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浅谈

石首市美术家协会

<h3>写实绘画的层次分析!本人对油画艺术的见解</h3><h3> 横中杨军</h3> <h3>写 实 绘 画 的 层 次</h3><h3><br /></h3><h3>▼</h3><h3>2013年有机会去中国美术学院研习西洋绘画,我受传统书画"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之启示,欣赏与取法逐渐能够超越国内与苏联的名家而直接取法世界级的大师。这在我追寻油画艺术上让我受益非浅。当时虽然知道真实描绘对于写实性绘画的重要性,但尚不知现实在绘画中的决定性作用,不知何以能够达乎真实与逼真,更不知这个真与似之间尚有层次上的差别与讲究。<br /></h3><h3><br /></h3><h3>直至买到一些西方原版的、配有局部放大的大师们的作品集,我将其中精采部分扫描后存入电脑、再放大后细加品味欣赏。另外,凭借美院学习、采风的机会,尽可能争取参观藏有大家名作的重要博物馆,以便直面大师们的名品,详细观察他们那种可称为上精妙至极的出色的描绘。经过这样一番考察与研究之后,始知古典一流大家无不具足超常的写实能力,尤其是那几个顶尖大师,如达芬奇、丢勒与伦勃朗等,其描绘的逼真程度与细致程度,达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吃惊的程度。</h3><h3><br /></h3><h3><br /></h3> <h3>丢勒 老人头像 素描(部分)</h3> <h3>于是我反思:我们以往受到的绘画教育,是一种远离了古典绘画精神与方法的,是一种粗糙与肤浅的教育,是一种无法达到艺术高度的教育。</h3><h3><br /></h3><h3>回顾我国油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朔到明清时期,那时已有中国人向擅长油画的外来的传教士学习这种技艺。但从留传至今的作品看,难免一般初尝浅学所出现的幼稚隔生之象,技既不甚精到,更乏西欧正统绘画的精神与风采。</h3><h3><br /></h3><h3>直至晚清民国时期,始有出国去欧洲与日本专习油画的。因为直接深入其国,可以见名家,观名作,见识与眼界自然不同,所以达成了我国油画首次突破性的高潮。可惜的是,这批学有成效的画家们正当归国发挥着他们的能量之际,且遭遇到了出乎意外的冷落或旁置。那是我国解放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全面苏化"的原因,西洋绘画的风向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全面转到苏联的模式上去。</h3> <h3>李铁夫(留学美国) 静物 油画</h3> <h3>徐悲鸿(留学法国) 放下你的鞭子 油画</h3> <h3>关良(留学日本) 上海街景 油画</h3><h3><br /></h3><h3><br /></h3> <h3>回忆刚开始学画的经历,因为看不到、听不到西欧绘画艺术的讯息与图象,只能随波作流,跟着前面先行者的脚印行走。事至如今,尤其是跑了那么多的美术馆,记忆深处是13年至15年间我去北京、上海看展,只要是大师油画原作,零距离观赏了大批名家名作、零距离观赏了大批名家名作、拜读了一些相关的经典著述以后,再用现在的眼光回顾审视苏联那一套,觉得那个体系与正统经典的西欧传统相比,显得那么的机械、生硬与粗糙。这套东西虽然为中国的油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带来的弊端与危害也不小,而且后患似乎比想象的严重。</h3><h3><br /></h3><h3>中国油画的苏化,可分为二条路线:一条是派出去,一条是请进来。派出去的那一拔,直入苏联高等美术学院,与苏联学子们享受同等待遇。遗憾的是,苏联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政治独裁强权,艺术教条退化,为俄罗斯争得国际荣誉的巡回画派的优良传统逐渐被消解。本来与西欧的差距,被越拉越大。何况我国这批留学生,最后阶段非常重耍的课程一一创作,且因中苏关系破裂而未修成。还是被请到中国来的&quot;老大哥&quot;马克西莫夫领衔教授的马训班,在专家撤回时已进行过创作的实践与尝试。其初步的成果在当时被高度认可,大力传播,一度成为当时首都与艺术界亮丽的景观。经典著述以后,再用现在的眼光回顾审视苏联那一套,觉得那个体系与正统经典的西欧传统相比,显得那么的机械、生硬与粗糙。这套东西虽然为中国的油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带来的弊端与危害也不小,而且后患似乎比想象的严重。