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听评课

<h3>  一年一度的听评课活动在初冬的暖阳中拉下帷幕。回顾这二十多节课,是教师成长的足迹,更是精湛教学技艺的展示。</h3><div> 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可见教师的扎实基本功、良好的数学素养,合理的教学方法,更是让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br></div><div> 如:李红丽老师《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在突破难点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长短无关时,利用肢体语言,让孩子真切感受,用手指摆成剪刀形状,变大,变大直到手指张开的,不能再张开。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了角的大小与张开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还幽默地说了如果手指你张开的话会出问题。方法方法选取的好,让孩子通俗易懂,这样就很容易的突破了难点。孩子也不再纠结于边大边长了角就大,这个问题。</div><div> 还有孙凌风老师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让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是李老师本节课的重要目标。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采用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去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操作中,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不同角度思考,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并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既充分张扬了学生的创造个性,也为概括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活动。通过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的拼剪环节,使其课堂充满了实效性,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div><div> 这次可喜的是以前不够重视,不敢尝试的综合实践课、活动课。在这次公开课中,就</div><div>主动挑战。</div><div> 夏俊霞老师的《掷一掷》综合实践课。夏老师在《掷一掷》的教学设计中设置了超市摸奖这一生活情境导入新课,随后的掷筛子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求知欲。两个表格的设计为学生得出规律性结果功不可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数学思想得到提升:一是可能性的大小要考虑发生的可能情况,不应只关注表面的数量,要进行深入分析。二是要想得出规律性的结果,要经过大量的实验,实验次数越多,得出的结论越为准确。</div><div> 刘贵玲教师的课程意识比较强,数青蛙是一道经典趣味题,形式活泼,用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的能力。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刘老师大胆尝试开发为一节数学《数学游戏》课,她用青蛙跳水这首歌,然后引入课堂,同学们在活泼欢快的气氛中进入了课堂。孩子们从青蛙的生活习性以及它的特征,还有他的眼睛,嘴,腿的条数。给大家做了描述,然后就趁机,连成了一句话,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让学生接着往下说你能一口气说到六只青蛙吗?通过独立自由说到六只青蛙,到同桌互相说,然后最后一起说,一直说到六只青蛙。通过观察,你发现了哪里又用了哪些乘法口诀引入了孩子们的思考,通过学生汇报发现发现规律探索其中的奥妙。再说腿和眼睛的只数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用的二和四的乘法口诀。为了更深的让学生进入深入的思考,然后跟学生玩儿游戏。如果老师说几只青蛙,让学生对眼睛的只数。从小到大,一直到50只青蛙,让学生对答眼睛的只数,为了更深的引入,学生思考。为了跟以后的知识进行联系,做了大胆的尝试,如果更多只1000.只,10000.只,561234只呢?学生彻底弄懂了乘法的意义,引入了字母a只青蛙呢,孩子们的思维在这一环节得到升华,想法个个独特,真正做到了引领孩子思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同时数学文化的渗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div><div> 同时在这次活动中教师重视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等多渠道感知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br></div><div> 如:马丽丹老师的《七的乘法口诀》通过自己手工制作的,七巧板卡片,拼了各种美丽的图案,成功的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引领学生一起感受我们数学文化的魅力。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邢淑芳老师《10的认识》她让孩子感受10的多少,感受10的多少的时候让这学生这种5本儿练习本那么10本多厚呢?让学生比划10本的厚度这个环节做得非常好的了。高艳华老师的《角得分类》让孩的折出45度、135度的角,用三角板拼角。教师多方位、多角度的让学生感悟体验数学。</div> <h3>教师风彩</h3> <h3>我们在评课</h3> <h3>我们的听评课虽然巳经结束,三实小人对课堂、对教育的追求永不停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