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朱乐平 ,特级教师,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国家《教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从事数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20余年,数十篇教育研究论文发表和多项科技课题获奖。</h1> <h1> 2017年11月21日上午,柳江区第二期"名师培养工程"数学全体学员来到了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研修学习。很荣幸能与朱老师面对面进行零距离的交流,让我们在认真聆听精彩讲座的同时,充分领略到了朱乐平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朱乐平老师结合课例《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我们作了有见地、有针对性、有特色的专题报告,让我们受益匪浅。从朱老师的讲座与课后分享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评好一节课并不容易,一节课不但要从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关注个体差异等方面出发,更要注重从目标和环节相对应,找到这节课我们要做什么,最主要还是因果逻辑关系。</h1> <h1> 报告中朱老师提出了一些观点很值得我们数学老师去深思,他指出:我们教师如果能根据不同的概念的不同特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就会使一些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易懂,从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h1> <h1> 朱老师为我们剖析了《认识三角形的高》这一课的设想,在朱老师的课前预设当中基于对学生的了解,预设到学生对三角形的高的认识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在课的开始便给学生呈现了生活中的各种"高", 如:看到"高"字,你想到了什么?怎么比较两个人谁长得高?什么叫一个人的身高?朱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让他们充分感知了"高",为后面认识三角形的高作了很好的铺垫,从而实现了由经验到数学思维的提升。</h1> <h1> 胡允社老师对执教《平行四边形面积》作课堂教学分析,通过学生所做的前测题,收集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以正反方加以辩论,从而验证结论。也是有理有据,娓娓道来,让我们深受启发。</h1> <h1> 朱老师与胡老师对《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进行辩课、议课。</h1> <h1> 朱老师以胡允社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指导我们如何评课更有实效性。在以往的评课中,我们会从比较宏观的方面进行评价,例如: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等等。虽然说从这些方面进行评价没有错,但朱老师认为,这样的评课实效性还不够强,指向性也不够明确。</h1> <h1> 在朱乐平老师的讲座中,让我们感觉耳目一新,一堂数学课的教学是有因果关系的,有据可依,有理可循的,剖析得更是有深度。</h1> <h1> 朱老师在评胡老师《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时,提出了几个问题让我们思考:1.本节课为什么要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应该如何推导?3.课堂中老师设计的"变与不变"是基于怎样的思考?4.通过拉动,周长不变,面积变了,老师是怎样教学引导学生感知"变与不变的"?</h1> <h1> 朱老师对胡老师课例的评析与指导,真是导之有法,悟之深切。学员们认真地听朱老师讲解,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h1> <h1> 我们认真听了朱老师的讲座之后,自发地围坐在一起,思维的火花碰撞在一起,都满怀激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悟:<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为听评课的老师,我们要学会发问,要会提出问题,那就要我们充分的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明确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边听边思,这节课自己上应该怎么上,要抓住哪些关键点进行展开?只有心中有所思有所想才能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作为上课的老师,在设计一节课时,要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占的位置;要学会用因果关系梳理整节课的脉络;要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巧妙设计重点环节,留给学生思考和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突破重点难点;还要充分的联系学生生活,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如何设计才能体现数学的美。</span></h1> <h1> 听了他的讲座,站在更高的理论上去剖析自己的课堂,师者,得课堂者得天下,让孩子快乐学习知识,这是很值得我们数学老师去深思和努力的。</h1> <h1> 课间休息时间,汤建芬老师和韦妮老师与朱老师共同交流、探讨。</h1> <h1> 课后,我们认真聆听朱老师给胡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提出教学的改进意见和建议。</h1> <h1> 讲座虽然结束了,但我们依然行走在求知的路上,朱老师充满智慧的课堂和精彩的讲座,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收获满满。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数学课堂离不开现实,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引导孩子们学会思考,剖析自己的课堂,是最大的成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而上下求索!</h1><h1><br /></h1> <h1>编辑设计:彭玲</h1><h1>图片:柯菊梅、韦引杭、韦雪芝、周桂环、兰忠华</h1><h1>审核:韦妮</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