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的两个配置之一:</h3><h3><br></h3><h3>阅读空间摆设</h3><h3><br></h3><h3>给孩子一个方便收纳的阅读空间,不但有助于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而且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又能让懒人爸妈可以对孩子放手,培养孩子的专注力。</h3> <h3>国外教室的书架全部都是“低标准”,让孩子方便取得,不会造成孩子书都还没开始念,就遇到“我拿不到书”的挫折。</h3><h3><br></h3><h3>如果一个班级所有的孩子都要老师帮忙拿书收书,老师光忙这些事就已经很心累了,哪有精力再上课。家里也一样,大人要是时时刻刻都得帮孩子打点,拿书取书,还有多少精力放在亲子阅读上?</h3><h3><br></h3><h3>所以,家里的书架的高度要参考孩子的年龄身高,要让孩子方便取拿,孩子的责任感也会自然培养而成,这样不是很棒吗?</h3> <h3>人性都是好逸恶劳的,要是孩子的房间没书,孩子在房间也可能就玩手机去了,懒得出房门去客厅拿书,所以家里到处都可以有意无意地放几本书。</h3> <h3>书篮便派上用场了,篮子里放几本孩子适合的书,孩子拎着就可以到处走,随时换书,收纳也很方便,不会书散一地,让父母抓狂。</h3> <h3>另外,孩子识字不多,他们依赖图像颜色来找书,运用杂志架,书本的封面一本本映入眼帘,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加深孩子的印象,取拿收纳也很方便。</h3> <h3>所以,只要给孩子一个收纳方便的阅读空间,不但有助于养成阅读的习惯,而且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又让懒人爸妈可以放手,真是一举三得!</h3> <h3>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的两个配置之二:</h3><h3><br></h3><h3>阅读懒人包——准备一个随手携带的神器“懒人包”啦!</h3> <h3>“懒人包”不但符合孩子心理,认知发展,有深厚学术理论和研究根据,简单易行,从无到有,创造时间空间,把阅读见缝插针安排在大家忙碌的生活中,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孩子不知不觉就被大人设计,然后……语文程度,学校成绩就莫名其妙的进步了!</h3><h3><br></h3><h3>理论:懒人包为什么要带点心和水?根据马斯洛理论,人要在基本的生理需要被满足后才能谈到认知,学习,自我实现。说得浅显些,就是要吃饱喝足后才能搞事情。</h3><h3><br></h3><h3>肚子若空空,学习就空空。这点在年幼的孩子身上最容易验证,很多孩子闹脾气都是因为肚子饿了,又不见得善于表达,只能用哭闹来发泄情绪。所以孩子出门随身要带一些水和点心,打点好他们的肚子,才能搞大事情!</h3><h3><br></h3><h3>肚子填饱粮食后,我们来谈谈精神粮食──“书”,书是懒人包的主菜。要如何做呢?</h3><h3><br></h3><h3>怎么选书呢?</h3><h3>选书权在孩子手上。大家想一下,孩子们在学校有校规,在家里有家规,上课内容,教育制度都由不得他们选择,实在应该给他们一些自己的空间。</h3><h3>所以我建议的阅读方式是用零碎时间,不会影响“正经的学校功课”,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一定要让孩子有最大的自主权,否则,又是变相的功利式学习,应付成绩而已。大人一定要让孩子有选书权,孩子才会有兴趣看书。</h3><h3> </h3><h3>不可以让孩子玩手机、平板。孩子可以看漫画书吗?</h3><h3>不只开卷有益,事实上,漫画书在外国的语文教育有崇高的地位。漫画书有所谓的“鹰架理论”功能, 即孩子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大人提供在孩子能力,兴趣,理解范围之内的辅助,一步一步把孩子的能力“架”上去。</h3><h3><br></h3><h3><br></h3><h3>以亚洲孩子学英文而言,漫画提供的图画,就是最有效的“鹰架”。而且,漫画的语言重复性高,英文单字一次一次出现,不需要和单字约会,单字也忘不了你。最后,孩子都爱看漫画,一点也不用家长老师“好言相劝”,“好说歹说”。</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要带几本书?年幼的孩子的书通常很薄,建议多带几本,一方面适合孩子较短暂的专注力,另一方面,如果一本书的八字和孩子不合,可以立马变魔术变出另一本书,满足孩子的需求。大一点的孩子的书较厚重,可自行决定,只要是孩子喜欢即可,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时间能力,带了好多本,当挑夫苦力,念不到,累坏自己也累了心情。最后,也可以让孩子带自己喜欢的小玩偶一起出游,小玩偶作伴念书,懒人父母又可以轻松了!</font></h3> <h3>父母太认真变形为双头人</h3><h3>很多父母很愿意带着孩子一起阅读,可是也有很多父母没试几次便和孩子一起相继阵亡,于是,阅读变成一个美丽又令人遗憾的错误。</h3><h3><br></h3><h3>为什么? 父母最常犯的错误是什么呢?又要如何改进呢?</h3><h3><br></h3><h3>最大错误:父母太认真变形为双头人,很多父母在和孩子一起共读时,为了“加强功效”,很容易感染病毒罹患“双重人格分裂症”,就是同时扮演老师及家长的角色,把自己的亲骨肉当学生来感化。</h3><h3><br></h3><div>于是就产生了以下的对话:</div><div>老爸老妈:这个单字(study)是什么知道吗?</div><div><br></div><div>无辜孩子:……</div><div><br></div><div>老爸老妈:怎么不知道???