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王芃 <br /></b><b>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br /></b><b>1971年6月 出生于北京<br /></b><b>1993-1998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br /></b><b>1998年3月 在中国美术馆参《世纪女性展》<br /></b><b>1998年7月 作品《风》系列获日本冈松家族奖<br /></b><b>1999年4月 参加《新世纪的希望》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获优秀作品奖<br /></b><b>1999年10月 参加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第二届雕塑年度展》<br /></b><b>1999年 在中国美术馆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br /></b><b>1999年11月 作品《奔》参加洛桑奥林匹克体育美展<br /></b><b>2000年 作品《奔》获选代表中国参加悉尼奥林匹克体育美展<br /></b><b>2000年 参加与摩尔对话《中国当代雕塑展》巡回展,作品被广东美术馆收藏。<br /></b><b>2000年5月 《中国当代美术家图录》光盘出版<br /></b><b> 与台湾"协民"画廊合作<br /></b><b>2000年 参加嘉德春秋季拍卖,作品被收藏<br /></b><b>2001年 在台北举办《王芃雕塑展》<br /></b><b>2001年10月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参加《中俄妇女艺术展》<br /></b><b>2001年6月 获选《中国当代雕塑,陶艺展》香港中央图书馆落成首展<br /></b><b>2001年8月 参加《巴黎中国风格》展,巴黎舟山画廊<br /></b><b>2002年3月 参加《新学院女性展》,<br /></b><b>2003年9月 参加《长春国际雕塑节》<br /></b><b>20032006年 旅居南非开普敦及比利时<br /></b><b>2005年 天津国际会展中心收藏"醉酒","一道阳光"<br /></b><b>2005年12月 参加"在解放与束缚"女性嘉年华艺术展<br /></b><b>2006年9月 参加"自画像"展 德国<br /></b><b>2006年10月 参加"风,晴"展 3818库画廊<br /></b><b>2007年5月 参加 "和而不同"雕塑提名展,炎黄艺术馆<br /></b><b>2007年6月 参加"中国气氛"雕塑提名展,时代美术馆<br /></b><b>2007年8月 "温柔的强硬"王芃雕塑展,广东美术馆<br /></b><b>2009年11月 第二届"动漫美学双年展"上海当代美术馆<br /></b><b>2010年12月 参加"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中央美术学院<br /></b><b>2010年8月 选《中国当代女雕塑家》大型画册<br /></b><b>2010年10月 入选《未来指向》大型画册<br /></b><b>2011年5月 作品《回家》参加嘉德春季拍卖<br /></b><b>2011年11月 作品《奔跑的人》参加嘉德秋季拍卖<br /></b><b> <br /></b><b> <br /></b><b>作品曾经发表于"亚洲艺术""典藏""艺术家""当代美术家""今日中国""中国当代艺术""雕塑"等杂志,及"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中华文化报""南方周报"等报刊。<br /></b><b> </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新视觉采访 (2008-12-17 12:26:09)转载▼<br /></b><b>标签: 杂谈 <br /></b><b>1. 这些年王老师游走于欧洲和中国之间,文化和思想价值观的不同对你以往,现在乃至未来的作品是否有影响呢?<br /></b><b> <br /></b><b>2003 我先到了南非的开普敦,那里的自然风光使我一下子跳出了原来的束缚,觉得轻松了许多。后来又来到了比利时,欧洲的人文环境让我的思路豁然开朗,更加自信。由于所占的位置不同,思考的方式也不太相同,这势必影响我以后的艺术创作。<br /></b><b> <br /></b><b>2. 九十年代末,中国当代雕塑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后现代波普形式被青年雕塑家的大量采用,您当时处在什么状态,怎么看这种潮流?<br /></b><b> <br /></b><b>所谓的现代波普形式概括地说是指将艺术通俗化,找到一个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连接点。我不排斥它,但也不会追逐它。艺术的通俗化反映在几个点上,一个是内容上,一个是作品的制量上。大量的复制是一个普遍的问题。<br /></b><b> <br /></b><b>3.像王老师很纯粹的一个艺术家,怎么看待前卫艺术,您认为艺术家能始终处在前卫状态吗?<br /></b><b> <br /></b><b>"前卫艺术"?简言之就是比较超前的艺术。虽然超前,但还是属于艺术的范畴。但"前卫"是一个方向或是一个位置,一定是相对的。例如,在传统的学院派艺术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印象派就是前卫艺术。所以,这就是说没有人可以永远的前卫。但前卫本身是积极的。她一定是突破现阶段固有的思想模式,有所创新。<br /></b><b> <br /></b><b>1. 王老师您好,近期做了哪些艺术活动?<br /></b><b> <br /></b><b> 应广东美术馆邀请,去年在广东美术馆做了"温柔的强硬"---王芃雕塑作品展,现在准备明年的计划,进行创作的构思和展览工作,新作品与以往作品在风格和题材上都会有所不同。<br /></b><b> <br /></b><b>2.简单概括一下您作品的风格?<br /></b><b> <br /></b><b>一类比较唯美,造型上从整体到局部都比较严谨,比较"洋气"。另一类在内容上有点讽刺,冷幽默的感觉。