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一日

喵爷爷

<h3>  一直有个意愿,想在道观待上一天,跟踪拍摄道士们真实的宗教生活并了解一些道教知识。</h3><h3> 因为以往逛道观,多为走马观花,拍几张宗教仪式和偶尔飘然而过的道士。为此,我的同事朱云助联系了赤城山玉京洞——道教第六洞天的刘道长。刘道长欣然接受了我的请求。</h3><h3> 玉京洞为道教圣地。据《天台县志》载西汉高道茅盈和三国吴赤乌初年高道葛玄在此修道炼丹,相传也是西晋时任城魏夫人炼丹之所,道家称之为十大洞天之“第六大洞天”,全称“上玉清平之天”,俗称“上岩”。门口对联是唐著名山水诗人王维的诗句“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以示境界。</h3> <h3>  当我们如约赶到玉京洞时,道教早课仪式早已结束。坐在特地为我们备好的清茶和鲜果面前,刘道长询问我们想拍些什么,我说希望道观能按日常行事,不要被我们行为所干扰,只要告知观内的基本礼仪和拍摄禁忌就行了。</h3><h3> 刘道长讲解道教见面礼并让坤道小袁为我们演示:右手握拳,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成太极图状,四指包住右拳作作揖状即可。道教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左手包右手寓意扬善隐恶。道道相遇,一般在行礼的同时口称“慈悲,慈悲!”;道俗相遇,在行礼的同时,也有用现代用语“你好!”。</h3><div> 她告诉我们,道教不分性别,相仿年龄一律称师兄弟。“师兄”也不是以年龄区分,而是以入师门的时间来定。先入门者为兄,后人门者为弟。我开玩笑说:这和我们的组织一样,不分性别年龄,谁先进班子,谁的排位就在前。<br></div><h3> 至于拍摄禁忌,刘道长说,除了不要正面拍摄自己,王道长,高道长,坤道小袁及他(她)们的一切活动均可拍摄。电视台来拍时也只拍了自己的侧面及背影。出于尊重,我们不问原因,只是照此行事便是。<br></h3> <h3>  见道观内道士生活比较清贫,我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道观出入豪华汽车,烟酒荤菜不拒,各级领导排队拜访,有钱人捐款源源不断,并都以结识道观主持为荣。而你们身处道家圣地却如此清贫?</h3><h3> 高道长告诉我们:道教分正一派和全真派,全真派也分两种修炼方式,一种是清修,另一种是弘法。第六洞天是全真派,选择的是清修方式。清修就是坚守宗教信仰,遵守清规戒律,以清苦的生活磨练自己,从而修真养性。而弘法则以弘扬道法为已任,因此,难免与世俗相近,但目的还是一样的。</h3><h3> 到此似乎有点明白,宗教要发展,离不开当政者和有钱人的支持。怪不得智者大师也要与皇帝拉关系呢!但从宗教信仰角度,我还是敬仰清修者。</h3> <h3> 于是,我向高道长请教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出家。我问:坊间流传,儒修行、道修身、佛修心。还说得意时学儒;失意时学道;绝望时学佛。你对这些话怎样理解?<br></h3><h3> 高道长答道,这些话是不全面的。和各行各业一样,所有入行的人也是分为不同层次的,出家人也相同,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因为信仰而出家。有的人是因为厌世,有的人是因为得病,有的人是因为想找个稳定的饭碗,有的人为了自己有个养老的地方,有的孩子出家只是因为不想读书,有的人是为了练气功,有的人甚至把这个当成一种有前途的职业,这些只能反映部分人学道、学佛的心态,不能以偏概全。而真正有信仰,把出家修道作为探索生命存在意义的人也大有人在。</h3> <h3>  一阵悠扬的古筝声传来,顺声而去原来是坤道小袁弹的。小袁是唯一的天台人,家在平桥,年纪不大但修道已经十几年了。这是一首既欢快又悠雅曲子。曲终,我谈了听曲的感受:听到了这首曲里的风过松林、山溪清泉流淌、小鸟欢快歌唱的声音!