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从浙江淳安唐村镇横川到黄山歙县英坑的徽淳古道</h3><div><br></div><div>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曾到英坑挑过粮食。从横川到英坑有七十里路,也是那时出远门距离最长的一次。那时没有公路,都是走小道。到石柱墩要从横石村头的小山上翻过去,到石柱墩处,再下坡到底,过黄石潭、合富、刘大坞,刘大坞是七都源最源头的一个小村落,再过去就是徽州了。沿山脊、山坳,起起落落,一直走到汪岭,后下山,就可到英坑。经过的古村,也有正在上梁建新房的,其房屋的用材,如柱子又粗又高,房屋也大,十分气派,这可能与这里有原始森林有关。徽州是一个“多坑”的地方,有三阳坑、洪坑、夏坑、霞坑、水竹坑等。记忆中的汪岭,同长岭一样非常高,有上15里,下15里之说,茂林竹海,古村斜阳,云蒸霞蔚,清晨云海翻腾,风景秀丽。行途中,对有一现象倍感神奇。即安徽的许多山,连山顶处都会有泉水喷涌。这水是从哪里来的呢?随行的蒋静虑说,我们威坪的山都是公山,此处的山是母山。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山还有公母之分。到底为何造成这种现象,也只能从地质方面去找原因了。又说,“徽州佬”比我们团结,不太欢喜自己人弄自己。过古村,越山岭,饮清泉,听蝉鸣,山花簇拥,溪水潺潺,浙皖边界风光是那样的秀美明丽、引人入胜,至今记忆尤深。负荷远行,举步维艰,年少气盛,支撑了那趟磨练意志的“挑徽州担”。有时,真想再作一回驴客,全程复履,但心有余而力不足,走不动了。</div><div><br></div><div> 从横川到唐村的七都源古道。</div><div><br></div><div>过去,在公路未开通之前,这条古道南来北往、熙熙攘攘,是人们出行的唯一通道。在超美水库未建之前,必须经过长岭脚。长岭脚有两座石拱桥,靠黄家村的叫永安桥,靠现在长岭卫生所下面山脚的叫永平桥。五十年代末造水库后,大路改为从坎里北向的一条高高的石磅路上经过,路口向东十余步,有供销社。早先,方云峰(1902――1936,中共淳安县长岭区委书记)烈士墓就在新长岭供销社门前左方的山口处,毫不显眼,就是地头石磅上竖着一块小碑石。在小学读书时,学校清明时曾组织扫过墓。后来才移到现在这个山凸子上。文革时期,方云峰烈士也受到冲击,一度墓地遭造反派破坏。其亲属曾找到我母亲(吕桂娣,曾任浙江省第一(1954·8――1958·10)、二(1958·10――1964·9)、三(1964·9――1968·3)届省人大代表),要我母亲传话给县里:“让云峰这付骨头事在(安宁之意)些好不好?不要今天贝(放)到这里,明天贝到那里”。后来,文革结束了,烈士墓又重新得到了整修。山谷中的这段路,全是泥巴石子路,缓缓上坡北行到底,下山后就是金铜岭脚。公路开通后,这条“山谷中的通道”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就基本上没有行人过客再走了。记忆中,那时正读唐村中学,每逢“七月半,青柿嫩”时节,总爱到几棵大柿树下“碰碰运气”,看有没有红柿子被风吹落掉在地上。尔后,沿溪走,到英石下过木桥。再经炉里、楼下村,福基畈走到底,就是唐村了。在快到唐村的古道边,记得过去立着一根棱型的,两人高的大石柱,至今也弄不清其来历。听老辈人说,是镇风水用的,现已无存。而从楼夏村到唐村,经福基畈的这条古道,自公路开通后,也就再也没有走过了。福基畈的东岸,称苦涝畈。据说古时也是一片良田,有一年七都源发千年一遇的特大山洪,把这一片良田全部冲刷成沙石乱滩,直至六、七十年代唐村人民农业学大寨,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才重新恢复成了一片良田。</div><div><br></div><div>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生,多数自己曾走过的路,都不会重行复履。因此,过去的,就让它永远过去吧!清茶一杯,顺其自然,偶感悟随笔,又何乐其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