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39b54a">武夷山迹 99—169</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99、刘家寨、100、半天腰、101、翠虚庵、102、石沼清莲亭、103、半山亭、碧云亭、104、大王亭、105、晚甘亭、106、观曲亭、107、观山亭、108、曼陀庵、109、九峰书院、110、留云书院、111、紫云庵、112、静可书堂、113、幼溪草庐遗址、114、楼梯岩古寨、115、昆石山房、116、徐霞客入山处、117、居高思危、118、牛栏坑、119、虹桥板与金鸡洞、120、猪仔寨、121、大云寺、122、和阳道院、123、通仙桥、124、独善堂、125、东莱先生讲学处、126、瑞泉岩茶厂、127、金山寺、128、峥嵘深锁、129、换骨岩阴卡、130、灵峰观、131、马枕庵、132、舞雪台、133、清源庵、134、仙人岩、135、仙掌山房、136、八曲山房、137、常庵、138、碌金庵、139、太平洞、140、紫云道人碑、141、金身寺、142、倚环居、143、丽泽堂、144、盘龙庵、145、景晦书堂、146、碧虚庵、147、铁郎寨、148、穆庵、149、还元庵、150、四贤祠、151、中正公园门坊、152、投阳洞、153、广灵云庵、154、两岩书堂、155、碧霄道院、156、知白庵、157、古井庵、158、三教庵、159、鼓子书堂、160、萝庵、161、棋盘石、162、毛竹洞、163、义军兵寨、164、神通道院、165、万卷书楼、166、揽石峰、167、香炉峰、168、凝道院、</font></h3> <h3>99、刘家寨</h3><h3> 位于三姑石北侧一岩頂,与三姑石隔涧相对。从兰汤桥头沿小径西行1.3公里,海拔约380多米。创建时间与创建人失考。遗址呈椭圆形,长约一百多米,宽约二十米,占地整个山頂。南侧有一石砌残门,宽1米,墙厚0.5米,门两侧尚存约高1米,全长20余米的围墙残墙,呈半月形,据守险要阶,之处,有打凿石阶蜿蜒而上。遗址尚存残砖断瓦,石砌墙基、台阶,几段土夯残墙和打凿工整的石料,石料长1.5米,宽0.5米,厚约0.1米。北侧现辟为茶地,南侧树木竞生。</h3> <h3>100、半天腰茶树</h3><h3> 马头岩北麓,大红袍票口左侧,三花峰中峰次级半崖,有一块约二十平方米的平地茶园,相传为古代茶叶名丛半天腰的生长地。要到这片茶地需沿着中峰与南峰间的夹缝攀爬而上,现有人为架设简易树杈,便于上爬。平地上的几株茶树现在已不是原株,应是新栽的。南崖壁上刻有“半天腰”三字,离地高度六米,每字高宽约1.3米,整幅长4.5米,宽约1.6米。</h3> <h3>101、翠虚庵</h3><div> 位于七曲溪北钟模石前,从观曲亭沿漫道西行250米,右侧有一小道上行数十米即至。创建人 明末清初约(1644) 支永昌 字绍先,北平人,明崇祯间举孝廉入官,为蜀中刺史,明亡不士,遁入武夷山隐涵翠岩,后在此建庵,曾三次反复推敲,晚年回涵翠岩终老,葬于天壶峰下。钟模石圆耸兀立,形似倒扣铜钟。南宋刘子羽题咏“谁铸铜钟栾乳形,不须笋虡自能鸣。仙君欲奏宾云曲,只感清霜便发声。”翠虚庵又名三敲庵。庵建筑规模宏大,砖墙石门,占地约2500平方米。支永昌后,清康熙二年(1663)孝廉周弁,字载俅,崇安人,性耿直,与朝庭不和,弃官隐于此终老。遗址北侧,钟模石南壁有一风化岩洞,洞高约十米,深约六米,洞口最高外约二米。洞内有就洞而建的古墓,棺搁在洞中,洞口封住就成墓。现墓已被盗,棺尚存。石料、夯土墙土散落一地。墓碑一块,碑文为:“开山道人吴隐玄墓道”。其余小字不清,未能辨认。不知吴道人与庵有何关系。遗址约呈长方形,面积约660平方米,高低分为几层,坡上有围墙,层与层之间用石砌台阶及坡岸相连。已辟为茶园。数段夯土墙,其中一土墙长约7米,最高达2.7米。遗址西侧半坡残墙一段,可能是围墙,围墙外也是茶地。现在茶地中设有两处信号发射塔。</div> <h3>102、石沼清莲亭</h3><h3> 位于五曲溪北叔圭精舍坊门右侧,原址碧漪亭已废,现重建石沼清莲亭,六角亭,亭为木结构,亭盖檐飞翘角,琉璃瓦,亭内五边修有水泥休息靠椅。六角对角线长3.9米,边长1.9米。亭建于4米高的巨石上,就石凿梯而上,周围满长武夷山独特的方竹。</h3> <h3>103、半山亭</h3><h3> 位于天游峰后山半山道上,海拔360多米,清光绪八年(1882)磊石庵道士建。亭为石砌墙基,土夯墙,木制结构,用灰瓦,水泥地面。亭长5米,内宽3.7米,2.75墙米高,亭内高3.5米。两侧设有石条凳供游人休息。亭梁上书:大清光绪壬午吉旦道士磊石……岩鼎建等字。</h3><h3><br></h3><h3>103、太虚亭、碧云亭
位于天游观东侧,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崇安县令王梓 建。现两亭已无存,部分遗址已成为(天游观)通道。
王梓
字琴伯,邰阳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任崇安县令,有吏才,善诗好客,曾于一曲大王峰下建群贤祠,篆《武夷志》。<br></h3> <h3>104、大王亭</h3><h3> 位于大王峰南壁,禅岩北端岩頂,遗址处于在一倾斜的岩面上,长7米,宽约6米,已无任何痕迹,现已建水泥栏杆于一侧,可东望度假区全景,是一个最佳观景亭。遗址北侧十数米处,在幔亭路口处建有一新亭,石材构建而成。</h3> <h3>105、晚甘亭</h3><h3> 位于大红袍南约200米处,是武夷山唯一的一座三角亭。原亭均是原木结构,以三根原木为柱,呈三角形竖立,亭盖用原木架设,木块干草为瓦,无围栏,亭内以石块铺地面,其中一边以原木为凳,凳面取平,供游人小坐。亭侧竖有一未经打凿的石碑,碑上书:晚甘亭 距大红袍200米字样。亭已废。现在原址上建有新亭,呈方形,石木结构。石条为柱,盖为方木架设,琉璃瓦,亭两侧分別设木板为凳,石板地面。</h3> <h3>106、金鸡社(观曲亭)</h3><h3> 位于六曲溪北漫游道一侧,九十九岩之一的北廊岩下,距天游晒布岩仅500米。明嘉靖中后期(1544—1566)创建人张廷安 崇安人,少年入道,原栖北廊岩后黎花架修道,得异人传天罡五雷正法,呼风唤雨,极有道行。金鸡社建筑较大,临溪靠壁,截路立门,主殿供奉三清,偏殿供金鸡神,张道人常以金鸡神化身自诩,故名金鸡社。占地面积约五百平万米。明时游人卢诚甫到此题诗。清时李东来继居重修。由此,香火盛极。清中叶武夷道衰佛兴,李道人仙逝,庵香火渐废。现新建有一亭,亭坐北朝南,背靠崖壁,面临溪水。亭呈方形,水泥结构,八根圆柱支撑,琉璃瓦,建有水泥制背靠椅,地面青砖铺设。亭正中2006年6月立有石碑,碑正面刻书:《天后宫铁甲将军立碑亭记序》 大理太武年间,溪道未开,江南久旱,黎民遭疾……永誌弗諼 福建鹤上芹壁境全体子民谨誌……旦立等碑文。亭右侧岩壁刻有“寿”、“南无阿弥陀 ”等三处摩崖石刻。<br></h3> <h3>107、观山亭</h3><h3> 位于题诗岩頂,宋刘夔 建,沿平林渡小径盘旋而上即至,亭早废。遗址与隔对溪的三十六峰之一的大藏峰相对,原可清淅平视金鸡洞,鸡窠洞内的船棺虹桥板等珍贵文物。现岩下树木上长已看不见对岸的船棺等物。遗址平坦,长约15米,宽6米。1999年申报“世遗”时在旧址建观棺观,台与大藏峰咫尺相望。</h3> <h3>108、曼陀庵 </h3><h3> 位于水帘洞票口之南的曼陀岩东侧,曼陀洞南侧,始创时间与创建人失考。</h3><h3> 曼陀岩早期有僧人在洞内结寮,后清代崇安隐士施其恂建屋于洞前隐居,其逝后,又由僧人所据,并扩建为庵,民初庵废。</h3><h3> 庵依山而建,海拔约330米。牛栏坑入口右(北)侧,沿新砌水泥台阶蹬行,过茶地曲折绕行七百多米,耗时20多分钟可至。遗址可分数层,南面临深渊(牛栏坑)。大致呈长方形,宽约15米,长约40米,占地面积约七千平方米。已辟为茶园,有种老丛水仙茶树高达2米。地上尚可见碎砖、碎瓦、碎陶瓷等,有见石砌台阶、墙基及夯土残墙。中部有一石砌方池,长约6米,宽约4米,似当时的天井。</h3> <h3>109、牧堂、南山书院、九峰书院</h3><h3> 位于一曲溪南斗米峰西麓,北宋理学家蔡发创建。从玉女站点进不足一千米即至。蔡发初建时为牧堂。庆元间(1195-1200)蔡元定次子蔡沈与兄蔡渊一道将牧堂修扩建筑,改名为:“南山书堂”。蔡沈在南山书堂著《洪范皇极》。嘉熙间(1237-1240)蔡沈次子蔡杭又扩充舍宇,名为咏归精舍,又称九峰书院。明正德十年(1515)时任司训蔡珙,邀同僚费宏等五人对书院重建,规模为堂三间,两侧有庑,有楹,有门,门上匾书“九峰书院”。原址现已废,已辟为茶园。入清后书院移建崇安城内。</h3><h3>蔡发:(?一1152)</h3><h3>字神与,晚号牧堂老人,建阳人氏,后居崇安,承父蔡谅庭训,博学、强记,因游四方,故见多识广,并深研易象、天文、地理之学,隐居不仕,专以教子读书为事。尝设古今圣贤像让妻子詹氏日夜观看,以为胎教,故子元定生而聪敏。</h3> <h3>110、留云书院</h3><h3> 位于五曲溪北隐屏峰下,茶洞右侧,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由董茂勋(字尧如,号伟庵,崇安学者。雍正三年1725年,以乡贤荐授惠安司铎。不久归里,不再入仕,隐居武夷山)构建,为读书藏修之所,屋后有晚霞居,供起居之处,康熙五十四年冬理学家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畅游武夷,拜谒朱熹紫阳书院时曾至此造访。并为之撰《留云书院记》。乾隆初期,董茂勋子董天工在书屋后增建望仙楼。现遗址坠石纵横堆叠难测四周,仅有部分石砌地面,道路,墙基和镌有书屋名称的石坊门一座,望仙楼旧址上建有望仙亭。石门两屋宝塔式门楼,题:“留云书屋 乾隆四年孟秋月 平川董天工立”等字。望仙亭位于石门内,望仙楼的遗址上,隐屏峰北麓,“武夷游记”前,有石凿的石靠椅,长3.2米,宽0.36,高0.36米,背高0.8米,稍斜</h3><h3>望仙亭:八角八柱木构亭,对角线长5.2米,边长1.75米,水泥地面,柱高4.2米,木制美人靠,翘角尖顶,琉璃瓦。</h3> <h3>111、紫云庵</h3><h3> 位于大王峰北壁下的紫云洞之前,紫云洞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始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潘养素 (?—1684福州人)创建。潘养素在此建庵后在此修炼四十年坐化于此。弟子刘教龙也在此修炼二十余载,至康熙四十九年(1710)坐化于庵中,师徒二人在此修炼近60年,二人死后废弃。遗址现洞口留存有石砌护坡高约4米,洞前护坡及洞口岩壁爬满了地锦,近前才可以发现岩洞。洞前有台阶可进,洞内有夯土残墙,地面铺了一层石砌土块。洞深13米,宽6.5米,是一个南北向长形风化岩洞。洞左侧有一呈圆形的土坑,直径不到2米,坑壁有烟熏的痕迹,是一处炭窑,可能以前洞内有烧炭工人暂住过。</h3> <h3>112、静可书堂</h3><h3> 位于九曲溪南,现星村镇齐云路。南宋末年(1278-1279)詹琦,徐几 创建。静可书堂取北宋程颐“性静可以学”语意为书堂名,徐几撰文记之。徐几据此撰成《易辑》、《易义》等书。现书堂已废,遗址在星村汽车站东南侧的齐云大道。</h3><h3>徐几:字子与,号进斋,崇安人氏,南宋理学家。博学多才,尤精于《易》学。景定间(1260一1264)以布衣召对,授崇正殿说书,补迪功郎,迁建宁府教授,归里后与詹琦交往甚密。