</h3><h3> 小袁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少数民族的曲子。曲子表现了一群青年男女们在山间劳动、游戏,直到太阳下山回家的情景。展现了一幅道家推崇的“道法自然”的原始的理想画卷。在我们的要求下,小袁又弹了一首曲子。<br></h3> <h3>  边聊边拍,时值中午。王道长和高道长陪我们一起吃饭:馒头和一锅各种素菜加在一起熬成的‘和合’汤。并告之:刘道长和小袁正在辟谷,中午就不陪大家了。我们也趁机了解了辟谷的真正含义。</h3><h3> 其实,辟谷是指不吃谷物,并非是不吃食物,这是道教的一种养生方法。道教主张人们应保持身体内的清新洁净,认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气存人存,而谷物、荤腥等都会破坏人体内的清新洁净。增加负担,使身体受损,还会使人心气混浊,以至心烦气燥。所以说,道教提倡吃素,注重素菜搭配和营养全面,则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增长智慧、延年益寿。</h3> <div>  午饭后在观内散步。我把刚拍的照片给刘道长看:第六洞天确实是修道的福地。你看,现在是一边太阳高照,一边却是阴雨涟涟。这不正是道家的阴阳八卦图吗?刘道长一看说:还正是这样,你放在网上一定要说明哦!</div><div> 刘道长告诉我们,平时在房间里打坐清修时,能听见雨滴掉进水里的声音,非常好听。他们之所以选择第六洞天清修,无非是求“清静无为”、“离境坐忘”,求一个安静,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谈到道教的作用,刘道长说:道教对中医、养生学、化学等是有贡献的。我说:现代计算机发展的鼻祖也应该是道教,不正是阴阳、有无以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奠定了计算机的基础吗!<br></div> <h3>  王道长,陕西人,快人快语性格率直。一段时间的接触,消除对我们的戒心。她说,看了你们的拍摄,知道了你们是对民族传统文化感兴趣。</h3><h3> 她说其实她是非常反感有的人那种猎奇性的拍摄。一次有个游客在厨房里拍了她们做饭的照片,不久在网上登出来说:出家人的生活还不错,有西红柿吃呢!她非常认同我的观点:我不信仰宗教,但尊重和敬仰宗教以及正真的宗教信仰实践者。</h3><h3><br></h3><h3><br></h3> <h3>  高道长,平时少言寡语,你不问他话,他可以长时间保持沉默。但一旦向他请教道教相关问题时,他又可以口如悬河,滔滔不绝,如果你不在中间打断的话,估计他能连续讲一个多小时。</h3><h3> 我问道:道教的打坐和佛教的打坐有何区别?高道长答:基本上差不多。但也有所区别,比如道家在一楼地面上打坐和在二、三楼打坐是不一样的,在一楼因为接地气,所以两个脚心向上。而在高楼打坐,要一个脚心向下一个脚心向上,这样下可接地气,上可同接神气。</h3><h3> 我又问:全真派的吃素和佛教的吃素一样吗?高道长答:从慈悲之心出发是一样的,但道家从养生角度去看,动物身上留有许多毒素,食之则对身体不利。包括五谷杂粮也有毒素,因此,才有道家的“辟谷”之说。</h3> <h3><font color="#010101">  坤道小袁,少言寡语,一丝甜甜的微笑常挂脸上。别看她年纪最小,可书画琴拳样样精通。她特地为我们表演了书法,太极拳等技能。她说这也是修道的内容。平时除了向师傅学习经书、做功课外,这些技能也是她每天的必修课。</font></h3> <h3>时值下午,已经打扰师兄们大半天了,于是我们向刘道长及各位师兄以刚学到的抱拳礼相别。</h3><div> 刘道长把我们一行送出山门。途中刘道长告知,第六洞天原来就几间房子,后在文革中衰败,后期为尼姑居住。恢复道观到现在的规模确是经历了千辛万苦,那时,许多建筑材料都是自己从山下背上来的。现在,刘道长又有了新的规划,已在第六洞天下方征好了土地,造一个更大规模宫观,弘扬道教事业。<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