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菊花园,也是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2017年第七届全国精品菊花展在这里展出,来自全国的近3000多个菊花品种,让参观者目不暇接,享受了菊花的风采和魅力。<br /><br /></h3> <h3> 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周官》、《埠雅》。《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h3> <h3> 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在秦朝的首都咸阳,曾出现过菊花展销的盛大市场。</h3> <h3> 晋朝陶渊明爱菊成癖,曾广为流传。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至今仍脍炙人口。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h3> <h3> 在中国,菊花是“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的淡泊;是“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的坚强。在西方,菊花代表着高贵、庄重,此外还象征着清净、高洁。</h3> <h3> 菊花属于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开花。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及文化中,菊花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与梅、兰、竹合称四君子。</h3> <h3>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br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br /> 作者:元稹<br /><br /></h3> <h3>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br />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br />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br /></h3> <h3>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br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br /> 唐·黄巢《咏菊》 <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