</h3><h3><br /></h3><h3>中国油画的苏化,可分为二条路线:一条是派出去,一条是请进来。派出去的那一拔,直入苏联高等美术学院,与苏联学子们享受同等待遇。遗憾的是,苏联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政治独裁强权,艺术教条退化,为俄罗斯争得国际荣誉的巡回画派的优良传统逐渐被消解。本来与西欧的差距,被越拉越大。何况我国这批留学生,最后阶段非常重耍的课程一一创作,且因中苏关系破裂而未修成。还是被请到中国来的&quot;老大哥&quot;马克西莫夫领衔教授的马训班,在专家撤回时已进行过创作的实践与尝试。其初步的成果在当时被高度认可,大力传播,一度成为当时首都与艺术界亮丽的景观。</h3> <h3>苏联油画专家马克西莫夫</h3> <h3>马克西莫夫(苏联) 拖拉机手萨拉 油画</h3><h3><br /></h3> <h3>多年前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蔡国强个人艺术展,其中有由他本人收藏的马克西莫夫作品的专题展陈。我观看后大失所望,没想到大名鼎鼎的马教头,其油画水平如此普通。前一阵去书店,又看到新出版的马克西莫夫的作品集,更信其专业水准之平常。可贵的还是他在中国的传教热情与成绩,在中国短短数年,居然培养出一批画家,且领了一时之潮流。</h3><h3><br /></h3><h3>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油画界猛批资产阶级的审美倾向,对接近于真实的&quot;灰调子&quot;则采取穷追猛打,赶尽杀绝而后快。带宗教色彩的、&quot;红、光、亮&quot;式的所谓革命的浪漫主义,逐渐走向了现实主义的反面。</h3><h3><br /></h3><h3>文革结束以后,逐步回归正常。尤其令画人庆幸的是,终于等到有外国油画原作展览可供观赏的机会了。罗马尼亚、澳大利亚油画展之后,降临了当时重量级的法国乡村题材的专题油画展,国人顿有始见&quot;庐山真面目&quot;之叹,始知什么叫真正的&quot;油画&quot;。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实力地位的不断上扬,画家们出国考察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国内的画风也在不断的改变着。这种改变最大的莫过于被称之为&quot;世界主流艺术&quot;的现代前卫性艺术了,其次便是写实性的油画。</h3> <h3>我对前述两种不同风格趣味的艺术都有浓厚的兴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时间的推移,更缘于年少时对油画爱好与理想,最终决定将后半生绘画的重点放在写实性油画的探索、研究与实践上。</h3><h3><br /></h3><h3>正由于这一决定,我购买了一系列西方油画大师的原版画集,尤其特别注意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亲眼目睹了一大半大师们的经典名作。就形成了这样的信念,只要知其理,合其法,加之真诚与功夫,必有齐于古人之可能。反之,研习西方正统油画也通此理,所谓&quot;精诚所至,金石为开&quot;,&quot;有志者事竟成&quot;也。 </h3><h3><br /></h3><h3>已往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中国人学油画,总是学不正宗,达不到西方较好的水准。理由吗很简单,一者没有大师们的原作观摹、没有大师级的人物传授;二者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有异,总隔了那么一层。而且还强调,中国人学不好油画,就像外国人学不好中国画,道理是一样的。这番看似满有道理的话很容易让人相信,也吓退了不知多少人。</h3><h3><br /></h3><h3>我在大学时就有点儿不信这个邪,并有心于素描实践上有所创获,确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心得。但在油画实验上,总觉得有力使不上劲,总是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现在回想起来,问题出在三个方面:一者工具材料有问题,尤其是画笔;二者当时色彩处理缺乏耐心,尚不知色彩也需经过一番精密细致的钻研,始有真功;三即当时流行的厚涂法,无法达到精密细致的效果。这些就不能不归结到当时&quot;苏式&quot;教学存在的弊病上去了。