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到达湾头镇中学的时候刚好八点二十分。从车内环视校区,异常寂静,校园内看不到有人走动。难道今天放假了?讶异间推开车门,一阵朗朗读书声传来。走进教学楼二楼会议室,一个年级部正在开班主任工作会,很专注,没有受我们到来的影响。校长不在,参加市里的校长培训班去了。但一切整整有条,校园书香正浓。我们感受到一种学习氛围巨大的影响力,无论谁进入到这个区域都会身不由己地被感染,融入到这种氛围中成为其中的一员。这种影响力令人敬畏,催人奋进。这是一种我一直很向往的名校的氛围。在下午的调研总结会上老潘说湾头镇中学是武冈的农村名校。后来被我很肯定地纠正为“这是我们武冈的一所名校”,去掉了“农村”的限定。不错,她确实就是武冈名校湾头镇中学!</h3> <h3>第一节课我来到九年级241班物理老师戴小勇的课堂,“欧姆定律”习题课。他很笃定地布置学生分小组结合昨天新课“欧姆定律”进行命题研究,每小组4名学生,很自然围拢来。题型,条件,已知量,未知量,图形,数据,每个学生在讨论中都非常活跃,一个物理试题从雏形到逐步完善,一道道有点物理分量的试题跃然纸上。同学们那种成功的有点得意的喜悦让我惊喜不已。</h3><h3>戴老师的这种习题研究课源自10年以前武冈市教研室组织的一次课题成果推广展示课。市教研室物理教研员曹孝宏组织三中、一中、十中、都梁中学部分骨干教师成立了《提高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方法途径研究》课题组,由三中物理特级教师粟柏元领衔开展研究,课题结题成果在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引导学生以命题互考的方式来总结一节课的学习,这是该项课题的亮点之一。一次课题成果展演引发戴小勇老师的研究兴趣,并长期坚持,令我惊喜,令我震撼,令我敬佩!在引导学生开展习题研究方面,戴小勇老师已经青出于蓝了。因为,我们当初只是课题研究,戴小勇却已经将它变成了自己的教学习惯。</h3> <h3>各抒己见</h3> <h3>数据设计是否符合事实?</h3> <h3>再增加点难度!</h3> <h3>部分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命题研究成果……</h3> <h3>老师也会发表自己的意见</h3> <h3>各小组互相解答对方命制的试题</h3> <h3>命题者点评别人给出的解答,既要命题还要阅卷。</h3> <h3>当然,老师对各小组命题和解答的总结非聚精会神去关注不可,那是压轴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