</h3><h3>詹琦:字景韩,崇安人氏,南宋学者。入仕初为勋德将军幕僚,南宋将亡,即归故里不仕。</h3> <h3>113、幼溪草庐遗址</h3><h3>位于五曲溪北云窝、叔圭精舍和淮阳书院的废址上,明万历十一年(1583)陈省 建筑。幼溪草庐构建规模宏大,有宾云堂、巢云楼、生云台、嘘云洞、栖真阁、迟云亭、寒绿亭、红叶亭、碧漪亭、竹坞、石沼清莲亭等一系列建筑。现原建筑均已无存,仅存陈省手书的二十余方摩崖石刻和研易台、问樵台、聚乐洞、留云亭、停云亭、碧漪亭、栖云阁等遗址和部分登道。留云亭建于幼溪草庐西。明崇祯十三年(1640),福州孝廉李时兴曾在废址上筑室,名为枕肱居。遗址已无,仅存陈省题刻巨石南壁“留云”二字。碧漪亭在幼溪草庐,叔圭精舍坊门右侧,明万历十一年(1583)陈省建,原建筑已废,现重建六角亭,亭下石刻“石沼清莲”名为石沼清莲亭。研易台建于幼溪草庐研易洞内,陈省在这里研究易经达十三年,撰《幼溪集》、《武夷集》、《得闲集》各四卷。现原建筑已废,仅存石级,壁上有打方孔槽,岩石前有方形平地,长满杂草,两石夹处横立一石,堵住洞口,北侧留有一罅,建有石级沿阶而上7.5米,有一平台约15平方米,岩壁多处凿方孔。问樵台位于草庐,云窝景点路边,溪水边,遗址已绿化,台为一方巨石,高五米,有就石凿级上,石上平坦不足十平方米,有石砌台基。石台北侧约20米,有一巨石,石上有万历十五年刻“问樵台”三字和咏景诗一首。栖云阁在留云亭南侧,是陈省的主要楼阁,遗址现存空地,周围岩石上刻有“生云、云窝、栖云阁、留云”等题刻。南通聚乐洞,北通研易台,西通五曲溪边,岩壁上有打凿的孔槽。现竖有遗址碑,设有长石条凳,南侧有石靠椅就石打造。聚乐洞位于栖云阁南侧,陈省会客堂。停云亭建于栖云阁南侧高处,现亭已无存,仅存四个亭柱,由石块堆叠而成。</h3> <h3>114、楼梯岩</h3><h3> 位于山北集贤峰,太平岩东北,从高星路南行约二十分钟即到。楼梯岩略呈圆形,岩体高矗,四临绝壁,像一个巨大的磨盘与仙人岩遥遥相望。岩上呈东高西低走势。旧时因要架设楼梯而上,故名楼梯岩。东侧岩壁下有一岩洞,上覆下敛,风雨不侵。洞呈南高西低微斜,长约十余米,洞内有茶农小憩的痕迹,洞口前方已辟为茶园。南面绝壁上方,临渊建有一石砌门。由下往上望可见残门上方部份,门托以上的部份均已坍塌。岩壁下有石砌台阶部份已塌,也有就石打凿的台阶及长形、方形的孔槽,可能旧时用于立木柱,架设木梯供人上下,南壁应是古寨的正门方向。残门垂直距离绝壁下至可以立人处约6—7米。北壁上方有一株小紫薇树距离地面茶园约八米,队友白云、德哥、我三人费时费力终将绳索绕于树干上,白云借用绳索悬岩而上,等固定好绳索时,此时已近17点申时将过,且天空乌云密布,雷声轰鸣,倾刻就有滂沱大雨之势,为了安全起见果断收队。据白云表述:岩顶古寨遗迹仅存残门一座,西侧有就岩打凿长方形水池一口,夯土残墙、残基、断砖、石板碎瓦等石构件。现已树木荫蔽,草木丛生。</h3> <h3>115、昆石山房</h3><h3> 位于四曲溪南,三十六峰之一的更衣台(文峰)頂。海拔338米,御茶园沿小道登石凿台阶560多米即到山頂昆仑山房遗址,全程只需二十分钟。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蓝润彩 建,崇安诸生,性至孝,奉孀母居于山房。久废,现遗址自北向南大至分五层。一层长22.5米,宽15米;二层长20米,宽12.5米;三层长6米,宽13.5米;四层长5米,宽35米;五层长3米,宽35米。四层五层成“L”形。各层之间和临渊有石砌护坡。地上散落方砖,石块、石条、瓦片、薄砖、陶瓷碎片、卵石等。北面有一片杂木林竞生,遗址四周可见苦竹成堆生长,中间空地辟为茶园,也已荒废不见茶树。在仙岩与更衣台交界峡口处有一石门,石砌,长约20米,门厚1.0米,下部为石砌,上部夯土墙,门宽1.1米,高2.1米,门栓孔呈圆形直径0.12米,深0.30米。门上条石已断未塌,可进出。门内处散落不同规格的方砖和墙体坍塌的石料。人进出石门能闻到一阵樟树清香,十分清神,四顾查找,却未见樟树踪迹。门内也有一小块平地,散落瓦片及陶瓷碎片。</h3> <h3>116、徐霞客入山处</h3><h3>位于一曲溪北武夷宫西侧大王峰东正入口。由著名书画家潘主兰于坊门右柱直书:“徐霞客入山处”,于左柱书写《坊铭》,彰扬徐霞客于而立之年履险游遍武夷山三日的大无畏精神。由香港商界庄启程等人捐资兴建。徐霞客(1587-1641),名 弘祖,字 振之,祖藉江苏江阴,杰出的地理学家、探险家、纪游文学家。22岁始矢志远游,三十年的艰苦远游,足迹遍及十九个省,存留下了六十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五次入闽,第一次就在武夷山。明万历44年2月21日至23日,徐霞客从崇安县城关(今武夷山市)泛舟进入武夷山景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横欹的幔亭峰和独耸的大王峰,曾“咤而瞩目”,踌躇而上。其后审视了铁板嶂、大藏峰、鸡栖岩等峰岩上的洞穴岩窦;察看了由纵向节理塑造的玉女峰、天柱峰和仙掌岩上数十行“斑痕密集”的峰岩沟壑,以及由水平节理产生“横两截痕”并附于大隐屏的接笋峰。成就了《游武夷山日记》,辉耀千秋,举为后世典范,镇山之宝。山门处石雕像建于1996年10月徐霞客进武夷山考察380年之时,用汉白玉石雕琢而成。</h3> <h3>117、居高思危</h3><h3>大王峰四周悬崖峭壁,仅南壁一条狭小的孔道,可供登临峰巅。狭罅左侧岩壁上刻“居高思危”四字。这是一条直上直下的裂罅,宽仅尺许,中凿石级,可拾级盘旋而上。裂罅越高越窄,有的地方登临者需侧身缩腹,手足并用而过。明代徐霞客称其为武夷三大险径之一。峰腰有张仙岩,相传是汉代张垓坐化之处。有天鉴池,池水极清沏,虽旱不竭。池上流泉名“寒碧泉”。池侧为宋羽士林文能结庐处。从这里再升一梯,有升真观故址。从观左拾级而上,则为通天台。再往上登数十步,便到了大王峰顶。<br></h3> <h3>118、牛栏坑</h3><h3> 位于章堂涧与九龙窠之间,为武夷山风景区三条重要沟谷之一。牛栏坑与章堂涧本是平行的东西向河流,由于章堂涧水量大、侵蚀强、切割深,受其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而发育的支流流香涧溯溪源侵蚀较快,终于切穿章堂涧与牛栏坑之间的分水岭,以致牛栏坑的中、上游在天心岩附近以上被流香涧所袭夺,而归属章堂涧水系。地质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河流袭夺”。流香涧为袭夺河,牛栏坑为被夺河,二者交接处形成不自然的直角转弯,地质学上叫袭夺弯。牛栏坑下流成了无源之河,称为断头河。</h3><h3> 牛栏坑涧谷土质肥沃、日照较短,为茶树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成为武夷山岩茶的重要产区之一。沿涧有石砌磴道,原为通往天心岩的古道。涧谷西端南侧为杜辖岩北壁,有“虎”、“寿”、“不可思竟”等摩崖石刻。另有方志敏领导红十军第二次入闽时题刻的“红军经过此山”等。</h3><h3>丈人峰茶厂</h3><h3> 位于牛栏坑西端南岸,与杜葛赛相邻的丈人峰麓,创建时间及创建人失考。从牛栏坑东入口西行约800米即至丈人峰,海拔约410米。该峰<span style="font-size: 17px;">岩壁斜覆成洞,岩顶山泉泻下形成水帘。厂建洞</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中,依山势分四级,北低南高,上不覆瓦。</span></h3><h3> 现遗址尚存几堵夯土残墙,墙上约2米高处有一排方孔,应是当时架设楼板之用,可见当时有两层。约一米左右高的石砌墙基,长约五十,宽约八米,墙上有部分粉白石灰。岩壁上有打凿的方孔槽。</h3> <h3>119、虹桥板与金鸡洞</h3><h3>船棺分布于武夷山景区内悬崖绝壁上的自然岩洞中或岩石自然裂隙及两崖之间架设木板上,称为架壑船,也就是虹桥板。1983年在位于大藏峰取下的一具船棺被命名为:“武夷一号船棺”,与一块长约五米,宽约0.6米的虹桥板实物现收藏于武夷山市博物馆。也有传说是盗墓贼在千辛万苦攀爬到洞穴中,揭开棺盖,未见一物,脑羞成怒将棺推出洞外滚落崖底,竟然未损,后被公安机关追回棺体。棺体外形分盖和底两部分,各用一段楠木刳制,两头翘起,前高后低,前宽后窄,犹如船形,头部像张开嘴的鱼。盖横断面作弓,内挖空,分前后槽,中间隔开,前槽前伸遮船头,后槽遮船身,中间挖空以殓尸体,与盖结合为子母榫。船棺全长3.5米,前后分別高0.68、0.56米,前后宽分別为0.56、0.40米。放置悬棺的岩洞踞地表面有30多米高,洞口宽,底颇深。</h3><h3>明万历年间道士程应元到大藏峰金鸡洞中发现有遗蜕十三函,每函有颅骨数片或胫骨、手骨几节,全用锦帕裹之。二函鹤骨,只有头与足。又有一楠木舟,内装香末而细罗,洞里香灰成堆。<br></h3> <h3>120、猪仔寨</h3><h3> 位于水帘洞票口西北侧的猪仔岩夹峙处,海拔约430米,创建人及创建时间失考。猪仔岩,五石骈列,犹如五只猪崽竞食,所清董天工的《武夷山志》记载:霞宾岩北,俗称猪仔洞。从票口前北侧,沿石砌台阶小道蹬行,约耗时一刻即至。遗址处于南北两峰夹峙之间,形成一条狭窄东西走向犹如罅隙的谷地,仅微露一线天光。</h3><h3> 东端谷口巨石遍立,曲径通幽,以石砌台阶或凿石为径,虽部分已塌,亦可通行。间隙处时见种有几株茶树,行至一岩体与巨石相夹处,形成一个呈直角梯形的门洞。门洞上方横有两道条石为门顶,一端嵌入岩壁深约三寸,另一端架嵌在巨石顶部。石顶留有一方石砌挡墙,且石北侧也补砌一段高约1.8米的挡墙紧贴北壁,堵住谷口,形成一处易守难攻的一道关卡,也是进寨的唯一通道。门洞高1.85米,上宽1.1米,下宽0.6米;门顶石条长1.4米,宽0.25、0.30米。门洞内左侧岩体凿有二条纵向构槽,右侧石体也凿有一条纵向构槽相对,可能是作为门闸之用。岩壁上有多处打凿的方形、圆形的孔槽。</h3><h3> 穿过关卡即至谷内,谷长约八十米,窄处仅余一米,两侧绝壁危耸,谷底西高东低、怪石凿径、青藤垂蔓、幽草丛生,涧水漫流。谷地中段有夯土残堆一处,可见此处原建有防御设施及门洞。峡谷西端两岩揽结,峭壁高耸,无隙可穿,已成绝径。有山泉自岩巅泻下,形成水帘,滴落到谷底集成一滩浅池,聚为一条小涧流向谷口。</h3><h3> 南北两侧峭壁半崖处,各有一流水侵蚀岩体形成的岩洞。两洞所处海拔高度基本相同且平行,洞口相对,两洞相望,近在咫尺,一览无余。均都是上仰悬崖、下临深渊,呈东高西低走势,洞长约七十米。</h3><h3> 北洞西端通道,与谷底相接,十数米长,矮处高不及一米,绝壁地面上就岩打凿石阶,宽不盈尺,仅可落单足,沿径临渊凿有孔槽,可见原有楔入过木围栏。现步上绝壁,行到低处,必须俯身而过,脚下深不见底,令人头昏眼眩。行过通道,建有一座石门,石门据险而砌,大门西向,北依绝壁,南临深渊,堵住路径。门现已塌废,仅存几块石料,门基依稀可辨。洞内地面内高外低,洞深处约12米,高约6米。地上散落断砖、碎瓦、石块、陶瓷等。洞东端深处,有人用石块并排堆成两段石基,不知何用。洞口临渊构建夯土墙,现已倒塌,黄土散满一地,因受潮湿之故,已结成“蜂窝”块状。洞壁上还残留人抹的黄泥。</h3><h3> 南洞与北洞相比,洞深较浅。洞西端通道临渊凿有台阶,沿径临渊相隔几米凿有圆形孔槽,无遮无栏,看似较险,稍有失足,粉身碎骨。</h3> <h3>121、大云寺</h3><h3> 位于武夷宫三清殿东南侧,宋街北入口石坊东侧,风云聚会馆后。