样一座漂亮的豪宅而感到骄傲。</h3> <h3>  记录颐寿堂</h3><h3> &quot;名堂&quot;命运多坎坷</h3><h3>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这座豪宅竣工后不久,日本侵略军就占领北平,王绍范在北平的事业受到很大影响,于是,他离开北平去了天津,1940年前后,在王绍范的老家天津第十区大理道106号(老门牌)出现了一座近乎和北平内务部街11号建筑风格相同的别墅。在此期间,王绍范曾在天津的颐和银号、济南的鲁丰纱厂、保定的乾义面粉公司任职。同时,他还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兴路上开设了一家专为人们量身定制西服的&quot;东方新衣庄&quot;,经营服装生意。</h3><h3> 1944年,王绍范将北平内务部街&quot;颐寿堂&quot;东部的10号院租给一个医生朋友裘祖源。裘祖源是北平协和医学院的医学博士,曾留学美国,并到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考察过结核病防治工作。起初,裘祖源一家5口人住在这里,抗战胜利后,裘祖源代表北平协和医学院建立了&quot;北平结核病防治院&quot;,他担任院长。后来,北平协和医学院买下了这座10号院。</h3><h3> 内务部街10号后身的本司胡同60号(老门牌),被王绍范用来招待自家山东馆陶县的亲戚以及来自天津的亲戚居住,其余房屋用来出租。</h3> <h3>  1949年8月,40岁出头的王绍范离开了人世,没有任何记录显示他死于何种原因。1950年以后,王绍范的家人搬走并定居在天津。1951年,内务部街的这座西式宅院承租给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王家其他房产也相继各有所终。</h3><h3> 直到1978年底,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退出&quot;颐寿堂&quot;。1980年,内务部街21号院又承租给卢森堡驻华大使馆,成为现今唯一还在北京胡同里的外国使节驻所。</h3> <h3>大方家胡同位于区域东南部,智化寺北侧,属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呈东西走向。东起小牌坊胡同,西止朝阳门南小街,南与禄米仓后巷相通,北与小方家胡同、芳嘉园胡同相通。全长547米,宽8米,沥青路面。</h3><h3>清朝属镶白旗,称大方家胡同,民国后沿称此名。李时珍在此住过,因他在此采药。</h3> <h3>在明代北京里坊制区域划分中,它属皇城以东的黄华坊。其西北侧有方姓大户人家园林一座。到清代中期园林逐渐废弃,但&quot;方家园&quot;这个名字却流传下来。</h3> <h3>小方家胡同(2002年小方家胡同拆迁消失)与毗邻的大方家胡同皆缘此而名。</h3> <h3>消失的小方家胡同</h3><h3>小方家胡同家住35号院的李宝昌,1945年由交道口寿比胡同迁入。当年他家拥有前后院共17间房,独门独户居住。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多次社会政治运动中,因怕被戴上资本家或房产主的帽子,他共向国家上交12间房屋。胡同拆除前,院内有人家9户,李宝昌家仅余后院北房5间。</h3> <h3>大方家胡同32号</h3><h3><br /></h3> <h3>大方家胡同28号</h3> <h3>  大军阀韩复榘公馆。他的子女说:生前曾有三处房产:一处在北平,是张学良送的;一处在青岛,是沈鸿烈送的;一处在南京,人称"韩公馆",只有这处房产是他出于政治上的原因,自己花钱建造的。当时各省疆吏,为表示服从中央,纷纷在南京购置房产,他当然也不能例外。