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径山一叶》</b></h1><h3> 从高速公路出口一进余杭长乐镇,两边就是几百亩新复垦的茶园,同行知情人说这片原是中国茶科所的。十多分钟后,车就到了长乐镇,长乐农技站肖站长带我们一行到径山茶叶协会,陈会长热情接待我们并介绍了径山茶叶生产和销售的情况。协会办公地就在一个径山茶的生产加工企业内,就便做了参观,了解径山茶的生产工艺,特别是第一次看到抹茶加工车间和设备,对抹茶加工技术有了认知,大有不虚此行的满足感。</h3><h3> 座谈和参观后,我们便去径山看茶园,上山沿途风景如画,油亮亮的柏油马路两边,植着城里用的草皮,小草如茵,有水杉等各种树排成一线;一米多宽沟渠里水清澈见底,沟对面许多地方有成块的小竹林,韵味别致;农家的房顶有红、浅灰、浅蓝,墙有白、黄、枣红等各色,每个院落都整洁有致,坪上大多停着小车,偶在路边还可见小公园,环境优美;新农村景象跃然让人神往。</h3><h3> 上山的风景更加优美,成片成片的竹林窜入眼帘,远观高处,林木葱茏,不由心旷神怡。</h3><h3> 半山腰的茶园管理得非常好,枝繁叶茂,碧翠欲滴,可能也是一年只采春茶的缘故,我们湖南许多地方的茶场因生产黑茶,春茶之后还会在夏秋两季重采,十月的时节,茶园很难有如此的风采,于是欣然照了张相,做为留念。</h3> <h3> 径山上的径山寺是千古名刹,不去遛一眼岂不枉到径山。不巧山寺正在重修,据说扩大了几倍的规模,恢复宋代建筑风格。因有点关系,有机会造访了寺中的法涌禅师,听他介绍径山茶文化。</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径山茶</b> </h3><h3> 径山茶因历史的因缘,名头不小,只因近现代茶叶产业的发展,市场点有率下降,现在的人对径山茶的了解日渐式微。</h3><h3> 径山乃天目山之东南峰,1270多年前的僧人到此地开寺,带来茶种,种于寺院之地,从而开径山种茶之风。陆羽于径山苕溪畔与友人煮茶论道,著旷世名著《茶经》。宋代受宋徽宗爱茶的影响,点茶法和斗茶的风气从上层流行到民间,茶饮之风盛行。又因南宋建都临安即现在的余杭,交通方便,文人会集,造成径山寺名寺派头,创径山茶宴,成禅茶一味。并由来中国留学的日本僧人将茶和茶文化带入日本,其中最重量级的当属园尔辩园和南浦绍明。园尔辩园将茶种和种植之法制茶之技带到日本静冈,成碾茶之法。南浦绍明学成归国时,带去了茶经七部,其中《茶道清规》三卷,以及茶道具、茶擡到日本崇福寺,后又主持其他寺庙,推动径山茶及茶文化在日本的发展,日本现在茶道和抹茶在都保留着径山茶的传统。</h3><h3>径山茶属绿茶,工艺路线为鲜叶摊放、杀青、理条、揉捻、烘干,也称碾茶。与我们流行的绿茶加工工艺之间的差别主要杀青方式不同,径山茶用蒸青,其他绿茶多用炒青。抹茶要用碾茶工艺加工的绿茶才能制作,就是将绿茶用机器粉碎到1000目以上,方法有多种;手工的则用石磨,专用的石磨可将细度磨到2500目,到这个细度,做抹茶打花斗茶才好。高品质的抹茶要选好的品种,种植时要遮阳,这样才甘浓苦轻。 </h3><h3> 径山现种植茶叶6000多亩,鲜叶不能满足当地生产销售需要,茶企要从外地收购鲜叶或在外地包茶园自种来保证原料供应。径山茶有45%出口,大多销往日本。</h3><h3> 在径山茶叶协会喝了一泡径山绿茶,感觉香气不如流行的绿茶高,其它差别不大。</h3><h3><br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b>径山禅脉</b></h3><h3> 国一法钦禅师承牛头宗六祖法乳,于径山喝石处开山,遂建径山禅道。此后一千二百多年,法祠不绝,名僧辈出,有名的有大慧宗杲、虚堂智愚、无准师范等等,使径山禅脉千年不绝。尤以大慧宗杲卓越,于此大昌临济宗杨岐派禅法,僧人多时有一千七百多人,建千僧阁,史称临济中兴。</h3><h3>径山禅兴,也离不政治人物的支持,历代均有皇帝、高官结缘径山寺,于宋为盛。唐代宗诏法钦禅师入京为国师,吴越王钱鏐临终告其子钱元瑾:"吾昔自径山法济示吾霸业,自此发迹,建国立功!故吾常厚此山焉!他日汝等无废吾志!",其后人均承志支持径山寺。宋太宗赐径山寺佛国舍利,宋真宗赐名径山寺"承天院",宋高宗游径山登凌霄峰遂建"龙游阁",宋徽宗赐名"径山能仁禅寺",宋孝宗赐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遂成五山十刹之首,被兴誉为江南第一禅寺。康熙亲书"香云禅寺",日本称径山寺为"万寿寺"。</h3><h3> 径山之名,流芳海内,宋代成日本僧人留学中国的首选地,一批批到此学习。著名的有圆尔辩圆、南浦绍明、义伊等数十人,回日本后或为名寺主持、或开宗立派,广传中国禅法。</h3><h3>川流不息的禅僧,络绎不绝的香客,使径山寺的接待任务繁重,从而改唐朝的煮茶法,开启点茶法,以便待客,进而影响国人饮茶习惯,使唐朝的煮茶发展到宋朝的泡茶,饮茶从此更加方便,这也是径山茶对中国茶文化发展一个莫大的贡献。禅门威仪和修行摄心的需要,生活的茶与禅的修行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了形式庄重、仪轨严格的径山茶宴。径山茶宴有十道程序,喝六匝茶。</h3><h3>禅茶一味或称茶禅一味的径山文化,对中国文化对外的传播尤其是对日本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日本现在的茶道文化,基本保留了径山茶文化的传统。日本的佛教文化中,许多也有径山禅文化的影子。</h3><h3> 余以为径山禅茶文化的兴盛,是"禅传茶名,茶承禅意"。 径山有此一叶,实为幸甚。以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径山茶宴做为文化表演可以,日常饮茶会友大可不必如此麻烦。径山寺法涌禅师送了我一本《千载传心》,使我对径山禅茶文化有一个初步了解,在径山茶叶协会得到的一本《径山茶文化研究》,证明当地对保护和发展径山禅茶文化的努力。没有这两书,也许我没有动力写这篇短文。在此致谢! </h3><h3><br /></h3><h3> 阿 财</h3><h3> 2017.11.20</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