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神话故事-蜜蜂岩的故事

董董

<h3 style="text-align: left;">作者/董国常</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图片/程向东、龙文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绥江晨曦/摄影:龙文强</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绥江如绸,蜿蜒飘逸,穿越在崇山峻岭之间。江水浩浩,向东奔流,滋润着千里竹海,膏腴了万家黎民。绥江支流千千条。桂洞河是其中一条小支流,其源自九九坑深的圆领顶,流经石羊,穿过桂洞,顺着大山而下,在下榜桂口注入绥江。在这江水盈盈,风景秀丽的地方流传着一个神奇的蜜蜂岩故事。<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绥江日出/程向东摄</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话说很久以前,在绥江桂口河边,住着一对老夫妇。不知道从哪里逃荒过来的,人们只知道男的叫李叔。他们顺着山势在路边搭建了一间土屋开了一间杂货铺,一方面为了生计,另一方面为了方便附近的村民和南来北往的客人。以前,这里还没有公路,上怀集,出四会都是坐船走水路的,或者走修在绥江边的崎岖小路。李叔运货都是用小船。他从下游罗锅街运一些杂货回来,交由李婶打理。一有空闲时间,自己则挑起一箩担货物走村过寨做小买卖。每天,李叔就早早起来,吃过早饭,挑起箩担外出做买卖,晚上回来盘点好货物,补充卖得差不多的杂货,并把一天的收入回笼店里,交由李婶做好账簿登记。尽管他们一把年纪还没有小孩,但他们相敬如宾,日子过得乐也融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绥江渔晚/程向东摄</h3><h3> &nbsp;</h3><h3> 一天,李叔沿着绥江河边小路向上游古水方向走村过寨做买卖,这天生意也挺好,不到中午时分很快卖完了一箩担货物。李叔满心欢喜,哼着歌儿,回程向家里走去。走到一个临江的茶亭,李叔在亭里坐了下来,点上一支土卷烟,吞云吐雾,慢慢享受起来。那天风和日丽,美丽清澈的绥江河,在艳阳照耀下,泛起闪闪的金光。岸边的高大的青皮竹,倒影在水里,青翠可见。竹林里不知名的小鸟,跳上跳下,吱吱渣渣叫个不停。一阵清凉的海风迎面吹来,渗人心肺。竹子低垂的枝叶随风摇曳,景色怡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仙居/程向东摄</h3><h3><br></h3><h3> 嘤嘤嘤,嘤嘤嘤……李叔侧耳静听,感到好像是女人哭泣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从远处竹林传来。是谁在哭泣呢?李叔感到奇怪。他想要探个究竟,于是站起来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他走了一会,看见路边一个女人背后挂着一个长布袋,伏在地上咽咽哭泣。女人的前面躺着一个男人,脸色苍白,紧闭眼睛,气色微弱。李叔走近这个女人,轻轻的问:“阿嫂,为何哭泣?躺着的人是谁”听到有人在呼唤,女人抬起头,带着满脸泪痕一五一十地说出自己的苦衷。原来,躺着的是她的丈夫,到外地探亲,在路上突发急病,一阵抽搐,口吐白沫,倒地不起,就快没气了。想到附近找郎中看病,又没有钱。看着病得不轻的丈夫,人生地不熟,女人不知所措,只得在路边急得哭泣起来。李叔听完女人的哭诉,也感到很伤心。他想:人有旦夕之祸福,这个情况,如果自己不帮这个女人,她一个人,况且是一个女人,她能怎么办呢?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嘛。李叔想到这里,就决定帮一帮她。就对女人说:“阿嫂,救人要紧,你放心吧!我背你的男人去看郎中。”女人听到李叔的话,心想遇到大好人了,连忙跪在地上叩头谢恩。李叔连忙拉起这个女人。跟着背起病人赶快向附近药铺奔去,女人紧紧跟在后面赶过来。刚刚跑到药铺,“救命啊!救命啊!”李叔大声唤出药铺的郎中救治病人。郎中看了看病人,赶快把脉、按穴、针灸、下药,一阵忙碌。“迟一刻,神仙难救”郎中自言自语说。由于时间及时,病人终于醒了过来。李叔看到病人救活了,轻轻地安慰了病人几句,把身上所有的钱交给病人,叮嘱他继续好好治病,治好病才离开去探亲。从李叔走出药铺那一刻起,这个女人一直在门口跪拜着,眼里充满感激之情,直到李叔隐没在茫茫竹海里,才回到药铺照顾丈夫。李叔回到茶亭担起箩担,走回家去。