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归来

越夜月迷离

北方的六点左右,天已经黑透了。恰逢天津这几日正赶寒流,做完卫生,我从画室往家走。尽管我穿得臃肿像个企鹅,推开门的瞬间我还是浑身一紧打了个冷战。室外空气清冽,这样的空气质量,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有三百天霾的津城来说甚是珍贵呢!街上行人零星地从我身边走过,看不清表情,我唯一能感受的是匆匆的步履。<div>我想着家里的少年,正是疯长身体的年纪,于是加快了“十一路”的进程。心里默念着晚饭的搭配和种类,还没设想完一道菜,心神就飘到了绘画上面……也是没谁了。</div><div>说到绘画,是可以谈一谈的。是我儿时最萌芽的“初恋”,那会儿没有现如今的丰富多彩,照片是黑白色的,生活也是黑白色的。我曾幻想老师讲桌上的那一盒彩色粉笔甚至比奖状还能鼓励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得到给学校画板报的机会,(其实还是希望亲手用用各色的粉笔画在黑板上的感受)我不分昼夜的画着。一日停电,燃起蜡烛继续奋战。昏暗的灯光下,为了看得更加清楚我把头低了又低。蜡烛的火焰将我的头发烧着也浑然不知,直到一股焦糊味道扑进鼻子,才感觉头顶上的头发在燃烧。</div><div>母亲见我如此痴迷此道,给我买来彩色粉笔成全了我的梦想,一个个彩色的日子伴我度过小学、中学直到高中,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业的加重,画笔被我拿在手中的时间越来越短。后来,我工作了,再后来我结婚,画笔好像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div><div>我做了妈妈,有一天,上小学的儿子让我帮他画手抄报,我拿起画笔觉得笔的重量很沉很沉。距离重新拿起画笔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久远。</div><div>现在儿子长成少年,酷爱绘画,在他的带动下我又重拾画笔,再给自己一个多彩的中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