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7年11月8日,从日历上来看虽然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但是对于我们安岳中学初74级5班的同学来讲,肯定是值得高兴和期待的。上午十点左右,群主王仲喜同学告诉我说"我找到张安莉老师了","真的呀,快把电话☎️告诉我"。分别43年了,突然有种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的感觉。于是乎,拨通了张老师的电话:"喂,您是张老师吗?你猜我是谁、您还记得我吗"?"听不出来,快报名来",电话那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我是您的学生唐承弟","哦,记得记得,你和你妈妈、姐姐还到三中来看了我"。40年了,老师的声音还是那么清脆动听。</h3><h3> 11月15日上午9时,付相令同学电话邀我一起与张老师见面,我便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直奔目的地与张老师有了分别40余年后的第一次拥抱,尽情倾诉着对恩师的思念。</h3><h3> 11月18日,是与同学们约好在成都与张老师见面的时间,同学们从安岳、内江、资阳、成都等地直奔蜀南春茶楼,期待着与张老师离别后的第一次重逢。</h3><h3> 此篇真实的记录了与老师重逢的点点滴滴,并谨以此篇作为师生重逢的永恒纪念。</h3> <h3>老照片—幸福的回忆</h3> <h3>分别40余年了,张老师风釆依旧</h3> <h3>张老师和她的老伴邓瑶老师</h3> <h3>初中毕业40余年后再次与张老师坐在一起亲切交流,聆听老师的教诲</h3> <h3>"老邓你看,这上面都是我当年教过的学生"</h3> <h3>略备薄酒谢师恩</h3> <h3>学生们纷纷举杯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和无私奉献</h3> <h3>付相令同学说,张老师我敬您一杯,谢谢您的培养之恩,祝您二老身体健康,平安幸福。</h3> <h3>王仲喜说,我上课经常开小差,感谢张老师的不弃之恩,我喝三杯,你和邓老师喝饮料表示一下。</h3> <h3>学习委员肖幸平感慨地说,张老师像母亲一样把爱给了我们,我们今天的成才就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h3> <h3>杨晓同学敬酒祝福张老师、邓老师身体健健康康、万事顺心如意。</h3> <h3>艾南波说,张老师既传授我们知识,又教我们做人,谢谢老师的辛勤耕耘。</h3> <h3>几十年不见了,来,同学们我们干一杯</h3> <h3> 互相交流分别后的工作、生活情况,回忆在学校时的点点滴滴</h3> <h3> 40年过去了,虽然皱纹爬上了脸颊,满头青丝也被银发替代,但张老师还是那样谈笑风声、气度不凡、精神饱满、神采飞扬。</h3> <h3>来来来,合个影留住这难忘的重逢瞬间</h3> <h3>后排左起:唐承弟 艾南波 付相令 肖幸平 王仲喜</h3><h3>前排左起:李长君 郭晓琴 喻朝琼 张老师 邓老师 </h3><h3> 杨 晓 杨玉秀</h3> <h3>李长君、喻朝琼、杨晓、郭晓琴、杨玉秀与张老师、邓老师合影</h3> <h3>肖幸平、付相令、艾南波、王仲喜、唐承弟与张老师、邓老师合影</h3> <h3>肖幸平与张老师、邓老师合影</h3> <h3>艾南波与张老师、邓老师合影</h3> <h3>郭晓琴与张老师、邓老师合影</h3> <h3>王仲喜与张老师、邓老师合影</h3> <h3>喻朝琼与张老师、邓老师合影</h3> <h3>李长君与张老师、邓老师合影</h3> <h3>杨晓与张老师、邓老师合影</h3> <h3>杨玉秀与张老师、邓老师合影</h3> <h3>唐承弟与张老师、邓老师合影</h3> <h3>付相令与张老师、邓老师合影</h3> <h3>瞧瞧,这几位帅哥是否还是40年前的模样</h3> <h3> 后记:这次能够有与老师重逢的机会,要感谢王仲喜同学的不懈努力,他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张老师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了却了同学们多年的心愿;还要感谢付相令同学的精心安排,为师生相聚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更要感谢同学们不忘师恩,积极参与。</h3><h3> 不管怎样,想表达的意愿都通过此篇展示给大家,也算是纪念之作。水平有限,需者自取。</h3><h3> 摄影、编辑、撰文、制作:唐承弟</h3><h3> 2017年11月20日于成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