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27世孙、昆剧表演艺术家岳美缇一行探访嘉兴岳氏后裔

米子杂记

<h3>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的某一天,在距濮川(今桐乡濮院)南3里的一片田野里,有一农夫戴斗笠、穿蓑衣、赤双足,正在杖犁耕田。他口唱山歌,手挥牛鞭,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已完全陶醉在美好的田园风光之中。他,就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第八世孙,后来改姓乐的岳茂之。岳飞后裔为什么要改姓隐居在这江南农村呢?这就要回溯到岳飞被害的时候。</h3><div> 公元1142年,岳飞在风波亭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其后代即被朝廷流放于岭南蛮荒之地。至1163年,孝宗改元,朝野为岳飞平反呼声渐高,才得奉诏生还。但因秦桧当权时,国史中有关岳飞功绩的记载多被删削,沉冤难以昭雪。宁宗嘉定年间,岳飞之孙岳珂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即嘉兴知县)住城西南金陀坊,撰《金陀粹编》28卷,辑集有关岳飞的资料,极力为其祖父辩诬。德祐元年(元朝至元十二年),南宋将亡。岳飞七世孙岳琳任南宋金部主事,因誓不在元朝为官,终客死武林(杭州)。其夫人程氏挈二子归居嘉兴金陀故里。其时,岳琳长子岳茂之恐再次遭难,遂改姓为乐(“乐”、“岳”为同音字)隐居于濮院镇南3里的旧岳头村(现属郊区建设乡),世代务农。这就是此文开头的一幕。以后,随着子孙的繁衍,岳氏后裔遍布于建设乡的岳家浜、岳保庵、韩家圣堂、砖场村以及桐乡濮院、郊区洪合等一带。直至明万历年间,岳飞第十七世孙岳元声、岳和声、岳骏声兄弟三人中进士、任大臣,重辅朝廷,这才将姓重改过来,所居也称岳家村。后来他们迁入嘉兴城里,称故居为旧屋村,也称为旧岳村,俗称旧岳头。</div><div> 到了清道光廿六年(1846年),岳飞二十三世孙岳鑑(今建设乡砖场村人)及二十四世孙岳鸿逵为岳珂在嘉兴城内建造金陀祠,并续修宗谱,辑《金陀祠事录》一书,还在旧岳头立圣旨牌楼,建显忠桥等,竭力为祖先歌功颂德。</div><div> 1993年,旧岳头岳嘉贤(据笔者测算应是岳飞第三十世孙)将其长期珍藏的《岳氏宗谱》6卷和《金陀祠事录》1卷献给了市文化部门。据他回忆,原书共有13卷,其它几卷惜已散失。在他家和另一农民家还发现两方雕刻有云纹图案的石块,石块正中各用篆体刻着“圣旨”、“玉音”字样,据分析是圣旨牌楼上拆下来的。村中的小河上,显忠桥仍静静地卧在那里。感受着人世间的沧桑巨变。</div><div>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民族英雄岳飞的英名将永远载入史册,而岳飞后裔避难地也是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人员进一步考察,并给予妥善的保护和必要的开发。</div> <h3>  岳美缇,世界闻名的昆曲艺术表演家,上海昆剧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一年在上海戏曲学校昆剧班追随昆曲大师俞振飞、沈传芷习昆曲小生,后又入戏剧导演班进修,对昆曲的理论及实践均有独到的见解。曾赴世界各地参加艺术节及文化交流演出、讲学、授艺。</h3> <h3>岳家菜:芙蓉蛋</h3>

岳飞

世孙

嘉兴

岳氏

昆曲

岳家

濮院

金陀祠

后裔

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