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听课体会(副本)

浅蓝深蓝

<h3>  以"聚焦核心素养,打造活力课堂"为主题的课例展示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什么是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我们该以什么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带着一个个问题我们走进了四节优秀的数学课中。</h3><h3> 小学数学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共有十个方面: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h3> <h3>  数感,是关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数感这一核心素养的形式和建立表述生活中的数学,自觉的把数量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更好的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h3><h3> 祥发小学张婧老师的&lt;&lt;分数的初步认识 &gt;&gt;一课,先有华罗庚的"数源于数"导入本课,在数月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感受数是数出来的。在1、2、3......数数的过程中激发出了孩子已有的数感。</h3><h3> 数完月饼我们再来分月饼,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两个月饼;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一个月饼;再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能分得多少个月饼呢?"半个月饼"根据生活的经验学生脱口而出,但在孩子已有的数的经验上来看却没有哪一个整数能表示出这半个月饼了,老师顺势提出不能用自然数来表示这半个月饼我们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激发了学生创造数学符号的欲望,然后沿着古人创造"一半"的过程感受并理解到二分之一是怎么来的。分数也就在学生数数的过程中诞生了。</h3><h3>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四个人每人分的多少个月饼?两份是多少、三份呢、四份呢?在分的过程中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分之四这样的分数也创造了出来。</h3> <h3>  分月饼学生得到了 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分之四。并在比较这四个分数的过程中发现这四个分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明确分母上的四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了四份,分子上的1、2、3、4表示取出来的份数。</h3><h3> 这样分数的本质意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有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对于分数的认识将会更持久。</h3> <h3>  平均 分月饼学生能得到四分之一个月饼、四分之二个、四分之三个、四分之四个。那如果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十份,我们又能得到哪些分数呢?借助学具,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又得到了分母是10的分数。</h3> <h3>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能得到分数,那么平均分其它的计量单位还能得到其它的分数吗?借助刚才得到的经验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分数。</h3><h3> 分数的意义之一在学生的探究中形成。</h3><h3> 然后在图示的帮助下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另一层意义———部分和整体的关系。</h3> <h3>  分数的意义已经在学生的意识中产生,学生能够写出更多的分数,并能说出自己的分数是怎么来的。</h3><h3> 接着老师向学生出示了分数墙,更多的分数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出现在孩子面前。</h3><h3> </h3> <h3>  数学的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对于理解数学学科的本质,设计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h3><h3> 学生在本节课结束后能够从分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了,学生数的范畴里有了分数。能够用分数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h3> <h3> &quot;学科教学,只有聚焦了核心素养,教&quot;好&quot;书就是一件轻松和简单的事情了。&quot;</h3><h3> 只有让认知,理念走在前面,让对价值、意义的认知走在前面,我们教育者才能既怀着激情又带着理性行走,走得更好更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