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来了

大嫚

<p>婆婆来了,是到我这儿过冬来的。</p><p><br></p><p>婆婆今年虚岁88了,耳不聋,眼不花,虽然身材矮小,但身板那叫一个硬朗!我若说她这把年纪了还每天早上在家附近的学校操场跑步,你会不会惊讶地合不拢嘴?可事实就是这样,一天一万步对她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身体倍儿棒,说起话来自然就底气十足,每到一处,她那大嗓门一亮,很多人就会说:打山仗的来啦!她的身体之所以这么好,据她自己说是因为“靠这口饭活着”!的确,老太太的饭量很大,我蒸的巨无霸馒头,她一顿能吃一个,但她喜欢吃的菜却很少,鱼、肉不沾,除了渣豆腐,吃嘛嘛不香。而在我看来,这老太太的养生秘诀就俩字:心大!看不过的事一吵吵,别人还生着气呢,她早一边当没事人了!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这把年纪了,啥事没经过?看开了!换作今天流行的说法,那就是:天上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p><p><br></p><p>我婆婆在山村呆了一辈子,但她和一般的农村妇女可不一样,因为她有一个官居高位的爹!说起她的爹,也就是我那口子的姥爷,那可不是一般的人物!这姥爷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光长得一表人材,更是写得一手好文章,且口才出众,组织能力过人。姥爷在家乡做了几年教书先生后便参加了革命,在革命根据地志公坪八路军办事处任秘书一职多年,解放后,姥爷成了淄博西河矿务局(现西河煤矿)的第一任局长,后南下到杭州任职,官至浙江省副省长(前一段央视播出的电视剧《南下 、南下》就是取材于他们这些南下干部的工作、生活经历)。文革期间,姥爷惨遭迫害,平反后不久便身患绝症,本来有传闻要调往中央工作,但专机送往上海治疗半年后便离开了人世。</p><p><br></p><p> 姥爷是“才子”,但姥娘却不是“佳人”,她只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小脚女人。姥娘虽目不识丁,却并非是不通情达理之人,她深知两人之间的差距,于是在姥爷南下之前,便毅然放了手。姥爷与仰慕他的女学生重新成立了家庭,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安了家,而姥娘则“离婚不离家”,在夫家继续着自己清心寡欲的日子。</p><p><br></p><p> 这件事在当时算不上稀奇,可对婆婆的打击却是巨大的!她一方面为有这样的爹而自豪,享受着村里人一口一个“高级干部子女”的称号所带给她的荣耀,另一方面却对姥爷“抛妻弃女”的行为心怀不满,于是隔三差五地便去杭州“骚扰”一下,尤其是生了孩子后,更是在每年农闲时拖家带口地去探亲,一呆便是几个月,打道回府时每每都是大包袱小提溜地满载而归。每次去看姥爷,婆婆稍有不如意之处,便会当着小姥娘的面,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控诉姥爷的“不义”,同时诉说自己娘俩的“不易”,据说有一次竟把姥爷那堂堂七尺男儿数落地捂着被子大哭了一场!</p> <p>婆婆共生育了五个儿子,三儿子小时因病无钱医治,早早夭折了。至今提起这个孩子,婆婆还唏嘘不已:都会叫娘了,头一耷拉就没气了……那时公公长年在外地工作,在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婆婆含辛茹苦地把四个儿子拉扯成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时候的情形往往是:她在鏊子上摊煎饼,四个正长身体的半大小伙子围着煎饼摊子“嗷嗷待哺”,揭一个,吃一个,揭一个,吃一个……半盆糊子见底了,煎饼却没剩下一个,婆婆一边恼火地发脾气,一边舀起一瓢凉水充饥……</p><p><br></p><p> 即便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婆婆也没有让一个孩子中断学业,她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俺爹说了,再苦再累也得供孩子上学,不能让他们当‘睁眼瞎’”。