回程路上,他总感到身后有一双眼睛护送着他走了很远很远……李叔回到家里,天色已晚了。李叔和李婶说起了救人的事。李婶虽然心疼钱财,但也没有责怪李叔。李叔想到自己救了一条人命,心里感到非常高兴,这一晚他睡得特别的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桂口风光/程向东摄&nbsp;&nbsp;</h3><h3><br></h3><h3> 李叔通过路救病人的事,深深感到乐于助人,他人受惠,自己也收获了快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自此以后,李叔经常接济邻里和过往有困难的人,外出卖货物,遇到讨饭的,把随身的干粮送一点给他们。李叔乐善好施的品行渐渐的在周围传开了。人们都叫李叔是大好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桂口风光/程向东摄</h3><h3><br></h3><h3> 一年的夏天,绥江流域连月大雨,山泥倾泻,造成了山洪暴发,竹林水浸了,稻田淹没了,房子倒塌了,绥江沿岸汪洋一片。人们失收了,日子过得非常困难。李叔夫妇看到眼里,急在心里。天灾人祸,谁能挡住?自己唯有尽力帮助别人吧。于是,他没有出外担箩买卖,而是每天用大大的锅头烧一锅大大的粥,发放给灾民。灾民听到消息,纷纷结伴到李叔店里要粥充饥。大家都当李叔是观音菩萨萨来拜。李叔的行侠仗义行动,让灾民们度过了难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水漫竹海/董国常摄 </h3><h3><br></h3><h3>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劳累一天的李叔睡得朦朦胧胧的,半醒半睡。大半夜,他被屋外的大风刮醒了。李叔躺在床上,看到窗外漆黑一片,听到寒风刮得呼呼响。一会儿,李叔好像感到有人急促拍门呼唤:“李叔,李婶,有危险,快跑,快跑……”听到有危险,他一骨碌爬起来,点亮油灯,拉起睡得朦朦的老伴,跑出门外。李叔站在房外,这时,风停了。月亮探出头来,月色还是黯淡无光。李叔看见竹林里黑乎乎的,没有看到一个人。是谁在说有危险呢?有什么危险呢?是谁危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李婶拉着李叔的手正想回到店铺。这时远处又传来更为急促的声音,“快跑,快跑,有危险,有危险,山要塌了……”他俩听到这个声音,不能再犹豫了,好在他们熟悉地形,借着月色连滚带爬跑到远远的一块草地上。他们刚刚站稳,就听到轰隆的一声,李叔土房后山一下子倾泻下来,把土房全埋了。李叔回过神来,对李婶说:“好险啊!如果没人通知我们快速撤离,后果真的不堪设想。这个人是谁呢?”李婶看着土屋被埋了,店铺没了,货物也埋在地下,急得哭了起来,“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李叔站在她的身旁,不断安慰她,“人没事,不要紧,我们还要感谢为我们发出危险信号的人呢!”李婶听了李叔的安慰,慢慢平静下来。李叔他们相互依偎坐在草地里,慢慢睡着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晨捕/程向东摄</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 “李叔,李叔,醒一醒,醒一醒。” 李叔感到有人推了他一下,他慢慢睁开眼睛,借着暗暗的月色,看到一个胡须长长的老人家,面色慈祥地和他说话。</h3><h3> “李叔,土房埋了,货物没了,不要紧,桂河路边有个岩洞,里面藏着黄金百两,你去取回来吧。”老人家刚说完,李叔想再问问,老人却一闪身就不见了。</h3><h3> 李叔听完,一百两黄金,可是不少的数目呀。我明天一定去找回来,重新建一间房子,开一家货铺,资助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李叔想到这里,开心的笑了。</h3><h3> “老头,你笑什么?房子没了,货物没了,钱也没了,你还笑?是不是想傻了?快起来,快起来,天亮了”李婶摇了摇李叔说。李叔醒过了,原来发了一个梦。他把这个梦和李婶说了,李婶也感到奇怪,是不是真的呢?如果真的有黄金百两,我们就不用愁建房子和开店铺的钱咯。莫非是神仙托梦?</h3><h3> 太阳出来了,露出了金黄的笑面,宽阔的江面,渔家老早出来打鱼了。江水静静流淌,江面浮起薄薄的烟雾。连绵的青山朦朦胧胧,两岸茂密的竹林隐隐约约。李叔夫妇两人准备好布袋,沿着小桂江踏上了寻金之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渔家/董国常摄</h3><h3><br></h3><h3> 李叔夫妇走在山路上,路边长着很多野花,白的、黄的、紫的......,阵阵花香扑鼻而来。