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在砥砺奋进中成长

与君同行

<h3>美丽的成纪古城----静宁,苹果之乡,乍寒还暖,迎来了平凉市2017年中小学课堂教学讲赛活动小学语文学科的决赛。这是一次我们小语界隆重而热烈的聚会,这是一场激情与智慧碰撞的饕餮盛宴!我有幸置身于火热的比赛现场中,徜徉在美轮美奂的语文世界里如沐春风,眼界大开。短短四天的观摩活动,我看着、听着、写着、思考着、收获着、反思着,真心觉得不虚此行。</h3> <h3>回顾赛事,且坐且思索,可以说是辛苦并快乐:每天毫不间断地坐、听、评7个多小时,感慨颇多,收获颇丰!21堂精彩纷呈的课堂均是历历在目、余音绕梁,受益匪浅。</h3> <h3>课堂教学精彩纷呈,亮点频现,充分展示了我市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辉煌成就,展现了我市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显示了我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丰硕成果。</h3> <h3>在整个讲赛活动的观课、议课全过程中,我既学习了各位参赛老师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精彩独到的教学设计,举重若轻的问题处理;又让我思考了小学语文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照自己平时的教学,不能不说,这是在给自己&quot;照镜子&quot;。</h3> <h3>课堂导入形式多样,方法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 </h3><h3>无论是激情朗诵,还是奋笔疾书,亦或是情景谈话,都不仅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h3> <h3><br /></h3><h3> 语文教学的&quot;亮点&quot;,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quot;阅读教学总得读。&quot;张田若先生说:&quot;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quot;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吗? </h3> <h3>我们不能总把目光停留在语文课本上,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就要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了解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语言。我们高兴的看到本次大赛中,有很多老师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引导。</h3> <h3><br /></h3><h3>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文本,是本次大赛参赛老师普遍采用的一种策略。</h3><h3>《课标》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每篇课文都是由字、词、句、段、篇组成的,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要善于抓住那些主要的、关键的词语,以点带面,从而达到&quot;牵一发而动全身&quot;的效果。</h3> <h3>&quot;读写训练&quot;自始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是语文教学阶段的重要组成。新课改提倡小学语文教学应走出传统&quot;灌输模式&quot;,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旨,以提升学生语文思维和素养为目标,使学生得以开拓眼界,真正掌握语文学习实质上的策略与技能。<br /></h3> <h3>参加讲赛的老师基本都能做到&quot;以生为本,以读为主&quot;,有许多老师提到&quot;个性化阅读&quot;,凸显了对学生个体的关注。</h3> <h3><br /></h3><h3>参加讲赛的老师对教材的分析,普遍能做到准确恰当,有独到见解……</h3> <h3>参赛教师大都能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认知分析。特别是部分老师能深入课堂,调查得出&quot;阿阳小学四(4)班的学生生源较复杂,有一半学生来自县城,另一半学生则多是进城务工子女。部分学生阅读量少、生活体验不够丰富&quot;的结论,由此一个细节可见对学情分析的重视程度。</h3> <h3><br /></h3><h3>目标的设计,基本都能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符合课标和教材要求。但是,每一节课的目标设计都从三个维度出发,不敢越雷池一步,将会影响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也不符合实情。因为&quot;过程与方法&quot;&quot;情感态度价值观&quot;的问题,往往不可能靠一节课所能解决。</h3> <h3><br /></h3><h3>资源设计上,本次赛讲课,许多老师不只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深度解读文本,而且重视教师自身的有效开发与呈现,</h3> <h3><br /></h3><h3>板书设计上,大都能做到规范整洁。部分老师的个性板书让人久久不能忘记......</h3> <h3>作业设计上,原本,赛讲课的作业设计就比较尴尬,因为只上一节课,再无缘和学生相见,检查布置的作业更无从谈起,因此,作业设计作为一个环节保留,更多的只是给评委老师和听课老师的看点。但本次讲赛课,有许多老师的作业设计的仍可圈可点。</h3> <h3>重视教材,立体的读教材,把教材当成一个可以开发的资源包。可以删减,可以增补,可以整合,可以重构,可以去挖掘教材中的全新元素。老师们从语文素养、语言学习的能力和发展角度梳理训练系列、读写指导。细读教材,找到最有价值的教学目标、最适合孩子的教学目标,最有发展性的教学目标。</h3> <h3><br /></h3><h3>语用就是言语的运用实践,要与内容理解、情感熏陶、学法指导相融合。课堂要呈现丰富性,就要加强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抓住文本中典型的语言现象,要加强体验式学习,比如结合孩子的生活经历,唤起孩子多元阅读理解,关注孩子阅读与表达的相互交融,让孩子充分地展示,充分地分享。听、说、读、写反复结合,知、能、情、礼始终统一。要遵循&quot;小&quot;、&quot;语&quot;、&quot;教&quot;、&quot;学&quot;的规律,即要考虑儿童、语言、教师的策略、孩子的学习等元素。</h3> <h3>语文素养,除了听、说、读、写、思,还有讨论的素养、交际的素养、倾听的素养、对话的素养,这些都是师生备必的素养i。语文要关注立言、立意,更要关注立人。个性允许保留,但要传递正能量。提升学力就是要关注学生进课堂到出课堂语文学 习能力的提升。处理课堂上的操练与提升的关系,要思考如何控制课堂节奏的缓与急,练习的多与少,质量的实与否,深度的沉与浮,方式的同与异等等。 </h3> <h3>  非常感恩这次静宁之行,让我切身体会到要想做好一名教师就必须终身学习,"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 ,只有大量地阅读、广泛地学习才能解决源头活水的问题,才能弥补自己的种种不足,才能成就自己广博的知识和才能!教学不是技术,而是艺术,我们的语文课在砥砺奋进中成长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