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僧 福祥 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改建为冲佑观附属建筑。明万历间(1573-1619)在该址建邹司成祠,为闽臬司 邹善 建,清时废弃。现为一片楠科、粉竹、樟树等各种树木以及电力设备箱。</h3> 122、和阳道院<div> 位于九曲溪北道院洲上,九曲溪进入星村后,溪水分为三叉后合流,汇合处沙石堆积成洲,因有道院故址而称为道院洲。和阳道院规模宏大,号称“冲佑之亚”。创建人元代 道士 彭日隆,号隐空道人,崇安吴屯人。他“未尝学问时,读《清静经》有悟”,故人万年宫受戒学道。后异人传授雷法,祈雨极验。卒时75岁。工程前后延续三十二年,至延祐七年(1320)才竣工。道院建成,在元代御赐一品爵的正一天师第三十八代教主三山符篆张与材 为其题匾,更名为:清微太和殿(宫)。元著名学者虞集 为之作记。道院原建筑有:都宫门、寥阳殿、佗殿、道纪堂、清虚堂、云堂、斋堂、修庑洞房、凝云阁、朝元阁、宜晚亭等一百多间,仅次于武夷宫冲佑观。宫内主祀玄帝及武夷十三仙。构建该道院时还有件事颇具有神秘色采,就是虞集在其《清微太和宫记》中写道:“良材巨木在上流山谷中,水多湾矶,久莫能致。一夕,大雹雨,乘流而至,殆神助焉,乃作寥阳之殿”。道院在明永乐十四年(1416)被特大洪水冲毁,后人将其遗址称为道院洲。现已辟为茶园,建筑无存,无迹可寻。</div> <h3>123、通仙桥</h3><div> 位于八曲溪(漫游道)北,鼓楼坑入口十米外。是一座南北向横跨涧三墩石板桥,由两条长条形的石板架设而成,板长1.9米,宽0.62米,厚0.18米。其中北侧一条石板不知去向,现以同宽的水泥预制板代替。现桥总长5.3米。</div><div> 石板桥</div><div> 石板桥为长石板条架设溪涧而成的简易桥,多为单条或双条石板条,跨度多在两米左右。这此古桥散落在景区各溪涧,不仅方便行人游客,而且也增加了一道独特的景观。</div><div> 位于马头岩西,踞悟源涧东数十米处。桥长3.10米,宽0.90米,由四块石条板组成,涧中用石块架设为墩。每条板长约1.55米,宽0.45米。</div> <h3>124、独善堂</h3><div> 位于八曲溪(漫游道)北,在鼓楼坑内,隔涧与鼓楼岩相对。金鸡社观曲亭西行490米至鼓楼坑入口,过通仙桥北行220米即到。南宋绍兴中约(1145)由茶学家 熊蕃 创建。熊蕃号独善先生,居独善堂中授茶理。现已废,已辟为茶园,大致分二层,地上尚可见碎石瓦片等。遗址呈半圆行,半径约为25米。</div><div>熊蕃(1106-1156)</div><div> 字茂叔,建阳人,宋代茶学家,唐御史大夫熊博后裔,能文,工诗善词,厌科举,一生不仕,长期管理建安北苑茶园,对贡茶有独到的研究。著《茶录》,《制茶十咏》等书,均收入清《四库全书》中,是南宋茶学重要著作。又有文稿三卷传世。</div> <h3>125、东莱先生讲学处</h3><div> 位于九曲溪北寒岩东麓,白云寺南入口小道左侧茶园约百米处。南宋学者 吕祖谦,字伯恭,号东莱,婺州人,理学家、文学家,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颇有贤名,时称“东南三贤” 之一。淳熙六年(1179)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于淳熙二年(1175)在此讲学。吕祖谦淳熙二年由浙入闽与朱子切磋理学,在建阳寒泉精舍共撰《近思录》,同游武夷山,应邀聚徒讲学,寒岩即是讲学处之一。原建筑现已废,遗址已为茶地,无任何建筑痕迹。茶园地只见几块石板、石墩,未见其它石料。但在寒岩壁上留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崇安训导 雷起龙 书“东莱先生讲学处”七个字刻于壁上。寒岩西麓有一岩洞,名为邱公洞。洞口处岩壁上携刻:“寒岩 嘉靖癸 致斋题”等字样。洞高约3米,长约15米,深4.5米。洞内深处有一泉眼,名为寒碧泉,现渐渐干涸。</div> <h3><font color="#010101">126、瑞泉岩茶厂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位于瑞泉岩东南麓,七十二名洞之一的瑞泉洞内。为清代茶厂,创建人失考。遗址现存夯土墙三堵,靠壁而建,无屋頂,为两层建筑,洞上覆下敛,覆岩遮风避雨。遗址宽约10米,长约25米,墙体内以杉木为筋。岩壁上有打凿的孔槽多处。左侧不远岩壁上有就岩壁自然洞穴打凿的龛位。木制门框外砌石成龛。门高约1.2米,宽约0.8米,深约1米,内无物,可能是当时供祭茶神的龛位。</font></h3> <h3>127、金山寺、甘泉精舍</h3><h3> 位于武夷宫万春园内禅岩南麓,五代后唐天成间(926一929)建,何人建不祥。金山寺在明初兴旺,明正德进士,兵部尚书李默 曾游金山寺,并题《金山寺》诗描述该寺的环境优美。</h3><h3> 明嘉靖三十七年,在建宁太守刘佃、通判董燧及过境官员贺泾的倡议下,由崇安县令戴瑞、主薄时祉主持在该寺旧址重建祠宇—甘泉精舍。甘泉精舍先早原建于楼阁岩下,有祠、堂、亭、台、门、池、墉、渠等建筑。始建于明嘉靖(1540)前后,由学者共同捐资为理学家 湛若水进学而建。湛若水离开武夷山后称为甘泉先生祠,岁久圮废。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后人王复礼见祠久荒,请求崇安县令王梓迁至冲佑观一侧。现已无任何原址遗迹。</h3> <h3>128、峥嵘深锁</h3><h3>石坊门位于五曲溪茶洞入口处,创建人失考,建于明万历。1979年重建石门坊,石墙2米,其余为古墙。原坊额书:“仙凡岐路”已废,清康熙年间董茂勋重建题匾:“峥嵘深锁”。后门坊倒塌。现门内宽约1.5米,高约4米,厚达0.7米。坊匾“峥嵘深锁”四字为当代王练予书。石门两侧石墙依岩而建,石凿上墙。地上有石凿的痕迹。</h3> <h3>129、换骨岩阴卡</h3><div> 位于换骨岩东麓,海拔481米,从兰汤桥西行2.5公里即至一风化岩洞。洞口东向,有一石砌小道从洞口穿过,形成一条南高北低走向的岩阴道。洞长20米,高3米,深约10米。北端东面临渊留有一石砌残墙,呈梯形状,下厚0.6米,上厚0.3米,残墙长约10米,高1.9米。石墙与洞口上岩壁接攘,形成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需弓身而进的门洞,据险扼守在道上,呈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洞门内砌有几级台阶,下窄上宽,与上层地面连接。最下台阶长0.80米,上台阶长1.2米。洞底部岩壁靠有一块略呈长方形的小石块,石块正面疑似原刻有字样,现被人为磨损,无从辩认。岩洞南侧十余米即是 七二板墙遗址 第一道山门。</div> <h3>130、灵峰观</h3><div> 位于九曲溪北,三十六峰之一的灵峰南麓,寒岩下,沿白云寺南入口行不到200米即至,创建人南宋邱公 ,。寒岩洞为武夷山著名七十二洞之一。洞壁镌刻嘉靖十二年(1533)黄少宗书写的岩名崖刻。岩壁向外斜覆,形成一个敞口洞穴。邱公初在寒岩洞中修道,仅结庐三间,初称为邱公洞,得道后仙去,留诗曰:“本是瀛洲仙子,徜徉元化洞天,笑指蓬莱归去,冲飞直入苍烟。”后乡人扩建灵峰观,又称灵峰道院。南宋淳熙二年(1175),浙东学者吕谦来武夷与朱熹相见,随在道院辟屋讲学,为道院改名元都观。元初约(1279)乡里采药人 余药坡 重建名沿灵峰观。建宁知府李真峤慕名访道观,认为元都观与元朝相悖,更名玄都观,翰林学士承旨赵孟頫慕其名,为玄都观书匾。明初兵乱破坏严重。成化十八年(1482),道士王道元募捐重建,清末毁于兵燹。洞内有一泉,常年不竭。洞外南岩镌刻有“东莱先生讲学处”。现遗址已辟为茶园,仅存残基。</div> <h3>131、马枕庵</h3><h3> 位于三十六峰之一的马枕峰(海拔500多米)东南侧半山,创建时间及人失考。遗址已辟为茶地,无建筑遗存。遗址可分为上下二层,上层面积二百平方米,下层面积约四百五平方米。下层靠山处有一方形蓄水池。现地上散落有零星的砖、瓦、陶瓷、瓷碎片等物件。有见一方形石门臼。</h3> <h3>132、舞雪台</h3><h3> 位于一线天,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的螺丝洞上方,七贤峰北,宋 诸葛廷瑞 建。台上原建有一小亭,现已无任何痕迹。沿螺丝洞出口蹬道曲折上行数十米即至,有就石打凿的台阶可登顶。诸葛廷瑞时任崇安县令冒雪登此,故曰:舞雪台。现台顶有一株古柏和一株马尾松,均有数十年之久。台上树木阴闭,不能远望。诸葛廷瑞</h3><div> 南宋名臣,字麟之,南安康美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中进士,授龙溪尉,获盗安民。改知崇安,访求赵清献,胡文定遗像立祠,请朱子为记。后历任池州通判、惠州知府、工部郎中、起居舍人、吏部侍郎、起居郎、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卒赠太中大夫,太子少保,葬康美杨梅山。</div> <h3><font color="#010101">133、清源庵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位于山北太庙村以东,从太庙对面沿山径东行1公里即至。遗址座落于三面环山的谷内,占地面积目测约四五百平方米,分上下二部份。何人创建,何时建无考。遗址下层绝大部份以辟为茶园,仅存保护完好的石砌墙基,石砌墙基层次分明,均以石砌台阶曲折相连通行,穿过茶地南行可到碧石岩。墙基上基本已栽上水仙茶树。遗址东侧为上层部份,建有11级石台阶与下层相通,台阶宽1.88米,长约3米,台阶頂端原建有石门,现已坍塌。半截的石门券刻有“室 石庵 立”等字样。倒塌在石台阶下的门楣一对,石板门额已断为两片,云状门楣长0.70米,宽0.53米,厚0.20米保存尚好。上行二十余米即到东侧岩壁下。岩壁下原有三座岩石打磨成石材垒建的石门,构建形状基本一致,三门均以石砌台阶相通。中间石门由三块打凿石材构建,无墙相接,却未倒塌。石门外宽1.16米,门框内宽0.82米,门壁内宽0.94米,券门通高2.0米,内高2.1米,门厚(深)0.46米。石门框两侧上下各有一小圆孔,上门板栓孔直径0.06米。中门栓孔直径0.07米,孔深0.11米。门券高0.40米。额书:“悟镜轩 石庵立”等字样。石门前后岩壁上各打凿一呈扁形方孔,其中门后扁形方孔,孔呈上覆下敛,孔宽0.88米,高0.69米,底部深0.37米。底部凿有二栓孔连通外侧二孔,栓孔深0.30米,外侧孔深0.22米。方形孔左上角岩壁刻有:曲径 二字,二字长0.42米,高0.20米。石门前五米处,岩壁下有一蓄水池,略呈长方形,一边以岩为壁,三边为石块砌就,其中一边已塌,估算池长约4米,宽最窄处0.70米,深0.60米,无水已废。池上岩壁有打凿平整一块,约一平方米,未见刻字。南北二石门已倒塌,仅存残料在地。北门门券尚好,外宽1.35米,高0.69米,厚0.46米。券内直径0.95米,内高0.51米。券额上平滑,看不见有字。南门建于两岩夹缝处,缝隙最宽处为1.5米左右,长约15米,有石砌台阶向下延伸。石门券已断裂,券高0.67米,宽1.35米,厚0.37米,券内径0.95米,额书:石三间 石庵立 等字样。门右首的岩壁上凿有台阶,登十数级台阶可达一高台,台高海拔约410米。