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匠人】匠心不改,笑对人生。

云古

<h3>  铁匠、木匠、竹篾匠……,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行业;蓑衣、笠麻、门帘……,这些遥远而又近在咫尺的物品;修表、修锁、补鞋…..,这些在街边角落维持生计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小摊,等等。因为喜欢摄影,从2010年开始,七年中我用镜头去记录这些散落在平远县村头地尾、街头巷尾的老手艺人们,这些令人难忘的民间手艺人和老行当,承载着历史的份量,在生活舞台上留下曾经存在过的印记,如酒般醇厚,温暖心怀,也深深镶嵌于平远县几代客家人的记忆中。</h3><div> 随着时代、生活变迁,乡村开始凋零,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平远县也不例外,儿时生活在农村那些随处可见的老行当正在渐渐失传,老手艺人的命运传奇也正在一点点被人们所遗忘,据说,一个人失明的时间长了,就会忘记他所见过的一切,所以我当初选择用相机记录这些“行为消失的手艺”题材的出发点就是:“用影像的形式记录他们,是真怕有一天,我会完全忘掉故乡的样子。”</div><div> 在古代,传统的手工技艺都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总结经验、发展创新,一脉一脉传承下来的,并从中造就了许许多多的能工巧匠、名师大家。到现在,有的技艺都已经传承到了几十代甚至上百代,这些传承人遵循着老祖宗留下来的技巧和技法,制作规矩,把各项技艺推向极致。而如今,他们却面临了强大的对手——机器流水线。</div><div> 每一个地区的民间手工技艺,都是当地数代人智慧的结晶,都具有本地区域独有的特点,蕴含着当地的精神风貌、风土人情,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平远县竹木资源丰富,所以竹篾制作的种类繁多,每个村落几乎都有木匠师傅;盛产瓷土,带来制陶业的盛行;广种稻谷,让酿酒的作坊比比皆是……。我七十年代出生在平远县石正镇的农村,工作后又喜欢到各乡镇走动,见证了平远民间手工艺曾经的繁荣景象,也目睹了它们的日渐衰落。《平远匠人》,重点是“人”,而不是“匠”,我所记录的匠人,这些手工技艺,不仅仅是职业,更是他们的生计,好些还是被生活所迫去从事手工技艺,学会一门手艺,就可以养家糊口、改善生活。很多手工艺谈不上精致,它们曾经是日常生活的必须,所以手艺人们在做时候想到的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在用,将心比心,把它们做成属于自己的“品牌”。我接触的这些手工艺人,他们知道自己手艺已经走到了末端,感叹后继无人,却不悲观,不抱怨,都是尽自己的可能,让手艺多延续些时间。平远匠人生活再苦,也不掩饰笑容,图片中他们都是在干活中面带笑容,爱笑的人都爱生活吧,不论他们何以为生,他们真正的职业是:生活匠。过好每一天的生活,才是每个活在世界上的人的首要工作。平远匠人笑起来,让我们觉得生活宽阔。</div><div> 平远匠人还在继续着他们的手工技艺,我的记录也永远在路上……</div><div> 2017年11月19日 晚</div> <h3>竹篾匠——打门帘,谢严崧,石正镇南台村人,83岁。</h3> <h3>制棕匠——织蓑衣,王志和,石正镇中东村人,61岁。</h3> <h3>竹篾匠——制竹椅,蔡仕增,八尺镇金溪村人,62岁。</h3> <h3>竹篾匠——织臿箕,凌发忠,石正镇潭头村人,74岁。</h3> <h3>竹篾匠——织笠麻,杨苑良,仁居镇古丁村人,69岁。</h3> <h3>竹篾匠——织鸡笼,凌育燕,石正镇西湖村,61岁。</h3> <h3>修表匠,凌宝华,大柘镇杞园村人,81岁。</h3> <h3>修锁匠,姚若灵,大柘镇人,68岁。</h3> <h3>酿酒匠——土法酿酒,李银荣,热柘镇升平村,71岁。</h3> <h3>榨油匠——土法榨油,林绪照(红衣人),东石镇东汶村,63岁。</h3> <h3>钎碗匠,官发钟,仁居墟人,56岁。</h3> <h3>土陶匠,凌征添,石正镇坪湖村人,67岁。</h3> <h3>豆腐匠——炭烤豆干,张福荣,河头镇河头村人,71岁。</h3> <h3>阉鸡匠,凌育平,石正镇潭头村人,53岁。</h3> <h3>木匠,王发锐,石正镇石正村人,60岁。</h3> <h3>竹篾匠——补箩,匿名,摄于石正镇南台村。</h3> <h3>铁匠,杨世楷,仁居镇古丁村人,78岁(2016年去世)。</h3> <h3>修鞋匠,邱来保,浙江省台州市人,59岁。邱伯说他16岁离家外出新疆补鞋,当时属投机倒把行为,在乌鲁木齐被抓到后罚扫街34个月。1977年到梅城,1979年来到平远县城,27岁的儿子都是在平远出生的,算起来在平远生活了38年,我姑且称他为“新平远人”吧!所以列入“平远匠人”中。邱伯前几年已在家乡台州建了三层的新楼房,孙子也有四岁了,计划62岁时回去安渡晚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