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带着一丝寒意,我们一行5人跟随温文尔雅的特级教师林晓红老师在武汉市25中接受了为期五天的跟岗培训。一周的培训林老师用实际行动温暖着我们,启迪着我们。</h3> <h3>走进校园,缓步走过阳光长廊,我们沐浴在冬日暖阳里。</h3> <h3>这所具有140年历史的老校以“阳光教育”为教学特色,“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h3> <h3>古朴的建筑凝聚百年历史,智慧的师者践行阳光教育,让这所学校由内而外带给人以宁静的心境。</h3> <h3>初见交流,林老师详细为我们介绍了武汉市25中的情况,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样的跟岗活动。</h3> <h3>作为教育家型教师,林老师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定期开展活动。</h3> <h3><font color="#010101">下午,我们便走进了林老师的课堂。一节普通的期中考试作文讲评课,林老师却依据学情、考情编制了具体可操作的学案。课堂上,林老师引领学生审题有抓手,修改有示例,学生修改后的习作显然有了很大的提升。</font></h3> <h3>这堂普通的常态课让我们管中窥豹,看到了名师之所以“名”的不普通之处。</h3> <h3>课后。林老师组织我们对这节课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大家纷纷感叹林老师课前准备之充分,课堂点评之到位。</h3> <h3>周二,恰逢武汉市教育系统“红色引擎工程”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现场会”在武汉市25中召开。学校开展了“党润童心 童心向党”教育展示活动,我们随参会人员参加了活动,参观了校史馆。</h3> <h3>周二下午,我们参加了林老师工作室的集体备课活动。林老师团队的成员围绕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这个议题纷纷发言,对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h3> <h3>周三上午,林老师安排我们在录播室观摩了一位年轻教师的公开课《桃花源记》。</h3> <h3>课后,林老师的团队成员为这位年轻老师的课堂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磨课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林老师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是幸福的!</h3> <h3>下午,我们跟随林老师一同赶赴华师大一附中参加武昌区语文教研活动。</h3> <h3>堪比大学的花园式中学!</h3> <h3>两节高质量的高中语文课堂带给我们很多惊喜。作文课上,学生的点评有理有据,教师的建议高屋建瓴。精彩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让在场的观课老师啧啧赞叹👍</h3> <h3>一节《方山子传》,带我们走进隐士的世界,以学生生成的问题为课堂资源,通过追问、点拨引发学生深入地思考,及时总结归纳,抓住了传统文化中的意向符号,深度解读隐士精神,让人感受到苏轼归而不隐的人格魅力,升华了生命境界。</h3> <h3>更有幸的是我们能听到武汉市高中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袁汉杰老师的现场点评,袁老师高屋建瓴的点评了两节课的成功之处和可改进的方面,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一节好课的标准,令在场老师豁然开朗。</h3> <h3>周四我们跟随林晓红老师又赶赴林老师工作室的一位成员所在学校武汉市梅苑中学。</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聆听了这位老师一节“快速作文”的公开课。短短的四十分钟,班上的所有学生完成了800字以上的一篇作文。最早完成的一位同学仅用了17分35秒的时间。刚进入初中半个学期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写作速度,真的令人惊叹!</font></h3> <h3>课后,执教的饶老师从激发孩子写作兴趣、训练孩子快速构思等方面作了经验交流,林晓红老师点评了这节“快速作文”课,并肯定了饶老师的做法。</h3> <h3>周五,我们和林老师一起对一周的跟岗活动进行了总结交流,林老师还热情地赠送了我们一套武昌区“好读善写”教材,对我们开发语文课外读写课程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h3> <h3>林老师也肯定了大家在跟岗期间认真地笔记,深入地思考,积极地参与。</h3> <h3>一周时间短暂,记在本子上的是观察后的思考,但我们深知,回到工作岗位上的践行才是学习的转化。相信这一周的跟岗活动,定会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开拓创新,根植语文的沃土,享受语文的芬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