好在四个孩子都比较争气,后来个个都成了公家人,端上了铁饭碗!</p><p><br></p><p> 儿子成人了,儿子的孩子又接连出生了,婆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拉扯,最多时同时照看着三个孙辈,手里牵着,怀里抱着,背上背着,常常累得衣服来不及脱就睡着了。直到公公退休后,接过了家里所有的大事小情,并把当了多年五保户的姥娘养老送终后,婆婆才过上了较为清闲的日子。前些年,老家河东的地盘开发,我俩买了地,给公婆盖了一套带院的二层楼房,让他们安度晚年,只可惜刚住了五年公公就因病去世了,惹得婆婆直唠叨:这老汉没福气啊……</p> <p>婆婆自己没有女儿,本以为她会把儿媳当闺女看待,可因为她过于强势,像个刺猬一样,谁靠近便扎谁,所以儿媳们大都对她敬而远之。</p><p><br></p><p>自打进了她家的门,我便觉得和她亲近不起来,不管你做什么,都感觉做不到她心里去:给她买衣服,她会说不喜欢穿新的,还是穿旧的自在;给她买吃的,她会说她不吃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一次我给她买了一件价格不菲的羽绒服做生日礼物,她试也没试便束之高阁了。我有些气恼,冲她嚷了一嗓子:以后再也不给你买东西了!老太太脖子一梗,不屑地说:“哼,不买就不买,谁稀罕”!——后来与一位侄媳拉起这事,心里不满,便发了几句牢骚,谁知她却劝慰我:“你别和她一般见识,她就是这么一个不落下派的人,你对她的好,她嘴上不说,心里都记着呢!这不,前几天我上她屋里去,她把你给她买的衣服、鞋子全搬了出来,摆了一大溜,嘴上还显摆:冬有棉,夏有单,不穿归不穿,俺啥都不缺!她不是不喜欢你买的东西,是怕你老花钱!”</p><p><br></p><p> 这次来我家的第二天早上,她喜滋滋地对我说:“昨晚上我像钻进了棉花窝,被窝咋那么宣和?我盖的被子都几十年了,死沉死沉的。”我说好多年前就给你买了这种羽绒被,你咋不盖?她说我寻思着我盖不上几年就死了,我盖过的你们又不再用,被子好好的不就浪费了吗?——唉,这老太太,你让我说你啥好?你不是一直说轻快的被子压不住风,不如棉被暖和吗?原来是担心这个呀!</p> <p>我婆婆就是这么一个人,强势,甚至有时候还蛮横不讲理。婆媳过招的事,我只是在电视剧里看着过过瘾,生活中是连想都不敢想的。有一年大年三十,我和孩子帮她打扫卫生,我只是嘟囔了一句“屋里脏得进不来人了”,结果她二话不说,大过年的拎着个包袱就要离家出走,吓得我一个劲地赔不是才把她安抚下来。回头一瞅,孩子在一旁偷着乐呢:你不是奶奶的对手,趁早缴械投降吧……得,还没伸招,便败下阵来了!</p><p><br></p><p>强势归强势,可你又不能不说她是个善良的人:一到饭点,十几只流浪猫便浩浩荡荡地找她觅食来了,瘸腿的、瞎眼的、歪嘴的……一个个朝着她“喵喵”欢实地叫着,老太太一边忙不迭地端出大盆小盆的食物,一边嘴里招呼着“小花”、“小玲”、“大宝”……眼里满是慈爱、欣慰、满足……</p><p><br></p><p>公公过世后,婆婆便独自一个人生活,考虑到年事已高,儿子们便商量着轮流接到家里赡养,可她死活不肯:你爹说了,我这个人不吃屈,和谁也过不到一块去,我就窝在这儿了,上哪儿也是“坐监”,不如在家自在……可前一段孩子回国度假时,一动员她来我家过冬,她竟满口答应了:行啊,以后谁叫我我就跟谁走!一时间把我惊了个满地找牙……</p><p><br></p><p> 婆婆来了,虽然知道她是个难伺候的主儿,可咱不也得尽心尽力地伺候着不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