嗡嗡嗡,嗡嗡嗡......很多小蜜蜂不停地在李叔他们身前身后飞来飞去,好像迎接他们到来一样。走了一会,李叔看见远处有一座大石山,半山腰的山嘴稍微突出。窄小的小路从山嘴半腰绕道而过,非常惊险。小路的右边是悬崖峭壁,深底就是水流窜急的桂洞河。左边是一个大岩洞,远远看去,岩洞深不可测。李叔边走边想:“莫非百两黄金就藏在这个岩洞里?”</h3><h3> “山路崎岖窄小,老太婆小心行走,注意路滑。”李叔叮嘱李婶说。“伸手过来,我拉着你走吧!”李叔夫妇手拉手沿着小山路慢慢爬上岩洞。只见岩洞外面就是人们过山的小路,不足2米宽。岩洞约10来米高,一间大屋大小。小路边安放了几块形状不同的石头,石头上面平整油亮,一看就知道是方便路人歇息用的石凳。岩洞口上方是一大块石头,石头周围生长着几条矮小的树,树上开着一些小花。一群蜜蜂围绕这些花树,不停地拍打着翅膀,在辛勤的采蜜。洞口垂着一些不知名的山藤,长长的,叶子绿绿的,长着一些半黄犹青的果子。“滴、滴、滴”洞顶不时滴下几点小水花,滴在李叔的头上,感到一阵清凉。</h3><h3> 李叔进入洞内,看到洞内有一张方正的石台,是安放佛像的神台。神台上面供奉着一尊小佛像。小佛像尺余长。或许历经时久,小佛像外表灰灰的。佛像面色慈祥,双手合十,亮亮的眼睛盯着洞外。佛像前方放着一只香炉,炉里插着几根烧剩的香头。这里山形险要,小路崎岖,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悬崖。人们希望得到神灵保佑,很早在洞里放了这个佛像了。</h3><h3> “大家找一找,看看这些黄金是不是埋在这里?”李叔对李婶说。于是,李叔夫妇在洞里一人一边仔细找了一番,一无所获,什么都没发现。</h3><h3> “石洞四周都是坚硬的石头,哪来黄金?如果真的有黄金,老早让别人拿走了,还等我们来?”李婶灰心地对李叔说。</h3><h3> “再仔细找找翻翻,或许有新的发现呢。”李叔一边找一边说。但是,他们找了大半天,还是一无所获。</h3><h3> “100两黄金这么多,怎么会藏在洞里呢?这里没有了,我们歇一歇,继续往前面的岩洞找吧!”李叔对李婶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山溪/董国常摄</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 李叔夫妇坐在石凳上休息了一会,走出洞口。说也奇怪。这时,一大群的蜜蜂从岩洞顶飞了下来,在李叔面前飞来飞去。李叔挥手赶它们,它们也不 愿飞走,好像不让李叔夫妇离开走似的。</h3><h3> “老头,快过来看看,这里是什么?这是不是黄金?”李婶抬起右手指着前方惊呼地说。李叔顺着李婶指向,看到岩洞口右侧上方的一块岩石上有一抹金黄色。李叔好奇地爬上去一看,原来是一群金黄的小蜜蜂贴在石面上,形成四个字:黄金百两。这么神奇的事,李叔也感到惊讶。但,李叔心里明白,黄金肯定在附近这个岩洞内。于是,李叔没有惊扰这些蜜蜂,呼来老伴又回到洞里查找黄金。</h3><h3> “黄金藏在哪里呢?能帮我找到这百两黄金吗?”李叔坐在洞里看着小佛像想。小佛像好像知道李叔的心事似的,笑眯眯回应他:“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们继续找吧。”</h3> <h3>  正当李叔无计可施的时候,突然,小佛像头上出现了一圈圈光晕,并且越来越亮。金佛显灵,哦,原来黄金就埋在小佛像里,李叔明白了,李叔终于找到黄金了。他一脸惊喜,呼来老伴连忙走过去,对着佛像拜了三拜,表示自己的虔诚。然后,拿起佛像仔细研究起来。原来佛像是一尊金身佛像,匠工只是在外面上了一层瓷泥。李叔取出布袋里的星秤称了一下佛像,刚好是六斤四两。读者可能会问,六斤四两怎么是黄金百两呢?旧时的称一斤代表十六两,六斤四两黄金佛像重量刚好是百两。李叔夫妇把佛像放进布袋里,再向安放佛像的位置拜了三拜,欢欢喜喜回程了。他们出到洞外,原来石面上的蜜蜂飞走了,“黄金百两”四个字也不见了。</h3> <h3>  李叔得到了百两黄金,换了一些钱,在原来土房的附近建起了一栋大房子,楼下继续开一家店铺,楼上开了客栈。李叔生意火红,客似云来。李叔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继续乐善好施,仗义帮人。或许李叔积善积福吧,过了不久,李婶的肚子慢慢隆了起来,后来为李叔生了一个胖娃娃呢。(故事来自徐伯志老师,特此鸣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古水下榜桂口水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