台上较平整,但树木竞生,望不到远处,面积约十平米左右。站在台上随处可见遗址留存下来的石框、石条、石板、石墩、断砖,碎瓦等各种石料散落满地,满目疮痍。岩壁上打凿许多大小不一,各种形状的孔洞。在遗址的西侧山体,浓密的树木草丛里,隐藏着一条“人”字形的石砌古道直通山巅。</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经查找,跟据资料的记载,此处是“清源庵”遗址。清源庵:位于山北,九十九岩之一的清源岩东北麓,清 嘉庆元年(1796)创建人僧 德维 ,。庵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坐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块石砌基齐整,高达十余米,山门以巨石条、石板构成。山门柱石,台阶、护坡、基地均保存尚好,现已辟为茶地。岩壁上有多处打凿的方孔、圆孔。遗址南侧有一米多高的平台,就石凿阶楼而上,台上平坦,长满杂草。遗址还有许多条石,灰砖、石础、石板等石构件堆放周边及岩壁下。综合上述,石庵可能是清源庵遗址的一部份。(201801)</font></h3> <h3>134、仙人岩</h3><div>位于小武夷公园(南面),海拔三百多米。卧俯在樟树村北的茶山之中,青黛色的山岩像巨大的玄武兽,隐伏在蓝天绿野中,静静地凝视远方,从远处看去四临绝壁,危不可攀。壁立千仞苍崖上,百孔千疮,那大小深浅不一的洞穴,当地人也称这岩壁为楼阁岩。在这巍巍的苍崖下,四周有着整齐、鲜绿令人赏心悦目的茶山与果园围绕着。行至其东北端,登上新的砖砌台阶曲折而上,行至仙人岩北麓裙摆处,有新建一砖砌门,门宽1.36米,高2.48米,门厚0.50米,木架頂,青瓦,石条门墩,门向西开。门左侧有一个宽敞的岩洞,洞东西贯通,清风徐徐。洞最低约5.7米,最宽约3.9米。洞内仍遗存着些许建筑痕迹。洞顶有打凿方孔,洞底的残垣断壁,仍历历在目。洞外(北面)的崖壁上有两款石刻,分别为“天开紫极”和“玉虚门”,书法纯熟,刻工精湛。蹬道旁的岩石上,可见许多打凿的方孔,可见这里曾建有木栏干供人上下。进门登石凿道而上,爬升约三十米,岩北面半腰处又建一门,门宽1.47米,高2.2米,门厚0.96米,单砖门,木门框,木架頂,青瓦,门开东南向。门左侧发现一口呈方形的水井,在岩石上凿就而成,井长2.48米,宽1.13米,深0.50米,现池底满是淤泥积水。此时登临岩頂,豁然开朗,入目一片绿绿麻麻的小琴丝竹遍頂生长,中间一条自然小径由东西向上延伸。岩頂地势平缓,西高东低。在绸密的竹丛里,隐藏着新栽的桂花树,岩頂北侧除了仅存几棵马尾松外,建有一座尚未完工的小屋。呈长方形,一层砖木构建,泡沫砖,木柱,合成树脂瓦。四十年前我记得爷爷曾指着仙人岩说:以前那块石头上有一座尼姑庙,从岩壁上的摩崖石刻来看,可能是座道院。如站在岩頂瞭望,可见畈野漠漠,村舍历历;北可见市区楼宇参差,南可望景区岩嶂屏立;鹰翔眼底,云生肩畔,令人心旷神怡。(201801)</div><div><br></div> <h3>135、仙掌山房</h3><div> 位于五曲溪北仙掌峰半山,清明经彭椿建。半山处建有一半山亭,呈八角,木制构建,八根六棱柱撑顶,水泥靠椅六条分布两侧,琉璃瓦铺顶,海拔约300米。现遗址只存就岩打凿的水池两个,分布在半山亭上下两方。岩壁上有人打凿的方形圆形孔槽。半山亭下方东侧就崖打凿的水池内长1.10米,内宽0.70米,深0.50米,蓄满积水。半山亭上方北侧二十多米的水池也呈长方形的水池,长2.80米,宽1.90米,深0.96米,池底散落一层硬币,蓄大半池水。遗址总长约30米,宽约15米。现建筑已无存</div> <h3>136、八曲山房</h3><div> 位于八曲溪北鼓楼坑内,九十九岩之一的涵翠岩半腰,海拔490米。 明天启七年(1627)学者 黄世忠 字屏周,崇安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历任庆远太守等职,以廉明著称。后解职归里,创建隐于八曲山房讲学,弟子众多 。潮音洞为风化形成的一处长条形东南高西北低,中宽两端窄的岩洞。洞口南北向,洞长约70米,最高10余米,深8米。山房建成后,明理学家 黄道周 有《题屏周八曲山房》诗二首,写出了八曲山的清幽意境。山房后废,数年后邑绅 彭维藩 修复不久又废。现遗址长约32米,深13米。可分四层,现四堵纵向夯土墙,将洞隔为数个房间,洞上覆下敛,不施瓦。土墙最高一堵有3.2米,最低仅为1米。从东向西每堵残墙长分别为:6米、4.5米、4.2米、2.2米。其中最大一间三面沿墙建有一圈焙茶土灶,应为茶农制茶留下的遗迹。各层间石块砌岸,洞前尚存石砌墙基和夯土残墙,地上可见断砖、石料等。洞东端岩壁頂有几滴水帘滴落洞前。洞西侧岩壁下方有一处疑为是古墓。墓呈四方形,砖砌结构,边长0.8x0.8米,深1.5米,无頂,久已被盗,断砖木板丢弃一地。</div> <h3>137、常庵</h3><h3> 位于一曲溪南斗米峰东北麓,从“水光古渡”石刻对面小道南行约250米,用时十分钟即至。南宋绍定末(1228-1233)创建人道士江师隆,号三白,建阳人。原书香门第,因父好道,要他到武夷山学道,道成能呼风唤雨,南宋绍定年间(1230)年左右,应诏赴钱塘灭水患,大著灵效,故敕封为“金门羽客。”后乞归武夷山,宋理宗御书赐匾“常庵”。命建州官府为其建一曲溪南兜鍪峰,后坐化于庵中的林壑堂。该建筑楼台亭阁俱全,当时占地面积约三千平米,明中期毁于火。现遗址已辟为茶地,仅存残墙基一处,东侧有一残缺墓碑,被茶农横放小沟上为桥。石碑长1.28米,宽0.35米,厚0.10米。碑正面镌刻:羽化师父道祐熊公之墓 ……三月……清明…… ◎代师徒李从荣拜立等字样,由于长年行走字迹磨损厉害,不能全认。</h3> <h3>138、碌金庵</h3><div> 位于山北铁郎寨西北碌金岩东麓,碌金岩为武夷山九十九岩之一,岩壑幽深,磊石奇突,古文人借《文心雕龙-总术》中语“碌碌之石,时似乎玉”以形容石貌。明万历年间(1573—1619)周千秋在此建碌金庵。道士周千秋,字乔卿,号一邱,莆田人,风雅能文能诗,性好道,一生不仕,常与粤西方伯、万历进士谢在杭以诗文相唱和。中晚年因眼疾不能视,入武夷山碌金庵静修,眼睛复明,70岁仍能在灯下写小楷。后其子迎归里,几年后无疾而终。由其徒何一鄂,字翔宇继其主持庵事。友人常访诗赠《友人过访山中诗以送之》云:“森森灌木欲摩霄,薜荔成阴压断桥;有客徘徊寻石齿,逢人指点转山腰。到来恋我溪岩静,别去愁他道路遥;试向万峰高处看,穿云双屐下迢迢。”明隐者张蚩蚩,常与之往来。该庵遗址为一条东西向、宽约30米,长约百米的山涧谷地,现辟为茶园,除石砌坡岸及偶见的断砖、陶片,不见其它建筑痕迹。</div> <h3>139、太平洞</h3><h3>位于山北龙头洞以北,弥陀寺以西。高星路808县道南行1.4公里即至,海拔约450米。何人建,何时建均未考证。太平洞主要分为上下两洞。下洞呈东高西低走势,洞口朝北。洞内东端最深处达10米,高6米,全长约45米,从地面需沿西端俯身而上。洞上覆下敛,风雨不侵。地下积土“丰厚”,碎石片一地,风化严重。上洞距下洞东端高约十余米,洞长目测十数米,岩洞上覆危崖,下临深渊,距地约有40—50米,且地势险要。洞东侧距地面8.6米处仅存两根一米有余圆木栏杆,借用绳索可上到此处,但是由于风化严重,至上洞的石凿登道已废,故未能至上洞内。在两洞的东侧,距地面15米高处有一横木伸出洞外约1米,木頂端有一方孔,疑是崖居区遗址存留下的木建筑构件。从残留的木构建来看,可看出沿崖建有木栏,洞内原建有木制崖居室,可能此处也是用于躲避战乱时的去处。现岩壁下洞口处尽是石砌墙基,现种上茶树,已辟为茶园。(201712)</h3> <h3>140、紫云洞道人碑</h3><h3> 位于一曲溪北止止庵后山,沿石砌小道行200米,用时七分钟即至。石碑露出地面高约0.70米,宽约0.44米,厚0.08米。正面镌刻:紫雲洞道人明九丁之(墓) 大清乾隆五十九年十一月 吉日 嗣派徒莆志(忠)等字样,背面凿成微弧无字,立于石砌护坡上。碑右侧除有石砌残基一段,几块石条半埋于土里,四处树木竞生,并无它物。</h3> 141、金身寺<div> 位于一曲北岸水光石东侧,万春园内,禅岩南,现万春园管理工人房东侧。始建于五代晋天福四年(939),创建人无考。清董天工《武夷山志》载该寺“后为大水漂没”,何时没未记。清《崇安县志》载:北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二月十五日,雷雨,石堂寺陷潭;又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七月大水,闽北数县受灾。如1167年该寺冲陷,寺长达228年。民国《崇安县新志》载,此寺已废。除了万春园初建时改建培育树木花草的苗园已废弃外,现已无任何痕迹。</div> <h3>142、倚环居</h3><div> 位于品字岩东侧半山,清董益勋(一勋),字宣如,崇安庠生 建。有亭,匾曰“一川风月”,与兄董茂勋怡怡垂老同居。从八曲磨盘石隔溪正对面,沿漫游道边一条足踏小道(涧边)北行数十米即至岩洞下方的茶园。遗址主体主要建于西南——东北走向的斜覆敞口的长形岩洞内。遗址长约80米,最深约7米。遗址尚存多堵夯土残墙,石砌与卵石墙基。洞中部有一呈方形石砌井,长内空2.2米,宽1.9米,深0.7米。岩壁上有许多人工打凿的方形,圆形的孔槽,有就石打凿的台阶,石台,石臼等。中部岩壁下有一就石打凿的半球体石臼,直径约0.42米。从岩壁孔槽看当时建筑有两层。洞东北外侧有一个直径4米有余,深0.8米的半圆形水池,池壁用打凿精致的弧形石料砌成。地上散落了许多砖瓦、石板、陶瓷、石料等断砖碎片。洞东北端由三堵夯土墙组成的圆顶门一座,门洞通高和宽均为1.8米,保存比较完整。洞内是高的一堵夯土墙通高3.8米,保存尚好。当地人传说革命战争时曾有红军在此驻扎。从现场看此夯土墙年代不久远,听徐姓笋农说:原来该处有建过茶厂,岩洞壁上有一块烟熏的黑色痕迹。遗址东北端溯涧而上数十米有一处拦涧水坝,高3.5米,坝上有石砌蓄水池,长21米,宽10.5米,池内淤积,剩余的深度约一米。水坝一部分已毁,无水。岩洞东南向,洞口下方已辟为茶园,东面岩壁下有芭蕉林一片,沿涧而生。</div> <h3>143、丽泽堂</h3><div> 位于八曲溪畔磨盘石对岸,漫游道一侧,三教峰东南麓笋洲。北宋 吴逵构建。吴逵任官间隙崇安建丽泽堂讲学。现堂已久废,遗址除了茶地已看不出原来建筑遗迹,四至不明。</div><div>吴逵(约1099一1157)</div><div> 字公路,崇安人氏,北宋名臣。宣和三年(1121)中进士,历永福县尉,泰宁知县,顺昌知县,将乐知县,升肇庆知府,淮西安抚司,福建刑狱,官至朝奉大夫,政绩斐然。</div> <h3>144、盘龙庵</h3><h3> 位于马头岩南,三十六峰之一的马鞍岩东向盘龙岩北侧。磊石观正对面,沿茶园小道东南向行三十米,右下侧即至。创建人、始创时间失考。现遗址南西两侧各尚存一栋土木平房,其南侧一间后墙及屋顶都有新修的痕迹。房内除了存放茶农的用具,少量的起居物品,并无神像。遗址呈方形,主要部分长32米,宽22米。遗址除了平房四处已辟为茶地,茶地北侧散落断砖碎瓦、陶瓷碎片、打凿平整的石板等建筑石料。遗址还存有石砌墙基、挡墙、台阶、护坡。</h3> <h3>145、景晦书堂</h3><div> 位于五曲溪北隐屏峰西南麓,沿天游票口左侧新修水泥台阶上行片刻就到。南宋庆元二年(1196)刘爚 创建。绍熙五年(1194)刘爚为家父守孝,正逢禁“伪学”,于庆元二年建云庄山房在武夷精舍左傍。刘爚自号云庄居士,继朱熹之业讲学著述,宣传朱熹学说。