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结缘不知老

黄耀庭

<h3> ——黄耀庭的工笔画印象 </h3><div> 林 伟 光 </div><div> 黄耀庭与艺术结缘四十多年了,从青葱年华到白发盈颠,走过了多少坎坷,经历了多少事,外貌已经大大改变,但情怀,这份钟情艺术的情怀却没有丝毫改变。此际,成了一位领退休金者,他却也不愿意放弃这追求了一生,为它付出许多心血的艺术。不过,如果要说他有什么功利,却也不好说的。怎么说?好像与人们所认可的孔方兄之类,了无瓜葛,他的创作没有给他带来这些物质上的实惠。但如果真的没有一点好处,谁又乐意如此去做?精神上的自我怡悦,则是刺激黄耀庭不愿放下艺术之笔的动力。 </div><div> 虽然黄耀庭兴趣广泛,版画、书法、格字、摄影都喜欢,都干过,而且获得行家的赞许。但他最喜欢,投入最多,并且最当行出色的,还是工笔画的创作。其实,谁都知道画工笔画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尤其这浮皮潦草,大家都急功近利的年代,谁会傻傻地去精心细摹呢?在一种所谓大写意的幌子之下,人们都在粗制滥造。这当然不好,这是对艺术的亵渎。或者,我们应该坐得板凳十年冷,在不断的研磨中成就一份精致。艺术拒绝加速度,也拒绝那种急于求成的心理。 </div><div> 此际,我阅读黄耀庭的工笔画,人物、花鸟、虫鱼,可以感受他把一切浮躁屏于心外的静谧,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对艺术的肃然与虔诚。唯有如此,他才能进入状态,并且真正于创作中收获欣愉。这也是一种美的感动。他追求美,可以看到于此他是义无反顾的,这是支持他坐得住,不旁鹜的精神,他想借助于笔下人物或其它的艺术的形象,向人们传递一种真善美的思想。 </div><div> 艺术无不追求生动,不生动哪能动人?工笔画尤其如此,在刻尽其妙中展现动人的意趣。但这里必须注意一点,即如何的精妙而不至有匠味。这当然是较难解决的问题,大家有意识及此而去努力,就会有不同的境界的。我想,黄耀庭的工笔画,当然还只是自怡的这么状态,这也是他的好处,可以因此而自由,也略略脱离了匠味。而他的让我们欣然的,还是不知老的精神,这使他于艺术的创作上呈现出蓬勃的盎然情趣。或许,不久的某个时候,他的工笔画就可以从自怡乐而进入了怡乐人的境界。我于此充满了期待。(本文刋登在2013年7月27日&lt;汕头日报&g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