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绝对是我百教不厌的经典曲目之一,清晰的故事线,每个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定乐器,可以发挥无限想象力的延展活动,戏剧、舞蹈、艺术......我想这就是真正意义上属于儿童的交响童话。</h3><h3>1936年,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应莫斯科中央儿童剧院之邀创作一部新的儿童交响乐作品,希望能在走进课堂的第一刻开始孕育儿童们的音乐品味。仅四天的时间,普罗科菲耶夫创作出了交响曲《彼得和狼》。1936年5月2日的首演并不走运,用作曲家自己的话讲:“没有能吸引住听众的注意力。”普罗科菲耶夫恐怕很难预见到《彼得和狼》如今成为儿童音乐的经典之一,带给不同年龄的儿童和成人欢乐和启示。</h3><h3><br></h3><h3>音乐故事梗概:<br></h3><h3>苏联少先队员彼得住在森林边的爷爷家里。一天,彼得偷了爷爷的后门钥匙,带着鸭子跑进森林玩耍。在结冰的池塘里鸭子和小鸟斗起嘴来(“不能飞的鸟儿算是什么鸟儿?”—“不会游泳的鸟儿又是哪般鸟儿?”)。彼得的猫跟出来要捉他们,小鸟听到彼得的警告飞上了树梢,鸭子游进了池塘中央。</h3><h3>爷爷出来骂彼得说:「外面很危险,要是野狼出现怎么办?」爷爷拉着彼得回家。</h3><h3>结果野狼真的出现了,它一口就把鸭子活生生的吞下去,猫和小鸟在树上一动也不动的害怕野狼。这时爷爷已睡着,彼得就拿出绳子,请小鸟在野狼的头上飞,趁机绑住野狼。这时猎人经过,把野狼送去动物园,可是鸭子还在野狼的肚子里哀嚎求救呢!彼得决定去救鸭子......</h3> <h3>《彼得和狼》配器包括长笛、双簧管、A大调单簧管、低音管、3支法国号、小号、长号、定音鼓、三角铁、手鼓、铙钹、响板、小鼓、大鼓和弦乐。</h3><h3>故事里的每个角色有特定的乐器和主题表现:</h3><h3>小鸟:长笛</h3><h3>鸭子:双簧管</h3><h3>猫:单簧管</h3><h3>爷爷:低音管</h3><h3>狼:3支法国号</h3><h3>猎人:木管主题;枪声:定音鼓和大鼓</h3><h3>彼得:弦乐四重奏</h3><h3><br /></h3><h3><br /></h3> <h3><br></h3> <h3>欣赏完乐曲,就到了孩子们最爱的游戏时间,把音乐段落的顺序打乱,重新播放某一段旋律,让他们猜一猜此时的旋律是哪个人物出场?该人物的代表乐器是什么?</h3><h3>在熟悉了音乐人物以后,还可编排戏剧表演,设计人物造型,创编台词,舞台布景......所以说儿童音乐欣赏,不是在教室里正襟危坐的欣赏,而是通过欣赏,接触不同的文化,发掘创作的潜能,形成富有个性的审美能力。</h3> <h3>看,游戏工作纸都给您备好了,如果你童心未泯或是为人父母,事不宜迟,接下来就是你们自己的探索时间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转载请注明出处。</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于作者Luce:</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音乐教育硕士</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香港注册教师</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际文凭课程(I.B)学校音乐教师</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钢琴导师</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爵士歌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致力将国际三大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中,并积极推广儿童爵士乐鉴赏,汲取美国儿童爵士乐教学理念。现正研究创编适应亚洲儿童文化背景的爵士乐课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