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分享启迪智慧课堂,幸福教师引领幸福教育--蓬莱市易三实验小学数学研讨分享交流会

秦富

<h3><font color="#167efb">  秋天,追逐一抹金黄,邂逅一捧温暖,珍藏一份遇见。这一季,秋,清浅,安静;这一季,秋,收获,硕果累累。时光在浅淡的笔墨里游走,岁月在清脆的歌声里沉浸,在这清浅的日子里,蓬莱市易三实验小学“智慧分享启迪智慧课堂,幸福教师引领幸福教育--数学研讨分享交流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研讨活动在王志岩主任的主持下拉开帷幕,王主任引用萧伯纳的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激发起老师们分享交流的兴趣。</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本次活动包括两个部分:一、分享交流,思想碰撞,二、分组研讨,思维提升。</font></h3> <h3><b>一、分享交流,思想碰撞</b></h3> <h3>  马秀云老师交流的题目是“专业引领,立德树人”。她为我们解惑: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不仅仅原来我理解的爱祖国、爱家乡等方面德育范畴属于狭义的范畴,广义的四大范畴当中爱国主义是各学科共有的,思维严谨、理性精神、数学审美是我们数学学科独有的德育范畴。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分两部分——数学关键能力和数学品格。数学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抽象思想、推理思想、模型思想、运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观念七个方面;数学品格主要包括思维严谨和理性精神两大方面。在数学品格当中,思维严谨主要体现在思维缜密、有理有据、一丝不苟和规则意识四个方面。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探索创新、长于质疑、善于反思、求真求实五个方面</h3><div>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今后走在立德树人的种花、看花路上,我们既要"理论的实践性解读",又要"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牢牢记住徐老师语重心长、深入浅出的叮嘱:不要说溜了嘴,跑顺了腿,要分清什么是数学德育;不要"差了一口气,少了一句话,多了一层窗户纸",要把握德育渗透的火候;如果把课堂比作一盘菜,德育就是盐,要把盐融入到菜里。</div> <h3>  在场的数学教师认真倾听着,思考着,不时地写写画画,领悟着,琢磨着……</h3> <h3>  朱秀玲老师与大家分享的是,济南市教研员谢毅老师讲解的《对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的点滴思考》,从“学科德育的来源与背景、学科德育的核心概念、学科德育的理解与实施、新旧概念的分析与梳理、学科德育的研究思路”五个方面对数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进行了详细解读,听完后,大家感觉茅塞顿开,对今后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有了初步了解。</h3><div> 朱老师在介绍学科德育的核心概念时,反复强调谢毅老师指出的数学学科德育的五个性质和四个范畴,简称五性+四范畴。数学学科实施德育主要是通过习题演算、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社会实践等活动进行,侧重于逻辑推理、实践反思、数学审美与道德品质的统一。五个性质就是:概括性、严密性、应用性、创造性、思想性。四大范畴包括:各学科共有的:爱国主义;数学学科独有的:思维严谨、理性精神、数学审美。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德育目标的实施分为显性和隐性。其中教材内容和知识本身,爱国主义和数学审美属于显性的。隐性的德育目标的实施体现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学习过程中。 </div><div>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朱老师提醒大家,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们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一定能够达到德育、智育双丰收的目的。</div><div><br></div> <h3>  石卫卫老师交流的是俞正强执教的《植树问题》,她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自己对本堂课的认识和收获。</h3><div> 首先她认为本节课俞老师是借用了学生已经掌握的平均分的知识来进行教学的,是平均分在生活中学以致用的体现。 通过和以前的除法问题的对比交流,让孩子理解植树问题和以前的除法问题都是在平均分,只是以前研究的是分段问题,而今天的植树问题研究的是点的问题,然后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孩子理解了点始终是比段多一,也就是点=段+1。</div><div> 其次,石老师认为本课执教老师通过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活是干在点上的这一环节, 帮助学生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延伸,从而把个变成了类,实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学生通过找生活中和植树有相同特点的其他现象,进而在头脑里形成大量的表象,最后抽象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div><div> 总之,石老师说:俞老师的课虽然没有丝毫的花俏摆设,却有着迷人的魅力,看似简单的一句句“你说,你说”,却透漏着俞老师的独到的教学艺术,真是所谓 “问课哪得精如许,为有正宗活起来 ” </div><div><br></div><div><br></div> <h3>  呼冬冬老师通过课堂片断回顾,带领大家领略京、浙、苏三大流派名师的课堂,感受名师魅力,并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阐述新时代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生根,话语朴实,却铿锵有力,带给我们很多指引与思考。课堂中尊重学生体验,引导孩子用不同触角感受数学,用爱让课堂升温,用尊重让数学温暖。心中有儿童,节节是好课,心中有儿童,课课都精彩。好的课堂不是突发奇想,更不是刻意创新,可能是一篇文章引发的思考,也可能是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只有思考才会让课堂有灵魂,有生命力……</h3><h3> 如何让这些理念在自己的课堂生根发芽?如何让自己从平面老师向立体教师转型?两个问题直击老师的心灵,引发了大家的思考。</h3> <h3>  瞧,大家都那么认真地记记写写,想必思考得也会更深刻吧!</h3> <h3>  聂筠老师交流的是刘德武老师教授的《解决问题练习课》。</h3><div> 孩子做错了题,老师往往跟孩子说,要认真审题,其实是老师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应该教给学生正确审题的方法。例如:果园里有苹果树42棵,桃树37棵。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要求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看清苹果树跟桃树有关系,苹果树跟梨树没关系。</div><div> 我们往往说,自己多么辛苦,可是学生不买账,不爱学数学,根由在于我们没有花心思去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习题,没有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林美花和林美华是一对孪生小姐妹,谁的名字笔画多?多几画?这个练习就既有新意,又能充分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这道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24-23=1(画)7-6=1(画)3-2=1(画)</div><div> 老师们常说,某某课型讲的人太多,难以突破。其实,我们需要突破的是自己。如果在钻研教材时,注重收集整理相关的扩充资料,孩子掌握知识会更轻松;如果老师的目光放得够长远,课堂就会变得灵动;如果老师的文化底蕴够深厚,就能把德育渗透得很好。我们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更需要学会做人的道理,以及利用所学知识顺利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自信心。</div><div><br></div><div><br></div> <h3><b>二、分组研讨,思维提升</b></h3> <h3>  一、二、三年级的数学老师组成一个小团队,对第一部分的分享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h3> <h3>  四、五年级的数学教师纷纷发表自己对所分享的经验的感悟,并表示在以后自己的教学中一定多些思考,多些创新,多些反思……</h3> <h3>  因为分享,我们碰撞出了火花,我们醒悟,我们进步!最后,王主任做总结发言。她指出学习,让我们逐步进取,活动,让我们精进提升,分享,让我们懂得传授,互助,让我们凝心聚力。在“新儿童教育”指引下,践行“智慧分享启迪智慧课堂,幸福教师引领幸福教育”。</h3> <h3><font color="#167efb">  分享研讨活动在老师们精彩的讨论和发言中圆满成功,虽然交流分享的时间短暂却成果满满,相信在易三实验小学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归航时,硕果更盈满,笑容更灿烂!</font></h3>

德育

数学

老师

分享

课堂

学科

渗透

学生

我们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