刘爚去世后,山房废。明万历年间,崇安学者 安如坤 在山房旧址构建景晦书堂讲学。遗址略呈狭长形,除了已辟为茶园,现无建筑遗迹,无法确定四至。遗址巨岩斜覆,敞口洞天,洞内偶见零碎瓦片。</div><div>刘爚</div><div>(1145一1217)字晦伯,建阳人,南宋大臣、理学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乾道六年正月,与弟刘炳共同从学朱熹于建阳寒泉精舍,后俩人经朱熹荐学于吕祖谦。淳熙十二年(1185),刘爚曾到武夷精舍与朱熹相会。庆元二年(1196),“伪学禁兴,爚从熹武夷山讲道读书,怡然自适。筑云庄山房,为终老隐居之计”。刘爚自号云庄居士,宣传朱熹学说。卒后御赐归葬建阳。著有《奏议史稿》、《云庄外稿》、《云庄续稿》、《经筵故事》、《讲堂故事》、《东宫诗解》、《易经说》、《礼记解》、《四书集成》、《文集》、《遗录》等。</div> <h3>146、碧虚庵</h3><div> 位于八曲溪北、上水狮岩西侧,双乳峰南面,在九十九岩之一的象鼻岩正对岸。沿鼓楼坑入口的西侧石砌小道上行片刻即到。始建时间及创建人未知,但该庵在清初已废。遗址可分南北两块呈长方形,均已辟为茶园。西侧靠岩处有就岩打凿平整的墙体。东北两侧临渊砌有护坡,条石与卵石合用,高约8米。遗址尚存石砌墙基和一段高约一米的夯土残墙,地上散落有石础,卵石、断砖、瓦片等。西侧山坡上有卵石砌基。遗址北面有一块平地约五百多平方米,似梯田样分三四层,现树木竞生,十分荫蔽。</div> <h3>147、铁郎寨</h3><div> 位于马头岩西麓,沿悟源涧西行不到三百米即至。创建人与创建时间无考。马头岩西侧一百米有一条两面岩壁夹峙的山涧,东西走向,涧中水流常年不涸,名悟源涧。涧长36米,最窄处仅宽1.85米。东侧南壁上镌刻“悟源涧”三字,此处是当年铁郎寨的第一道关隘。岩壁上多处打凿方形孔槽,应是当年建筑,用于守关留下的遗迹。东侧约十米处左右两壁分别打凿有纵向条形沟槽一条,北壁沟槽长1.22米,宽0.22米,深约0.08米,可能建关隘门所用。东端入涧处有一石拱古桥,桥面宽仅1米,长1.5米。铁郎寨现建筑已废,遗址为两山夹持的山谷盆地,大致呈梯形状,上底长约25米,下底长约48米,现已辟为茶园,无任何建筑痕迹。据清《武夷山志》载,传说古时有神兵在此护佑当地山民,故在此建屋以祀山神。</div> <h3>148、穆庵</h3><div> 位于山北竹窠(翠竹窠)幽谷内。四周峰峦环抱,茂林修竹,苍翠可观,俗称江南竹窠。相传曾有白鹤栖此,又称白鹤窠。清 冯柱雄在《竹窠》诗云:鹤去但寻松作盖,云来尝爱石为龛。心空自得淇园趣,禅悦还从玉板参。飞来峰下(大红袍、鹰嘴岩、竹窠)三岔路口沿石砌茶山小道西行580米,用时不到一刻钟即至穆庵。海拔约330米,座落在东西走向谷内。穆庵 明末清初约(1644)由僧 净参 创建。初建时规模不大。康熙拨贡建安人冯柱雄有为证庵的小巧素雅。僧净参颇有戒行与僧超全常相聚参禅悟道。现庵现存八九十平方的后殿,大部分建筑已废。遗址内有两座村民自建的土木结构的居民平房,做为茶厂。房前东侧有一呈方形的石砌水井,口宽底窄。长约1.4米,宽约1.3米,半池水清澈见底,仍在饮用。还有一棵古枫香树,保护等级为二级,树龄151年,胸围近4米。在茶厂东面二三十米处建有木制结构方亭,四柱分別立于四角撑顶,铁皮瓦,木柱间距为4.6米、3.3米。无墙,无椅,夯土地面。</div> <h3>149、还元庵</h3><div> 位于山北,九十九岩之一的鹰嘴岩东南,火焰峰下。从鹰嘴下方沿茶山小道向东蹬行可至鬼洞。为鹰嘴岩与丹霞幛之间大致东南——西北走向的一条山谷,两侧为高达数十米的陡壁。谷地宽数米至数十米,长约200米。鬼洞又分内外鬼洞,东南段为内鬼洞,两山夹峙,谷底最窄处不到5米,深约60米,长约200米。内鬼洞中部又有一条叉谷,约百米,两侧绝壁陡立。有山泉自岩顶落下,环境幽静,洞内有茶园约六亩各种岩茶名丛。</div><div> 明万历年间(1573_1619)内鬼洞谷地建有 还元庵,创建人失考。该庵后由僧悟空继为主持,至清末约(1911)改名为庆元庵。到民国有居士 林垂标在些居住,且经营茶园,抗战后渐废。现除了茶园,原建筑无存,仅有散落些零星碎片,偶见石砌墙基。</div><div> 外鬼洞内接内鬼洞,外通章堂涧,可分为两段。上段谷底较窄,两侧山岩斜缓,洞内茶园少,灌木林多。下段谷地平坦较宽,茶园几十亩,也是两侧岩壁直立,是岩茶四大名丛白鸡冠生长的绝佳之地。总之谷内溪水汩汩、山风徐徐、照少土松,是岩茶生长的有利条件,所以为茶家必争之地。传民国曾有商家以三两黄金购买鬼洞经营权。</div> 150、四贤祠<div> 位于武夷宫一曲溪北,冲佑观西,徐霞客入山处北,原为冲佑观的附属建筑。明万历年间(1573-1619)建,祭祀宋代有功于崇安县的名宦及学者赵抃(谥 清献)、胡安国(谥 文定)、刘子翚(谥 文靖)、朱熹(谥 文)。又因时用于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书院,亦称一曲书院。遗址已无建筑痕迹,四至不明,现建有景区开发用房。</div> <h3>151、中正公园门坊</h3><h3> 位于六曲溪北天游峰頂后山,民国25年1936蒋鼎文建。峰后妙高台建有“中正別墅”,后山入口处建有坊门一座。坊门南面建有一览亭,可供休息。门坊前后有设登山石道。后20世纪80年代改为妙高山庄,90年代又改为景区防火观察站与大气监测站。中正公园现一览亭与坊门保存很好,坊为石砌结构。公园后山门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已拆除。仅留五十余米处供水井亭一座。1983在原址重建二层楼建筑,内供奉武夷山开山祖师彭祖及子彭武、彭夷的像。</h3> 152、投阳洞<div> 为武夷山著名的七十二洞之一。洞口勒有洞名岩刻。位于张仙岩岩腰,据说张仙张垓修炼成仙在此坐化,又名张仙洞。从张仙岩攀登大王峰顶,必须经过此洞。洞中有一木函,中藏白骨,亦云仙蜕。内片板书:嘉靖十三年,建阳崇泰里民自金鸡洞请下祷雨,后置呜鹤峰石洞中,康熙十九年移措于此。洞口岩溜飘洒,迷朦一片。岩壁有模糊崖刻,依稀可认五言古诗的断句:“登大王峰彳耳,仙蜕得客红。神仙多窟宅,尽在大王峰。万丈梯青壁,千年俨玉容。”洞穴为道士面壁修行之所。距今最近的修建时间为宣统元年(1909)。岩上勒有住持徐希中在这一年建修的纪事岩刻。</div> 153、灵云庵<div> 换骨岩为九十九岩之一,又名均峰。换骨岩略低于幔亭峰,与之比肩耸峙,气势轩昂,岩顶突兀斜倾。《道书》 记载:“学仙者当于(浙江天台)注册,武夷换。” 此处就是“武夷换骨处”,故称换骨岩。旧山志记载“岩穴间,有虹桥板及蜕骨数函”。至今洞内尚存木板一堆,有棺板伸出洞外。相传,宋代,有庐山罗道人于此在灵云上洞南侧,创建 灵云庵 修炼,且在此岩得宝印元文,后仙去。</div><div> 在换骨岩东麓北侧半崖上,发现一座石砌门,门均由打凿的石块砌成,位于海拔400米处,坐南朝北。东依绝壁,西临深渊、北立悬崖,成据险扼守之势。门内外均建有石砌台阶及就岩凿成的台阶上下,大部分已塌。蹬至门前下方,左侧临崖砌有一堵挡墙在岩石上,厚0.75米,长约1.6米,挡墙与门基相依。门基高三米有余。门前侧嵌有石条为门框,内宽0.80米,宽0.90米,门深0.93米,门高2.20米,门顶由两块长1.5米,宽0.4米的石板为门楣,未见门楣以上部分。两侧石砌门墙保持尚好,长约2.6米。门内西侧临渊砌有护岸,与门墙接壤,护岸上部分基本已坍塌,厚1.20米,现存长10米左右。遗址虽荒废已久,已树木郁蔽,杂草丛茂,门内地上仍可见长满青苔的石板、石条等废弃的石料。进门沿石砌小道曲折向南可达岩顶,沿途种有数株杨梅树,其一树干直径竟达20mm。此时正是杨梅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季节,青涩的绿与成熟的红相伴而长的果实,散发淡淡的清甜,令人口感生津,垂涎欲滴。</div><div> 换骨岩南麓半腰处,位于海拔约480米处,有一岩洞,洞长十数米,东西走向,从兰汤桥行此洞约2.3公里。洞内有人工打凿的痕迹及平整的台阶,洞东端可远眺度假区全景及兰汤大桥。此时正逢小满节气,雨量充沛,一股水帘顺着洞上壁倾泻而下,遮住东端洞口。 </div><div> 吾与非衣结合等十人因时间紧迫,尚未搜寻到灵云庵的遗迹。(据载:灵云庵建筑规模宏大,基址可分二层,均为大块条石垒砌,门坊、门楣均以条石构建,占地330平方米。遗址不仅留有石水缸、石臼等生活用具,还留下墙砖、柱础、陶器、瓦片等建筑材料,仅存石砌台阶、残墙、残基。遗址前还有一水池,长7米,宽5米,泉水终年不涸,因泉有七孔,故称七星井。遗址北向十余米处有一石砌方池,长1.8米,宽1.3米,深0.6米。已长满灌木和芦苇)。岩顶早已辟为茶园,现在茶园东、北两侧又新辟出几亩茶地。</div><div><br></div> <h3>154、两岩道院</h3><div> 位于八曲溪北鼓楼坑内,漫游道鼓楼坑入口北行约80米即至。南宋咸淳末(约1274)吴世卿(单字适,又字公衡,崇安人,咸淳进士,官至濠州知州,不谙世俗,弃官隐居武夷山) 建。始建为书堂,后道士陈冲素(字虚白,颇有道行,曾著道书《规中指南》,评述修炼内丹密旨)改为道院后云游不知所终。遗址大致呈不规则的方形,长约45米,宽约30米,已辟为茶园。临涧有一条石砌护岸,现已久废,仅存地上少许瓦片碎片,已看不出建筑痕迹。</div> <h3>155、碧霄道院</h3><div> 碧霄道院坐落在三仰峰东侧(老君岩)下。从碧霄洞东行第一个岔口左侧下行岩底即至。道院宋时建,创建人不详,规模宏大。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字如海,号琼官,又号云外子或山道人,武夷翁,武夷散人。本姓葛名庚,祖籍福清,生于琼州。师著名道士陈楠学内丹,并相从云游各地。南宋嘉定九年(1216)入武夷山,居止止庵、冲佑观,收彭耜、留云长等著名道士为弟子。死后,诏封为紫清真人,被称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曾在此修炼过。清初毁于火,乾隆间(约1741)名士周士芳重建,民国再毁于兵燹。遗址宽约62米,深约22米。已辟为茶园,现也废。有残墙,基址尚存。从部分残墙、墙基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为一排三进门。门为条石门额门框均已倒塌。门前有数株古松。遗址前东侧坡岸下方有古墓。墓已被盗,仅存空穴,穴为圆形。墓前堆积石料方砖等。墓碑已断为几块,碑面布满青苔,大多文字被覆盖,仅可辩认“乾隆三十三年菊月……圆寂比邱慧◎公禅师”,落款立碑人仅可辩有孙三人、玄孙三人同立。</div><div> 碧霄洞在道观后小仰半壁,海拔约650米。洞口朝东北坐西南,是一条长形岩洞,长宽各15米,深21米,分两层平列,下层稍浅,上层稍深。洞中有石灶、石凳、石板等。上层岩壁有镌刻“武夷最高处”,低处一幅已风化严重壁刻,仅辩“武夷、九曲”等字。碧霄洞传为白玉蟾炼丹处,洞处有炼丹井。后清乾隆名士周士芳(宗怀),浙江杭州人,因与朋友游武夷山,见碧霄洞处景色秀丽,随生道心,即隐居碧霄洞,后重建碧霄道院。【20180513】</div> <h3>156、知白庵</h3><div> 位于三仰峰南侧之三隐台,另有仰云庵在该庵右侧。从白云寺向东北行至约2600米,左侧上行约50米即至,海拔约548米。该庵创建于明万历初(约1573年),创建人为道士 黄合贤(号知白,大梁人,今河南开封市),少年好道,曾到三茅山修道,拜 阎希言为师。