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九台区实验小学教师岗位练功之读书分享活动</h3> <h3> 大家好!我是实验小学王云菲。我为大家推荐的书是《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h3> <h3> 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生命的成长。</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5;">青年时,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们总是以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勉励自己。</span><br /></h3> <h3> 人至中年,疲惫于世俗的纷扰,总会想起李后主的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h3> <h3> 多年后,当韶华逝去,坐摇椅,执闲书,也许"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更能触发我们的共鸣与情感 。</h3> <h3> 诗词伴我们成长,我们却没能把生活过成一首歌。</h3><h3> 每一天,心灵奔波于身外的繁华之中。回首走过的旅途,又有几分绚烂还在黯淡的回忆里绽放着光彩?<span style="line-height: 1.5;">我们的诗心何在?</span></h3> <h3> 实验小学"每周一诗词"活动已经开展四年了。孩子们背诵的古诗词文质兼美,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丰富多彩,让我这个为人师者的一颗诗心也蠢蠢欲动。我真想时光倒流,再回到学生时代,重温那些最美的古诗词。</h3><h3> </h3> <h3> 诗心不死,诗意却难寻。</h3><h3> 直到我读了《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这本书,突然间就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br /></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 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那些伴随我们成长的诗句,里面都有一个核心元素,就是意象。"</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 于丹老师把那些最美的古诗词用八个常见的意象串连起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连贯而美妙的诗词画卷。</span><br /></h3><h3> 下面我摘录这本书中的精彩部分,与大家共同欣赏。</h3> <h3> 说起中国诗歌中的意象,如果让我们只选取一个最典型的,我们一定会想到头顶的那一轮明月。</h3> <h3> 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h3> <h3> 他在唐朝停下的这只酒杯,被苏东坡在宋朝遥遥接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停一接之间,何止两次追问。</h3> <h3>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追问,究竟是谁,哪一位远古的先人,发现了江月的美?究竟是什么时候,在生命最初的美丽状态下,江月发现了人?</h3> <h3> 读着这样的诗词,有时候我会想:同一轮明月,为什么可以带给古人蓬勃的诗情?为什么诗意好像离我们的生活远了呢?</h3><h3> 于丹老师说:"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h3><h3> 是啊,诗意一直都在,只是生活的忙碌与疲惫使我们渐渐忘记了灵魂深处的那片刻停留。</h3> <h3> 明月、春风、斜阳……千百年来,这些令古人沉醉的意象,实际上从未远离我们,它们生生不息,在岁月中深情等待。</h3> <h3> 如果我们愿意把自己交付给诗歌,放慢节奏,花一点时间细细品味大自然的万千意象,也许,诗意便会随时醒来。<br /></h3><h3> 推荐理由:</h3><h3> 人生,需要奋力前行,也需要诗意观赏,需要背负担当,也需要放松释怀。让我们从重温最美古诗词,寻找中国诗歌的意象开始,从一草一木,从春花秋月开始,沿着诗歌的通幽曲径,抵达我们的心灵深处,享受诗意,成就最美的人生。</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 愿诗意的灯盏,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在这滚滚红尘中,诗意地栖居……</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