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1月25日上午,由广西特级教师、南宁市教科所小学语文教研员、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优秀教研员、自治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南宁市课改先进个人卢耀珍老师给全体学员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专题讲座。</h3> <h3>卢老师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辐射到各学科,从剖析语文教学现状,确立“教语文”的理念;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具体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向学员们传授解读文本的技巧。</h3> <h3>卢老师通过呈现一段文字,让各学科的老师们思考:怎么教?几分钟地思考过后,各学科的教师代表积极交流了自己的想法。科学老师关注环境问题;音乐老师关注乐感问题;数学老师关注数量问题;思品老师关注伦理问题;语文老师关注语言表达问题;英语老师关注语法问题。由此可见,教材解读和处理的重要性,要通过文本解读,寻找教学内容。</h3> <h3>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的机械传授,教师是“布道者”,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是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与培养技能同步进行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将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创设来自生活的教学情境,并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容的课堂氛围。而要使我们的教学设计具有有效性,就是卢老师带领着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h3> <h3>卢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一句话,歌德说过:"Everyone can see the content, meaning only the person who knows it, the form is a secret to most people." 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 这句话让我们领会到,教学要做到 三得 ,即 得意、得言、得法 ,是一致的。也就是要教给孩子学习和表达的方法,让他们会学。无论创作艺术还是欣赏艺术,都离不开“悟”。悟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对事物的体会和认识能力,人与人悟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深浅上,悟性的深浅与每个人的“修炼”程度成正比。教学深度和悟性需要“有心人”!</h3> <h3>卢老师通过树林里小鸟的案例,讲解如何根据学科特点确定教学内容;通过对《威尼斯的小艇》、《一个小村庄》、《盘古开天辟地》等案例的分析,专业指导了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从宏观、微观方面找到文本解读的着眼点,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较一般的语文课堂,卢老师在课堂中怎样层层深入解读文本,使课堂教学更自然、朴实、简约、有效给了我们专业的引领。</h3> <h3>卢老师通过讲解一个个教学片段,让大家一起参与解读语篇,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样的课是学生愿意学的、有内容的课。</h3> <h3>大家边聆听边认真地做笔记。在随后的小组交流中踊跃发言、各抒己见。~*^_^*</h3> <h3>通过今天的讲座让各科老师明白了解读教材的重要性,教师要擅于发现课本上的“秘密”!👍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 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应像这首歌里所唱~~用爱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