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们挥手告别了那景色迷人的秋天,轻轻踏进了冬天的门槛。初冬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可是我们一点都不觉得寒冷,实小第五届"健雅杯"课堂竞赛决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b>!</b></h3> <h3> 12位进入决赛的教师针对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综合实践"四个领域展现出了各具特色的课堂!</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b>一、数与代数</b></h3><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br /></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彭金娣老师与一(1)班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印象深刻的《11-20各数的认识》,整堂课彭老师让学生充分做"四让",让学生动手摆小棒,让学生口头汇报,让学生动眼观察,让学生动脑思考,使学生的多感官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课堂也显得更有深度、更有内涵、更有价值。</span><br /></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谢红梅老师从容不迫的气度、不疾不徐的语速,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的安排,以"比的意义"为主线,教师运用启发式讲讲练练、讲练结合、以练带讲的教学方法,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处理得较好。</span><br /></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刘丽萍老师不仅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理解用等式不等式表示两种数量的关系,引导得自然,教师的每个问题都很有启发性,设计的精心。而且还用自己的身体做了一个天平,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没见过的学具。刘老师课中利用判断练习,并用一个小小的游戏引出了集合圈图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方程的意义》。</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谢元芬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5乘法口诀基础知识的迁移作用,引导学生完成对《6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把学习的空间还给了学生,真正实现将"静态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动态的探究式学习"。</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二、空间与图形</h3><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br /></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丁建兰老师教态非常沉着稳重,语言表达不急不缓,井然有序,胸有成竹。她所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精心设计了学生的操作方法,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并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谢晓燕老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童话情境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的动画情节。这一情境很自然地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且紧紧围绕什么是周长这个教学目标。好的导入,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但是谢老师将剩下的一半演绎的更成功!让每位听课教师称赞不已!</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刘春香老师所执教的《圆的周长》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和思考交流的时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动手测量、小组合作,让学生亲身经历探寻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规律的过程,从而归纳周长公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三、统计与概率</h3><h3><br /></h3><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赖丽华老师在教学《条形统计图》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思维发散能力。</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四、综合实践</h3><h3><br /></h3><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张林老师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整节课上得有声有色。</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钟梅华老师引领学生学习了优化问题中的《沏茶问题》,整节课分为两大部分:探究新知---知识应用。课堂开始钟老师通过谈话,引出生活中大家常做的事情,并在交谈中告知学生:有些事情可以同时做,为后面安排沏茶工序做铺垫。用做家务生活实例拉近学生距离,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例题出示:家里来了客人,需要快速沏茶给客人。这个生活实例引起了学生的兴趣。</span></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李美容老师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利用课件,伴着音乐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新课程改革以追求人性化与创造性为目的,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对话式"教学逐渐深入人心。何燕老师在执教《钟表的认识》一课时,很好的诠释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整堂课师生共同学习交流。</span></h3> <h3> 每一位教师集齐了个人与团队的智慧共同成就了自己的完美,不仅有完美的课堂,还有精美的课件,更有俊美的板书!</h3> <h3> 每位教师的课堂展现了自己不一样的精彩这也离不开我们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不正是我们"变教为学"的最终目的吗?</h3> <h3> 教学是一场盛大的修行,当我们一个人步履艰难时,别忘了身边一定还有可以帮助我们的同行者,我们只有不断的取经,才能修成正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