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安全故事”汇编材料(三)

杏黄月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者按</h3><div> 2016年10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打破了矿井的宁静,也让安全生产14周年的目标成为泡影。对于徐庄煤矿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必须铭记的日子。</div><div> 为了吸取事故教训,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矿领导决定,将10月28日定为“徐庄煤矿安全警示日”,开展一系列警示教育活动。10月28日下午,矿党委在各基层党支部开展了“讲述我身边的安全故事”主题党日活动,矿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联系点制度,到各自负责的包点单位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员一起,讲述分享“我身边的安全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事件,希望广大干部职工能从别人的故事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个人的安全意识,为自己、为家庭、为企业,守护一份平安!</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身边的安全故事”汇编材料(三)</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目录</div><div>1.忽视小信号 引来大麻烦(安全管理科 魏坤) </div><div>2.安全要防范于未然(安全管理科 张明振) </div><div>3.老经验不可靠(生产管理科 张超) </div><div>4.一次违章造成一生遗憾(调度室 陶灯红) </div><div>5.麻痹大意是事故之源(地质测量科 赵国坚) </div><div>6.开快车 险些出事故(地质测量科 梁宗福) </div><div>7.省掉小程序 引发大问题(信息科技环保科 陈洲) </div><div>8.安全确认很重要(防冲地压科 周长峰) </div><div>9.亲身经历的惊心一幕(人力资源科 史保凯) </div><div>10.你的安全 我的牵挂(预算管理科 袁合梅) </div><div>11.安全那点事(经营管理科 汤松) </div><div>12.安全源于警觉 防范在于经验(党委工作科 陈进) </div><div>13.一场惊心动魄的“飞车旅行”(党委工作科 魏德宇) </div><div>14.不要按下人生的“快进键”(党委工作科 郑伟) </div><div>15.耍滑偷懒的后果(党委工作科 李肖) </div><div>16.不做违章者(党委工作科 王玉芹) </div><div>17.一念之差 险酿大错(党委宣传科 李常旺) </div><div>18.安全不是小事 违章不能尝试(党委宣传科 甘秀启) </div><div>19.不听劝告砸伤脚(纪检监察科 刘岩) </div><div>20.敲响安全的警钟(工会 齐铜梅) </div><div>21.一位老师傅讲述的故事(工会 陆鸣)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忽视小信号 引来大麻烦</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全管理科 魏坤</div><div>  几年前的一个夜班,我的同事张某被科里安排在东五平皮带机头操作皮带。夜班22:50分左右,张某在皮带机头处现场和李某交接班,李某交接清中班皮带运行情况后离开。张某接班后在机头操作硐室内填写交接班记录,对于机头处照明灯不亮这一情况,他没有及时汇报。23:20分,皮带机尾司机打点开皮带,皮带开始运行,此时,张某正在操作硐室内躺着休息。约1:30分,-400皮带机尾给煤机早已停止放仓,东五皮带机头浮煤已经堆到顶板,机头被埋,此时,操作硐室的门也堆满了煤,上方只剩下400mm*600mm的空间,张某发现后立即停止皮带,从门上方勉强地爬出来。</div><div>  眼前的情况,把张某吓的惊慌失措、脸色发白,他赶紧打电话通知班长和跟班队长。班长和跟班队长到达现场后,先让-400机尾给煤机放煤,煤仓内留出空间进行清理,他们三人利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才把浮煤清理干净。经过跟班队长仔细查看,分析了具体原因,是综保开关没有电,皮带机头堆煤保护不起作用,造成这起埋机头事件,张某听到后悔不迭,按照规定,他应该在接班后对皮带各项保护进行试验,在明知机头处照明灯不亮这一情况下,他仍然忽略了这一信号,险些酿成大事故。</div><div>  经过此次事件后,张某有了很大改变,他变得细心多了,严格按照制度、皮带操作规程作业,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他说,有了一次教训,再不敢把安全抛在脑后。</div><div>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安全要防范于未然</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全管理科 张明振</div><div> 2016年7月份,我到掘进四队去检查,当时迎头刚割完煤,职工王某马上就安排人员联网支护,我看到他们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找顶、使用临时支护,马上进行了劝阻,在他们去找临时支护的期间,迎头一块离层的层状薄矸石片落,王某看到这种情况,心有余悸的对我说,多亏你进行了制止,不然砸到人又出现破皮伤了。