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于莫里茨美术馆,拾起黄金时代的记忆

筠心

<h3>莫里茨美术馆(Mauritshuis)与荷兰海牙国会大厦(Binnenhof)为邻。我们去的那天,天空灰蒙蒙,小有寒意,但游客依旧不少。附近景致,一如海牙历史博物馆这张三百年前的油画,除去人物的穿着与马车,别的一模一样。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然而此地时间仿佛凝滞。<br></h3><h3><br></h3><h3>美术馆是一栋古建筑,原是荷兰毛里茨伯爵的住宅。18世纪初遭焚毁重建,19世纪开始收藏油画,并对公众开放。馆内共有近八百幅画,创作年代跨越15世纪至18世纪。但我最喜欢,看得也最仔细的是荷兰黄金时代,即17世纪的作品。</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 style=""><u>图1 三百年前的海牙国会大厦周边</u></font></h5> <h3>记得两年前出国时,有朋友对我说,去了欧洲,要改改口味啦,少啃些“之乎者也”,补补西洋美术史吧!于是,我买了蒋勋的《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这里边属于荷兰黄金时代,属于伦勃朗与维米尔的,不过是薄薄七页纸。更遑论,其他画家。<br></h3><h3><br></h3><h3>然而,他们皆为艺术努力过,也各有专攻。所以,我,一个艺术的菜鸟,仅以所见所闻,在此絮叨几句。我想告诉大家,荷兰不仅仅只有割耳朵的梵高!</h3><h3><br></h3><h3>如果你会穿越术,那么,17世纪的荷兰人肯定会告诉你,俺们可赶上好时候啦——八十年独立战争取得胜利,荷兰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而海上贸易繁荣,使得一部分市民腰包丰盈;宗教改革后,崇尚朴素的新教取代了追求奢华的天主教;绘画渐渐不再依附教会、宫廷,开始走进市民生活。</h3><h3><br>于是,大量画家涌现,如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生活,歌颂自然。在激烈的比拼中,为西方美术作出卓越贡献,留下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肖像画、静物画、风景画……<br><br></h3><h3>所以,这也是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01</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维米尔</font></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 style=""><u>图2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维米尔 1665</u></font></h5> <h3 style="text-align: left;">莫里茨美术馆排行第一的镇馆之宝,即来自黄金时代,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我曾久久地立于画前,被少女的冰洁之美打动。直到听到如下对话:<br></h3><h3><br></h3><h3>妈妈歪头问:美吗?</h3><h3>四岁女儿不耐烦:不美!<br></h3><h3><br></h3><h3>引来哄堂大笑,包括我的,这在安静的美术馆实在不妥。可这是显而易见的,怎可能不美?!她是谁?人们好奇地想知道答案。<br></h3><h3><br></h3><h3>她的头巾与服饰带着神秘的东方味,如同她的身份扑朔迷离。说是维米尔虚构的,被誉为荷兰的“蒙娜丽莎”。她的大眼睛清澈如水,真真是“一双瞳人剪秋水”;那神情是,不知被谁唤住,蓦然回首的一刹那;眉不曾画,但微启的双唇却“不点而红”;光折射在白皙的脸上,柔和恬静;而硕大的珍珠耳环,显得独特非凡。</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我在心里默念:</h3><h3><br></h3><h3>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h3><h3>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h3><h3>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h3><h3><br></h3><h3>《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维米尔最著名的作品,她这回眸一顾,已经三百多年。</h3><h3 style="text-align: lef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 style=""><u>图3 代尔夫特风景 维米尔 1660-1661</u></font></h5> <h3>维米尔是代尔夫特人,小镇居民。即便如今,那儿不过十万人口。代尔夫特有“三宝”,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青花瓷,还有维米尔。可惜他作品不多,传世的三十多件,小小巧巧,大都以女性的日常生活为主题,展现她们的委婉与幽静。</h3><h3><br></h3><h3>所以,当我看到这幅占去半面墙壁的《代尔夫特风景》,简直不敢相信——它出自维米尔之手。