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是我与赵新宇的第一次谈话,第一次试着了解他。这次谈话中了解的情况比较少,大概知道他们家的人员构成,父母的大致情况,哥哥在同校的二年级(情况特殊)。孩子虽然年纪比较小,但是心里明白,对于一些问题他会回避,不愿多说。我也没有继续追问,害怕物极必反。</h3><h3><br></h3> <h3>这是和刘金鹏的第一次谈话,印象深刻。了解一下他们家的基本情况,他能表述清楚,但是他也不愿意过多透露,所有事情都一笔带过。</h3> <h3>随着对赵新宇的了解,开始慢慢和他谈心,先从学习、生活入手。对他近期在学习上的不足指出来,并且督促他改正。在学校生活中有没有困难,能否适应住宿生活。从谈心中慢慢引导他说一说他们家的情况。</h3> <h3>我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观察,发现刘金鹏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是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被一些其他事吸引,而忘记自己的事情。针对这个情况,在办公室和他谈话,教他一些有助于集中注意力的方法。</h3> <h3>在以后的谈话中渐渐了解到他们家情况特殊,父母关系差,并且长期分居,父亲为了扶养两个孩子,经常忙于干活,对他的关心、帮助较少,所以他从小就缺少父爱与母爱,导致他没有安全感,患得患失。</h3> <h3>多次谈话后了解到刘金鹏的家庭存在问题较少,是由于父亲常年有病,哥哥上学才导致的贫困。他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自己身上,较贪玩、好动、不认真等等。集中精力帮助他改正缺点。</h3> <h3>在与赵新宇的几次谈话后,慢慢了解了他们家的情况,父母情况特殊,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他,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程度低,所以对他学习的帮助可以说微乎其微。使他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h3> <h3><font color="#010101">学校举办的帮扶活动中,捐赠给了刘金鹏一件大衣,天冷了,希望这套衣服能在冬日里带给他丝丝的暖意。</font></h3> <h3>学校举办的帮扶活动中,捐赠给赵新宇一套绒衣绒裤,希望能在寒冷的冬日里给他温暖。</h3> <h3>在课余时间与刘金鹏谈话,谈谈他近期的表现。作业完成的及时,但是不认真,出现的错误较多,家庭作业完成的也不太认真。针对出现的这种情况,和他展开谈话,并交给他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督促他改正,让他进步。</h3> <h3>利用课间活动,与赵新宇讨论近期学习上的问题。他因为家庭原因,上课时经常走神、发呆,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且作业完成情况不好,拖拉、错误率高,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好。针对这种情况,他的家庭作业由我每天亲自检查,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能有效的督促他完成。</h3> <h3>经过一段时间的督促,刘金鹏的学习态度有改善,对他的进步,给予表扬。但是粗心大意的毛病仍然存在,在谈话中给他指出缺点,让他改正,为了让他能更快更好的改正,发动全班同学,一起帮助他。</h3> <h3>对赵新宇的观察中,发现他经常是一个人学习、吃饭、上早操、玩耍,总感觉与同学们隔着一层纱。对于这种情况,找他谈谈,让他认识到同学们的友好,多多和同学们玩耍、交流,尽快融入这个大集体。并且让本班的学生主动走近赵新宇,多了解他,帮助他。</h3> <h3>与他们两人多次谈心谈话,希望在学习、生活、性格、心理等多方面了解他们,对他们行成一个立体的认识,从而能更好的对症下药,解决他们的困难。</h3> <h3>对赵新宇进行家访活动,和他的爷爷面对面交流,详细地了解赵新宇的基本情况和,家中的情况,并向他们宣传教育扶贫政策,给他们详细解释,让他们了解孩子在学校能享受的政策有哪些。</h3> <h3>再一次到赵新宇家家访,向他爷爷宣传教育扶贫相关政策,如“两免一补”、“零收费”“兜底扶持”等等。并向他说明赵新宇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希望通过和家长的交流能帮助赵新宇健康成长。</h3> <h3>赵新宇奶奶来学校参加教育扶贫政策宣传会,在会后与赵新宇奶奶交流,继续宣传教育扶贫政策,并交流如何</h3> <h3>利用下午放学时间,到刘金鹏家家访,和他妈妈进行交谈,针对他近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的表现,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h3> <h3>去刘金鹏家家访,向他父亲了解他在家的学习、生活习惯,对比和学校有无不同,找到不同的地方并督促他改正。又向他父亲宣传有关教育扶贫政策,如“两免一补”、“零收费”、“兜底扶持”等政策,让家长清楚孩子在学校所享受的详细政策。</h3> <h3>又一次到刘金鹏家家访,向他妈妈继续宣传教育扶贫政策。相互交谈一下刘金鹏近期的表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