黄知白见此地有“清切墙头月,萧疏竹外风。草床天地旷,梦上碧霄空”的意境而在此建庵。后朝庭有旨,应召入京,编修《道藏》。回庵在修,无疾而终。明末(约1644年),道士张蚩蚩(传为张三丰)曾在此栖息一段时间,后到虎啸岩隐居。清顺治十七年(1660)道士虞善长重建,规模宏大,殿、堂、楼、阁俱全。号楼“积翠”,崇安县令韩士望为楼题匾。清中叶再毁于兵。现遗址荒芜,面南,遗址前(西侧)有数十株直径达20—30cm的古松,其中两株直径达0.60米,一人抱不过来,另两株直径也有0.40米以上。遗址长约60米,宽也约60米,呈方形。分多层,已长满二米多高的芦苇。层与层之间用石彻护坡、墙基,石砌台阶相连。尚存基址、墙垣、门垣遗迹均有保存。地上散落有石槽、石条、门墩、石门盖等石料和断砖。碎瓦、陶瓷碎片随处可见。遗址面积约二千平方米。遗址内发现了“重建三隐台知白庵碑记”碑一块,篆书,碑面向西北,碑立于顺治十七年(1660),碑宽0.82米,高2.20米,厚0.12米,梯形基座高0.60米。碑文风化严重,字迹模糊,尚可辩“……学道龄已三百……入武夷……懿旨择高真检道……心◎共同游九曲……本也……山中……像勿替否则……之言足徴及……洙泗之……顺治十七年岁次庚午十月二十九日立”等字样。遗址西侧不远处发现道士虞善长的一块墓碑,已断为两截,全文为:“康熙乙丑 仲秋日吉旦 羽化师善长虞先生墓 住持余复茂立”。墓碑高1.60米,宽0.53米,厚0.12米。虞善长即顺治十七年重建知白庵后在庵中修行二十五年羽化,后人余复茂为其立碑。遗址西北侧有一石门,以三块打凿的整石砌成,外宽1.56米,内宽1.05米,内高2米,门额高0.30米,墙厚0.83米。门框有一副镌刻对联:“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现内外荒芜,杂草丛生,树木阴闭。尚存部分夯土残墙,围成一个约二十余平方米的小屋。</div> <h3>157、古井庵</h3><h3> 位于三仰峰北、九十九岩之一的黎道岩南侧的古井窟。距碧霄洞沿小道北行约1.7公里方至,距西侧桃枝寺约1公里,海拔约450米。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释莲山 创建。古井庵又名古兆庵、福井庵。其地因有石窟深碧澄泓,三仰峰下泻之水由石窟下落,四时不涸而称为古之仙井。乾隆五十七年该徒僧正辉重建,并扩大规模,建筑风格遵古刹建制。占地面积约800多平方米。亭、坪、台、门殿置天王殿,内大雄宝殿等俱全。清道光年间(1821—1850)漳州士子蔡仲修到此入佛,号心坦,香火极盛。八十余岁圆寂,庵业由僧宗楷继承。清末香火渐废。遗址主殿长30米,宽15米,坐南朝北。遗址北侧有两道石门,外道离地面有1.50米,内道离地面有3米,石砌护岸,两道均是石砌台阶,现均已坍塌。石门前地上有长形条石,有一条石凳。遗址已辟为茶园,石础、陶瓷片、断砖、碎瓦等散落一地。石砌墙基尚存,石砌坡岸高约十米。遗址北侧有石门,门废。西侧留有部分夯土残墙,石砌基,长约百米。岩壁依崖有一堵门墙,一侧已坍塌。墙外有石砌山道直通山顶。遗址北侧沿石砌小道可登山顶。南端有一座砖砌的土地庙,略呈圆形的洞内无物。</h3> <h3>158、三教庵</h3><div> 坐落在白云岩东向,三十六峰之一的三教峰东麓,海拔约高440米。沿鼓子峰岔路口的土道曲折南行不到800米,历时十五分钟即至。创建人及时间失考。遗址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上部分夹峙在中南、两峰之间,长12米,宽6米,从两峰岩壁之间可望见白云庵。西侧在两峰之间砌有高约3米挡墙,两峰岩壁夹峙之间,地面平坦,两端分別留存约2.2米长的石砌墙基,墙基与几块石砌台阶相连。下部分长15米,宽9米。现遗址已荒芜,草木竞生,树木荫蔽,且未寻见岩壁镌刻二字之处。四处偶见部分墙基和石砌台阶。</div> <h3>159、石鼓书堂</h3><div> 位于鼓子峰西南壁下,创建人 南宋叶梦鼎(1200一1279)字镇之,号西涧,浙江宁海人,考试以最优获内廷对答一,历知府、签书枢密院、右相等,晚年退隐山林,著有《西涧集》。其之后,理学家叶味道(贺孙,字味道,以字行)之子叶釆也曾居此读书 著述。遗址处于三面环山的谷地,略呈方形,长约15米,宽约14米,已久废,现辟为茶园,茶园石砌护坡,茶地偶见砖瓦陶片等遗存。</div> <h3>160、萝庵</h3><div> 位于三仰峰南,三隐台东麓,仰云庵东行约一百多米即至,海拔约480米。创建时间 清顺治年间(1644一1661),创建人僧成喆 清初僧人。与学者王复礼交往甚密,常以诗赋相晤。王复礼曾以诗《萝庵》赠成喆,诗云:“七曲幽栖逸兴浓,薜萝深处隐孤踪;石藏岩下如蹲虎,松影潭中似卧龙。得句推敲乘月色,煎茶品第对花容;终年著述勤铅椠,蜡屐何时得过从。”等佳句。周围风景清幽,深溪茂林。遗址久废,面积约五百多平方米。傍坡而建,可分几层,石砌护岸,树木竞生,枯木覆地,荒芜迹象。现仅存台阶,墙基,残土墙等,地上偶见陶瓦碎片。</div> <h3>161、棋盘石 </h3><div> 位于大仰峰峰腰岩洞内。沿七十二名洞之一的碧霄洞左侧(北)行约200米,右下方大致30米即至一处遗址。遗址由四堵夯土残墙围成一座长方形小屋,屋前下方有几层废弃的茶园,均是石砌护岸。四周树木荫蔽,茶园荒芜。不懂是不是碧霄洞的附属建筑、财产,还是其它遗址,当然也有可能就是棋盘洞遗址的一部分。遗址西侧有台阶与大仰岩体相连,且壁下还有一废弃的土灶。沿壁行走数十米即至岩洞。洞上覆下侈,风雨不侵。洞南端海拔约600多米。洞呈南高北低走势,倾斜度达45度角,洞口东向开,长百米有余。洞南端有一块巨石,长约4.1米,宽约3.3米方正,石面上凿刻有两个方形棋盘,名为棋盘石。相传古时有仙人在些弈棋。北宋著名词人晏殊游览三仰峰时咏道:“洞仙遗下石棋盘,人到壶天静处看。十九路谁弹黑界,几千年自带云寒。面平可布流星势,尘净原无旧藓瘢。乾雹声中闻子响,不知还许釆樵观?”现今,石板面依然尘净无苔,虽其中一棋盘类似现代围棋盘,也未镌刻有纵横各十九行棋盘直线,但是也由100个(横竖均由10个)小方格组成,盘长、宽均是0.56米,四边凿有直线为框,棋盘连框边长为0.68米;另一棋盘(成三棋)也呈正方形,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方形格,且对角线及中线交叉相连组成,边长为0.37米。</div><div><br></div> <h3>162、毛竹洞</h3><div> 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位于一曲溪南靠背岩东南麓,海拔约400米。从回排道梅子桥西行几百米水泥路,停车沿茶地陡行至末端进入杂木林内,沿野道曲折辗转一公里可至此洞。毛竹洞斜敞洞口,上覆下敛。洞内石壁峭立参天,杂竹丛生。传说洞内曾经长有异种“毛竹”,每节旁生怪枝,枝之巨细与主干等大。唐朝茶圣陆羽在《武夷山记》中载:古时,武夷君于幔亭设宴款待众乡亲,并以曾孙称之。散席之际,因一少年侮谩仙灵,致招惩罚,“一夕,山心悉生毛竹如刺,中者成疾,人莫敢犯。”著名诗人李商隐诗云:“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当时回,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div><div> 北宋时期樵阳人氏知微子(一说姓孙,失其名字,留有《知微子》一卷行世,苏试为其作序)到武夷山釆药,结庐于此,渴饮山涧泉水,饿刚吃松果。据传其人得冲举术成仙而去,道行为世人传颂。故江西水平人王通,慕道而来学于知微子,得飞神御气术,能召雷雨。被朝庭诏封为“洞明普静真人”。南宋李纲游此,诗道:“洞生毛竹绿猗猗,枝干扶疏满洞垂;传是群仙游息地,蔽藏不许外人知。”</div><div> 毛竹洞建筑已久废,遗址处有一水平岩洞,洞口朝南,长30米,高约1米,深约2米多。东侧洞内有微许夯土残墙,墙外有桃、梅、柿等古树以及修竹绿叶,环境清幽。洞下有一坡地,砌有墙基。侧又有一洞(下洞),洞为岩体崩塌形成的石门岩洞,洞顶为拱形,洞内岩壁平整光洁,整体看似一扇紧闭的城门。洞外有水帘飘下,落差十余米。周围绿树成荫,境极幽静。洞前有树抱石,石抱树、老鹰石等景色,数株扁担藤以其独特的生长方式,势如盘龙,刚劲古朴,展现了它的苍桑美。</div> <h3>163、义军兵寨</h3><div> 座落于虎啸岩西南、仓基岭半崖。海拔高约290米,从虎啸岩景区道行一线天,道右侧有一废弃岔口,西行曲折不到百米即至。相传为元末陈友定抗击明军时曾聚粮处,故仓基岭亦名仓廪山。后清顺治九年(1652),武夷山民陈德容率众举旗反清,千余人据此为寨,坚守数月后寡不敌众而失败。康熙四十三年(1704),另一股起义军再聚此寨,又告失败。</div><div> 现 建筑已废,岩际尚留蹬道、石门,洞内岩壁有人工打凿的方孔、平整等痕迹。遗址成梯田状,分多级,呈北高南低之势,层与层之间石砌护坡。半崖岩壁斜覆成洞,洞深约7米,长约70米,高十数米。洞口朝东,以石砌护岸,洞外与岩体构成绝壁。有多处石砌墙基和夯土残墙,中部有保存尚好的四堵夯土墙,其中南面两堵墙中间各开有一门,两门均深(墙厚)0.7米,宽1.1米,高1.75米。墙高约8米,上不施瓦,风雨不侵。有部分地面铺有方砖。还有两只圆形石盆,其一在南端洞外台阶下,已破成两片,洞内另一只尚好,直径0.65米,内空直径0.55米,外高0.2米,内深0.1米。石磨、石础、石锁、石舂锤、石料、方砖等散落一地,随处可见。</div><div><br></div> <h3>164、神通道院</h3><div> 位于山北大坑口南,神通岩东麓,崇阳溪西,永乐禅寺门牌坊后左侧(南),蹬石砌台阶约百米即至,海拔高约230米。熊羽飞道行高深,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创建道院后即闭关辟谷炼真,后坐化,留遗蜕不腐,后人将其装金,成为武夷山清,民国时期众多善男信女膜拜的“肉身”仙像。民国时期曾增修扩大院宇,文革时期毁损。</div><div> 现遗址东西长36米,南北宽18米,坐南朝北,基本也辟为茶园,但还可看出中部留有一长方形的天井。南端靠(就岩打凿平整)墙有一个就石打凿的水池,池内长3米,宽0.87米,深0.9米,池壁厚0.2米,至今水池蓄满水。水池旁有就石打凿的平坦地面,中部有一条排水槽。遗址上残存的门托、门板、石础、石条等石料散落在洞里洞外,还有残存的石砌墙基、台阶。有一方条料门额,中部雕有八卦阴阳鱼图。洞内几段夯土残墙。现已作为茶农小息之处。北侧岩底蹬道入口处,坑涧两岸留有一米二宽的石砌桥基,桥面已不知所踪。</div> <h3>165、万卷书楼</h3><div> 座落于星村镇,黄村下厅。詹天麟在延祐年间历官浙江宪幕、抚州总管,任满返里后,元至治间(1321一1323)年继其父任紫阳书院山长,并建万卷楼读书进学。詹天麟与杜本二人在此进学著述终老。现书楼早废,遗址部分改为黄村小学和部分村民住宅。</div><div> 聘君宅</div><div> 座落于九曲平川黄村下厅11号。杜本(1276一1305),字伯原,江西临江人,元代文学家、理学家,学者称清碧先生。其人尤精皇极之旨。元皇庆元年(1312),浙江行省承相忽刺木荐其才,入朝,因得罪权贵而携妻儿遁居武夷山,在学友詹景仁帮助下,于元延祐年间(1314-1320)在星村镇黄村附近构筑“思学斋”、怀友斋,自撰《怀友轩记》,号为“聘君宅”。携妻儿读书其中,怡然自得。杜本读书教学,治学严谨,声名远播,前往拜访的名流,学者络绎不绝,旦夕与詹景仁等人“剖析疑义”,以至“天下名流以事过闽者皆造庐请益”(民国《武夷山志》)。