可是只要细看,就会发现它浸透了维米尔画作的精髓,那就是宁静。没有一丝风的春天,水面上的倒影笔直;城市简洁,教堂、城门、房屋、船井然有序;连云层都压得厚厚,无法飘开去。</h3><h3><br></h3><h3>维米尔是在近代才声名鹊起,成为让人顶礼膜拜的大师。他的生平资料很少,从画来看,或许是波澜不惊的一生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02</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伦勃朗</font></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 color="#808080">图4 蒂尔普医生的解剖课 伦勃朗 1632</font></u></h5> <h3>相比维米尔,伦勃朗则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年少得志,成名很早,是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画家。他是莱顿人,发迹后搬去阿姆斯特丹,在那儿置业安家。伦勃朗尤其擅长群体性的肖像画,比如气势磅礴的《夜巡》。不同于维米尔小镇气质的“宁静悠远”,伦勃朗的画如同好莱坞大片,体现男性的阳刚与沉重。</h3><h3><br></h3><h3>《蒂尔普医生的解剖课》是伦勃朗的成名作,那年他才二十五岁。医生与学员错落有致的分布,使得画面灵活有趣,故事性增强。戴帽子的医生一手拿剪子,一手强调着什么;学员们各有姿势,有的仔细观察,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干脆开小差……一束灯光打过来,强烈的明暗对比,有种舞台剧的效果。</h3><h3><br></h3><h3>高逼真的现场感使人产生幻觉,除了中间那个刚刚被执行绞刑的罪犯,余者会瞬间动起来,开口说话。<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 color="#808080">图5 青年伦勃朗自画像 1629</font></u></h5> <h3>和梵高一样,伦勃朗也热衷于创作自画像。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自我“解剖”了近百张,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垂垂老矣的暮年。</h3><h3><br></h3><h3>二十三岁的伦勃朗,神采飞扬,像初升的太阳自信蓬勃。或许,他已经预料到,不久自己将名扬天下,成为荷兰最优秀的肖像画家。</h3><h3><br></h3><h3>虽然,这张画的真迹在德国纽伦堡,莫里茨美术馆收藏的,不过是伦勃朗学生的仿制品。然而,人心所聚,即有真气,何必非得舍假求真呢?</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 color="#808080">图6 老年伦勃朗自画像 1669</font></u></h5> <h3>可是,当我转过头,面对六十三岁的伦勃朗,不禁感叹“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四十年来,发生了什么?画风过时,学生们相继离开,破产,变卖家产,失去妻儿,贫困潦倒……种种打击与挫折下,他沦为一脸疲惫,满身颓败的老头。</h3><h3><br><h3>这也是伦勃朗最后一张自画像,因为他于作画的当年去世。我涌起不忍与悲凉,想起主张“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她的晚年岁月。然而,墙上的伦勃朗,那平静的眼神,分明在告诉我:“毕竟辉煌过!”</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03</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静物画</font></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 color="#808080">图7 瓶花与贝壳 巴尔塔萨·凡·德尔·阿斯特 </font></u><u><font color="#808080">1640-1650</font></u></h5> <h3>大约17世纪郁金香自中亚传入荷兰,也就在那时,体现自然之美的花卉绘画才面世。最初画家并不写实,花瓶中,满满当当地盛开着不同季节的鲜花。而为了尽可能清楚地展示细节,每朵花都朝前,以整洁对称的顺序排列,甚至灯光也很均匀,没有一点阴影。这些作品虽然养眼,却呆板不真实。</h3><h3><br></h3><h3>渐渐地,花卉作为静物画,发生了变化。凡·德尔·阿斯特的《瓶花与贝壳》,就有不少创新元素——瓶里仅剩少量几枝花,中间留有空白;漏斗花躲到暗处;在珍贵的中国瓷瓶与精美的贝壳衬托下,花束散发着迷人的气息。</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 color="#808080">图8 鲜花与金表 威廉·凡·艾斯特 1663</font></u></h5> <h3>至于威廉·凡·艾斯特则更进一步,他的《鲜花与金表》中,花束呈对角线分布,不再对称。自左下角的康乃馨到右上角的罂粟花,明暗对比强烈,使得花束更具生命力,并显得艳丽至极。银制的花瓶与边上的金表,为画面添了几分优雅。