</h3> <h3>临大师人体二周课程</h3> <h3>男人体写生</h3> <h3>人体肌肉写生训练</h3> <h3>人物半身带手写生</h3> <h3>临荷尔拜因大师素描</h3> <h3>临大师</h3> <h3>人物动态场景练习</h3> <h3>人物创作手稿</h3> <h3>临大师</h3> <h3>线性素描色粉尝试</h3> <h3>临德加</h3> <h3>大师素描训练</h3> <h3>临达芬奇素描</h3> <h3>手的练习</h3> <h3>为了加强素描造型训练2013年至2014年二个暑假独自一人去火车站画速写。</h3> <h3>平时的油画小稿</h3> <h3>美院学习是短暂的,但老师和同学之间也常有联系,在我创作苦闷时有好几位画友都在关心与研究西方古典油画的画法与成就,而且初步的结论也大同而小异。或注意到了古典的薄画法;或注意到了画笔;或注意到了中西早期绘画的相似处;或注意到了希腊、意大利全盛时期的观念与思想。我则努力全面关注,内心具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志愿。随着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自觉西方传统油画神秘的外衣被一层层剥离,彻见真象的日子不远。</h3><h3><br /></h3><h3>近四年2013-2017年,我将许多业余时间投入到人物肖像油画的创作与研究之上,如此则观摹、研究、实验串联了起来,因此对西方古典写实油画体会也更深,受益也不浅。下面且将近来对绘画之似(像)的心得进行疏理后发表于下,供同道同好们参考与研讨。</h3> <h3>靳尚谊 老汉 1961 素描</h3> <h3>陈丹青 自画像 1976 素描 </h3> <h3>徐芒耀 Apnens 2002 素描</h3> <h3><br /></h3><h3>冷军 关于微笑的设计 2005 素描</h3><h3><br /></h3> <h3><br /></h3><h3>在此不妨将绘画之似分为低级、一般、髙级、超级四大层次,如此更易清楚绘画之似之间的内涵、差别与等次。先看示例,再作解释。</h3><h3><br /></h3><h3> </h3><h3>绘画之似(像)</h3><h3> </h3><h3> 一、低级的似——略似</h3><h3> </h3><h3>二、一般的似——近似</h3><h3><br /></h3><h3>三、髙级的似——确似</h3><h3><br /></h3><h3>四、超级的似——超似</h3><h3><br /></h3><h3>假如用百分比给各种等次的似作个判别的话,略似是属于百分之四十至六十那一层面的似,如不到四十的话,可以列入不似之范围;近似则属百分之六十至九十那一层面的似,再进一步就是进入到确似的高级层面了;确似应是百分之九十至一百层面之似;超似又是在确似基础上的进化与升华,是一种更高级、更艺术的似。</h3><h3><br /></h3><h3>一般学习绘画都从低级的略似开始,而向近似进军与攀登。真有心学画且受到一些正规训练的,很快就能越过略似而进入到近似的层面。没有走出略似层面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h3><h3><br /></h3><h3>我所以将近似判为属于百分之六十至九十那一层面的似,是因为停留于这一层面的画人比较多,停留的时间也特别长,且大多数人不知、更不敢企望确似与超似。进入近似之层面的,大多数人又都聚集在七十至八十的层面上。其中大部分业余作者与低层次的画家被困在七十至八十的层面,稍好的画家则大都逗留在八十至九十的层面之上。</h3><h3><br /></h3><h3>一般画家走不出近似的圈子,最主要的问题是因为没有觉察到近似的后面尚有确似与超似(特似)这二个更加高级的境界存在,或知有此二种境界,却把他们看成天堂与极乐世界一般,惟可思可望而不可及。似乎只有近似属于人间,属于自己。大凡这类人,不太会觉察到自己可能仅是某种画风的追随者,而不是真实的表现者。也可能不会觉察到自己所追求的画风既粗糙又简陋,甚至还以为很有表现力。正是这种观念与方法,断送了不知多少画人的前途。</h3><h3>要想达到确似,绘画理念、观察方法与绘画技巧都需要改变、调整与提高。首先当然是绘画的理念,首先必须知道所谓的写实性绘画,顾名思义便是以描绘真实的对象为目标,且必须要取法乎上,惟确似与超似是所求,必达之而后已。其次是观察方法,既要保持观察的整体性,又要提高观察的清晰度。一般的观察方法是整体了就模糊,清晰了就局部,做不到既整体又清晰。再其次工具材料也需要改变,要研究与采用西方古典传统的工具与方法,有必要暂弃厚画法而尝试薄画法,有必要由方笔、大笔转为圆笔、小笔,以达成精密细致的效果等等。