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ay 1</div><div>2012年底从深圳回西安以后,貌似再无什么长途远行,最多也就是坐4个小时动车去太原出差,这次青海自驾游也是喊了两年省外游才最终达成的。当时提议要去的有三个地方,一是青岛,二是九寨沟,三是青海,后来领导拍板去青海。</div><div>因为期待了很久,所以临行前的我们个个很兴奋,第一次自驾游,查了天气预报说是最低温度7度左右,于是我带了毛呢大衣和羽绒马夹,后来才知道,那边温差大,其实压根用不到它们。</div><div>8月8日一早7点正式出发,我们一行两辆车11一个人,由于不能超载,有一个同事独自坐了高铁赶到西宁与我们汇合。出发那天清晨,西安的天气也格外的好,蓝天白云出奇的干净,西边天空四条白色的云如同航空表演飞机拉过的线那般一直向远处延伸,翻看朋友圈,竟然好多人都在晒那四条线的云。</div><div>晚上到达西宁时翻朋友圈说九寨沟8级地震,我们当时心里无比庆幸,还好没有去那边,否则还不知道会怎么样了,感谢冥冥中的好运气,后来朋友圈又传,说那四条线的云就是地震的前兆,如果这传言是真的,我只能说虽然现在科技发达,可当危险来临时我们真的很难预料,很难知道这美丽的背后隐藏着如此可怕的灾难,唯有虔心祈祷,灾难少一点,离我们远一点。</div><div>说来也挺搞笑的,我们那辆车上总计五个人,四个有驾照的,但真正会开的也就司机一个,即使被没有驾照的那个N次鄙视,我们还是心安理得的只管看窗外的风景。车子一路疾驰,车前的路弯了又直了,直了又弯了,高速路上时不时有飞驰而过的车辆从窗外一闪而过,外面的天晴了又阴了,有时前一秒是大雨倾盆后一秒却是艳阳高照。</div><div>我们一路向西,车出了陕西进入甘肃境内,甘肃在我的印象中就是黄土和干旱的代名词,我们见到最多的也是高高的黄土坡,感觉跟陕西关中的感觉差不多,车辆穿过甘肃我们又进入到宁夏境内,我们在宁夏银川一个服务区里吃了午饭,因为民族信仰和习惯的问题,担心我们带的食品有回族同胞忌讳的东西,所以我们就在服务区的开水房站着吃了碗泡面,然后就匆匆上路。虽然是匆匆路过,宁夏的蓝天却给了我意外的惊喜,以前老爸去那边做生意的时候一直说宁夏自然环境不错,可我因为看过太多对宁夏西海固地区干旱与贫瘠的报道,所以偏执的认为宁夏就是一个干旱贫瘠黄沙漫天的地方,这次我们看到的却是个阳光明媚天很蓝云很白的好地方,在这里,天空的云离地面很近,云朵开始有了层次,云朵在天空漂浮的时候,就如同3D电影里画面,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云朵中间,我们离他们如此近,恍惚间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摘一朵。</div> <h3>出了宁夏,我们又进入甘肃境内,绵延的黄土山包开始变成了红色,满眼都是红色的山,每座山都被雨水冲刷的沟壑纵横,一路上透着窗玻璃我们不停的拍照,感叹祖国大好河山随手一拍都是一幅壮丽画卷,。</h3><div>到达西宁市区时已是晚上八点左右,我们去高铁站接同事,站在接车大厅,立马凉意袭来,我们一群穿着短袖短裤的姑娘在来回穿梭的人群中成了另类。</div><div>与同事汇合后我们在车站附近找了一间旅馆安顿好住处,大家都已经饥肠辘辘了。西宁街头到处飘散着牛羊肉的膻味,又累又饿的我们直奔西宁有名的小吃店马忠食府填饱吃饭,它有点像西安的小吃城,但是感觉比较脏乱,东南西北各色吃食倒是齐全,为了品尝地方特色就点了牦牛酸奶,实在不知道吃什么的我只点了份炒粉,说实话,真不怎么好吃,一想到那黑乎乎的牦牛,只吃了几口酸奶的我差点要吐了,看来与动物有关的实物真的不太适合我。</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ay 2</h3><div>第二天又是7点起床,大伙直奔旅馆对面的清真拉面馆,我是实在不习惯大清早就吃面,所以只是在店里打了杯茶水喝着,这茶水是清清淡淡的甜味,有点红枣的味道,我们觉得好喝就问店家是怎么煮的,他们说是秘方,于是我们只能趁机多喝几口,不然下次想喝估计是只能等再来一次了。虽然我不想吃,不过还是尝了一口同事的面,这边的牛肉拉面味道比较清淡,没有我们平时吃的兰州拉面汤里那股浓浓的胡椒味,很是爽口,如果是在中午,相信我肯定会点上一碗的。</div><div>匆匆吃完早餐就赶紧上路前往青海湖。青海湖又名措温布,藏语意为“青色的海”,它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咸水湖、内陆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这些以前地理课上都有讲到,只是我已将所学如数归还给了老师,故上网搜来只为对青海湖多些了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刚出西宁市区就看到道路两边绿油油的山,山顶上大朵大朵的白云,蓝天青山白云,真想跑到山顶上去拽一片云下来。