<br /></b><b> <br /></b><b>3.您2003年出国,在国外期间是不是也一直关注国内的艺术发展动态,怎么看当时中国艺术发展?<br /></b><b> <br /></b><b>2003年,当更多的人开始进驻798时,我们搬出了。早就曾有人断言:中国会成为继美国英国之后另一个艺术市场活跃的国家。那时候我也经常通过网络等了解了许多国内的信息。当从国外回来很直观地来看时还是很诧异。觉得这个世界好像变了, 当然艺术很活跃,艺术市场也一片火爆景象。但不管什么时期艺术家在社会中都是以一定比例一定数量存在的,并非画廊愈多,艺术家愈多,好的艺术家不是市场刺激出来的,他们一定是稀有的,珍贵的,即具备稀有的思想,稀有的生活方式。反之成为普遍现象当然就变成popular,作品也会太商品化了,二者有本质区别。<br /></b><b> <br /></b><b>4.火热期过后,艺术市场的冬天来临,由于金融市场而引起的经济危机,您觉得对中国艺术和艺术市场有什么影响?<br /></b><b> <br /></b><b>经济危机是好事,真正的艺术家不应该由市场来把握,他们一定有自己生活的轨迹。市场不会左右真正的艺术家。所以没有"危机"。市场降温后,去除的是一些"淘金者","伪艺术家"。从来艺术道路都是艰辛的,真正的艺术家不会因为市场不存在而停止艺术创作。因为艺术不是为了市场而生的,艺术作品中糅合了艺术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艺术家都是不现实的,他们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生活本身就是艺术。对我而言,经历了很多,我不是按照世俗观念和想法来走的,我的艺术道路本来就是特立独行的。金融风暴来了,艺术市场会重新洗牌。<br /></b><b> <br /></b><b>5.您的创作思路会受市场影响吗?<br /></b><b> <br /></b><b>市场的因素不会介入到作品中的,回国后我比较在意作品的自我突破,以及新的创作元素的运用。我觉得市场是自然而然的事。<br /></b><b> <br /></b><b>6.王老师久居国外,进行艺术创作时会不会有一种民族责任感?<br /></b><b> <br /></b><b>以前的感受不是很清晰,当你在国外以另外的视角从新审视中国,你会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所谓的民族责任感我想就是一种民族的认同,当我要表述一个思想或一个概念所代表的不再是你自己,还有你身后的一大片土地和人群。</b></span></h1>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作品《潮湿的脸》获1997年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品奖。</b></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作品《制服》入选中国陶瓷大展。<br /></b><b> 作品《风》系列获冈松家族奖,其中《醉酒》被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收藏。<br /></b><b>《风》在1998年"新世纪的希望"城雕展获优秀作品奖。</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1997年3月在当代美术馆举办"三月五人展";<br /></b><b>1998年3月在中国美术馆参《世纪女性展》</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1998年7月作品《风》系列获日本冈松家族奖<br /></b><b>1999年4月参加《新世纪的希望》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获优秀作品奖</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99年10月参加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第二届雕塑年度展》<br />1999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1999年11月作品《奔》参加洛桑奥林匹克体育美展<br /></b><b>2000年作品《奔》获选代表中国参加悉尼奥林匹克体育美展</b></span></h1>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00年参加与摩尔对话《中国当代雕塑展》巡回展,作品被广东美术馆收藏</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00年5月《中国当代美术家图录》光盘出版 与台湾"协民"画廊合作</b></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2000年参加嘉德春秋季拍卖,作品被收藏 2001年在台北举办《王芃雕塑展》<br /></b><b>2001年10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参加《中俄妇女艺术展》</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001年6月获选《中国当代雕塑,陶艺展》香港中央图书馆落成首展<br /></b><b>2001年8月参加《巴黎中国风格》展,巴黎舟山画廊</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2002年3月参加《新学院女性展》,<br /></b><b>2003年9月参加《长春国际雕塑节》<br /></b><b>2005年天津国际会展中心收藏"醉酒","一道阳光"<br /></b><b>2005年12月参加"在解放与束缚"女性嘉年华艺术展<br /></b><b>2006年9月参加"自画像"展 德国<br /></b><b>2006年10月参加"风,晴"展 3818库画廊<br /></b><b>2007年5月参加 "和而不同"雕塑提名展,炎黄艺术馆<br /></b><b>2007年6月参加"中国气氛"雕塑提名展,时代美术馆<br /></b><b>2007年8月"温柔的强硬"王芃雕塑展,</b></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