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3>2017.08.03 兵哥 阅读 2767</h3><h3><br /></h3><h3> 八一建军节。对于曾经当过兵的人来说是一个令人难以释怀的日子。谈起军营,它是有着深刻难忘记忆的地方,这是一种深深刻在骨子里的烙印。永远也不会忘记。在部队的时候或许你会总是想着早日离开这个吃苦受累,流血流汗每天严格纪律约束的地方。可当有一天你终于"如愿以偿"真的离开了,却一辈子总对它恋恋不舍,刻骨铭心。</h3> <h3>今年八一,我们一批侦察连的老兵,在指导员的号召下,从天南地北、四面八方齐集在新疆乌苏。相隔三十多年再聚首,是我们的共同梦想。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年十八九岁的毛头小伙,如今都变成了"老头"。战友见面,有说不尽的战友情谊,讲不完的美好回忆。</h3> <h3>这里是我们原来的军区大门,这里是原来我们司政后的办公大楼;这里是原来我们的俱乐部,这里是原来我们的门诊部;这里是原来我们的连部。这里是原来我们亲手栽下的小白杨,这里是原来我们出操的大操场……这里有我们数也数不完的回忆,这里有我们脱胎换骨的记忆。这里有我们拼搏奋斗的青春故事。但是,星转斗移、物是人非,留给我们的印象深刻的地方都已荡然无存。</h3> <h3>"无论你在哪,部队是你的归宿,无论你在哪,部队永远是你温暖的家"。接替我们的部队热情接待了我们这一批特殊的来客。</h3> <h3>三十多年过去了,随着我军现代化进程,我们的部队已今非昔比。当年的营房大多数已拆掉重建,一座现代化的军营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叠的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方块被还和我们当年一样,衣服换了,军装换了。但军人骨子里的标准却永远也没有改变!看着整齐的军营,整洁的内务,我们从年轻士兵身上,仿佛看见了自己当年的身影。</h3> <h3>当年的侦察兵今天的侦察兵。</h3> <h3>午餐安排在连队食堂,端起饭盘脑海里是满满的回忆。当年的侦察连在军区大院伙食是出了名的,如何使0,64元的伙食标准让全连吃好,是连首长和我考虑最多的事情。我们不但军事技术过硬,养猪、放羊、种地、种菜也是最拿手的。</h3> <h3>在办公楼的后面,我惊喜的发现,还有一排原来司、政首长的住宅(当年的别墅)和大灶的旧房子没有拆掉,在这些老房子前,给我们的是对部队的留恋和深深的怀念。</h3> <h3>看着如今部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回忆起当年部队艰苦环境,落后的装备,破旧的解放牌大卡车;北京牌吉普车。看到部队现代装备,感受着如今宽敞整洁的营房,抚摸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我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们回来,心情格外复杂,那是回家的感动,更是物是人非的感慨。那是回忆往昔的甜蜜,时隔30多年,我再次来到了我朝思暮想的北疆大院,这是我们军旅生活开始的地方,是我们成熟的地方。</h3> <h3>这是我们一起坐了七天闷罐车的战友、老乡。战友情,就是理解与信任;战友情,就是支持与尊重;战友情,就是宽容与接受。</h3> <p class="ql-block">条幅最上左边是我当年的办公室。军校毕业报到的第二天分配到战勤处,直到转业。</p> <h3>相聚的时光是短暂的,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都踏上了归途,但心却仍然惦记着部队。我们在想:如果身体允许,条件允许,将来我们不仅还要来,我们还要带着更多的战友来,带着儿女子孙来,让他们再看看当年的北疆大院,看看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h3> <h3>今日乌苏</h3> <h3><br /></h3><h3>忆往昔峥嵘岁月,三十年弹指一挥间。绿色的军营,整齐的队列、潇洒的军姿、嘹亮的歌声、整洁的内务、铁一般的纪律以及在一朝一夕间建立的真挚的友情,这一切的一切仿佛昨天刚刚发生的故事,在我们的一生中成为一种挥之不去、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是军营锻造了我们坚定与坚强,是军营建立了我们深厚真挚的的战友之情。</h3><h3>生死之交风雨同舟,血脉相通兵心依旧"。亲爱的战友们,让我们期待40年、50年更多的聚会。让我们的战友之情长盛不衰,让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h3><h3> </h3><h3> 老兵 张玉良2017年8月1日于新疆乌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