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双湾村里那抹“中国红”(散文)</h3><div><br></div><div> 雷锦</div><div><br></div><div>在四季分明的大自然中,植物本身无法根植并保留不变的红色本象。但初冬后被皑皑白雪所覆盖的木垒平顶山,有那一抹 “中国红”却时常驻留,像深夜的点点星火在闪动,给人以烈焰般燃烧的激情,更让人生发一种庄严、自豪和力量。这,就是飘扬在高山之巅的国旗带来的红色感应。</div> <h3> 11月12日,立冬后的第五天,我被邀来到昌吉州委组织部“访惠聚”驻村点一一木垒县照壁山乡双湾村采访写作。我乘坐的皮卡车沿着狭窄的山区柏油路攀援而上,山路早已被冰雪覆盖,车轮不时倾斜打滑,活像上演“冰上芭蕾”。</h3> <h3>在奇险陡峭的山路上,车子恰似五线谱上跳跃的音符,经过30多个s、z形和连体z形弯道,大约行驶30多分钟后,我终于到达距县城30公里远、被称为“木垒屋脊村”的双湾村。</h3> <h3>我感叹"双湾村"名不虚传,几何极数的山湾数量究竟有多少,世居这里的村民没有一个能说得清楚。这个村处在平顶山这座庞大山体的凸凹皱褶里,毫不夸张地说,它创造了全州450多个村的“三个之最”:海拔度最高一一村委会所在地1610米;村民居住最分散一一全村303户分居在山坳处,三五成片、独户成点,寥若晨星;无霜期最短一一年均只有4个多月,仅能种植小麦和豌豆。全村28平方公里,纵横两极相距在10多公里。如此环境下的村,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兴办公益事业更是难上加难。</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我在驻村工作队队长、州委组织部副部长马长江的陪同下,在浓雾茫茫中驱车“周遊”。虽然大雾笼罩着双湾村,但我们的小车行驶在坚硬平稳的雪地油路上,絲毫没有“出轨”,老马识途的驾驶员,游刃有余地驾车游弋在雪海之中,完全消除了我之前的担心忧虑。</h3> <h3>一会儿,眼前出现朦胧不清的农舍轮廓,但家家门前飘动的国旗红色远远穿透迷雾“剑射”而出,映入我的眼帘,车子便朝那点点红色方向驶去。因天色已晚,我们抓紧走访了一户名叫王生金的农民家:院内整洁,房舍崭新、肥羊满圈,一群麻雀叽叽喳喳群居在棚圈里“聊天”凑热闹。老王家院内一派兴旺,一看是个富裕户,全家6口人,今年人均收入近2万元。通过“掀起你的盖头来”,我看到了村民日渐富裕的生活缩影。当然,我也期待天晴雾退时一睹村貌的真切。</h3> <h3>次日,如我所愿,浓雾退却,艳阳高照,天晴气爽的双湾村,银装素裹,呈现出“巍巍丛山披银装、波光潋滟泛金光”的壮观景象。双湾村,空气新鲜,洁净如洗,这里是农耕文化的保留地,是通达木垒高山草甸马圈湾风景区的必由之路。夏秋季节的双湾村,犹如身着碧绿裙装的婀娜多姿的少女,展现出诱人的风韵,使得成为“风景这边独好”的田园风光摄影天堂。也许正缘于此,老天为了减少世尘纷扰,给其披盖上防尘雪衣,尽早保护它的环保圣洁,以待来年增色引人。</h3><div><br></div><div><br></div> <h3>当然,在一片白色村景中,飘扬在山湾的国旗则是最为惹眼的“红景”。中国红,是国人的文化图腾;国旗,是国民的精神皈依。猎猎舞动的国旗仿佛在向来客诉说今年以来“访惠聚”活动给村里带来的新变化——</h3><div><br></div><div> 今年3月初,整个平顶山上还“高天滚滚寒流急”,寒意刺骨。但双湾村这一逆温带却让人感到“大地微微暖气吹”,丝丝暖意扑面而来。因为,村里迎来了昌吉州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深夜,山上漆黑如墨,万籁俱寂,唯有工作队办公室的灯光在跳动放亮。面对村里基础条件差和“七沟八梁十道弯,不是丘陵便是山”的自然环境,工作队“白+黑”地调研、筹划“六个起来”篮图:让国旗在双湾村飘起来,让柏油路铺起来,让路灯和偏远农户的电灯亮起来,让最后一部分村民家的自来水通起来,让破旧房舍及院落新起来,让贫穷村民的心暖起来。</div><div><br></div><div> </div> <h3>高山飘出的中国红,似乎成为双湾村工作队工作的符号。为了这抹红,工作队可花费了心血。“先让国旗在双湾村飘起来,让祖国在我心中,增强村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力。在国旗飘扬的地方,决不能让贫困落后再继续延伸。”工作队长马长江画龙点睛的话语点破了升国旗所蕴含的深义,给工作队员以启发,给村民以鼓舞。春去冬来,工作队坚持周一升国旗仪式雷打不动,对偏居一隅、无法集中的村民,工作队员自制流动旗杆等设备,肩扛手提、翻山越岭,不管风霜雨雪,还是山路崎岖艰险,都赶去将升国旗作为必须的“作业”认真完成,从不停歇,使国旗飘扬在山湾里的每个角落,更飘扬在村民的心中,让村民激发出爱党爱国情怀,接受国旗下的感党恩教育。“中国红”成为山区一道耀眼的风景,也成了村民心中的信仰寄托。</h3><div><br></div><div><br></div> <h3>在国旗引领感召下,工作队抓紧跑项目、找资金,其他五项“起来工程”也夜以继日、热火朝天地实施。如今,4公里柏油路铺好了,66盏路灯放亮了,剩余30多户村民的自来水开通了,家家户户的破旧房和破败院落修缮一新,贫困村民的生活得到关心救助......</h3> <h3>今年工作队用于访惠聚的资金达1500多万元,给落后的双湾村历史上写下了天文数字。如今,村貌变化了,村民日子逐渐过好了。今年虽然农业歉收,但村民人均收入预计也在16000元以上,村民的脸上荡漾着开心的笑意。</h3><div><br></div><div><br></div> <h3>工作队用“访惠聚”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对村民进行国旗下“爱祖国、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感恩教育,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只有党的好领导、国家的好政策,才有农村的新变化。我们感谢访惠聚工作队为我们村办了这么多的好事。”一个坚定的信念凝聚在鲜红国旗下,一种美好的愿望升腾在村民心中。</h3><div><br></div><div><br></div> <h3>又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早晨,旭日东升,把金辉洒满整个平顶山区,更加映衬出国旗“中国红”的鲜艳和大气,双湾村又沐浴在温暖的朝霞中,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h3><h3>(作于2017年11月14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