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方文化之间--越南印象(副本)

楚之南

<h3>越南国土像一只蚕,东西狭窄最窄处只有45公里,而南北长最长达1650公里,面积有33万平方公里,人口9000万,人民吃苦耐劳,军队能征惯战,自1986年革新开放实行市场经济至今已经30年,经济发展迅猛,与美日韩俄中欧等强国都保持着良好的政治经济合作关系,其国家潜力绝对不可小觑。</h3> <h3>2017年5.25-30日,我们在越南中部的海港城市岘港旅游观光了六天,对这个混合着中西方文化的国家和这个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飞机从昆明出发,1500公里的距离大概两个小时就到了岘港。这个地方比我国三亚的纬度还要更南,所以导游说,越南中南部的气候只有两季--热季和更热季,水稻可以种三季。</h3> <h3>飞机到达越南中部上空,纵横交错的河网和田畴开始展现,越南西高东低,由西向东的河流多达数百条,全国全年河流的径流量多达3100亿立方米,比较一下流经我国北方九个省的黄河流域,全年的径流量才580亿立方米,就知道越南的水资源是多么的丰饶了。</h3> <h3>越南是一个传统的水稻为主的农业国家,40年前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当时的全国水稻产量只有1700万吨,粮食不能自给。如今越南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减少到只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农村私有化改革和杂交水稻的大量种植使农业突飞猛进,2015年越南稻米产量达到4500万吨,全国平均每人达到500公斤稻米。越南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稻米出口国。</h3> <h3>岘港有85万人口,当年在美越战争中是美国重要的海空军事基地,现在是一座富有魅力的旅游城市。</h3> <h3>岘港是一个深水良港,整个城市由海湾、半岛、港口、沙滩和古镇组成,是越南第四大城市,在文化上既体现着两千多年中国文化对越南的沁润,也毫不掩饰地反映着一百多年来法国和美国等西方文化对它的塑造,它像一个混血儿,展现给游客一个丰富多彩的印象。</h3> <h3>在岘港机场,越南国家航空公司的飞机上赫然画着美国百事可乐公司的广告,当年的美越战争,美国军人阵亡5万多人,越南方面牺牲200万军民,双方(其实越南后面有苏联和中国的大量武器和物资的支持)使用了除原子弹之外的一切现代化武器,战争不可谓不惨烈,然而现在美越双方握手言欢,关系好成一片!真是沧海桑田、世事难料啊……</h3> <h3>当年美越双方在岘港这个越南的蜂腰部附近展开的九号公路战役(就是所谓的"胡志明小道"战役)激烈场面。(照片来自岘港历史博物馆)</h3> <h3>这是一张由西方记者拍摄的著名的抗议美国的越南战争政策的照片--一个越南父亲悲伤而充满仇恨地抱着被美军燃烧弹严重烧伤的儿子。</h3> <h3>一个农民组成的国家是如何与现代化的美国抗衡的呢?越共是如何突破美军的空中封锁将成千上万吨弹药从北方送到南方前线的呢?看看这辆可以在胡志明小道上由一个农民昼伏夜出推行的载着四箱弹药的自行车吧!当年从越南北方借道邻国老挝的交通线"胡志明小道"上面每天通行着成千上万辆这样的自行车,越南人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精神,可见一斑啊!(实物来自岘港历史博物馆)</h3> <h3>反差大和对比强烈的是:战争结束后40年,可口可乐和牛仔服为代表的美国消费文化成为新成长起来的越南年轻人的最爱,在这幅岘港随处可见的可口可乐公司广告里,一个美国小伙子和一个越南姑娘喝着可乐互相含情脉脉……。当年美国政府武力没有做到的事情,如今被美国公司产品做到了。真是意味深长啊…… </h3> <h3>岘港拥有一条长达三十几公里的很养脚的细腻度很高的沙滩,这是它成为度假胜地的因素之一。</h3> <h3>沙滩上的情侣</h3> <h3>越南的人口结构非常年轻,15-60岁的劳动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这个国家正在享受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我们目光所见,到处是年轻人,到处是拍婚纱照的。这是我们酒店附近农村里的一家人在家门口搭一个喜蓬在举办婚礼。</h3> <h3>越南有3600公里的海岸线,渔业资源得天独厚。这是一位越南渔民与他的小船。</h3> <h3>这是分布在河流边上的渔民之家。2016年越南人均GDP已经达到2215美元。约等于中国的四分之一。一位十年前来过的中国游客说越南进步和变化巨大,可见从前的越南十分贫穷落后。</h3> <h3>越南是各种热带水果的生长天堂,近年来热带水果出口创汇增长迅速,每年水果出口已经超过10亿美元。