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往事――故乡的风俗

吴永春

<h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风俗。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演变进程中,我的故乡既保留了祖先从江苏到江西再到湖北一路迁徙历程中各个时期各个地城原始的固有习俗,同时经过定居在鄂东南这片土地后数百年的滋养,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h3><h3> 从故乡的方言说起,总的基调是赣方言,但也残留有吴方言的痕迹,同时在数百年的生产生活中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冶方言。太阳叫“日头眼”,早晨叫“黑早头”,中午叫“对日中”,下午叫“下昼”,吃晚饭叫“过夜”,卫生间叫“茅斯”,上卫生间叫“打岔”,在语调上也有变化,叫小孩的小名或叫村里接进来的小媳妇往往使用第四声调,显得俏皮而亲切。记得小时侯每到吃晚饭的时侯,村庄的小巷里总是会回响起“春崽吔~过夜啦~”的呼唤声,伴着乡音特有的语调,母亲的呼唤亲切而悠长,将满满的爱意柔入其中,仿佛从远古传来的天籁之音。</h3><h3> 乡音是融进血液中的乡愁,不论身在何方,只要听到熟悉的乡音,内心深处便会泛起莫名的温暖和感动。</h3><h3> 小孩子头痛脑热是难免的,有时还会出现惊厥的情况,当时的农村缺医少药,不能得到很好的医治。不懂科学又有些迷信的村民便笃信传说中的神灵鬼怪,想象人生病是魂魄被神灵鬼怪掠走了,只有把魂魄找回来病才会好。我婆(奶奶)会治这类病,称之为“收魂”,当时在村中小有名气,传说是很灵验的。将一个小茶杯盛满大米后用手帕罩好抚平,这时我婆会神情庄重紧闭双目,将茶杯靠近在我头脸上晃圈,口中念念有词(大多念词象经文一样听不懂,只听懂最后几句:菩萨保佑神灵保佑桥边路边山边水边三魂六魄魄魄归身),过一会打开手帕看米粒的变化,这时米粒会出现移位凹陷等情况,我婆就会说哪个地方哪方神灵鬼怪对你不利需要“打点”,然后备茶米香纸到那个方位去“叫魂”。一边叫小孩名字一边洒茶米“春崽吔回来呀”,那古朴苍凉的叫魂声在古老的大地上回荡了数百年。我是一个无神论者,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收魂”“叫魂”只是起到镇定安抚和心理暗示的作用,对一些人体可以自愈的小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病情。</h3><h3> </h3> <h3>  过节是中国农村的传统。在我的故乡一年之中最重视的是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h3><h3>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全国性的风俗,在我的故乡没有赛龙舟,也不吃粽子,但有送扇子和喝雄黄酒的习俗。每到端午节来临,嫁出去的姑娘都会带着姑爷和孩子回娘家送节,节礼中少不了扇子,每个家人都有分。送扇子也有讲究,老人送大蒲扇,大姑娘小媳妇送鹅毛扇,年轻的小伙子送可以折叠的纸扇。小孩子额头上点雄黄酒,吃饭时象征性的喝一点雄黄酒,都有驱灾避邪之意。</h3><h3> 端午节一过鄂东南一带开始进入署热天气,这时候扇子就派上用场了。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扇子随处可见,孩子们最喜欢的是绘有图画或草书文字的折叠纸扇,开合之间别有乐趣。到了晚上,吃过晚饭搬上凳子或竹床到晒场上纳凉,大人们摇着大蒲扇谈天说地,拉家常聊农事,乡音俚语,怡然自乐;孩子们成群结对或捉迷藏玩游戏,或追捕萤火虫装到玻璃瓶里当手电筒玩耍,玩热了玩累了回到大人身边,仰望满天星斗,一阵阵清凉的风立刻就会吹来,那是婆用大蒲扇摇过来的风,清凉轻柔而舒适,至今仍然在我的心中回荡。</h3><h3> 每到夏天我最钟爱的是大蒲扇,爱它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爱它自然而质朴的人间真情,它摇出来的是风,更是一种宁静淡然的态度,一种超然洒脱的情怀,一种修身养性的哲理。</h3> <h3>  中秋节是一年中承上启下的节日。这个时候村民们还很忙碌,没有过多精力去庆祝。不吃月饼,不吃团圆饭,顶多吃几块用糯米自制的圆粑粑,也有团圆之意。但有一项仪式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拜月祭月。</h3><h3> 记得小时候,每到中秋之夜,我婆会在院子里摆两条麻凳(农村剥麻用的长条凳,大半人高,可容两人面对面同时剥麻),摆上香纸蜡烛和供品,把我叫到身边(我是家中的长房长孙,凡是重要的事情,我婆都会把我带在身边)对着月亮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那些念词类似经文,有的我听不太懂,但我能听懂的是祈求太阴老人家(对月亮的尊称)保佑家人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然后很虔诚的磕头跪拜。仪式结束后,婆会叫我去玩,一个人对着月亮站立很久很久。