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的诗句里总有些淡淡的莫可名状的忧伤。</h3><div>重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觉得有些语句,很是值得玩味。“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是希望吧!这希望里,似乎对平日里的景象颇有些厌倦的吧。平日里的荷塘,平日里的朱自清,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为什么同样的荷塘,今日不同往日了,往日总是颇不宁静的吧,今日却是偷闲的一个人,静享这偷来的时光。成年的男人也摆脱不了,回顾青春的记忆吧!</div> <h3>往时,是体会不到这一点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欢愉的,因为时间都是自己的,但近来却也总能有对偷来的欢愉的体会。偷来的自己的,想来文人,大抵是不能忘却自己的,或是将自己流于俗世,即便是为着财迷油盐的烟火,也必是要寻得一点内心的自己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如果想,他要想些什么呢?如果不想,他又不想想起什么呢?</h3><div>独处而言,是多少人追寻而恐惧的啊!</div><div>荷塘月色,若没有前面朱自清自叙的内心,恐怕这荷塘也就不会是所见的荷塘了吧!景于人而言,以我之眼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从朱先生所见之景中,我们也可见见其所想与不可想吧!</div><div>于荷而言,朱先生所见的荷,像舞女的裙,像明珠,像星星,像刚出浴的美人,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像闪电般的颤动。</div><div>有趣吗?朱先生的眼中一是自然,二是本能,所以这所谓的自由就是个人在自然的世界里展现本能的自我吧!</div> <h3>荷于朱自清而言或许就是俗世本能的一种物化吧,而将这赤裸释放于月色中,就多了些梦幻的情致吧,流水,牛乳,轻纱的梦,可相见这月色落于荷田的光泽,突然想到一个电影镜头,其实那光晕打在荷叶上闪出如牛乳洗过的韵泽的时候,是散射的柔光,也是迷离的色彩。而此时峭楞楞如鬼一般的黑影,画在荷叶上的倩影,浓淡相称,想来能对这光影的敏感,朱先生是可做得美术与电影师的了。光影,少声,那便凑得梵婀玲的名曲吧!钢琴夜曲,声光形色。一个人难得的是自己做自己的导演,于生活中发现可触发内心的律动,但又有几个成年男人能饱有这份情致与时间呢?瞬间如此,已是难得,越是难得,在得到时也就怀着恐惧于不甘,于是便想到这热闹于自己无关,于是便在回忆里找寻。</h3> <h3>忽然想起,这符合佛洛依德对人的分析吧!潜意识里,朱先生在追寻的是年轻的一种感受吧!年轻时的眼,年轻时的心,采莲的少女,嘻游的时光,风流的季节。可惜已经对佛洛依德记不起太多了,若能用佛氏的精神分析重新结构这篇文章一定会很有意思的。可惜了!朱先生也可惜了,可惜,早已无福消受。早已是从何时起?是从娶妻生子?是从生活困窘,是从父子相伤,是从政局动乱,不得而知,兼而有之。</h3><div>但毕竟让他惦着江南了,那曾经的年少,那肆意的年少,无虑无忧的年少时光。</div><div>惦念也是无可沉溺的,梦也是不可迷恋的,总会在猛然间醒来,于是便不得是自己,便有了妻儿,便还于俗世。只能一人出神罢了!</div> <h3>闲心与美景的遇合,闲心就是超越了俗世与生活,朱自清以这样的闲心对待“颇不宁静”,即使是在不平中,也暂得偷一丝平常,若不是内心丰富如此之人,也是难得的。</h3> <h3>读此文,总觉淡淡,荷塘微动,月色朦胧,朱先生的言词里有太多的衬字虚词,尤其是句尾那写“了”字,想是一种无意义的情感附加,延长一个音节的不舍,也许恰合了佛家的“了”,于自然中寻本性,了无,了悟!了而未了于当了之时,了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