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摄影:山人007</p><p>编辑:山人007</p> <h3> 大塘粉丝—桐城的知名土特产,已有数十年的生产历史,深得人们的喜爱。我很喜欢吃粉丝,更喜欢那久煮不糊,味美爽口,绿色无污染的“蔡畈粉丝”。山里人实在、纯朴、勤劳,家庭作坊的生产方式和村民之间互帮互助、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在和谐中延续着。</h3><div> 位于丰家岭头的丰华根粉丝坊,就是其中之一。我喜欢吃,也喜欢观摩和欣赏他们的生产过程。制作粉丝的过程当地人称“打粉丝”。</div> <h3> 打粉丝有十余道工序。第一道就是用芋头粉打芡,粉丝糊不糊汤,就靠他了。火候要精准,搅拌要均匀,技术难度系数3.0。</h3> <h3> 以前听说粉丝不糊汤靠化学粘合剂,眼见为实,现在看来,那个说法不靠谱。</h3> <h3> 用打好的芡再来和芋头粉。现在己用机器搅拌,不再是用人工和面了,既省人力又卫生。</h3> <h3><font color="#010101"> 机器搅拌后,再由人工搓揉来控制面精各方面的指标都要到位。</font></h3> <h3> 粉丝的成形,是流水线的作业,加面,加压,出丝,加热,成形,冷却,固化……每个人都在熟练的操作着。</h3> <h3> 成形后的工作就是冷却、漂洗、整理、晾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