</h3><h3>"韩公馆"建成后,冯玉祥一家搬进去住,直到南京沦陷,房屋毁于炮火,父亲及我们家人一天也没住过。</h3><h3>上世纪30年代,有记者发现名妓赛金花尚在人间,困居陋室,一时间,赛氏又成为新闻人物。接着,刘半农、商鸿逵走访赛氏,欲为其书写传记;张竞生则提议为赛氏募金济贫。</h3><h3>1936年秋,父亲从报上得知赛金花的消息,以其垂老之年,贫病交加,晚景堪怜,乃资助她国币一百元,由国文学校转交。大约在赛氏病故前一个多月,有两个穿中山服的人来到北京前门外天桥居仁里16号赛氏家里,送上一百元国币,说是山东韩主席送的。此事公诸报端,一时传为佳话。</h3> <h3>  大军阀韩复榘公馆。解放后这里成了大方家幼儿园。西边院住着韩的一房姨太太。那时胡同东边为土路,韩为出行方便下令铺了柏油路。</h3><h3>提起修马路,当年修马路可不是现在这样,五十年代修马路过程是:先把土路給夯平和夯瓷實,再撲上很厚的一層碎石子,壓路機,也叫汽碾子,那時還是蒸汽機的動力源呢,壓完了再鋪上一層和了瀝青的小碎石子,壓路機再來回壓幾遍,最要在最表面噴一層燒熱了的稀瀝青,燒熱了的瀝青是油糊狀態,從噴頭均勻噴出,大部分都能噴灑在地面上,但有一些細小的顆粒會隨風亂飄,有一些就會飄到人的臉上,要想去除非汽油不可。所以工人為了避免這樣,就用大白粉沫塗在臉上,可以避免瀝青直接沾在臉上。就這模樣小孩見到了沒有不感覺恐懼的,但看多了並知道實情也就不怕了。噴完了瀝青后路面上還要再舖灑一層細砂土,以免車輪和鞋被沾上瀝青。</h3> <h3>新鲜胡同,典型的元代胡同。</h3><h3>呈东西走向,西起南小街,东至南竹竿胡同,长564米,宽5米。自清代起一直称新鲜胡同。1965年将五道湾胡同并入。胡同内原有清正白旗觉罗宗学(现新鲜胡同小学)。40号院原为清桂公府,1986年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东口路北有清内务府大臣绍英旧居。路南有礼部尚书绍琪花园。79号院中有一直径30公分的酸枣树,果实大,人称"老虎眼"。</h3><h3>新鲜胡同在梁实秋先生笔下,曾经是一条幽静的胡同,如今已经被分割成了支离破碎的三段。</h3> <h3>有京剧活关公之称的李洪春就住在这里,他喜爱养鸟经常用用羊肉沾上豆面喂鸟,这在"文革"时期是非常花钱的事。</h3><h3>"文革"的大名人王力,住在新鲜胡同的东头,他的家原是有钱人的后花园。王力倒台后该院一分为二,邓力群和另一位高官搬入。俗话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文革"后北京经常停电,自从邓力群搬入后,新鲜胡同就从来没停过电,使这里的百姓也沾点光。邓力群家门口的路灯是200度灯泡特别亮。夏天晚上胡同的小伙子们就坐在灯下打牌,邓力群坐着大红旗回来时,他的警卫要逐赶打牌的人,邓力群为人和气不让警卫逐赶,他还说:"这里亮,大家坐在这里玩吧。"有时也有不少人站在这里等邓力群,这些人都穿的整齐,见到邓力群摆出恭敬的样子,跟在他的后面小声的说话,邓力群只是听并不说话,到了门口警卫会把这些人挡住。</h3> <h3>胡同特色</h3><h3>元大都的街道,规划整齐,经纬分明,相对的城门之间一般都有大道相通。《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记述云:"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一个人若登城站在城门上,朝正前方远望,便可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城内公共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货摊……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h3><h3>历史沿革</h3><h3> 元大都街制,"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弄通"。