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中学阶段,记好听课笔记也是学好数学的一个</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好习惯</b><b>。记笔记可以</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帮助记忆</b><b>、</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便于复习</b><b>、</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b><b>。"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是记笔记对后续的学习和复习是非常宝贵的,有利于克服我们头脑中记忆和存储的局限性,尤其是平时学习中的某些细节,实现学习中的长时间记忆。</b></p><p><b> 当然,不要什么都记,更不要为了记而记,要处理好记、听与思考的关系,要养成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去记的习惯。如果为了忙于记,而不去听讲和思考,那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b></p><p><b> 数学课堂记笔记的三个原则</b></p><p><b>(1)记重点、难点、疑点</b></p><p><b>(2)记方法</b></p><p><b>(3)记悟点和火法</b></p><p><b>以下是本学期课堂笔记,未完待续,请家长朋友们督促孩子及时复习,要求理解透彻并灵活运用。</b></p> <h3><b>2017年9月5日</b></h3><h3><b>1.利用<font color="#ed2308">三角形内角和定理</font>和<font color="#ed2308">外角的性质</font>求角(方程思想)</b></h3><h3><b>2.求不规则图形的内角和(转化思想)</b></h3><h3><b>3.求与<font color="#ed2308">中线</font>有关的面积问题</b></h3> <h3><b>2017年9月6日</b></h3><h3><b>1.<font color="#ed2308">两内角</font>角平分线的交角问题</b></h3><h3><b>2.<font color="#ed2308">两外角</font>角平分线的交角问题</b></h3><h3><b>3.<font color="#ed2308">内角和外角</font>角平分线的交角问题</b></h3> <h3><b>2017年9月7日</b></h3><h3><b>全等三角形<font color="#ed2308">性质</font>的灵活运用</b></h3> <h3><b>2017年9月15日</b></h3><h3><b>角的平分线的<font color="#ed2308">性质</font>与判定的综合运用</b></h3> <h3><b>2017年9月18日</b></h3><h3><b>重点习题赏析</b></h3> <h3><b>2017年9月26日</b></h3><h3><b>全等三角形试题精讲</b></h3> <h3><b>2017年10月11日</b></h3><h3><b>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平行线+角平分线模型</b></h3> <h3><b>2017年10月12日</b></h3><h3><b>等边三角形定义,性质和<font color="#ed2308">判定</font></b></h3> <h3><b>2017年10月13日</b></h3><h3><b>有一个角是<font color="#ed2308">30°</font>的<font color="#ed2308">直角三角形</font>的性质</b></h3> <h3><b>2017年10月17日</b></h3><h3><b>最短路径问题</b></h3> <h3><b>2017年10月18日</b></h3><h3><b>“<font color="#ed2308">三线合一</font>”经典习题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b></h3> <h3><b>2017年10月19日</b></h3><h3><b>同底数幂的乘法</b></h3> <h3><b>2017年10月20日</b></h3><h3><b>幂的乘方</b></h3> <h3><b>2017年10月24日</b></h3><h3><b>积的乘方</b></h3> <h3><b>2017年11月13日</b></h3><h3><b>平方差公式</b></h3> <h3><b>2017年11月14日</b></h3><h3><b>完全平方公式</b></h3> <h3><b>2017年11月15日</b></h3><h3><b>添括号</b></h3> <h3><b>2017年11月16日</b></h3><h3><b>多×多法则在<font color="#ed2308">求字母值</font>中的运用</b></h3> <h3><b>2017年11月17日</b></h3><h3><b>因式分解的定义及提公因式法</b></h3> <h3><b>2017年11月21日</b></h3><h3><b>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b><br></h3><h3><br></h3> <h3><b>2017年11月21日</b></h3><h3><b>十四章的所有公式(同学们要做好听写准备哦😊)</b></h3><h3><b>同学们要弄懂每一个公式,能够理解公式的结构特征,总结不同公式的区别与联系,学会灵活运用公式。周老师特别提醒,公式除了要会正用,还要会逆用。</b></h3> <h3><b>2017年11月22日</b></h3><h3><b>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b></h3> <h3><b>2017年11月22日(今天两节数学课,和孩子们一起努力,加油)</b><h3><b>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b></h3></h3> <h3><b>2017年11月23日<br />用<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字相乘法</span>分解因式</b></h3><h3><b>十四章已全部讲完✌️,同学们要及时复习哦😊,查漏补缺,不懂就来问老师吧😊)</b></h3> <h3><b>2017年11月29日</b></h3><h3><b>从分数到分式</b></h3> <h3><b>2017年12月5日</b></h3><h3><b>分式的基本性质</b></h3> <h3><b>2017年12月6</b></h3><h3><b>分式的约分</b></h3> <h3><b>2017年12月6日</b></h3><h3><b>分式的约分(巩固提高)</b></h3> <h3><b>2017年12月8日</b></h3><h3><b>分式的通分</b></h3> <h3><b>2017年12月8日</b></h3><h3><b>分式的乘除</b></h3><h3><br /></h3> <h3><b>2017年12月12日</b></h3><h3><b>分式的乘方</b></h3> <h3><b>2017年12月13日</b></h3><h3><b>分式的加减</b></h3><h3><b>记得分子相加减时一定要<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化简</span>哦。😊</b></h3> <h3><b>2017年12月15日</b></h3><h3><b>整数指数幂第一课时</b></h3><h3><b>孩子们,引入负整数指数幂后,指数的取值范围就推广到了全体整数哦。</b></h3> <h3><b>2017年12月18日</b></h3><h3><b>科学计数法</b></h3> <h3><b>2017年12月19日</b></h3><h3><b>15.3.1 分式方程的定义和<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解法</span></b></h3><h3><b>解分式方程的数学思想是转化思想,核心步骤是三个字——<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去分母,</span>要去分母就要先找到各分母的<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最简公分母</span>。孩子们请注意,第一,去分母时不能漏乘;第二,必须检验。</b></h3> <h3><b>2017年12月20日</b></h3><h3><b>分式方程拓展提高</b></h3> <h3><b>2017年12月21日</b></h3><h3><b>15.3.2 实际问题与分式方程</b></h3><h3><b>难点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列方程,</span>记得解分式方程时同样<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要检验,以及是否符合题意。</span></b></h3><h3><b>今天,我们就学完了初二上册数学。✌️</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