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邑 教育新篇――首届"七彩语文杯”五省区小学语文协作交流暨优课评选活动

文小叨~

11月的苏州城,没有凛冽的寒风,没有刺骨的凉意。悠悠暖暖的冬阳让古老的姑苏增添了几分可爱。<div>22日,我有幸和湖口的各位同仁来到苏州,参加首届“七彩语文杯”五省区小学语文协作交流暨优课评选活动。</div><div>去感受这座古老的城市在教育方面的新目标,新方向,新篇章。</div> <h3>活动地点在姑苏区少年宫。</h3><h3>白墙青瓦,飞檐窗花。苏式建筑既保留了传统江南风韵,诺大的会场又充满现代气息。</h3> <h3>活动开幕式上,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丁洁以及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董洪亮等发表了精彩讲话。<br></h3> <h3>来自五个省区的八位老师分别上了六节写作指导课和两节口语交际课。</h3><h3>写作和口语交际,一直是语文教学中比较难攻克的重点。带着学习的心理,我认真聆听了各位名师的示范课。不禁感叹,好的课堂,是一汪活水,随机应变,充满了未知。</h3> <h3>林礼佳老师亲自写了下水文,让学生在一边赏文,一边明确写作要求。</h3><div><br></div><h3>庞敏老师执教《有意思的日记》当场用自拍杆拍了大合照,让学生现场描述,充分利用了现场资源,课堂气氛非常活跃。<br></h3><h3><br></h3><h3>马锦庚老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指导学生习作,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h3> <h3>周红娟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我长大了做……》教师充分利用情境教学,创设了各种情景,自己扮演记者、老奶奶,让学生学会不同的表达方式。</h3><div>孩子们情绪高涨,变被动说为主动说。</div> <h3>24日上午,孙双金老师执教的《开天辟地》让我们赞叹之余充满思考。</h3><h3>孙老师有着丰富的知识内涵,他重视传统文化以及名族自豪感的培养。</h3><h3>整节课下来,他用了七处对比,旁征博引。哪怕是对孩子的评价他都从孩子的名字入手,无缝衔接课堂教学。</h3><div>他主张教育是要把机器变成人,而不是把人变成机器,主张孩子讲真话,敢于挑战教师,挑战课本的权威。</div><div><br></div><div>开放式的课堂结尾让人耳目一新。让孩子带着小问号走进教室,带着大问号离开教室。</div> <h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h3><h3>所有的奖章后面,凝聚的都是不为人知的汗水,都是日夜磨练的辛酸。</h3><h3>十年磨一剑。</h3><h3>十年磨一课。</h3><h3>日积月累,毫不松懈,才能绽开最美的花朵。</h3><h3><br></h3><h3>我深刻觉得自己有太多不足,学习教育理念,钻研教材,学习教法,研究学生,刻不容缓!在此我衷心感谢湖口教育局和文桥中心小学能给我这一次学习的机会。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明确努力的方向。</h3><h3><br></h3><h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h3><h3>选择教师,投身教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h3>

语文

老师

学生

交际

教师

教育

口语

执教

孩子

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