元大都街道分布的基本形式是:在南北向的主干大道的东西两侧,等距离地平列着许多东西向的胡同。大街宽约25米,胡同宽约67米。</h3><h3>元大都内的胡同,其规划是以相邻两城门区间为一区域。近年在元大都光熙门(东北门)至大都城东北隅进行勘查,计发现东西向胡同22条。值得注意的是,今北京东直门(原崇仁门)至朝阳门(原齐化门)之间现仍保存的东西向胡同也是平列的22条。而东四三条至九条整齐划一的胡同格局,更是典型的元代胡同宽度。</h3><h3>元大都胡同与胡同南北宽可融四进大四合院的距离(约90米),正是元代蒙古人住宅要有马厩、草料房的建筑格局要求。当年元大都城的规划是有统一格式的。因此可以说,新鲜胡同是具有800多年历史的老胡同了,始建于营造元大都时期。</h3> <h3>桂公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芳嘉园11号。北京所存的惟一一座皇后宅邸。位于朝阳门内芳嘉园。芳嘉园明代名芳家园,园废后此地建净业庵。清晚期胜保在净业庵旧址上盖此宅第。</h3> <h3>皇帝惟一的儿子载淳,即是以后的同治皇帝,所以母以子贵,慈禧已去世的父亲惠征才被追封为三等承恩公,恩诏颁下,由慈禧的大弟弟照祥承袭爵位,照祥死后,再由慈禧幼弟桂祥承袭,因之被称作桂公。</h3> <h3>桂公府位于后芳嘉园胡同和新鲜胡同之间,此处在明代曾为方家园,园废后在原址修建了一座净业庵,咸丰年间都统胜保在净业庵旧址上建了宅第。同治初年,胜保获罪被清廷赐死,此府遂转赐于慈禧太后之弟承恩公桂祥。&quot;八国联军&quot;侵华时曾被德军占领。</h3> <h3>由于桂祥的女儿为光绪帝皇后隆裕,一家出了两代皇后,因此桂公府在民间有&quot;凤凰巢&quot;的绰号。</h3> <h3>整个桂公府规模很大,共有五组大院,彼此相连,鼎盛时其屋舍当不下二百间。</h3><h3>屋顶使用了绿琉璃剪边,其规格远高于一般公府,说明中路建筑是作为皇后的&quot;潜凤邸&quot;,比照亲王、郡王府邸改建的,后罩房象征寝宫,以备皇后&quot;省亲&quot;时使用。</h3> <h3>桂祥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没有做过什么事,平庸没出息,一生无作为,在外坐支副都统的俸给,在家整日抽大烟混时日,本是个皇族亲贵中无人看得起的角色。但他的身份如此特殊,际遇和命运尤佳,长姐是太后,二姐是醇王福晋,论起来,他是同治皇帝、光绪皇帝的亲舅舅,也是醇亲王的舅爷。桂祥自己生有三个女儿,大格格被指婚许配给"老五太爷"绵愉的长孙辅国公载泽;三格格被指婚嫁予孚郡王的嗣子贝勒载澍;二妞虽无姿色,也少威仪和福相,却因慈禧做主,成了光绪皇帝的皇后。</h3> <h3>如此皇亲国戚,也就没人敢看不起了。 不过实在因为桂祥的无足轻重,其女又是大清朝的皇后,所以对桂祥其人和这座皇后宅邸,没有存留下什么有意思的史料记载。</h3> <h3>胜保豪宅。</h3><h3>明代末期,在小方家胡同就有一座方家园,当时名芳嘉园,颇有</h3><h3>花木之胜。以后园子废弃,在其址建了一座供女尼修行的庵堂,名之为净业庵。延续到清代晚期,净业庵亦毁弃。于是晚清的所谓名将胜保利用此园庵旧址起建了一座豪宅。 胜保被视为咸丰皇帝的爱将,他由举人出身,也当过翰林,后由文转武,赏赐"巴图鲁"的名号,算得上少年得志,刻过一方闲章,自道"十五入泮宫,二十入词林,三十为大将",那种踌躇满志、自鸣得意的狂态尽显。</h3> <h3>当1860年英法联军进犯北京时,胜保与僧格林沁一起受命率军拱卫京师,在通州八里桥与联军接仗,胜保还受了伤。虽然没挡住联军入京火烧圆明园,打的是败仗,但总还是在打,与别人的闻风而逃就显得不同。以后恭亲王在京城办理"抚局",即订议和的城下之盟,胜保与恭王拉上了关系,也算共过患难。