</h3><h3><br /></h3><h3>所谓近似,即接近于似、近似于似的意思。所谓确似,等同于似,确确实实相似的意思。其相似性必达百分之九十至一百之层面,方可谓之确似。下列二图正可作确似的代表性作品。惟这二幅作品已具有超似中理似的成份,故亦可看作习确似与超似中间状态的作品。</h3> <h3>上面-幅人像油画作品摄于匈牙利国家博物馆,未记作者姓名与作画年代。</h3> <h3><br /></h3><h3>下面这幅习作性直接法习作性的油画人像亦摄于匈牙利国家博物馆,可以看作为确似的技巧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典型,其用笔的简练、形态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h3> <h3>所谓确似,即非常接近于对象,逼肖于对象之谓。能够达到确似,即称画中能手。如再加上一点个性风貌,即具备名世与传世之条件了。</h3><h3><br /></h3><h3>西方印象派绘画之前真正进入一流大家行列的,都是具备了确似的能力之后,再上层楼,而晋升至超似层面的画坛志士。惟超似有不同的超法,或超似、或理似、或神似、或特似。</h3> <h3>伦勃朗 自画像 1629 油画</h3> <h3>荷尔拜因 多萝西娅·梅耶 1516 油画</h3> <h3>超似的最高代表为伦勃朗,他能在确似的基础上更求似之极,强化明暗、强化体积、强化质感、强化艺术效果。此所以伦勃朗伟大与了不起,成为历代专家崇拜的对象,甚至被尊称为画家中的画家。这种超似亦可名为极似。达芬奇则为超似中理似的代表。他是在具足了确似的功夫后,进而追求崇高的气质与神圣的气象,追求希腊雕塑般的观感与效果,不断地提炼与概括,以达理想中的至美。正是这种执著的追求,在绘画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而成就为西方的画圣。</h3> <h3>提香 忏悔的玛德琳 1565 油画</h3> <h3>委拉斯贵支 纺织女(局部) 1644-1648 油画</h3> <h3>提香与委拉斯贵兹晚年的作品可谓油画中神似的代表。看他们的早期作品可知,他们确似的功夫做得相当的到家,到中晚期有意识地追求不似之似的效果。看他们的作品,越接近晚期草率随意的作品,越具有艺术的深韵与厚度。波提切提、格列柯与荷尔拜因则可看作为特似的典范,或取装饰性、或取夸张变形,或取线与图案的结合,让人们看到了确似之外、之上的艺术独创性与特异之美的巨大感召力。</h3><h3><br /></h3><h3>以上是我近期对西方古典写实绘画研究与实践最新的一点体会。我越来越觉得,中国写实油画要有所突破与超越,要想取得具有世界性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唯有尽快超越略似之层面,而尽快地深入到确似、乃至超似的层面与境界,否则难以奏效。反之,如果有一批有识之士具此见识,并且下定决心一意做去,中国写实性的油画必有征服世界的日子。</h3><h3><br /></h3><h3>中国有能力成为经济强国,也一定有能力成为艺术强国,成为写实油画的强国。愿与油画界有识有志之士共勉之。</h3><h3><br /></h3> <h3>在北京观展</h3> <h3>在中央美院学习交流</h3> <h3>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系主任何红舟老师人物写生示范</h3> <h3>杭州观达美术馆观展</h3> <h3>中国美术学院崔小冬老师国外写生</h3> <h3>和中国美院副院长白仁海老师在一起。</h3> <h3>和北京职业画家余接彬老师在一起。</h3> <h3>在全山石艺术中心看展留影</h3> <h3>和美院老师同学一起交流学习。</h3> <h3>美院的学习是我追寻油画艺术的起点,让我更加理性的去思考以后我追求的方向,我自知生命有限,更感学艺之道路坚辛,但我挚爱油画,很感谢这些年求学之路帮助我成长的老师和同学,让我能在一方小天地里静下心来品读大师精典,潜心研究学习我所热爱的绘画事业,我自知天赋不够,但我有勇气和信念在余下生命里去探寻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总之,不管是写实还是超写实都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努力追求,去发现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真实到底是什么。愿与有梦想的同仁前行!共勉之!</h3><h3> 2017.11.25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