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樊店关帝庙,我童话般的记忆。

<h3>樊店关帝庙 李克聪</h3><div><br></div><div>翼城与曲沃交界处、省道坪曲线北,有个近3000口人的村子。据传,该村早在汉代叫殷富村,后因一家姓樊的在官道上开了个骡马店,人们便叫开了樊家店,再后来偷懒好省的人们干脆叫成樊店了。于是,樊店便成了沿用至今的村名,也成了生我养我的故乡。以前,在村西的官道上有座砖木结构的牌楼,上面悬挂着一块刻有“翼城西界”的木匾,表明这里是翼城的西大门。从我记事起,虽然新修了公路,但那条古官道的原形犹能辨认,而那座牌楼早已不翼而飞。村中我少儿时亲眼见过的诸多庙宇、砖塔和大宅院,都随着时光的剥蚀与时代的变迁也逐渐倾圮坍塌或被人为拆除,这常令长大后的我深以为憾。</div><div> 好在村中还有一个关帝庙,近几年又由“省保”升格到“国保”单位,这多少给了我一些欣慰,也长了几分自豪。</div> <h3>樊店关帝庙</h3> <h3>  本村的关帝庙曾是我少儿时求学的书院,几年相伴,了如指掌。它位处村中心,占地2000余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戏台、献殿、大殿。戏台两侧为东西庙门、东西耳楼,大殿两侧各有两座配殿分别供奉着土地爷、财神爷、老君和娘娘,东西两侧配有廊房。这是庙内原有的总体布局,直到建国后还基本保存完好。我在“文革”中上学时,配殿只剩下东边的两座,廊房已荡然无存。<br></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  大殿为元代建筑,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据说殿内原塑有关公坐像,与一般关公像不同,关公并不是红脸,而是白脸,据说他在家乡杀人后,官府要抓他,情急之下,“打破鼻血涂满脸”,才成了红脸的。关公像前,又塑有关平、周仓,各持兵器英武地站立着。可惜破“四旧”时,殿内的一切被一扫而空,后改作了粮仓。</h3><div><br></div><div><br></div> <h3>  大殿前,是建于高台之上的三间卷棚式献殿,东西山墙嵌有石碑,镌刻着村内建庙情由以及捐款人所捐银两。这座献殿曾是我的教室,高台之上,阳光明媚,稚嫩学子,书声琅琅。</h3> <h3>  献殿对面的戏台为明代风格,大明弘治十八年创建,清道光十一年重建。四角挑梁飞檐,斗拱勾连,前台卷棚歇山顶与后台硬山顶相连接;台内则以木制屏风相阻隔,屏风上阳刻着一只引颈高蹈的白鹤。屏风上边镶嵌着一块木匾,上刻“神听和平”四个楷字。台口镶着一排青石栏,其间以柱石夹持,面刻一出出古戏,山水石竹,才子佳人,浓缩着梨园风韵。台口两侧的次间装有防护木栏,图案勾连别致。精致的戏台当年成了我辈顽皮学童的嬉戏打闹之地,当然也是我认知古代建筑的启蒙之所。</h3><div><br></div><div><br></div> <h3> 东西庙门紧贴戏台。东门额题“允文允武”,西门额题“亦神亦圣”,颇有文化范儿。每个庙门的两旁都有一只石狮看守,足有三寸厚的门板上嵌着一排排硕大的蘑菇门钉,沉实坚固。门为脸面,看这庙门的气派,便衬托出此庙的不俗。庙门两旁是面阔三间的东西耳楼,均为清代建筑。楼上楼下都曾做过我的教室,能在古人建的楼中读书,在那个贫瘠的时代,自感满足。</h3><div><br></div><div><br></div> 一座关帝庙,历经元明清三朝不断修缮重建,维系的是村民群体性精神图腾。他们崇拜关老爷,乞求着神灵护佑,寄托着自己愿景,希冀着能够平安生活。不独如此,在我的记忆里,关帝庙还是村中最重要的活动场所,村民集会、闹红火、唱戏、放电影,几乎都在这里。它是全村最火爆的气场,也是全村最显尊的地方。<div><br></div><div>儿时的戏庙,那么恢宏,那么美丽,那么迷人,如童话般一直留存在我的心间。古朴敦厚的建筑化育着我的心魄,灼灼其华的雕刻滋养着我的灵魂,它几乎成了我一生行走的根。时隔几十年,当我再次回村探视关帝庙时,发出的竟然是一声悲伤的长叹。满院荒草,没一点人气;大殿敞开,空空如也,如一位耄耋老人伫立在风中飘摇。戏台台口的青石栏,中间的白鹤木屏风被盗去,庙门口看门的两对石狮子也不见了踪影……</div><div><br></div><div><br></div> <h3>我村的关帝庙,难道真的已是风烛残年?</h3><div><br></div><div>最近利好的消息是,政府下拨专款对其进行修缮。这座古老的建筑在不久的将来将焕发生机,重现往日风采。 </div><div><br></div><div>归去来兮!樊店关帝庙,我童话般的记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