</h3> <h3>越南的刺绣业等传统手工业也颇有基础,这是岘港的一个家庭刺绣的前店后厂。</h3> <h3>刺绣--长发少女</h3> <h3>越南人工便宜,目前一个制鞋企业的工人月薪不过1000元人民币,因此,最近几年大批中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制衣制鞋企业搬迁到越南,在低端的制造业,越南制造正在代替中国制造。这是一个销售越南制造的鞋店。</h3> <h3>70%的越南人信仰佛教,寺庙随处可见。这是位于岘港的68米高的观音像,号称东南亚第一高观音像。</h3> <h3>有佛教信仰的民族是和善的,我们这一次越南旅行遇到的所有越南旅行服务单位,包括酒店、饭馆、商店和路人,都相当友善。这是一个咖啡馆的服务生在迎来送往,落落大方。</h3> <h3>法国时代的天主堂,法国对越南四百年的传教士文化影响和85年的殖民统治给越南留下的不仅仅是天主教,还有越南语的拼音字母化、咖啡、面包、葡萄酒文化和铁路……</h3> <h3>经过岘港连接越南南北的殖民地时代的米轨铁路,法国殖民政府修建的铁路也连接了越南与云南,这是越南和云南现代化的标志性开端。</h3> <h3>经过近一百年的法越殖民历史,越南人也爱上了咖啡和葡萄酒,岘港的大街上到处都是咖啡和酒吧。这是岘港郊外度假胜地邦拿山上的法国葡萄酒庄里的酒吧:法国兵玩偶、葡萄酒桶、吉他及其代表的浪漫主义……</h3> <h3>在2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上,越南中北部有几乎1000年属于中国版图的历史;另外的1000年越南作为独立的国家,却基本上是中国各王朝的藩属国或者是朝贡国。中国对越南影响之大,以至于到18-19世纪越南国王都是如此的中国式衣冠。这一历史特点在现代民族主义立国当道的今天,无疑是越南这样的小国对北方的强邻中国保持距离和警惕的理由,必要时还可以是动员群众的理由--&quot;来自北方的历史上的侵略&quot;,所以当我们中国人以"忘恩负义"来看待中越关系的时候,不妨试试越南人的视角……</h3> <h3>自古以来, 大量的广东福建人就乘船而来,在越南经商,在岘港这样的海港城市定居生活繁衍,于是到处都留下了中国文化的烙印,这是岘港著名的人类文化遗产惠安古城里面的广东肇庆会所。</h3> <h3>这里"义祠堂"祭奠着若干代生活在岘港的广东肇庆商人的祖先牌位。祖宗祭拜是中国人的信仰,是凝聚家族成员,传承"忠""孝"价值观的风俗习惯。这一文化在越南民间影响广泛,以至于一个中国人在越南乡间旅行,犹如在自己的家乡,完全没有违和感。</h3> <h3>越南人也喜欢三国人物,这段混合着历史和文学的故事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忠孝节义核心价值,关帝庙和三国人物像在岘港惠安古城和乡间随处可见,代表着中国文化在越南有着广泛的影响。这是岘港一家木雕店内的关公像。</h3> <h3>岘港街头的制作中国式脸谱的作坊商店</h3> <h3>越南在19世纪以前,一直是受中国文化辐射的所谓"儒家文化圈"或者"筷子文化圈"的成员;从政治制度到风俗习惯都很中国,直到法国殖民者携带着现代工业文明到来,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影响才开始退潮。双方文化对越南的影响呈现此消彼长之势,据一位从事越南旅游多年的资深旅行社导游告诉我,到目前为止,一般越南人特别是南方人,对法国保持着良好的印象,因为法国给越南注入了新的现代文化。这是位于岘港郊区避暑胜地邦拿山上的法国风情小镇。</h3> <h3>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迄今为止,越南仍然是法国和美国媒体始终关注的对象,也是西方游客最爱的亚洲旅游目的地之一。在岘港的大街小巷,这样的美欧男子与越南女性的异国情侣并不罕见。</h3> <h3>与我们一样,今天的越南年轻人也是低头一族。现代化和互联网裹挟着全世界的年轻人,让他(她)们的生活方式趋同。</h3> <h3>美国、中国、英国、俄国、日本等大国的国旗在岘港的市中心迎风飘扬,反映了越南这样的小国在各大国之间游刃有余,运用"等距离外交"策略为自己牟利的柔软外交身段。这种小国与大国的关系印证了"船小好调头"和"大有大的难处"的原理。</h3> <h3>这张越南妇女的照片十分传神,她几乎可以代表这个热带国家的形象和历史。在这张脸上,可以读到艰辛、勤劳、坚韧不拔和乐观。</h3> <h3>越南的都市新女性</h3> <h3>在越南这样的热带稻作农业民族中,女人肩负着田间和家庭双重劳作,她们比男人更加辛苦;同时穿着传统服装的越南女性是线条柔美的,这幅很越南的画风令人难忘。</h3> <h3>我们在岘港街头遇到的一群朝气蓬勃、充满思无邪精气神的大学生们,她们笑盈盈地面对我们和世界,没有老一辈人战斗和苦难的历史负担,她们应该代表着越南的未来……</h3> <h3>看见这位东方面孔西式穿戴的女子,感觉就像现代化进程中的越南—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