当时崇安最有才华的蓝仁、蓝智两兄弟拜其为师,潜心作诗,成为闽中著名诗人。杜本在武夷山寓居30多年,读书著述,终其一生,撰写了《四经表义》、《六书通编》、《清江碧嶂集》等书,还收集宋末遗民29人诗文百篇,题为《谷音》。杜本去世后,其孙杜圻,字德基,又在聘君宅内建思绍堂以怀念先祖。</div><div> 现建筑已废,遗址已改建为村民住宅。</div> <h3>166、揽石峰遗址</h3><div> 位于虎啸岩南,揽石峰顶。揽石峰为武夷山九十九岩之一,两石揽结,峰势高耸。从景区路一线天岔口,沿茶园东行,耗时约十分钟即至揽石峰。创建人及构建时间未考。</div><div> 遗址大致可分两部分。上部分主要建筑位于揽石峰顶,海拔约400米。遗址四面临渊,地势较为平坦,可分几层。现存几段夯土残墙围成一座约25平方米的方形小屋,中间一堵隔成两间。遗址南侧有一片竹林,下层竹林地上有一呈方形的土坑,坑长1.1米,宽0.7米,深0.8米,可能是被盗的墓穴。地上除了偶见几块断砖、残料等,现树木竞生,浓荫蔽日,已近荒芜。</div><div> 揽石峰东壁半腰,两岩夹峙处,倚壁临渊建有一座石门,为遗址的下部分。门东向,前临危崖,背靠罅隙。石砌门墙临崖而砌,门下墙高约2.8米。门前原砌有台阶上下,现已坍塌。残门高1.97米,无门楣,门框内宽1米,内宽1.07米,门厚0.6米。宽约三米的两侧门墙紧接峭壁,正好堵住罅隙敞口,形成“一夫当光,万夫莫开”之势。</div><div> 门里面积仅有几平方米,呈三角形的地上废弃有几块断砖及石料。门后南壁近似垂直的峭壁上以凿石为梯,陡峭无比;北壁凿有多处方形孔槽,应是架设木构建所用,该处是通往上层部分的唯一险道。</div><div> 残门下东侧的斜坡上,约20米处有一巨石,与山体构成一个敞口小洞,洞前临崖砌有一条南北走向,长约20米的石砌墙基。</div><div> 现从仅存的构建与布局来推测,该遗址更像易守难攻的古寨。</div> <h3>167、香炉峰遗址:</h3><div> 遗址创建人及时间未考。香炉峰位于大红袍景区,山北杜辖岩东侧为邻,是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因以形似而得其名。从天心永乐禅寺(山径)曲折东行约一公里,耗时三十分钟即至峰顶。香炉峰海拔约400米。峰势东高西低,西侧山势平缓,东、北两侧陡峭壁立,南侧危崖绝壁。南壁半崖上部有一条狭长的崖罅平洞,岩洞上覆危崖,下临深渊,距地约60米,地势险要,洞前无路可蹬,我等从岩顶攀援而入。洞也是东高西低,斜度为15—22度,海拔375米。洞口南向,近处可见”佛路勒岩”、通天岩、青龙峰,远眺可见度假区崇阳溪东岸的“水秀”等部分景观。岩罅洞高约3.5米,长约90米,最深处达7米,浅处却深不足0.5米。洞内地面忽高忽低,地伏不平。洞西端建有一堵石墙,据险扼住西侧入口。洞口临渊处均有稍加打凿的台阶,宽约一尺有余,虽可落双足,但脚下深不见底,令人头晕目眩,稍有失足,便粉身碎骨。西侧洞口临渊处嵌有一层石砌台阶,长8米,宽0.6米,可能因无法就岩凿阶,而构筑台阶为之相接。洞内距东端20米处建有一座石门,应为关卡。石门据险而砌,门东向,北依洞壁,南临深渊,堵住路径,把洞直接分为前后两部分。门内宽0.98米,内高1.65米,北墙厚0.4米,紧贴岩体,南墙厚0.85米,宽1.05米,临渊而立。石板为门楣,堆砌石块直至洞顶。石板南端凿有一圆形栓孔,另一侧的栓孔直接凿就在洞顶岩体上,直径均为0.05米。</div><div> 洞东侧二十米石门前是前部分,洞口高不到2米,洞内外杂草丛生,地面上散落一层夯土块,可见原先此处构建有夯土墙,现已无存。岩壁上有多处打凿圆形的孔槽,从孔槽的位置分析,是当时用于构建起居室所用。石门后其余约七十米长的为后部分,除了门后临渊处筑有几米长的石砌护岸,地面有打凿的痕迹外,已是寸草不生。</div><div> 岩罅洞东面约三四十米处,当年应建有一座石门,现门已倒。还有几处石砌护岸残基,地上散落着部分修整过的石料等,现今此处已是草木竞生,已荒芜。</div><div> 如此地势险恶,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来推断,可能也是武夷山据险扼守的小寨之一。</div> 168、漱艺山房 凝道馆<div> 仙榜岩,为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海拔约460米,位于二曲溪东,与溪西的仙馆岩相对。从止止庵后山至岩顶不到900米。一壁横亘,崖面布满龟纹似的裂痕,古人喻为比“虫文鸟篆”更难识别的仙家榜文而得名。明代学者徐表然,字德望,崇安人,一生未入仕途,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在岩顶构建漱艺山房。在山房编写《武夷山志略》四卷,图文并茂。后清董天工修《武夷山志》时,即以此为范本。现山房、馆已久废。遗址略呈长方形,长约200米,宽约20米。已辟为茶园,无迹可寻。</div> <h3>169、百花庄、起云居</h3><h3> 位于琅玕岩前,濒临七曲溪北,因四时山花灿烂漫野而得名_百花源。宋李纲曾诗赞琅玕岩:“玉府锵锵玉笋林,谁从淇隈种岩阴。斑斓犹带当时箨,照水笼烟儿百寻。” 明代(约1500)黎崇真原为浙江天台道士,云游至武夷山,见此处时正百花盛开,问乡人言此处四时花开不谢,即决意在此建居修炼隐居,建庄院,勒“百花庄”三字于溪边猴藏岩石壁。漫游道金鸡社西行约200米即至。明嘉靖举人,太仓学正、福建闽清人王应槐与黎真人友善,其时曾来百花庄造访,为其景色所陶醉,而写有《百花庄放歌》,尽情描绘了此处的环境幽美。后清亁隆间(1736-1795),崇安学者董天星重建,更名为起云居,增建楼阁屋宇,名为凌霄楼,规模宏大。后废。</h3><div>现遗址已无建筑痕迹,有部分墙基,四至不明。西侧岩壁上有两幅崖刻,一幅为“百花庄”三字,旁又一幅为“功成卤龛”四字。石刻下方打凿一龛位,深0.9米,宽0.75米,高0.85米。龛内有瓷坛碎片。龛前铺有一长形石板。现遗址已壁为茶园。</div><div> 猴藏岩:为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岩中林郁竹茂,古来多有猴群匿于岩间林中,故名。</div><h3> 琅玕岩:为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位于七曲起点芙蓉滩溪北岸畔,沿溪耸立,层叠危耸,径极陡险,崖畔碧竹丛生,游人喻为绿色翡翠石,故以美玉别名“琅玕”之。</h3><h3>王应槐</h3><h3> 字懋复,福建闽清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中进士,历官有风节,后因得罪严嵩而罢官,著有《缶音集》。</h3> <h3>171、夺秀亭</h3><h3> 五曲溪北罗汉岩,是进入云窝的那块岩,以形似罗汉而得名。南宋理学家胡寅,因不附和立张邦昌为伪帝之议,弃官归里,靖康元年(1126)构建夺秀亭于岩上,隐居讲学,自号致堂先生。建炎三年(1129),胡寅复出任起居郎。绍兴二十年(1150)再次回到夺秀亭,著述讲学,潜心研究理学,在此处完成了数十万言的《读史管见》及《论语详说》等著作。胡寅辞世后夺秀亭渐渐荒废。淳熙十年(1183)朱熹创建武夷精舍时,在夺秀亭原址上重建一亭,名为铁笛亭。取于胡寅《题夺秀亭》诗中:“更烦横铁笛,吹与众仙听”诗句之意,命名纪念。现亭已早废,无遗迹可寻,树木杂草丛生。</h3><h3> 罗汉洞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位于罗汉岩之麓。纵穿洞穴,能回旋到达九曲溪等五曲之畔,俗称回回洞,为进入云窝的另一条穿洞幽径。</h3><h3>胡寅</h3><h3> (1098—1157)字明仲,胡安国之子,崇安人,理学家、教育家,北宋宣和三年(1121)进士,历至徽猷阁直学士,著有《论语详说》、《斐然集》等。</h3> <h3>172、苍屏道院</h3><h3> 苍屏峰是武夷山三十六峰之一,位于六曲溪北东,与仙掌峰石门岩对立,又与六曲溪南的响声岩隔溪相峙,沿水涧入深谷即至。该峰方正如屏而岩体苍赭,故名。峰壁刻有名道士杨三阳题写的“洗新仙颜”。</h3><h3> 南宋郑简堂在苍屏峰东南壁下,始建道院。道院海拔约300米,漫游道东侧,磴石砌小道上行不到三百多米,耗时七分钟即至。苍屏峰东南壁斜覆成洞,洞口东南向,洞深约5米,长40米。道院依崖而建,呈横条状布局。建筑规模宏大,巨石垒门,夯土为墙,构建独特。大致可分三层,上层在洞内,另二层在洞外。遗址在景区开发后,曾一度有人在原址上构建餐馆,现早已拆除,但水泥地面仍可辨,青砖散落一地。原貌也遭破坏,四至不明,面积大约七百五十米。现存残砖、石砌基、残墙等遗物。洞口长满箬竹。崖壁上有1940年摹刻的“打倒日寇保我中华”、“台湾少年团到此一游”等石刻。</h3><h3> 元人林方游苍屏道院留诗云:“颉颃霞佩久蹁跹,峭壁凌层驾紫烟。天下名山无此境,世间何地更寻仙。云迷古洞还丹室,鹤护仙家种玉田。我欲携书来此隐,苍屏峰下弄云泉。”可见当时此处环境幽美、雅致。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名道金象又于旧址建茶寮隐修。最终毁于兵灾。</h3><h3>金象</h3><h3> 字乾阳,号鹤奴,河南新安人,性情狷洁冲静,能诗善画。初为儒生,后入三茅山修道,继居罗浮山20年,尔后入武夷山,结庐于大隐屏之巅,匾日:“隐居仙居”。年70岁,登峰涉险如履平地。康熙初(约1662)坐化。</h3> <h3>173、云峰庵</h3><h3> 位于八曲溪北,环佩岩顶 的猫儿石 东南侧半山。环佩岩为武夷山九十九岩之一,相传,岩石能发出玉石碰撞的清脆声,而故名。峰顶有一座岩石,神似弓腰欲跃的猫,故名猫儿石,耳旁有一赭色的岩石,像猪肝,两石合称“猫吃猪肝”。岩间还有人面石,形似两人相向促膝谈心。清雍正七年(1729)僧道桓(字竺民,号凡木,尤溪人氏,俗姓杨。少时喜诗书,不涉仕途,好释老之术,弱冠入佛。后至武夷山修行,先居小九曲之泊庵,次建盘珠庵,后创云峰庵。吟诗作画,不少僧人拜于门下)在此创建云峰庵。道桓圆寂后,衣钵由明智,字非固,尤溪人氏,好为诗其继承,明智后,香火渐废。遗址由大小两块不规则的长方形组成。大块长约37米,宽约13米;北侧的小块与大块相连,长约13米,宽约7米。仅存石砌墙基和一座倒塌的石门,门前有石砌台阶。遗址西侧靠岩处有一泉眼,至今有水冒出,已被泥土掩盖,可能是当时的水井,看不到别的遗迹。现遗址杂草丛生,树木郁闭。在荒草荆棘中可见地上散落有石料、断砖、碎片等。遗址似有开过茶地,现又恢复荫蔽的林地。</h3> <h3>174、碧云庵</h3><h3> 位于九曲溪南,仙岩东壁半崖,庵前有高峭岩石,名为飞来石。石上建小亭,称香亭,又称祷雨亭。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由王遂创建。王遂字去非,又字颖叔,金坛人,嘉泰二年(1202)中进士,官吏部主事时,游武夷遇朝廷颁旨于九曲溪放生潭建醮祈雨,故捐资碧云庵以便设醮,加建香亭。后王遂于淳祐三年(1243)调任建宁太守,常来武夷游,写有《游武夷》诗。</h3><h3> 该庵及亭于清中叶荒废。遗址约呈长方形,长约35米,宽约10米,因山体滑坡遗址大部分为泥土掩盖。只留一座石门、沿渊的夯土残墙和几个石料。石门南向,宽1.2米,高2米,石门框嵌石门匾,无字。门墙长约十米,下部为石砌,上部为夯土墙,部分倒塌,残墙高度约4.5米。