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秦老师,你今年60岁了,身体也不好,扶贫工作压力这么大,为什么还要坚守在一线?” “只要党需要我,我就要一直干。”秦现堂老师这样说。</h3><div> 秦现堂,男,现年60岁,黑池镇北廉村人。1978年到黑池镇南廉小学任教至今。几十年来一直扎根基层教书育人,且默默地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秦现堂老师出身于一个农村贫寒家庭,家里兄妹多,这个苦难的少年从小就饱尝生活的艰辛,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div> <h3>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政策,根据上级工作安排,秦老师帮联的对象是黑池镇保宁村三组赵增信家。赵增信家共三口人,全家三口人身体都不佳。特别是妻子王便绒肢体三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儿子赵卫军已经30多岁,因腰部带病,不能干重活,至今未曾娶妻,唯一具有劳动能力的赵增信也只能被困在家照顾妻儿,这让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家庭就更显得捉襟见肘。这一切秦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心里暗暗说道,一定要帮助他们摆脱现状。</h3> <h3> 秦老师家中也曾遭遇变故,他的妻子年近60岁,突发脑溢血,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儿子常年在外打工。秦老师既要照顾患病的妻子,又要在校教书育人。当面对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时,秦现堂老师陷入了艰难抉择。岳母年近八旬,如果自己这个顶梁柱不在家,家人的难处可想而知。但自己是有着20年党龄的党员,服从上级命令、听从组织安排,天经地义、责无旁贷。</h3> <h3> 得知秦现堂老师的情况后,领导考虑到秦老师的现实困难,协调解决矛盾困难。同时,还积极向上级反映,建议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身患重病的妻子得知消息后,无怨无悔鼓励丈夫去帮助贫困家庭。她的眼里闪着泪花仿佛在说:“你放心去吧,不用担心我!”秦老师转过身,已泪流满面。对口帮扶是一项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以后照顾妻子生活的重担就要落在年迈的岳母肩上了,岳母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实在让人于心不忍。可是一想到还有更贫苦的家庭更加需要他,秦老师说:“只要党需要我,我就要一直干。”</h3> <h3> 自从确定了帮扶对象之后,他一有时间就去赵增信家,与他们进行深切的交谈,同他们一起确立帮扶计划,讨论帮扶策略。在得知这几年椒树和黄花菜的市价还可以,收成较好,打理花费的时间也相对较少,很符合当前的情况。他就经常去地里帮助赵增信一起种植,从采种、播种一直到丰收、销售,秦老师忙前忙后,就像打理自己的田地一样。经过自己的帮扶,赵增信家有了微薄的收入,秦老师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但是秦老师心里清楚,这点收入对这个负债累累的家庭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他一直惦记赵增信儿子的腰病,就四处打听能治疗腰病的大夫。皇天不负有心人,秦老师亲自把医生接到赵增信家给他儿子治疗,经过治疗,他儿子腰病发生了明显改善,现在在外地打工。经过一段时间,赵增信家庭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脸上也经常露出幸福的微笑,并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他现在逢人便说,秦老师真是好人,真是好人,真是好人啊。说着说着眼里好像闪过一丝泪花。让听众无不为之动容,无不心酸难受。或许他说不出更加华丽的辞藻,简简单单的“好人”两个字已然体现了秦老师在他心中的位置。 </h3> <h3> “人家在你危难的时候帮助了你,这份情我们永生不能忘。”夫妻二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年来,邻里亲朋了解到他们家的难处,经常给予他们很多关照。秦老师去学校上课时,大家轮流帮忙照顾他妻子。对此,夫妻二人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忘报答。秦老师非常热心,平时,邻里乡亲谁家的灯泡不亮了、水管漏水等,他得知后总是赶去义务帮忙。村里的大小事他都很清楚,谁家有人病了,谁家孩子结婚了,谁家生小孩了……他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心意。他还爱当和事佬,谁家两口子吵架了,邻居拌嘴了,他总是帮忙协调。他常对妻子说:“平时邻居们对咱们家很照顾,所以邻里朋友的忙,如果能帮的一定要帮”。</h3> <h3>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完成扶贫任务使命光荣。夕阳红似火,余热再生辉。秦现堂老师在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仍然坚守工作岗位,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时刻不忘政府的使命,时刻不忘国家的政策,用自己全部的精力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落实到实处,一刻也不敢忘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在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虽然秦老师帮扶的对象有限,但像秦老师这样的人越多,精准扶贫的政策就会落实得更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