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沧桑 第九篇 教育纵览

蒙二哥刘兆华

<h3>&nbsp;&nbsp;&nbsp; 赤峰沧桑</h3><div>&nbsp;第九篇&nbsp;&nbsp;&nbsp;&nbsp; 教育纵览</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 赤峰地区的教育事业,百年来先后经历了封建教育、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奴化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历史进入二十世纪,赤峰地区的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清代赤峰教育反限于私塾,戊戌变法之后,以学习西方教育模式的教育改革思想传入赤峰。1920年,赤峰兴办学堂,开始出现了女子教育和师范教育。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实行法西斯奴化教育,企图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赤峰解放以后,开始实行"建立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改造旧式教育,开创新的教育体制。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体制先后经历了模仿苏联、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文革"十年动乱、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等大的历史阶段,教育体制开始与世界接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与时俱进的先进教育体系。</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清末民初,一场以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取代封建传统教育的思潮席卷全国。1902年,哈达街出现了第一新式学堂。1905年,清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推广新式学校的诏书颁布之后,哈达街的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到辛亥革命的1911年,官立学堂己达16所。新学堂讲授近现代科学知识,实行分班授课,有法定的学制,统一的教材。封建教育体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清末民初赤峰地区学校设置图</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22年,赤峰县劝学所徐断宗等乡绅呈报热河都统,要求在赤峰创办中学,获准,但因资金不足而搁浅。次年,乡神杨裕民和商会支栋等25人联名呈报赤峰县长戚廷宣,提议创建中学,获准。遂将二道街西段路北高等小学改建为赤峰中学。这校址原是承德寿王坟镇常家在赤峰的大商号。1903年,常家听说赤峰设立高等小学堂,于是将该院无偿献出充做校舍,该院共有四重院落,贯通整个二道街和头道街,共有房屋70余间。1924年,赤峰中学正式开学,成为赤峰历史上第一所中学。</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 图为"赤峰中学"平面图</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25年6月8日,热河道道尹公署指令第982号文,委任孙品璋为赤峰中学校长的鉴核文。孙品璋为前清拔贡,由赤峰县知事杨裕文推荐。</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25年7月2日,热河道道尹公署指令第1035号文,批复赤峰县县长黎泽呈报的赤峰初级中学学期的报文。</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25年6月8日,赤峰县知事黎泽呈请赤峰中学第一学期开课的呈文。</div><div><br></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25年6月8日,赤峰县知事黎泽呈报热河赤峰县立中学校学生一览表第一号(部分)&nbsp; 。</div><div><br></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今这棵年逾百岁的古柳树,成了赤峰中学唯一历史见证,现仍然生长在赤峰三中校园内。</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赤峰中学1924年建校时的大礼堂。(中山纪念堂)&nbsp;&nbsp; 后为理化实验室。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div>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h3> 赤峰中学继续使用伪满时期国高建立的礼堂和运动场。</h3><div><br></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原理化实验室如今风貌依旧,但己变成了家属住宅区。</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赤峰中学于1925年改为赤峰县立初级中学。1933年被日军占领,校舍迁往六西街路南。1938年日伪统治时期改称满洲国热河省立赤峰国民高等学校,赤峰光复后改为赤峰中学。国民党占领赤峰后改称为赤峰普通中学。1948年,成为热河省县立第一中学。1949年,改称热河省立第一中学。1950年,改称赤峰初级中学。1951年又改称热河省立第一中学。1955年热河省撤销,改为赤峰中学。1956年,热河省立第一中学改称赤峰第二中学。1957年,赤峰二中分成两所学校赤峰二中和赤峰三中。高中部随二中迁往园林路新校舍,建立高级中学,三中仍设在原校址,1958年改为工业学校,到1962年工业学校迁出至现哈达街东段内蒙科技出版社处。三中仍沿用赤峰三中校名。</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50年热河省立第一中学校门&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校门国旗高悬,张灯结彩,正在举办教学派览会。</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文革"时期赤峰三中参加体育比赛和歌舞演出的同学在原理化实验室前合影。</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赤峰小学教育进入现代轨道1902年,赤峰书院改建为高等小学堂,学制四年。截止1922年,县立国民初级小学己发展到44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9%&nbsp; 。1923年,赤峰出现3所高级完全小学,小学教育趋于完善。</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赤峰现代女子小学教育始于1904年成立的赤峰文庙女子初等小学堂。女子小学教育在民国时期得到长足发展。到1922年,女子国民学校达4所。日伪时期,实行所谓的新学制,将私塾和初级小学改为国民学会和国民学校。把五、六年级抽出来组成国民优级学校。</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44年,赤峰街公立女子优级学校全体师生合影。</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伊斯兰小学&nbsp;&nbsp;&nbsp; 由赤峰伊斯兰教协会主办,地点设在赤峰清真南寺。办学资金由回族群众集资,亦称回族国民义塾。只有一个班,一名老师。1945年3月在此基础上创建回民小学,校址也迁到现在回民实验小学的位置。图为伊斯兰小学全体师生合影。背景为清真南寺正殿。</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奴化教育&nbsp;&nbsp;&nbsp;&nbsp; 赤峰沦陷后,日本在教育上全面推竹殖民主义政策。首先废除了中国原有的教育秩序、內容和教材,代之以日伪课程设置和教材,日语被列为学校的主课。1938年,伪满实行新学制。私望改为国民学舍或国民义塾,初小改为国民学校,高小改为国民优级学校,中学改为国民高等学校。以"日满一心一德、日满亲善、大东亚共同圈"&nbsp; 之类的法西斯教育为核心,在校的学生必须"虔心诚意"地崇拜日本天皇和伪满康德皇帝,赞颂"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王道乐土"。国高学生还要进行奴役式的职业教育和军训,培养为侵略战争服务的"本领"。企图通过亡国奴教育摧毁学生的民族意识,成为法西斯的工具。图为赤峰国高学生集会为康德皇帝"祝寿"。</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华峰学校&nbsp;&nbsp;&nbsp; 由赤峰天主教会主办,1920年成立于二道街东段天主教堂东院。取名为圣诺汉伯尔格公学。首任校长为比利时籍著名汉学家闵官化。1930年改名为华峰学校。1932年又改名为华峰初高两级学校。学制为四二制,六年。学校设有校管会,由传教士和信教商人担任校董,办学经费较为充裕。