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作曲家王锡仁老师

孔瑞春

<h3>今年二月十一号是作曲家王锡仁逝世五周年的日子,我深切地缅怀他。</h3><div>&nbsp; &nbsp;王锡仁,这个名字很多人感到陌生,但他的作品,在中国大地上却是家喻户晓。他作曲的作品有: &nbsp;歌剧《红珊瑚》(并担任首任指挥和唱腔指导)、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父老乡亲》、《白发亲娘》、《中国的月亮》等等。在50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共创作了二、三百首歌曲和多部歌剧、电影、电视片插曲,他是中国歌剧作曲家终身荣誉获得者。</div> <h3>我和王锡仁老师有过短暂而难忘的接触。一九九九年四月,在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故乡——四川内江,举办了纪念張大千一百周年诞辰的大型文艺晚会《大千神韵》,当年七十岁的川籍作曲家王锡仁专程从北京回家乡参加,我当时是晚会的策划组成员并担任舞美设计。我们一见面,他翘起大拇指夸我说:“你当剧院领导是一把手,搞舞美也是一把好手”,我忙回答说:“向你学习,你是我敬仰的老前辈”。(见下图)</h3> 王老的话,是对后辈的勉励。而我说的,是真心实意敬仰他的作品经典众多、脍炙人口,敬仰他的生活朴素、为人低调。我们简短的交谈了几句,看见周围有朋友和记者在拍照,他就把我肩膀一搂,对他们说:“来,给我们两个好生照一張。”(見下图) <h3>晚会上,作为特邀节目,王老动情地演唱了自己的作品:一首歌颂母亲的《白发亲娘》和一首歌颂父亲的《山高水长》,获得全场观众热烈掌声。他刚下台到了耳幕边,我对他说:“你唱的才是正宗的原版。”他冲我点头笑笑,但眼里却有隐约的泪光。</h3> ,四川电视台播放了全场晚会,巴蜀的父老乡亲都在荧屏上欣赏了王老的风采。我们策划组获得了文艺发 展基金奖特別奖,电视台《文化多棱镜》栏目在介绍晚会时对我的舞美给与了较高评价,我写的论文《大千神韵舞美创作谈》在《四川戏剧》发表后又被国际舞美组织中国中心会刊《舞台美术家》全文登载。<div>&nbsp; &nbsp; 王老曾给我说:“有空来北京玩,元鸿有我家地址。”(元鸿姓李,是我们共同的朋友,一位优秀的电视编导、多才多艺的音乐人)。现在,王老已故去了,但他的歌曲仍在柛州大地上传唱,经久不衰。每当听到《珊瑚颂》、《海风阵阵愁煞人》、《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父老乡亲》等歌曲,我的脑海里总要闪现王锡仁老师那平易近人、朴实和蔼的面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