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头,不朽的歌 摄影/文 上官卫国

那就是我

<h3> 山的那头 不朽的歌</h3><h3> 摄影/文 上官卫国</h3><h3> </h3><h3> 山路迢迢,隐着滚滚的木轮风尘,把山那头牛铃的吟唱与扶犁、赶车人嘿嘿的吆喝,如弦着秋的韵味,涌进我的心里。这是一次沐着远古甘霖与风霜的远行,在我的心中留了一道深深的辙痕。</h3><h3>那是仙境么?我置身在如梦如幻的现实中。这里没有灯红酒绿,没有浮世的狂躁,也没有推杯换盏的声色犬马,有的是世代山野的恬静,人的质朴,不知疲倦的品格和挥去轻浮的人格。所有的,宣泄着勤劳智慧,善良淳朴的人们不朽的生命。</h3><h3>劳动者,各有不同的艰辛。木轮车却有不同的滋味。若没有蔡志平老师与邓海老师的精心策划,把邓海老师珍藏多年的《木轮车》原创地毫无保留地奉献,许是无缘领略木轮车的风情。兴许得不到触动灵魂的人生洗礼。看似平淡,韵味幽深。</h3><h3>也许上天的恩赐,今生今世哪能感受木轮车的沧桑与体温。</h3><h3> 山路弯弯,九曲回肠……《九歌·国殇》&quot;车错毂兮短兵接&quot;的屈原诗句,记述的夏商周时木轮车驰骋疆场,尽显威风的悠久与壮烈,当今,也不失风姿。遗存的故人洞穴和随处可见忙碌的木轮,叙述着沧海桑田,把夏后时代奚仲发明创造&quot;車&quot;的象形文字的实物,作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镌刻在民族的丰碑。</h3><h3>木轮车,这一生产生活的工具,家家会做,家家都有,赖以生存,世代低吟传承。轮毂在地面摩擦敲击,轮轴在旋转中咯吱咯吱地声响,牛铃叮铛叮铛的轻扬,延绵往事,憧憬希冀,永不停歇地行进,铿锵悦耳,情声如诗。 </h3><h3> 这里是洮河的生命之源。它千回百折五百里,奔流黄河不停歇。似琼浆,如血液,孕育了勤劳淳朴的先秦儿女,用脊梁擎起了天,抚育了地,谱写了一部催人奋进的史诗。</h3><h3>难已忘怀啊,挥之不去的牛车、木轮、车辙和满目的稼禾与洋溢着笑意的眼神;碧水蓝天般的晶莹,坦荡如砥的人生,在我心中永恒。</h3><h3>不是吗?你梳妆大地,他探揽月九天。天地间,演绎着同样的活剧。英雄属于你们推动历史车轮烈烈飞歌的深爱伊人。这个世界,永远镌刻着你们的印记,我的魂魄永远依附在你满是酸酸汗味的躯体。</h3><h3>我愿独享你的景致,沐浴在野花盛开的阳光里;回味灿烂的笑容,磨砺艰辛的环境,品尝心酸甘苦,沉浸在你伟岸的生命……</h3><h3>我欲乘风再去。挥去浮尘,紧紧地,静静地,把思绪、把目光、一掠在哺育洮河的那片土地,倾泻在那些至亲至爱,艰辛跋涉的天宇。</h3><h3>我离得太远……不是路,而是心。没有揣摩天边的呼唤与呻吟,丧失了月圆之时浓郁的热情。</h3><h3>礼赞,木轮车勤劳淳朴坚韧象征的巨人。你为荒原注满生机,你为生灵孕育坚强,你为群山舞动旋律,你为前世今生与未来传颂不朽故事,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着威武雄壮的活剧。</h3><h3> </h3> <h3>陇南礼县的青林和山的那头,有一曲讴歌不尽的歌谣,恒古传奇,荡气回肠。</h3> <h3>山路弯弯,承载着千年的梦想。</h3> <h3>他们用几代人的目光丈量这条生命的通道。</h3> <h3>肥沃的土地埋藏着金子般的希望,那种坚韧早已铸成钢铁般的意志,艰难的跋涉中透出几分悠然。</h3> <h3>骄傲吧,我的伙伴。你的傲骨撑起了我的世界</h3> <h3>收工啦……木轮车盛满了汗水浇灌的喜悦,山岳为它让道</h3> <h3>回望那片土地,希望种在心里,明天,我们再次相遇</h3> <h3>滚滚的洮河,抚育了这片生灵</h3> <h3>清晨弥漫的大雾里,劳作的人们小憩在如梦如幻的田野,宛如仙境,所有的希望都在这里诞生</h3> <h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抗争是呐喊,他们豪情激荡在山谷深处</h3> <h3>满是收获的喜悦,倾注在这片土地</h3> <h3>犁开的是心扉,播下的是希望,期待的是月圆,绽放的是晨曦</h3> <h3>把想说的,寄托在木轮车的辕上,心领神会的老牛,扛起的是泰山般的重托,披荆斩棘,一路高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