校内设有食堂、宿舍,教学设备齐全,有图书室、标本室和教学仪器。学校开设课程除宗教课外和一般学校相同。</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图为华峰学校第五届运动会选手合影。</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难民子弟学校&nbsp;&nbsp;&nbsp;&nbsp; 1948年5月26日,国民党空军轰炸赤峰,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许多孤儿无家可归,流浪街头。党和政府为了妥善安排这些孤儿,在三西街原福利院成立了难民子弟学校。8月24日赤峰难民子弟学校开学,招收孤儿70多人,分成三个教学班,开设一至六年级课程。建校初级,生活比较艰苦,学生每年定量供应。为了减轻政府负担,提高生活水平,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自己种菜、养猪改善生活。1953年学校改称为儿童教养院,归属民政局领导。1958年学生陆续安排工作。剩余学生与呼市儿童教养院合并。</div><div>图为1949年学校成立一周年之际全体师生合影。</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 1978年3月,难民子弟学校在赤峰的学生与老师一道纪念学校成立三十周年。</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接官厅小学</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内蒙古自治学院,赤峰地区建立的第一所高等院校。由热河省政府主办,是一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学校。院长由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乌兰夫兼任。学校分为军事、行政、中学三个部。军事部培训地方和军队排以上的军官,行政部培训党政群口的民族干部,中学部培训党的后备力量。自治学院从成立到1949年8月5回撤并,共培训干部970名,大多数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组织的骨干力量,自治学院成为内蒙古民族干部成长的摇篮。</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创建内蒙古自治学院时期的乌兰夫 (1947年) 。</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自治学院的校徽&nbsp;&nbsp;&nbsp; 主体图案为套马竿和锄头交叉,象征蒙汉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上方正中的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49年3月,内蒙古自治学院成立三周年庆典,图为学院文艺宣传队在院庆主席台前合影。</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 自治学院军事部的学生在军训</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内蒙古自治学院撤并后,中学部改称卓盟中学 (清时赤峰南部归属卓索图盟) ,即赤峰蒙中的前身。抗美援朝时期,学生纷纷报名参军,共有28名同学被批准加入志愿军。</div><div>图为中一班10名同学批准入伍后与全班同学合影。</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消,赤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卓盟中学改名为赤峰中学,1956年3月30日更名为"赤峰第一中学"。图为上世纪五十年代赤峰一中的校门。</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50年,卓盟中学文艺宣传队全体合影</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赤峰一中教学楼&nbsp;&nbsp;&nbsp; 始建于1955年,是赤峰教育界出现的第一座现代化教学楼。上下两层,砖混结构,建筑面职,1300平方米,由热河省政府投资兴建。足见当时国家对赤峰地区民族建育的重视。</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84年,昭乌达盟撤盟改市,学校改名为赤峰市蒙古族中学。校名由乌兰夫副主席题写。</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解放以后到"文革"初期的十七年,是赤峰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从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到学习苏联教育模式。从贯彻"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nbsp; 教育方针的落实,到纠正教育工作大跃进的极左思潮,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到1966年年初,全市学校达到106所。在校生4014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1.8%,学校基础建设,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都在内蒙古名列前茅。</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 1950年新组建的赤峰四中&nbsp;&nbsp; 校址位于六东街(现哈达街东段)路南,占地面称3.3万平方米,第一期建筑面积765平方米,在校生在"文革"前达808人,成为赤峰市实行二部制的试点学校。照片背景为四中校园主建筑。</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改为赤峰三中后的原赤峰中学校门</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新建的昭乌达盟师范学校校区教室 (位于园林路赤峰二中南侧)</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赤峰的学校开始大规模扩建,学校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随着昭乌达盟首府所在地由林东搬迁到赤峰,六道街以南至火车站之间的新市区建立,旧城的老校舍逐步向新市区搬迁。1957年赤峰二中新校区在园林路落成。</div><div>图为当时新落成的二中大礼堂。</div><div><br></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 1974年由原市政府改建后新成立的赤峰八中校门 (三东街粮市路东)。</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 赤峰二中物理教师孙其伟、薛开诚指导学生制作教具,锻炼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 赤峰二中在校园里设立的气向观测站,学生每天对气象进行观测、记录。</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确立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培养"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成了教育的主导方向。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批判资产阶级,又要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实践相结合,学校己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 为培养学生不怕艰苦,热爱劳动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动手掏厕所,清理化粪池。</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 学校农场里的果园喜获丰收</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赤峰二中开设的军训课,学生们持枪在铁丝网下匍匐前进。</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 赤峰二中李家林老师在给学生们上地理课。黑板上伟大的祖国的标题十分醒目。地理课己超出了学科的范围,带有浓重的爱国主义色彩。</div> <h3><br></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上世纪六十年代,赤峰地区的教学质量在自治区名列前茅。自治区教育系统提出 "学福建,赶赤峰" 的口号。1960年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赤峰二中召开全区中学教育现场会。图为教育厅负责同志在会上作报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