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上海陆家嘴地区最大的石库门地处浦东大道东方路口,裕景大饭店的对面,门牌号码是钱仓路350号。</h3> <p class="ql-block">东面是梅园新村,西面是崂山新村,在房地产开发浪潮中这幢石库门居然躲过一劫,没有被列入拆迁之列。</p> <h3>航拍镜头下的石库门宅院,体量很大。</h3> <h3>经过一番研究和考察发现如今华丽转身的一家石库门民宿,却有着许多背后的故事。</h3><h3>提起钱仓路,老浦东的上海人马上会联想到其昌栈,因为这里原本曾经是一个海军船坞基地,光绪十七年(1891年),其被公和祥码头公司购买,后改建为其昌栈码头。</h3> <h3>因码头中间有一条直通黄浦江边的街道,江边设有轮渡栈,故码头分为东栈、西栈。抗日战争日军侵占上海后,其昌西栈一度被日军接管后改名为大和西码头,东栈改名为大和东码头,战后为英商回收。1987年,其昌栈大街从浦东大道至栖霞路的一段改名为钱仓路,在浦东大道上还设立了钱仓路东站。但周围群众仍习惯性地称其为其昌栈。可见,一个用了100多年的老地名,是不会轻易在老百姓的记忆中消失的。</h3> <h3>这幢古色古香的历史老建筑称陈氏民宅,陈氏民宅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房子的主人是浦东人,抗战之前曾经在武汉经商,积累了相当的资产后,重回故里建造了这个大宅院子,宅院属于后期石库门建筑,建筑总面积约为572平方米,混合结构二层,五间二厢房的三合院,二层有贯通的"走马楼"。宅院的周围建有许多平房,当年用于出租。</h3><h3>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后,上海沦陷期间日本人突然到此,将房客全部赶走,陈家也被赶到主楼南面的平房内,然后日军在这里开设了两家慰安所。中心主楼被日本人开设为军官慰安所,四周的平房是士兵的慰安斦。</h3> <h3>据主人的儿子陈炳荣老人回忆,慰安所里的"慰安妇"清一色都是中国人,约有30到40人,各有编码。这批"慰安妇"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被日本人诱骗,二是由人介绍入内无法脱身。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时,日本人一声不响地跑走了,可怜的中国"慰安妇"们也四散而去。</h3> <h3>20世纪60年代,陈家以6万元的价格把宅院卖给了国家,后经有关部门出面牵头组织上海师大历史系把当年的日军慰安所辟建成"日军慰安妇史料陈列馆",上海社会各界营造一个有特殊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3>陈列馆通过真实历史的展示,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历史的陈迹,铭记令人愤恨的历史,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h3> <h3>2003年,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管理署将陈氏民宅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h3><h3><br /></h3> <h3>2017年锦上云宿民宿管理集团筹措巨资,完成对老宅的内外装饰,"锦上无波云出岫,洋场古韵泛新生",如今华丽转身的时髦精品酒店,地址改为浦东新区东方路121-1号。</h3> <h3>纵使囤于摩登大厦间,老宅的气韵依旧能镇住人心,儒雅且端庄,独处一方安好。华服倩影、觥筹交错,那画面、那氛围,真是散落了一地的零星腔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