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云天七十年——紀念海军航校创建70週年(1950-2020)

辣笔小新

<p>1950年11月1日"海军航空学校"在青岛沧口机场成立,她是海军航空兵的摇篮。1952年6月,以该校第一期空、地勤毕业学员为基础,组建海军航空兵第一师第一团,孕育了海军航空兵这一军兵种的诞生。1952年8月,海军航空学校分为两个航校,一航校迁至潍坊(原海军航空兵学院前身)专职飞行员培养;二航校留在青岛沧口专职培训地勤保障人员。建校68年来,二航校先后一迁校址,三次分合,十易校名,累计培养航空装备保障各类人才10万余名,成为海军航空兵部队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支撑力量。</p> <p>现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培养海军航空兵和岸防兵初中级指挥和技术军官为主的军事高等教育院校,2017年7月由原海军航空兵学院和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及相关飞行训练部队组建而成。大学为副军级,校本部位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山东省烟台市区,下辖3个二级学院,在山东省青岛市设校区和专业兵训练基地,在辽宁、山西、河北、河南省设4个飞行训练基地,在北京市设模拟飞行训练中心,共横跨6省10地办学,编制教职员工和部队官兵共1万余人</p> <p>而后一航校迁到山东潍坊,继而又迁到辽宁锦西,后来搬到山西长治,再后来又迁回锦西,后来叫葫芦岛。</p> <p>海军飞行学院是为海军航空兵培养飞行人员和地面领航、航空参谋等专业人员的初级指挥院校。</p> <p>1968年,当时的海軍一航校校长陈伟向大家宣布:“为了响应毛主席关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搞好三线建设,根据上级决定,我飞行学校要于明年搬迁到山西省长治市,要求各部门、各单位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p> <p>飞行学校搬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自然是飞机场。起初,经过学校领导勘察,拟定在屯留县新建一个机场,但是由于占地面积较大,涉及方方面面许多问题,难以达成共识。最后经过多方协调,确定与长治民航共用一个机场,于是渐渐形成现在这种格局。</p> <p>海军部队的到来,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部队的篮球队经常与淮海厂、清华厂、惠丰厂等职工代表队举行联谊比赛。那时候没有电视,定期举行的篮球比赛大大地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时至今日,那情那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p> <p>由于战备的需要,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海飞学校于1990年重新迁回辽宁省葫芦岛市驻防。由于时间的沉淀,许多同志转业到地方工作,这些人大都被安排在重要工作岗位,他们发扬在部队工作的优良传统,勤勤恳恳为长治市的建设增砖添瓦,作出了突出贡献。</p> <p>葫芦岛訓練基地占地1382.5万平方米,建筑面用3437万平方米,有教学楼、办公楼、教、学员宿舍楼、实验室图书馆、礼堂、运动场、室内体育场等设施。图书馆藏书近10万册。各类实验室34个,有3个机场及6种型号飞机供训练使用办有《海军学术研究》、《信息与动态》杂志。</p><p>学院开设飞行、空中领航、地面领航、航空参谋、空中战斗指挥、舰载直升机指挥等培训专业和飞行与领航、航空兵战术挥2个轮训专业。</p> <p>2017年军队院校调整改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由海军航空兵学院和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重组而成。</p> <p>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本部驻山东烟台市区,在青岛设校区和训练基地,在辽宁葫芦岛、山西长治、河北秦皇岛等地辖飞行训练基地。</p> <p>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4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名,军队高层次人才42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7名,教授、副教授及相当职称580余名,博士生导师67名、硕士生导师257名。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3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领域涉及工学、军事学、理学和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p> <p>大学本部驻山东烟台市区,在青岛设校区和训练基地,在辽宁葫芦岛、山西长治、河北秦皇岛等地辖飞行训练基地。驻地均是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城市。学校建有功能齐全、配套完备的教研、训练、生活保障设施,装备有歼击机、歼轰机、运输机、直升机等多种机型。校园依山傍海,交通便利,环境幽静,是理想的学习场所。. </p> <p>海军航空兵学院,成立于1950年11月1日,主要担负海军航空兵中级指挥军官、岸基舰基飞行军官、作战训练参谋军官、反潜预警空中战勤军官等培养任务和陆地、海上跳伞训练任务,是海军航空兵战斗力建设的重要源头,是全军唯一担负航母舰载机飞行人员培养任务的院校。</p> <p>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创建于1950年8月24日,是新中国首批组建的军事院校之一。</p> <p>70年前,中国人民海军正式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兼政委,当时中国海军只有一艘“重庆号”轻型巡演舰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军舰,在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白手起家从用伐木船到现在拥有300余艘主力战舰,550余艘战斗艇,200余艘补助船只,现役海军30万人,其中海军航空兵2.5万人,海军岸防部队2.5万 人,海军陆战队4万人。舰船总吨位仅次于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水面武装力量。</p> <p>2013年11月中国海军以辽宁号航空母舰为主编组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20艘各类舰艇。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除美国海军外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单国海上兵力集结演练,亦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力。</p> <p>还有舰载战斗机批量交付,新型战斗机整建制改装,预警机、舰载直升机家庭再添新成员……</p> <p>潜艇部队:核潜艇10艘,常规潜艇50艘,基洛级12艘。09-Ⅳ型将是中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潜艇,相比于上一代“夏”级核潜艇,该艇无论在隐蔽性、传感器还是推进系统可靠程度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基本情况:长135m,宽12.5-13m,水面排水量9000t,水下11500t,单轴,7叶桨,双壳体,压水核堆。推进功率25000kw,水下航速26节以上,工作潜深大于300m,艇员120人,自持力70天,噪音水平120分贝,12枚JL2,弹长13.2m,弹径2.25m,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射重量55t,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11000公里射程。6个30万t当量机动分导热核弹头,精度300m内。</p><p>039的最新改进型常规动力潜艇,由武汉造船厂建造,2014年4月首次露面。</p> <p>2016年10月15日,已经退役的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在拖船的拖带下,缓缓靠上海军博物馆码头。这艘游弋大洋40余载、屡建功勋的核潜艇,将作为展品供世人参观。</p><p>千万别小看这则新闻。这意味着,我国核潜艇进入了新老接替的新阶段。</p> <p>上了年纪的老水兵应该不会忘记:曾几何时,中国海军过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苦日子,官兵们对新装备望眼欲穿。</p><p>这五年,军舰以“下饺子式”的速度增加,先后入列一大批新型舰艇、飞机、雷弹,基本形成了二代为主体、三代为骨干的主战装备体系。</p> <p>军人,最终是要经受战场检验的。经受住了,才能生存;经受不住,只能被淘汰。所以,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平时工作如何高明,真正贴近战场、适应战场,能打仗、打胜仗才算是真正的战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