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三霄圣母殿与清化寺石佛

紫塞金城

<h3>  三霄圣母殿位于曲阳县城南部羊平村,为祭祀三霄圣母的一处庙宇,1993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h3><h3> 据《保定文物》一书记述,三霄圣母殿始建于金代,元、明时期均有重修,该殿建筑面积161平方米,坐北朝南,面宽三楹、进深三楹、高十米,是典型的单檐庑殿式建筑,殿前原有抱厦,现已塌毁无存。殿顶为琉璃瓦脊、布瓦顶,殿前壁上面为方格木隔扇窗,殿内有明柱、垂柱各四根,该殿造型、木结构式样等都具有较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br></h3><h3> 该殿的东西北三面墙壁有壁画遗存,东壁内容为《三霄圣母出游图》北墙壁为《三国演义故事》西壁壁画为《圣母娘娘送子图》。这些壁画除局部损坏、模糊不清以外,大部分遗存完好,从内容、线条、风格来看,壁画为元、明时期作品,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h3><h3> </h3> <h3>山门为近年重建之物,为硬山脊、布瓦顶、中置拱券门、两侧置一对拱形小窗,所配石狮有些偏小,莫非是练举重用的?门前若再能补建一座照壁,即可增加古庙的气氛,又能避开煞气。</h3> <h3>马殿正前方左右若补建一对儿钟鼓楼,这座庙宇会更加灵秀!</h3> <h3>马殿内口砖砌拱券门</h3> <h3>  三霄圣母殿属于道教宫观,该处建筑群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殿宇原为兴圣寺内之殿,后寺毁仅存该殿及马殿,三霄圣母殿供奉云霄、碧霄、琼霄三位女神。</h3><h3> 该处庙宇整体建筑布局,为一条座北向南中轴线上,从南至北依次为山门、马殿、东西厢房、正殿,现存马殿和正殿,山门为近代复建之物。据庙内碑刻载“金天德年间(1149~1153年)重修”,可知该庙始建早于金代。三霄圣母殿经历代重修,该殿木结构形制具有典型元代建筑风格,而且该殿“单檐庑殿式”建筑格式,在古代庙宇应用中凸显它的地位之高。它的主体结构颇似曲阳北岳庙德宁之殿的缩写,殿内四角垂柱与定州大道观基本相同。</h3><h3> 马殿为单檐两坡五脊悬山式建筑,正脊为琉璃瓦顶装饰花纹图案,该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外口木质门板、两厢斜花楞格子窗扇、内口砖券拱形穿堂门,因殿内原有两尊泥塑骑马像而得名。 </h3> <h3>殿内四角斗拱结构</h3> <h3>殿内顶棚木结构</h3> <h3>  该殿东、西壁和北壁均绘有壁画。东壁《三霄圣母出游图》,场面壮观,人物繁多,画面生动,三霄圣母拱手立于暖轿之前,侧有侍从,前有仪仗队,背景有祥光缭绕,霞光普照,五彩缤纷。西壁绘《圣母娘娘送子图》,人物形象逼真,衣纹线条流畅。大部壁画保存完好,从绘画线条、风格看,壁画可能为元、明重修时所绘。 三霄圣母为道教女神,因其主司生育、护佑儿童之责,故各地多有此祠,香火多为妇女供养。<br></h3><h3> 三霄娘娘为云霄、琼霄、碧霄的合称,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三位仙女。她们执掌混元金斗,凡是神、仙、人等,不论贵贱贫富与否,都从金斗转动。从前百姓求子、生育都叩拜三霄娘娘,所以又被民间称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三霄娘娘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h3> <h3><font color="#010101">东墙壁画《三霄圣母出游图》</font></h3> <h3>北墙东侧壁画</h3> <h3>北墙西侧壁画</h3> <h3>西墙壁画《圣母娘娘送子图》</h3> <h3>  该殿在2010年10月13日晚7时发生了一场重大火灾,据说大火燃烧了四个多小时,余火燃烧至凌晨三点才被扑灭。此处文物在那场无情的大火中化为灰烬,殿顶坍塌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是火灾后重修的殿顶屋脊及门窗隔扇。</h3><div> 通过三霄圣母殿这场火灾,对比分析北岳庙内之正殿,德宁之殿曾经在辽契丹时期,被契丹所焚,现存建筑物为元代重修遗存,曾经遭受各方质疑的殿内壁画,为原唐代吴道子所绘壁画,在经历被契丹所焚后是怎样劫后重生的?如果没有三霄圣母殿内壁画、见证这场火灾历程,德宁之殿内的壁画遗存极难自圆其说!</div> <h3> 这是2001年维修之前的照片,该图显示殿前立柱即是抱厦框架残存。(图片来源于网络)</h3> <h3>  据庙内重修庙宇碑刻记述:三霄圣母殿于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五日被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并于二零零一年进行局部维修。为确保大殿永久延续,留给子孙,经省市主管部门批准,县文物部门认真组织,自二零一零年十一月起由省古建研究所施工,对大殿进行全面维修,更新全部梁架,铺设殿顶瓦件,海墁地面石板,墙体抹灰断白,于二零一一年四月竣工,重修后三霄圣母殿保持了其历史风貌。</h3> <h3>清化寺石佛</h3> <h3>  清化寺石佛为唐代遗物,现已残破断为三节,但均无移位,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h3> 据《保定文物》一书记述:清化寺建于唐代,元明曾两次重修,后被毁仅剩唐代石佛一尊。石佛系立像,高七米,面部被整个凿去,现在看到的石佛,系近年当地村委会集资修复后的模样,石佛西侧立有一通汉白玉石制功德碑,记述着捐款人的姓名。从整体形象上看,应为释迦牟尼佛说法布道形象,大佛站立于复莲台之上,上身内穿僧袛支,下穿裙衣,外穿同肩罩衣,右手作施无畏印左手作说法印,表示释迦游行说法,济度众生的气氛。</h3><div> 复莲座直径两米,厚0.49米,莲座下有一方基石,长宽各为2.5米,石佛偏东斜对面约三十多米远,矗立一通明正德十一年《重修清化寺记》石碑,碑身中部有裂痕,但基本完整。</div><div> 清化寺石佛系庙堂殿宇内之物,若按石佛的高度,原庙宇具有一定的规模,佛身后面的方孔似是当初固定在墙山之用。有资料显示:石佛为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所刻,为原清化寺遗物。因为地处无人看管之地,佛头曾经被盗割,今为补刻佛头,所以比例感觉有些失调,刀法生硬在所难免!石佛孤立无助滴面对这荒芜的田野,仿佛在向世人昭示什么,似乎唯有这寒风中吹下的落叶🍂🍂🍂才能陪伴其左右……</div> <h3>  另据曲阳县一位研究造像风格的专业人士和海龙先生认为:“清化寺可能是唐代重修过,但大石佛绝对是前朝遗物,准准的东魏未或北齐初风格。”</h3> <h3>注:文中带有日期的照片均为杨老师拍摄。<br></h3><h3>2017年11月21日紫塞金城、逃禅煮茶整编于保定紫云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