</div><div><br></div><div>无辜孩子:……</div><div><br></div><div>老爸老妈:(开始动气) 这么基本的字也不知道?这个字念“死打地”。就是用功的意思。念五次!</div><div><br></div><div>无辜孩子:死打地,死打地,死打地,死打地…</div><div><br></div><div>老爸老妈:连这个“用功”的字也不会,可见你一点也不用功!!(愈想愈气,开始建构奇怪的逻辑,出现幻觉,进入假想敌世界)你看看谁家和谁家的孩子,“死打地”得多认真,你呢?</div><div><br></div><div>耐力好、文采好的父母可以继续再洋洋挥洒半个小时,最后父母气饱了,也不想念了。</div><div><br></div><div>然后,孩子心中暗暗发毒誓───我再也不要和爸妈念书了!</div><div>问题出在哪?要与孩子保持距离,才能以策安全。那要怎么做呢?这又回到懒人的哲学了,做人就是要懒,爸爸妈妈就好好的守本分,与孩子共读时,不要有二心,不要太认真,不要太负责,不要没事找事做,跟孩子念书是纯享受,好好单纯的享受文字和书本带来的幸福,好好品读与孩子互动的一点一滴,这才是“悦”读。</div><div><br></div><div>父母的角色只是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习惯与乐趣,就是这样!</div><div><br></div><div>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常跌进的两个坑配置之二:</div><div>要孩子“从头到尾都要念,尽全力吸收”</div><div><br></div><div>很多父母也许觉得花了钱买书﹙尤其英文书价钱可能又高过中文书﹚,当然要物超所值,从头到尾好好拜读,最好是把所有的单字句型文法也吞下去,一起搞定,这样勤劳努力,奋发有为,不对吗?</div><div><br></div><div>当然不对!</div><div><br></div><div>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看报纸,会不会从头版的标题的第一个字一直看到最后一版分类广告的最后一个寻人启事的最后一个字?</div><div><br></div><div>如果不会,那,大家是怎么看报纸的?选自己有兴趣的版面看?浏览一下标题,看看有何新鲜事?根据自己的时间,好奇心,甚至心情再决定?</div><div><br></div><div><br></div><div>如果要大家一份报纸从头念到尾,还有人想看报纸吗?所以,孩子看书不许从头念到尾,事实上,念英文书一定要懒,贯彻懒人的“三不四没有”。</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三不】</h3><h3>1.不要从头念到尾</h3><h3>而我们家长也应该这么做。</h3><h3>所以老师的入门基本功就是了解如何“介绍”书,也许念一、二页,也许三页、十页,甚至只介绍封面,绝对不会从头念到尾,重点是让孩子上钩,让他们有兴趣继续念完。</h3><h3><br></h3><h3>孩子到了小学一年级,便可以开始进入短篇小说,一个学期要念的文学作品可多达数十本,若要陪学生从头念到尾,念一千零一夜也念不完。</h3><h3><br></h3><h3>2.不要查字典</h3><h3><br></h3><h3>在国外的语文教育,有一项很重要的原则,“五个手指原则”。这个原则便是一页书若有超过五个不认识的字,这本书就属于能力范围之外,继续撑下去,只是浪费时间,没效果。</h3><h3><br></h3><h3>因为阅读的目标是训练理解思考能力,如果有过多不懂的单字, 走一步绊两步,读得支离破碎,失去读书的节奏和对书本的理解,就完全失去阅读的初衷。</h3><h3><br></h3><h3>3.不要背单字 既然不要查字典,当然要贯彻懒人的生活态度,千万不要立志消灭没学过的单字。从阅读中学习单字是靠着字汇重覆出现,由上下文自然了解记住单字的意义用法,好好当一个懒人,开开心心的沉浸在书本中,就对了!</h3><h3><br></h3><h3>【四没有】1.没有规则 </h3><h3>没有压力的阅读,父母没压力,孩子也没压力,人性是好安逸、避压力的,既然没压力,孩子、父母自然愿意也乐意一起阅读!所以,记得,念英文书一定要懒!</h3><h3><br></h3><h3><br></h3><h3>2.没有头 看书不需要规则,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可以直接跳到结尾,当然也可以看看图片,再考虑要不要细读,甚至,以貌取书,看看封面再说。</h3><h3><br></h3><h3>3.没有尾</h3><h3> </h3><h3>这本书的起头没吸引力──跳过去,懒人的世界没头没尾,孩子有权利跳过无趣的内容。</h3><h3><br></h3><h3>4.没有压力 </h3><h3>“欲知结果,请看下回分解”的吊人胃口最适合懒人父母,懒人老师。把孩子的好奇心勾起,最能激发他们想读完书的原动力。事实上,国外语文教育把孩子“预测结论”的能力视为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指标,每个老师都要知道如何引导培养这项能力。</h3><h3><br></h3><h3>以上,就是懒人的哲学——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的两个配置和两个要避开的坑。参考于许雅宁老师的,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收听。</h3><h3><br></h3><h3>再给妈妈们个小建议:很多妈妈都订了小书库,都会为孩子去选书,有的书家里有了也要继续选,为什么不给孩子一个选书权呢?</h3><h3><br></h3><h3>我们不是决定者,我们要做的是引导者!</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