</h3><h3>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对月亮的崇拜是很古老的习俗,面对茫茫宇宙人们有很多困感和敬畏,由此生发出很多遐想和禁忌。比如只要出现月蚀现象,认为是天狗吃月,这时全村人会敲锣打鼓,甚至拿出锅碗瓢盆对着月亮进行敲打,意为驱赶天狗,直到月亮复圆为止。大人们经常告诫小孩,不要用手指月亮,否则晚上睡觉的时候耳朵会被月亮割去。因此我小时候是万万不敢手指月亮的,小伙伴中有人不小心用手指了月亮,会非常害怕,睡觉时一定会用手紧紧捂住耳朵,生怕耳朵被月亮割去。</h3> <h3>  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就是春节。这时也是农闲季节,好象是为了弥补农忙时节的亏欠,也是为了继承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憋闷了一年的乡村此时突然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活力。从腊月开始全村家家户户就忙着打豆腐、煮苕片、蒸年粑、做冻米、炒花生蚕豆荞麦皮等等,足足要忙上二十三天。</h3><h3> 做这些传统美食,我婆是一把好手。由于我家的厨房大,柴火灶大,为人也好,所以左邻右舍的邻居们都排队到我家来做这些年货。一进腊月,我家的灶堂里几乎就没有断过柴火,过来帮忙的大人小孩天天在一起干活,一起说笑,一起吃喝,一起玩闹。那时候没有电,所有的原料加工都是手工做,磨米、磨黄豆、挑水等力气活大都是男人干,烧浆、印粑、蒸煮等由女人做,孩子们大部份都去帮女人干活,但不受欢迎,因为往往帮倒忙。我婆是技术总管,到了关健时刻出来把关,点浆、试水温、看火候,加多少水,加多少浆,添多少柴火都是我婆说了算。</h3><h3> 我最喜欢做的事是印米粑。那时我家有一套粑模(做印子粑的木制模具,长方形有手柄,有手工雕刻的精美图案),足足有二三十个,花鸟虫鱼样样都有,但我最爱的是鲤鱼跳龙门,因为所有做好的米粑都是园的,唯独这个是鱼的模样,所以当第一笼粑蒸好后我婆会把鱼粑抢出来给我吃,仿佛真的能吃到鱼的味道。那是我吃过的最好美食,回味至今,难以忘怀。</h3> <h3>  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民间传说灶神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因贫困而死,玉帝哀怜他,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派他到人间作督善之神,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每年腊月二十三日夜上天汇报,除夕返回人间。因此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夜,家里的灶台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我婆会摆上香纸供品,恭恭敬敬跪拜行礼。供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糖果,祈望灶王爷吃了糖果后上天甜言蜜语,说好话,言好事,玉帝听后就会降福人间。</h3> <h3>  到了腊月二十四就开始过小年了。最开心的是孩子们,憧憬着穿新衣,放鞭炮,吃美食,天天唱过年歌:二十四扫扬尘,二十五打懒人,二十六晒鱼肉,二十七把酒滗,二十八杀鸡鸭,二十九家家有,三十日关起大门吃一日。</h3><h3> 孩子们的憧憬却是庄稼人的愁苦。在那个物质极其馈乏的年代,村民们收获的农产品大部分都无偿上交给了国家,剩下的仅仅糊口而已,又没有其它经济收入,根本买不起工业品。因此到了腊月村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年关逼近”。传说中的“年”好对付,现实中的“年”可不好过。我多少次夜晚一觉醒来还听见大人们在商量如何度过年关:大人穿破点吃苦点不要紧(其实当时大部分村民穿的衣服是补丁摞补丁,早已被烂不堪,吃的饭菜更是清汤寡水,少见晕腥),但娃儿们一年上头总得添件新衣吃点晕腥吧;香纸炮竹,贴的春联也是必须的;还有很多亲戚多长时间没去走动了,走动走动也是应该的。所有这些都需要钱啊!那年月多数农村家庭只能东拼西凑、东挪西借,艰难度过春节。</h3><h3> </h3> <h3>  越是穷困禁忌越多。人们总是希望借助神灵的庇佑把妖魔鬼怪驱离得远一点,把小日子过得好一点。因此除夕之夜是最讲究的夜晚。堂屋中间的兜子火是不能熄灭的,每个房间的煤油灯尽管将火苗调到最小但也是不能熄灭的,家里面的所有食物都要用红布或红纸象征性的罩着,小孩子的手是万万不能摸到地下的。我婆会把一个个小小的红包分给孩子们,摸着我的头说大吉大利年年高升。家人围坐在火堂四周守岁,吃零食、聊家常,坐着打盹直到天亮。</h3><h3> 大年初一早上开门第一件事是燃放炮竹,然后暖暖的吃一碗元宵,预示着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新的希望即将到来。村民们互相拜年,温暖的祝福相互传递。孩子们穿上新衣在家家户户中跑进跑出,接受长辈的祝福,同时身上的荷包也被大人塞进的花生蚕豆糖果等装得滿满的,鼓鼓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