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很多山顶上都有黑色的暗影,刚开始时我还以为是山上发生过火灾,黑影是烧山留下的痕迹,但随着车子的不断前进,我们发现几乎每个山上都有这样黑色的暗影,后来才恍然意识到那并不是什么烧山留下的痕迹,而是山顶上云朵投下的影子,那大片大片的云低低的悬在山顶上,地上的影子随着云朵的变化而变幻着。</div> <h3>车子一直向前,道路两旁的山甸上满是黑色的牦牛和白色山羊,远远的散落在山坡上,仿佛绿色裙摆上镶嵌了无数的黑色白色的珍珠,很想在山脚下停留,但由于时间安排,沿途风光我们只能一掠而过,沿途有大片的油菜花地在蓝天白云和绿草的衬托下闪着金光。每块油菜地里都有一个五彩经幡迎风飞舞,每个经幡都包涵着自己不同的寓意,虽各有意义但相同的都是祈福美好生活。</h3><div>我们一直沿着湖岸线前行,海与路之间隔着大片的草地,我们只是远远的看着她在蓝天边上,中午时分车子到达青海湖的二郎剑景区,湖边盖了很多单户的房子,应该是供晚上在湖边留宿的游客居住,根据西宁的酒店价格,这些房子的应该不便宜,所以我们只能看看而已。景区人潮涌动,和其他景区差不多,大家不是在拍照就是在自拍,不过随手一拍都是值得被留的美景下。同伴们都欢呼着要去坐轮船,我不是想去,我只想安静的待在湖边看风景。这里的太阳从不吝啬她的光和热,只要被照射到的地方都是炙热灿烂的,实在有些吃不消她的热情,我找了个有树荫的地方坐下,没想到又冷得不行,真是个性格耿直的气候。坐在岸边看风景,目之所及无不美不胜收,看久了这如同洗过的蓝天,眼睛似乎都明亮了很多。</div> <h3>时间紧迫,我们只在青海湖呆了两三个小时就急匆匆赶往下一个景点茶卡盐湖。盐湖所在地青藏高原从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这块地面抬起变成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而海水留在了一些低洼地带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一个,茶卡湖内的盐几乎无穷无尽,因为雨水会将更多的盐从周围的山上带下,这里年降雨量小,故每年能注入到这里的水量特别少,加上这里蒸发又特别厉害,故能形成这个含盐量极高的盐湖。</h3><div>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底部有石盐层,一般厚5米,最厚处达9.68米,湖东南岸有长十几公里的玛亚纳河注入。其它注入盐湖的水流很小,且多为季节性河流。开采过的卤水,几年之后又重新结晶成盐层,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与其它盐湖不同的是,茶卡盐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div><div>我们沿着盘山公路一路攀升,道路两边的山坡上牛羊成群,偶尔开阔平地上有牧民骑马奔驰,我们几个开玩笑说:“羊儿呀羊儿,你快滚一只的到我们的车前,让我们把你捡了放后备箱里” 。不过这只是个玩笑,如果你真的动了牧民的牛羊,估计没几千块你是走不出那个地方的。</div><div>赶到茶卡盐湖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左右,太阳已经落到了山顶上,还好这边天黑的晚,八点多天还大亮着,我们买了票,如同急行军一般赶到湖边,游玩的人已经很少了,夕阳给绵延的山镶上了橙红色的边,山的倒影浮在湖面上,那让人窒息的美只有真正见过的人才可以体会到,难怪那天碰到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我自己正好也帮他们拍了张,真的让我感到惊艳。我们一行11个人,真正下到盐湖的只有6个人,其他人都是半路打道回府了,听说中午时分太阳耀眼的时候湖面上天地合一,白茫茫一片的景色是最美的,然而我觉得夕阳下盐湖那一片橙红色更加妩媚动人,虽然在湖里呆了大概15分钟,只拍了几张照片就走了,可我觉得真是不虚此行。</div><div>从盐湖出来已经是晚上近10点,我们决定直接回西宁市区,又是一路狂奔。青海的高速公路只有两个车道,而且不时还有可以掉头的路口,更要命的它还是开放式的,你得随时留意突然闯到马路中间的牛羊,还好晚上不会再有牛羊出没,但怕司机打瞌睡,我们几个一直跟他说话,可到了后半夜,大家都累到不行了,后来只有我一个人坚持着,到旅馆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两点多钟,简单洗漱就赶紧睡下了。