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摄影器材:leica M240P 35mm/F 1.4</h3><h3>文:网络整理</h3><h3>图片:作者原创</h3> <h3>江南的水乡古镇皆是小桥流水人家,又各有各的风采。</h3><h3> </h3><h3> 提起甪直古镇,虽然也是江南六大古镇,但名气却大不如周庄、乌镇,可能和她那难以读出口的名字有很大的关系。</h3><h3> </h3><h3> 但我说一段文字,你可能却非常熟悉:“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般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河埠上去是仅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的街道。万盛米行就在街道的那一边。朝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者的几顶旧毡帽上。”</h3><h3> 这段文章大家都应该很熟悉吧?这可是小时候的语文书上很经典的文字,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里的万盛米行的描述。这样一说,大家就不会觉得甪直古镇陌生了。</h3><h3> 江南古镇角甪直被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此镇古称甫里,因唐代诗人陆龟蒙(号甫里先生)隐居于此而得名。角直“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h3><h3> 街坊临河而筑,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居民依水而居,前街后河,出入全凭水路。“上”字形河道如玉带环绕全镇,河旁为条石垒成的驳岸。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整个水乡古镇,给人的感觉是古朴中透着婉约,宁静且自然精致,精致到你不忍大声喧哗。</h3> <h3>水是角直古镇的眼眸,桥就是眼上一抹淡淡的眉。 5.6公里的河道上横架着许多闻名遐迩的小桥。繁盛时,镇上有桥72座,时称“五步一桥”。</h3> <h3>现存桥梁40余座,如今古桥虽然只保存了41座,却座座不同:和丰桥刻着典雅精美的宋代浮雕,三元桥写着 “东溯眠牛浮绿水、西领斗鸭挹清风” 的优美桥联,东美桥甚至在水面之下伏着半个桥拱,碧水荡漾下晃着水下桥和水上桥的影子。在桥头找一家酒店坐下,凭窗静思将此情此景融入于心,思绪飘浮间,窗外的凡事便悠然远去</h3> <h3> 保圣寺寺内有晚唐诗人陆龟蒙的墓地,我只熟悉他一首诗《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在墓前的“清风亭”周围,有各色鲤鱼静默而游,水中白莲透着纯洁之色,不远处一女子在仰拍那株千年银杏树。这静默的世界里有一种难言的古朴幽静雅致。在这里算是第一次真正了解了这个与皮日休齐名的晚唐诗人,他名虽不及晚唐的小“李杜”(李商隐、杜牧),但一样如莲圣洁傲放。他又是一位农学家,他的《耒耜经》是古农书经典著作,他自己发明了牛犁。农家出身的我有机会须补上这一课,尽管我已经过不让“渔樵耕读”的生活了。</h3> <h3>更让我激动的是这里还安葬着叶圣陶先生,墓的风格和鲁迅公园的鲁迅先生的相仿佛。叶圣陶先生的墓是赵朴初先生题的字,质朴又雅致,甚是喜欢。不远处就是叶圣陶纪念馆,他不仅是文学家,更是一代教育大家啊。也曾在教育园地耕耘过的我尤感亲切,依然是赵朴初的题字:一代师表。也第一次深深记住了叶先生爱人的名字胡墨林,也感受了志同道合的伉俪情深,这也让我想起来钱钟书与杨绛,挚情比钻石还久远。</h3> <h3>幽深的小巷狭长而悠远,在小弄堂店、胡同里,看一看黑白相间的马头墙和绿荫拂岸的香樟树,踩一踩饱经岁月沧桑的青砖街和冰凉滑润的石板桥,逛一逛琳琅满目的小商铺和依水摆放的杂货摊,尝一尝清醇可口的香米酒和清脆香甜的萝卜干。走进粉墙黛瓦的水乡人家,闻一闻醇醇的花香,品一品幽幽的青茶;听一听熟悉而亲切的吴言软语,然后用心阅读和倾听小桥流水人家的故事。</h3> <h3>此行,未尽“青莲衫子藕荷裳”之妙,萧芳芳演艺馆显得明艳,未细览。希望有一个桨声灯影的夜晚,枕着雨声入眠在甪直。</h3> <h3>“看水乡,逛古镇,不可不去甪直。”名胜古迹、古桥、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银杏树令人赞叹不已。镇上河水清清,环境幽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历史景观鸭沼清风、分署清泉、吴淞雪浪、海芷钟声、浮图夕照、渔莲灯阜、西汇晓市等被先人们概括的甫里八景虽然历经历史的磨难,大部分已经被拆除,但仍能找出它们当年恢宏的风采。</h3> <h3>水多、桥多是甪直镇的另一个特色。甪直历来享有江南“桥都”的美称,一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原有宋、元、明、清时代的石拱桥72座半,现存41座,造型各异、各具特色,古色古香。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也有装饰性很强的双桥、左右相邻的姊妹桥和方便镇民的平桥,其中两桥相连成直角的双桥有5处。</h3> <h3>甪直,多美的一幅小桥流水人家中国画,有诗云:“满街鱼虾跃,筐筐蚕茧白,晓时人鼎沸,一街尽辉煌”。穿梭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犹如踏上一叶扁舟,载着人们漂来泊去,泊去漂来,渐行渐远,渐远渐行。</h3> <h3>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般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河埠上去是仅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的街道。万盛米行就在街道的那一边。朝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者的几顶旧毡帽上</h3> <h3>街面由青砖、鹅卵石及花岗石铺成,街道临河而筑,有的前街后河,有的前河后街。人在桥上走,船在水中行。房屋黛瓦粉墙、木门木窗、青砖翘脊,麟次栉比,古色古香。尽染“人家尽忱河,水巷小桥多”的特色,古雅而秀丽,漂泊着浓郁的吸引力和厚重的亲切感。</h3> <h3>江南古镇甪直被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此镇古称甫里,因唐代诗人陆龟蒙(号甫里先生)隐居于此而得名。甪直"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h3> <h3>甪直,多美的一幅小桥流水人家中国画,有诗云:“满街鱼虾跃,筐筐蚕茧白,晓时人鼎沸,一街尽辉煌”。穿梭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犹如踏上一叶扁舟,载着人们漂来泊去,泊去漂来,渐行渐远,渐远渐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