在辛酉政变中向肃顺勒兵示威,主张太后垂帘,又为慈禧出了力,所以同治皇帝登基后,他的荣宠不替,是典型的骄兵悍将。</h3> <h3>他修的宅院,面积要大,房舍要精,园林要巧,自然当得起豪宅的品位、规格。 但是胜保很快败事,没能在此宅长享福荫。他于同治元年受命为钦差大臣,督兵入陕平所谓回乱,得罪了从慈禧太后、恭亲王到当朝大臣的所有人,在同治二年就被逮问回京,以"冒功侵饷,渔色害民"的罪名判了死罪,"从宽赐令自尽"。这座宅院自然籍没入官,转赐给桂祥居住,从那以后就称之为桂公府了。不过当时宫内外都习惯地以"方家园"作为对慈禧太后母家的称谓。"大清朝的国运,要看方家园的风水","大清朝早晚亡在方家园的手里"之类的话,就多次出于当国柄政的恭亲王之口。<br /></h3> <h3>胜保(?-1863年8月31日),字克斋,苏完瓜尔佳氏,满洲镶白旗人,清末重要将领。曾以内阁学士会办军务,参加围攻太平天国北伐军。因屡遭败绩,被称为&quot;败保&quot;。后在通州八里桥抵抗英法联军失败。1862年收降苗沛霖,杀害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后赴陕西镇压逆回暴动,因&quot;讳败为胜&quot;被责令自杀。</h3> <h3>大清朝的家法和规矩是"汉不选妃"、"满不点元",即给皇帝选后妃,只在八旗秀女中挑选;而在科举考试中,普天下读书人视为最高荣誉的状元,一般都留给汉人。按照《大清会典》关于皇帝后妃的规制,皇帝可有一位皇后、一位皇贵妃、两位贵妃、四位妃、六位嫔,其他"常在"和"答应"并无限制。但在皇帝成年初选后妃时,只选三五位后妃。光绪皇帝亲政以前,为他选后妃时,经过全国各地八旗驻防和满族世家层层申报、初选,能进入紫禁城由太后当面挑选的,只有96位秀女,真正称得上八旗女孩,精华所萃了。 可是桂祥的二女儿姿色平庸,仪态也未见华贵,在当时的亲贵和朝臣中,只落得个"貌不出众,言不惊人"的评语,多数人认为她若非椒房贵戚,在初选时就会被"撂牌子",不会有立后的福分。但慈禧太后中意这个有心计的内侄女,执意要亲上加亲,坚持立其为后,以图在光绪皇帝大婚和亲政以后,通过皇后左右皇帝的意志,间接操纵政局。软弱的光绪皇帝无奈其何,只能屈从慈禧的意志,这造成了光绪和慈禧的裂痕,也注定了这表兄妹两口子的婚姻悲剧。 </h3> <h3>选后定局之后,二妞叶赫那拉氏从宫中回归后邸。按照当时的情况,桂祥夫妇要举家在大门外跪迎,要洒扫出宅院的正室供其居住,父母姐妹不能再行家人之礼,而且内有宫女,外有侍卫,亲友的来往都受限制,原来的生活全被打乱。说起来有女成凤,荣耀当然荣耀,不便也真不便,如《红楼梦》电视剧中"元妃省亲"的情节,就是真实的写照。不过桂祥仗恃慈禧太后的威势,在家"大宴群臣"。尚未过门,也就是还没由大清门抬入宫中的皇后,就在方家园宅院的正房中接受一二品大员三跪九叩的遥拜,桂祥一家也算过足了瘾。</h3> <h3>接着是宣制奉迎皇后之日的前两天,从桂祥家里向宫中发皇后的嫁妆,妆奁总计两百抬,连发两天,从方家胡同桂公府出门,经过史家胡同、东单大街,再转入东江米巷、兵部街,由大清门抬入紫禁城,引得万人空巷地来看热闹,桂公府的风头至此算是出足了。不过有记载说,因为光绪皇帝心有隐憾,不愿加恩后家,所以桂祥只奉到恩诏懿旨,"以侍郎候补",因此大有牢骚,道是:"看是出了一位皇后,备办嫁妆,就倾了我的家……"</h3> <h3>现在的面积,仅及桂公府的十分之一,仅由此就可以想见,当年桂公府的排场,还是颇为煊赫的。</h3> <h3>铎尔孟故居位于东城区新鲜胡同71 号。</h3><h3>安德烈·铎尔孟(法语:André d'Hormon,1881年-1965年),字浩然,法国汉学家,巴黎大学毕业,在中国生活了48年。《红楼梦》法文全译本审校者。铎尔孟早年曾跟随时任大清帝国驻法使馆武官的唐在复学习中文。</h3> <h3>春声</h3> <h3>夏夜</h3> <h3>秋韵</h3> <h3>冬雪</h3> <h3>1902年李石曾赴法国留学期间与铎尔孟结识,两人成为莫逆之交。