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1年5月14日一早出发去日喀则</h3> <h3>沿途风光</h3> <h3>路上买的她家的西瓜</h3> <h3>走在这里的路上,真正有天路的感觉。</h3> <h3>近距离看到冰川</h3> <h3>上午来到羊卓雍措<br>羊卓雍措就像一块镶嵌在群峰之中的蓝宝石,蓝得使人都觉得不那么真实。羊卓雍措藏语意为“碧玉湖”,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h3> <h3>羊卓雍措是高原堰塞湖,大约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它的形状很不规则,分叉多,湖岸曲折蜿蜒,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h3> <h3>下午游览位于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与拉萨的"三大寺"色拉寺、哲蚌寺、甘丹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也是中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该寺最宏伟的建筑是大弥勒殿和历世班禅灵塔殿。</h3> <h3>展佛台 每年藏历5月15日前后三天,在扎什伦布寺举行隆重的展佛活动,将原来佛(无量光佛)、当下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强巴佛)这三大幅刺绣佛像展挂在高32米、台底宽42.5米、上宽38米、厚3.5米的展佛台的向阳面壁上,僧众和信教群众要顶礼膜拜,敬上哈达,磕头祈求佛祖祛灾降吉,使人间安乐如恒。</h3> <h3>5月15日返回拉萨在车上拍的沿途风光</h3> <h3>2011年5月16 日</h3><h3>今天自由活动,本想去西藏博物馆,到那才知道这天是周一,博物馆闭馆日。于是坐公交车前往大昭寺。</h3><h3> 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h3> <h3>在大昭寺遥望布达拉宫</h3> <h3>在大昭寺看到一些在维护建筑的干活人,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唱着歌,那快乐的场景很感染人。</h3> <h3>2011年5月17日</h3><h3> 今天去纳木措</h3><h3> 纳木措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纳木措”藏语是“天湖”之意。</h3> <h3>纳木措湖面海拔4718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下车走向湖边,稍一走快就是气喘吁吁,面对远处的雪山,宽大清澈的湖水,美景看不够拍不够,恋恋不舍不愿离去。</h3> <h3><font color="#010101">小小玛尼堆</font></h3> <h3>纳木措沿途风光</h3> <h3>那根拉,即那根拉山口,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去纳木错的山间通道,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属于号称生命禁区的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其位于西藏当雄县境内,是通往纳木错的必经之地。</h3><h3> 有了几天来在西藏的旅游,已经适应这里的高海拔,所以在那根拉山口没有像在米拉山口那样脚底没根踩不实的感觉。</h3> <h3>从那根拉山口向北望去,远远可以看到碧蓝碧蓝的纳木错。在山口远眺纳木措,美丽的圣湖,犹如一面宝镜嵌在天际。</h3> <h3>在藏民心中,每个山口都是神圣之地,因此,山口挂满了经幡,表现了对神灵的敬畏。</h3> <h3>远处山顶没有融化的雪,好像给山镶了个银边</h3> <h3>回来的路上每辆车都要从这个水槽路上走过,猜想是给车底降温吧</h3> <h3>2011年5月18日</h3><h3> 到今天在西藏的旅游结束了</h3> <h3>在飞机上再次看看这美丽的雪域高原</h3> <h3>再见拉萨,再见西藏。我还会再来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