</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ay 3</h3><div>第三日行程安排的比较松散,一早睡醒,步行去了西宁文明遐迩的东关清真大寺,那里是西宁十多万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青海省内规模最大,历史悠久,与西北地区著名的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并称为西北四大清真寺。去时早上的礼拜已经结束,只是三三两两的游客在寺内驻足,寺庙是个庄重肃穆的地方,进寺不能衣着暴露,我们穿短裙的同事没办法,只能将我的丝巾系在腰上做了个简单裙子才进到寺内,不过进去后我们才知道,她那种到膝盖的裙子应该是可以直接进去的。对宗教没有研究,不过我对所有精神信仰的崇拜都是真心理解和尊重。</div><div>去青海之前表妹就跟我介绍说,青海除了去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是一定要去的。</div> <h3>从清真寺回来,我们去超市买了一些特产,已经是11点左右,我们直接前往塔尔寺。塔尔寺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文化活动中心,面积约600余亩,虽然我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但是塔尔寺的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和堆绣是值得一看的,酥油花让我尤为印象深刻,据导游讲,酥油花是每年要重新做一次,必须低温操作,酥油花所用的颜料全部是珊瑚砗磲等名贵天然矿物磨粉制成,故成本极高,寺里所展示的大型酥油花成品造价都在百万以上,故虽然寺里香火旺盛,但每年的开销也不是个小数目。成品酥油花在一个被安装了很多制冷设备的密封玻璃橱窗里展示,酥油花颜色鲜艳造型栩栩如生,因是佛门圣地,寺内禁止拍照,所以我们没法留下任何影像资料,不过大家可以上网看看。另外壁画应该就是我们所去参观的唐卡博物馆,小小一个店面,里面挂着一些作品,那里的唐卡作品是作为商品出售的,小幅的都几百上千,大的更是价格不菲,据说是因为绘画所用颜料与酥油花一样,都是天然矿物颜料,成本太高,所以价格才会如此高,不过绘制唐卡的师父据说是免费作画,售卖所得会全部用于寺庙的维护与建设。塔尔寺里还珍藏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而且还有自己的佛学院,专门培养寺里的喇嘛。我们请了专业导游讲解寺庙的相关历史文化,因同行人多,而导游又不用话筒,听得断断续续不知所云。寺里很多佛像,很多游客香客都在佛像前请盏酥油灯供奉许下美好心愿,我也在文殊菩萨那里请了一盏,当时没有许什么愿望,如果可以,这个愿望留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再许吧。我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但祖辈里很多人都信奉佛教,所以我可能骨子里对佛教有种天然的好感。也许我们并不信奉什么神明或上帝,但我尊重所有有思想有自己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h3><div>从塔尔寺出来我们就直赶往兰州,到了兰州已是晚上八点左右,由于没有提前预定好旅店,我们开着车在兰州的西关十字绕了两小时多,不得已住进一家被我们看一眼就淘汰的旅店,这是我所住过的最糟糕的旅店,卫生间的屋顶烂了个大洞,里面的各种管道脏兮兮的横在头顶,最要命的是有一个篮球那么大的石头就躺在那洞口,我可能是有被害妄想症,洗澡的时候一直觉得它会掉下来砸到我,害我冲了一下自己就赶紧出来了。</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ay 4</h3><div>到了兰州,不吃一碗兰州拉面怎么行!回去那天,一早我们就去了兰州西关的步行街上吃了一碗据说已经开到日本的马子禄牛肉拉面,人真不是一般的多,很多人就直接站到店门口端着碗吃了,拉面味道清淡,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惊艳,总体来说还不错。</div><div>我们此次出来有两学生随行,一个小学生一个中学生,打听了一下兰州比较出名的景点就是黄河母亲雕像,顺道想给他们进行一下爱国主义教育,可我们在那附近前后左右绕了几圈浪费了1个多小时楞是没找到个停车位,后来只得作罢直接返程。 </div><div>回时已没有去时的新鲜感,疲惫不堪的我们在车上各个东倒西歪没了激情,他们说再也不想来这了,可我还想去,我还想在那山顶上看飞云流转,我还想在那大草甸上看牛羊散步。虽然我不是个旅游的狂热爱好者,但我希望能常常出去转转,看一看不同的风景,呼吸一下不同的空气,感受一下不同的风土人情。</div><div>旅行的意义不在于目的地,而是在于去往目的地的路上,愿你常常在路上,愿你一直在成长。</div><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