1906年,在唐在复推荐下,铎尔孟来到中国担任醇亲王载沣府中的家庭法语教师。北洋政府时期,他担任过外交顾问。他还参与创立了北京中法大学,并任教于中法大学与北京大学。1941年负责筹办北京中法汉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1954年,在中国居住49年之后,铎尔孟回到法国。1956年起,赴法国华幽梦修道院(Abbaye de Royaumont)居住,在这里他与他的学生李治华合作翻译了《红楼梦》法译本。1965年逝世。</h3> <h3>《红楼梦在法兰西的命运》中记铎尔孟住甘雨胡同。1911 年铎尔孟住总布胡同,1914 年住水磨胡同,还住过新鲜胡同。甘雨、总布、水磨今非昔比,老房子已消失。新鲜胡同老门牌是24号,现在是71号。现在主人姓金,原来住钱粮胡同,1957 年搬到这院。1966 年被红卫兵赶了出去,在外住了11 年。1977 年落实政策,住进好不容易退回的两间北房。又过了7 年,全部房屋才归还原主。所幸的是&quot;文革&quot;搬进来的是街道办事处,院落的格局、房屋的架构没有大拆大改,没有成为盖满小房的大杂院。游廊、屏门、大门、锅炉房等有改动,都是办事处那时做的。</h3> <h3>现在居住人说:我还听母亲说过,有位法国人住过,他还曾当过民国政府的顾问。&quot;至此,这里是铎尔孟故居无疑了。希望新鲜胡同71 号得到保护,留住历经劫难而幸存的铎尔孟故居。</h3> <h3>东口路北有清内务府大臣绍英旧居。绍英~皇宫的当家人内务府大臣。清末,从小朝廷退位后,内务府的大臣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监守自盗,建福宫的一场大火就将所有偷盗的痕迹烧的一干二净。各种黯淡无光的宝石和融化残缺的金器拍卖,在这次公开的拍卖中内务府大臣绍英其实早就和外面的公司串通好了,事后收取了丰厚的回扣。此外绍英又假借军队的名义胁迫溥仪,说如果再让这些外人进入宫廷胡闹,民国政府要是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可就没人保护皇帝了,在生命与财货之间,溥仪选择的前者。内务府完胜。</h3> <h3>新鲜胡同小学校址曾是明朝宦官魏忠贤的生祠。清雍正七年(1729年),立八旗觉罗官学,正白旗觉罗学,即设于此处。</h3> <h3>光绪八年(1882年)整顿官学,东四旗中其他三旗官学改址,只此学仍在旧址。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革学制,此学更名为八旗第三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八月,改称京师公立第三小学堂;民国十七年改称北平市立第三小学;民国二十三年改称北平市立新鲜胡同小学;民国三十四年改称北平市立第一区第九保国民小学;民国三十八年五月改称北平市立第一区新鲜胡同国民小学;一九四九年十月改称北京市立第一区新鲜胡同国民小学;一九五一年九月改为东单区中心小学;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小学设初中班,一九五五年撤销初中班;一九五五年九月改称东单区第一中心小学;一九五八年九月改为东城区新鲜胡同小学。</h3> <h3>1973年,分校校舍移交85中学使用,同年九月将小牌坊胡同小学改为新鲜胡同小学分校。1979年,分校迁回原址(新鲜胡同81号)。</h3><h3>2001年,随朝阳门地区危房改造建设工程,以新鲜胡同小学分校置换</h3> <h3>梁实秋和李敖的母校。</h3> <h3>演乐胡同,明朝属黄华坊,称演乐胡同,系明朝教坊司所属乐队演习奏乐的地方,故名。清朝属镶白旗,沿称。"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瑞金路二十四条,后恢复原名。