东侧临渊以打凿工整的条石砌成一米多厚的护坡,高5米,贴壁而立,十分壮观。</h3> <h3>175、莫庵</h3><h3> 位于山北章堂岩北,筇岩东麓。从北次停车场西行,进水帘洞票口,顺章堂涧逆行约5.5公里至云水庵,莫庵位于云水庵于北,曲折登行约600米即至,海拔约473米。</h3><h3> 章堂岩为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石壁耸拔,岩顶突伸而出,有瀑倾泻而下,大旱不竭。僧超位 姓黄,号寿宗,清漳浦人氏。曾师从学者黄道周,好学善诗,居武夷山。曾归故里奉侍老母,后携母返武夷山,在山北章堂岩结庐隐居。顺治末(1661)再入筇岩修建“莫庵”,坐禅继日,待人宽厚,收徒甚多。名震京师的铁华上人为之高足。铁华上人 字明开,漳浦人氏。与师居武夷山筇岩“莫庵”50余年。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正月,以74岁高龄杖锡入京,朝野震动。诚亲王拜访,叩请禅宗大略,书“洞天花雨”额赐之。朝中文士多有题赠。明觉禅师曾应清世祖皇帝召对说法,并赐紫衣敕印,颇有影响。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冯柱雄到此庵游览曾题诗《筇岩》。现庵已荒废。遗址西部分建在筇岩洞中,岩体东壁斜覆成洞,长约100米,深处约3米,高约10米,石柱础,碎瓦、碎砖、土坯等散落洞内,洞口处现已辟为茶园。洞南还有一段夯土石基残墙。遗址还有石砌台阶,可能是庵门位置,台阶南北两侧各存一段夯土残墙,北段长约10米,高约2.5米,地面上树木丛生,灌木成林。</h3> <h3>176、鼎山庵</h3><h3> 坐落于青狮岩东北侧的半岩,清中叶福建龙溪僧教居士邱文近创建。建筑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岩前有种植两棵桃树和数株芭蕉。遗址半藏洞内,洞外。洞外部分已全部辟为茶地,原建筑遗址已难分清。层轰层之间有石砌台阶相连。下层有一个石砌半圆形的蓄水池。洞内石壁上打凿有圆形柱槽及排水槽。长满杂草芦苇的地上散落许多断砖、碎瓷、碎瓦。还有一个就石打凿的方形水池。洞东端有一处平台,邻近的岩壁上已被烟熏成黑色,可能是祭台什么的。</h3> <h3>178、鼓楼岩</h3><h3> 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紧邻八曲溪畔,鼓楼坑内,涵翠岩左。鼓楼岩前,乱石罗列,峻拔千仞;岩间泉瀑飞洒,尽落涧中,又名滴水岩。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在《云窝记》中道,曾有詹仙人在此居住修行。</h3><h3> 鼓楼岩南壁半腰处,有一岩洞,名为鼓楼洞,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海拔仅高291米。此洞坐北朝南,上覆危崖,下临深坑,地势险峻。洞内地面东高西低,宏敞可纳百人。沿鼓楼坑北行,上下登壁攀援,穿越数百米方至,途中危崖险径,树木荫蔽,草林繁杂。</h3><h3> 洞中原有楠木楼,高广均约三四尺,规制精巧。相传是从别处飞来。明代原兵部侍郎陈省曾置身此洞中,写道:“窗棂、甓瓦无非木制,钉头露木外者半寸,测为千百年物。”清初,隐者李卷李怀之记道:“万历庚申(四十八年,1620年)夏,大风雨,鼓楼洞中木楼飞出,越三仰峰而去。土人目击者甚众,落一础如棋子。”传说无稽,但微型楠木楼或是装殓“仙蜕”葬具可能性更大,载以备考。</h3><h3> 现洞内已无遗存,仅见岩体有两处人工打凿的痕迹,其中洞东端一处为略呈椭圆形的石室,石室内壁打凿的较平整,分二层,上层内空(南北)直径约为5米,高2米;下层直径达4.2米,高仅0.6米,可作石椅使用,由此如说是先人会晤之处更为可信。因洞内有蝙蝠栖居之故,石室地面已铺满了一层0.10米厚的灰褐色排泄物,且散发着异味。</h3><h3> 另处,还有一个就岩打凿呈半球形的石臼,直径为0.26米,现断为两半,其一半现弃于巨石一侧。</h3> <h3>开胜禅林</h3><h3><br></h3><h3> 位于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的虎啸岩南山顶。该岩四壁陡峭,屹然独耸,上覆危崖,下临绝壑,山形似虎,劲风来袭,松涛及岩洞回荡,犹如虎啸;又传有仙人骑虎,咆哮其上,声传空谷,震撼群山而得名。有武夷山水缩影之美誉。最为特色的虎啸八景,即白莲渡、集云关、坡仙带、普门兜、法雨悬河、语儿泉、不浪舟、宾曦洞。</h3><h3> 开胜禅林创建人及时间失考。遗址东西长约27米,南北分上级宽28米,下级宽约10米。遗址有平整过的田畦,曾被开垦,现已荒废。地面上仅留石门一座,已不见人工遗存。石门由门墩二块、门托二块、门框二块、门楣一块、横匾一块等八块石料组成。石门高3.28米,宽1.56米,门楣宽2.08米;门内空宽1.26米,高2.45米。额书“开胜禅林”四字,上下款为苔藓覆盖难辨。虽石料无榫,也未用配料粘合,但至今竖立在遗址上。遗址西北两侧都有石砌坡岸,为打凿平整的条形石料砌成,墙面平整。南侧岩壁上有多处打凿的孔槽,应为当年架设木构件时所留。遗址南侧岩石下有陈妙惠墓。墓穴利用天然风化岩洞,用条石围砌半圆形而成,已被盗,棺木已空,石料散落一地,墓碑倒于一侧,碑文:“崇祯元年秋月吉日 范母陈妙惠神位 孝子文弼、女添女仝拜”。遗址东侧也有一墓,土葬,业已被盗,仅存长形空穴,墓碑仍竖墓前,碑文:“乾隆二十四年冬月 圆寂比常静安禅师之墓 承代徒慧文、衢,孙克承、绳同祀”。</h3> <h3>【170926】山北</h3><h3> 位于清源岩南侧,碧石岩西侧二百多米。从清源庵沿久废的石砌台阶曲折南行,翻过一座山体约走400米即至,海拔约370米。遗址处于四面环山的谷内,岩壁下有一南北走向岩洞,洞内现仅存一堵夯土残墙,墙体已挂满藤蔓,洞口植有约2米高的水仙,谷内已辟为茶园。遗址南侧五六十米处有一就岩打凿的蓄水池,三分二已被泥土掩盖,无水。遗址现仅存部分石砌墙基,地上偶见碎瓦断砖。</h3> <h3>【180430】蟠龙</h3><h3> 位于马头岩南侧,从磊石道观土地庙沿小道(向猫耳岩)南行380米,用时不到10分钟可至,海拔约347米。遗址座落在坡顶,视野宽阔,抬头可见西北的马鞍岩,西南向的猫耳岩。遗址自东向西大致可分三层,呈长形梯田状,中层面积最大,东西总长约50—60米,中层南北宽约40米,石砌护坡高达4米。各层四边以打凿工整的石块砌成护坡或墙基,三层均已辟为茶园,层与层之间用宽一米有余的石砌台阶相连。遗址底层南侧下方茶地遗弃一石凿蓄水池,池内空长1.22米,宽0.78,深0.57米,池壁厚0.11米;底层茶地内也有一石凿蓄水池,池内长1.26米,宽0.77米,深0.52米,两池均保存完整,内盛有少量沙土,无水。遗址四周均辟为茶园,各侧有数处大小不等的梯田状山坡,部分也是石砌护岸。现遗址偶见石板,石块等石料外,无其它建筑遗存。</h3> <h3>【20181002-1】</h3><h3> 遗址位于广宁亭西行约五百处,小道北侧山坡的岩体,东西走势的风化岩洞下,拾阶而上即至。何人创建,何名均失考。</h3><h3> 遗址由纵横数堵石块砌基的夯土墙,与洞中岩体相接,隔成三间并排的房屋。其中一屋接墙处建有一台夯土灶,灶上方岩壁发黑似是烟熏所致。夯土灶呈长方体,高0.8米,长2米,宽1.03米。另一屋弃有一纵向断成两半的石鼓,石鼓高0.3米,其中一半不知所踪。地面就岩打凿一方池,长1.06米,宽0.78米,深0.4米,无水,现已被杂草掩盖。屋右侧岩壁上有人工打凿的台阶及石砌台阶,均可通往夯土墙屋上方的小岩洞。小洞东高西低,洞口南向,高约9米。洞东端砌有约2米高的护岸,护岸前地面相对较平整,略宽,尚存崖居遗迹。</h3><h3> 遗址地上现仅存一块石板,石础,且散落了许多断砖、碎瓦,石块等。岩洞外已辟为茶园,仅存石砌护岸,可见遗址原形规模不会小。</h3> <h3>【20181002-2】遗址</h3><h3> 位于刘官寨以南偏东,从刘官寨遗址东南蹬行不到七百米即至。遗址海拔约380米。</h3><h3> 遗址坐落在一处因岩壁风化剥落,斜覆形成宽达百米,深度较浅的岩洞。岩体呈南北走向,洞口朝东。因岩体上侈下敛,洞内风雨不侵。岩体剥落了许多长短、大小不一的洞穴。其中有一洞位于岩壁半腰,呈南高北低走势,长约70米的长条形岩洞,洞最深处2米,窄处仅可立双足,如有不慎,稍有失足,跌入深渊,粉身碎骨。洞北端留有两堵纵向夯土残墙,与洞壁相接隔成一个房间。其一堵残墙长5.3米,高1.05米;另一堵基本无存。在洞口地面外沿有就岩打凿直径0.14米,深0.20米3个圆形孔洞,孔洞间隔3米,似是架设护栏的柱槽。洞南端是一处深达5米,长约8米的小空间,虽地面上散落数块大石,仍可以作为储物间之用。</h3><h3> 遗址南侧岩体下,有六堵纵向,一堵横向的夯土墙,墙上留有孔洞,可能是架木椽所用。其中最高一堵石砌墙基高约4米,长约6米,夯土墙高4-5米。六堵夯土墙,与岩体隔成数个房间,上不覆瓦。其中一间靠墙砌有一方土灶,可能是后人在此焙茶所留下的遗迹。各层之间石砌坡岸,尚存石砌墙基和小段残墙。紧靠岩壁立有三根石条不知何用。地面可见石块、碎片等。屋后岩壁有就岩打凿台阶可通岩洞,岩下有石砌台阶通山下,大多台阶已废,其余部分现已没入一米多高的杂草荆棘之中。</h3> <h3>武夷山佛教</h3><div> 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大乱,为避乱世,隋唐之际,大量士大夫转徒至境内定居,佛教传入武夷山。</div><div> 唐朝开国之际的武德元年(618)就有僧人在武夷山茶洞创建境内最早的寺庙“石堂寺”。贞观年间(627—649)武夷山立为新乡。先民家园初立,限于生计,以佑民,祈福面目而出现佛教开始流行,寺庙渐多。唐代天宝至后晋天福年间的寺庙达二十余座,开元、天宝年间,武夷山人士 哀寿 曾自主在铜钹山建庵,佛道高超,为后人所重,影响深远。天宝七年(748)唐玄宗李隆基派遣登仕郎颜行之到武夷山封名山大川,并立“禁樵采”碑。唐以后由于道教渐渐占据武夷山,佛教受到冲击。唐代虽以信养道教为主,但武夷山佛教一度繁荣,并培育以扣冰古佛为代表的一批高僧。</div><div> 入宋以后,武夷山佛教高僧、名师迭出,仅记载于佛教名籍《五灯会元》中者有近十名。佛教与道教在武夷山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为佛道两教增加许多神奇色彩。南宋以后,由于道教勃兴,并在武夷山占据主导地位,佛教日渐转衰。</div><div> 明清两朝,武夷山脉各地佛教继续发展,到清代逐渐在今武夷山景区内立足,先后在碧石岩、虎啸岩、慧苑、弥陀岩、天心岩等地修建佛寺,聚集若干颇有造诣的高僧。如清代著名画僧原济(石涛),黄道周门人卢寿宗,与其师兄明觉均具盛名。卢寿宗弟子铁华上人居武夷山50年后于康熙五十年(1711)云游京师,传播佛法,使武夷山跻身于佛教“华胄八小名山”。清末民初,由于军阀混战,地方经济萧条,寺庙破坏严重。据民国22年(1933)5月统计,境内仅有寺庙6座,僧人20名。民国28年时,老尼觉普主持募化重建城关西门街的慈云寺。抗战胜利逐渐恢复佛事活动。</div><div> 新中国成立后,佛教活动正常。“文革”时期停止公开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佛教恢复活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