</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 color="#808080">图9 正在制作的花束 德里克·德·布雷 1674</font></u></h5> <h3><font color="#010101">而德·布雷所画的,这束尚未完工的插花,无论已在瓶中,还是躺在桌上,花姿是那么自然随意。银莲、郁金香、水仙、漏斗花皆春天绽放,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场景。也许,花的主人只是有事走开,一会儿便回来。</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花卉静物画在整个黄金时代,从整齐划一到自由舒展,每一位画家都倾注心血,并贡献创意。</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04</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风景画</b></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 color="#808080">图10 哈勒姆风景和洗晒场 雅各布·凡·罗伊斯达尔 </font></u></h5> <h3>风景画是黄金时代最受欢迎的绘画主题,因此,17世纪的荷兰被画家们细致描绘于笔下。由于交通不便,触目可及的家乡景致,更是他们一再临摹的对象。比如说雅各布·凡·罗伊斯达尔,他曾为哈勒姆小城创作过十五幅风景画。</h3><h3><br></h3><h3>这幅天空与云层占去画面大半的作品:《哈勒姆风景和洗晒场》,着实令人印象深刻。远处即哈勒姆,小城著名的圣巴夫教堂,清晰可见;近处是洗晒场,白色的亚麻布在阳光下,风干晾晒。一眼可以望到地平线,“野旷天低树”,这就是典型的荷兰风景。</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 color="#808080">图11 有教堂与渡船的河景 萨洛蒙·凡·罗伊斯达尔 1649</font></u></h5> <h3>而雅各布的叔叔——萨洛蒙·凡·罗伊斯达尔在《有教堂与渡船的河景》中,却添加了想象,教堂和城堡其实并不存在。地平线被压得更低了,据说这是17世纪风景画的特点。因此,画面显得很广阔,云层与河岸皆以斜线延伸,带点张扬的味道。</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 color="#808080">图12 公牛 保卢斯·波特 1647</font></u></h5> <h3>在莫里茨美术馆,最震撼人心的画作莫过于波特的《公牛》,它霸占了整面墙壁。通常只有宗教题材,或群体肖像画才会如此大幅。可是,天才画家波特居然给予牛——这个在荷兰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物如此殊荣。</h3><h3><br></h3><h3>这是一幅大可以很大,小可以很小的画作。比如天空中的百灵鸟,草坪上的阳光,公牛背上的苍蝇、嘴里的口水,母牛的腮须,甚至边上的牛屎,波特一一照顾到了。牛、羊、农夫、歪脖子树、远方等等,组合在一起是如此和谐,无怪乎它被誉为荷兰自然主义绘画的典范。</h3><h3><br></h3><h3>波特英年早逝,享年二十八岁。短暂的人生,却留下皇皇巨作,亦是不幸中的大幸。</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05</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风俗画</b></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 color="#808080">图13 小孩吹管老人唱 扬·斯特恩 1665</font></u></h5> <h3>如果用一场文艺晚会来形容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盛宴,那么扬·斯特恩属于喜剧小品演员。他的风俗画幽默、欢快、凌乱,迎合市井口味,深受大伙儿喜爱。</h3><h3><br><h3>“小孩吹管老人唱”,原是荷兰谚语,意思是一个坏榜样会导致坏行为。而扬·斯特恩却将它变成了一幅画:一个家庭正在庆祝孩子受洗礼;左边胸脯微露的女人将酒一饮而尽;边上的老爷爷不伦不类地戴着神父帽;右边的父亲笑着教孩子吸烟;老奶奶唱歌,角落里的男孩吹管。<br></h3></h3><h3><br></h3><h3>屋角的鹦鹉有双关含义,小孩模仿大人行为,不就是鹦鹉学舌吗?最令人想不到的是,那个不称职的父亲即扬·斯特恩自己。为了逗乐观众,他可真是不遗余力啊!</h3> <h5 style="text-align: left;"><h5 style="text-align: left;"><h5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文字:筠心</span><br></div><font color="#808080"><div style="text-align: left;">封面:网络</div></font><font color="#808080"><div style="text-align: left;">插图:筠心(图1:海牙历史博物馆,其余:莫里茨美术馆)</div></font></h5></h5></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同系列文章】</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