</h3> <h3>演乐胡同,明时已出现,属黄华坊。明朝的教坊司负责宫廷音乐与戏曲活动,官妓院也归其管辖。演乐胡同,据云是明教坊司演奏音乐之处。其南的本司胡同、勾栏胡同(今内务部街胡同)均与明朝的教坊司相关。</h3><h3>演乐胡同,清朝属镶白旗,沿称。演乐胡同历史上曾俗称眼药胡同。&quot;文化大革命&quot;中称瑞金路二十四条,后恢复原名。</h3> <h3>胡同92号院有一株胸径1.1米的古枣树,约有500700年的历史,被尊为枣树王。现胡同内多为居民住宅。</h3> <h3>演乐胡同26号。演乐胡同内很多四合院门楼上挂蓝色牌&quot;保护院落&quot;。</h3> <h3>演乐胡同45号。&quot;保护院落&quot;。</h3> <h3>演乐胡同46号。&quot;保护院落&quot;。</h3> <h3>演乐胡同81号,户对上是&quot;吉祥如意&quot;四字。</h3> <h3>演乐胡同81号,最里进的院门。</h3> <h3>演乐胡同90号院内景。几进院落,曲径折返的大杂院。</h3> <h3>演乐胡同106号院。门楼翻修过,翻修时将门前两块上马石部分嵌入墙中。</h3> <h3>新鲜胡同还有个大宅子,也是我仔细看过的四合院,就是"金百万"的四合院。金百万姓金原是京城巨富,开过几处金首饰店,人送外号金百万。有人说金百万的夫人是蒙古王爷之女,但是无法证明。只是他的夫人身材高大,所生的女儿也是身材高大。</h3><h3>"文革"时期红卫兵抄了金百万的家,并把他家中之物以极低价格买给附近的百姓。认真的观看这个四合院。金百万的豪宅从外表上看很不起眼,院门与普通百姓的院门差不多,可能是怕露富的原因。只是院子的地势较高,大门的台阶也很高,院宅的地势高有好处,夏天下大雨院子不积水房子里面没潮气,但是盖院时要付出很高费用。</h3> <h3>石狮子后面的墙就是用磨砖对缝的砌法,几乎看不见砖缝.这也是老北京超级权贵住宅的象征.</h3><h3>该图片上的砖缝看的很清楚,显然是现代的作品,也说明磨砖对缝的瓦匠手艺失传了。<br /></h3><h3>磨砖对缝的砌法。</h3><h3>磨砖对缝的墙体盖好后,每块砖缝对缝,不用人工再次抹砖缝,雨水无法浸透墙体内部自然牢固,房子里不潮湿。现在住平房的人有时抱怨房子里潮气太大,原因就是墙体不好,下雨时把水气透过来了</h3><h3>这种砖外面是用人工打磨好的自然又好看,北京人俗称这种建筑为磨砖对缝。磨砖对缝人工费用太大用料昂贵,老北京磨砖对缝的建筑只有皇家、王府、显贵高官、超级富豪才盖的起。协和医院老院原是王府,那里的建筑全是磨砖对缝。今天要是再盖一座磨砖对缝的四合院,可能有钱也办不到了,现在的瓦匠都不会这门手艺了。</h3> <h3>金百万家的四合院北面是正房三间,西房三间、东房三间,房间前面全用白长条石打造的三步高台阶很是气派。房子全是前出廊子后出厦的形式建造,房子有前廊大家都知到,后出厦是指房子的后面有很大的飞檐,清朝时期没有玻璃窗户用纸糊的,下大雨时房子的前面有廊子挡着,雨水打不湿窗户纸。房子的后面没有廊子挡着,雨水容易打湿窗户纸,穷人家的房子后墙就不开窗户,有钱人家的房子后墙开窗户,为保护窗户纸不被打湿,把后房檐修的很大。前出廊子后出厦房屋造价要比普通房子高出50%。</h3> <h3>金百万家的四合院北面是正房三间,西房三间、东房三间,房间前面全用白长条石打造的三步高台阶很是气派。房子全是前出廊子后出厦的形式建造,房子有前廊大家都知到,后出厦是指房子的后面有很大的飞檐,清朝时期没有玻璃窗户用纸糊的,下大雨时房子的前面有廊子挡着,雨水打不湿窗户纸。房子的后面没有廊子挡着,雨水容易打湿窗户纸,穷人家的房子后墙就不开窗户,有钱人家的房子后墙开窗户,为保护窗户纸不被打湿,把后房檐修的很大。前出廊子后出厦房屋造价要比普通房子高出5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