</div><div> 每天几乎都有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发生在我们身边,为什么不去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分析原因:其实并不是他们不懂安全,而是不重视安全,把安全当成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感觉安全事故离他很远,在作业或生产过程中对安全漠不关心,因此才导致了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提高安全预防意识,自觉遵守安全规定,那么我们身边的安全事故肯定会降低直至被杜绝,希望大家携起手来为创造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而共同努力,为了明天会更好,希望你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吧。</div><div>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老经验不可靠</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产管理科 张超</div><div>  2014年6月的一个中班,7334工作面切眼的工作面上,掘进迎头综掘机正在截割,虽然防尘设施都很齐全,但巷道中还是飘扬着细细的粉尘,模糊着施工人员的视线。这个时候施工人员正在向迎头运送支护材料,由于巷道的坡度较大,一些网片之类的材料就随手立在了巷帮上。这时,我也走到了工作面迎头,发现运来的材料都立在了巷帮上,于是我叫了这个班的班长,说:“巷道这么大的角度,你们这样码放材料不安全。”可这位班长说:“没事,我有经验,我们干这么久了,从来都没出过啥事。”说完,依然让工人把运来的材料立在巷帮上。慢慢的,材料越放越多,当一名工人把一捆锚杆放上去的时候,之前码放的材料一下子倒了下来,幸亏这个工人反应快,躲避及时,倒下的材料才没有砸在他身上。</div><div>  我们习惯于自己的老经验,可安全生产,不能有侥幸心理,老经验更不能成为我们违章的理由,要知道,很多时候,正是老经验成了害人精。 </div><div>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一次违章造成一生遗憾</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调度室 陶灯红</div><div>  2000年夏天,当时我在运输科任副科长,中班开完班前会,职工根据班前会的分工到各自的工作地点进行工作,我换好衣服后到矸石山及地面运输线路进行安全巡视后就下井,到调度一站后,问了问调度员当时的工作安排。听说队长朱某从副井北门拉矿车快到调度站门口了,我就到调度站门口看看拉的什么车。刚到那,就看到调度站长燕某在两股道之间,一股火气冲上心头,我忍不住冲他嚷:“你知不知道两股道之间不能站人。”他不服气地斜眼看了看我,没说话。我又问他这12两车皮送哪?他边走边说是送斜巷,我就大声跟他讲,斜巷门口有一辆矸石车,得先把矸石车拉出来,再把车皮抵过去。他到那里一看,二话不说,就想图省事把矸石车抵到斜巷里边的车场里,压根也没考虑这么干的后果。接到发车信号的队长朱某,对于他的这种行为非但没制止,反而在信号发出后就正常抵车。电车行走不到2米,就听到燕某发出呼救声,我立即往外跑,边跑边喊验收员、调度员。第一时间到达清理斜巷门口时,就看到矸石车翻了,正压在燕某的左大腿上,他穿的是大裤衩,整个大腿上都是血,矿车倒的时候有一快小矸石担在矿车与大腿之间,在大腿上搁了一个洞,还在往外噴血呢。我撕了一快布条给他临时包扎了一下,就立即进行救援,很快,其他人也赶来了,我们一起用手扒矸石,手烂了也顾不上疼,只一心想赶快救人。20分钟之后,终于把燕某从矿车下拉出来送去了医院。由于大腿受伤严重,他现在走路还一瘸一拐的,造成了一生的遗憾。</div><div>  这起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偷懒、图省事,结果非但没省事,还把自己的一条腿搭进去了。所以,我们不能让省时省事的地位高于自己的生命安全,否则违章随时可能发生,事故也将如影随行。</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麻痹大意是事故之源</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地质测量科 赵国坚</div><div>  那是我刚到地测科的那年,记得还是夏天,我当时干的是地质工作,需要到迎头去收资料,记得是西翼的下山巷道,好像就是现在的西翼猴车道,当时为下山掘进,已掘进了接近400米。</div><div>  早班,我来到巷道上口,当时巷道正在出矸子,绞车正在运行,作为刚来不久的新工人,其实上班也有3年了,那都是在大巷开电车,和迎头工作基本不接触,也算是和掘进队有刚刚接触的新工人吧。绞车正在向上走钩,自己知道行车不行人,于是就在上口等待,走着走着绞车突然停电了,绞车也停钩了,钢丝绳由于突然停止运行产生了上下的摆动,打在地上发出非常响的声音,我问了问是怎么回事,绞车司机说:“今天绞车的电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不太正常,不时地突然停电,不过没事,我及时的把车刹住了,没问题,一会电来了,绞车会继续运转。”</div><div>  过了大概2分钟的样子,矸子车上来了,有两车矸子,最后一辆车上还站着一个人,上来就气冲冲地骂那开绞车的:“你怎么开的绞车,我差点掉下来”。绞车司机无奈地说:“今天绞车老是掉电没办法!”那人因赶着上井,也没过多纠缠,很快就走了。我问那绞车司机:“他怎么蹬钩头呀,这不是违章吗?”司机说:“没办法,巷道已经干了快400米了,20多度的下山爬上来太累了,而且如果按照行车不行人的话,今天的任务就很不好完成,我们就不能准时上井了。”我说:“我要下去,你暂时停一下吧。”司机说:“好的,你先下吧,到底了以后和打点的说一声我好走钩”,</div><div>  于是,我开始开始走下山,下山真远,还热,我也萌生了坐钩头车下去的想法,但最终想想还是算了吧,安全为重。下山收完资料后,我又开始爬山,距上口还有约60多米时,绞车开始走钩了,我选了个就近的躲避硐歇一会,绞车运行着,没过多长时间钩头就上来了,看到上面站了一个人,这时我想,哎我都爬了有快20多分钟了人家一会就上来了,还不累,真好。这么想着,钩头到了躲避硐时突然又停电了,于是我说,师傅你下来吧,还有一点就别坐了,这可是违章,那站在钩头上的师傅很快就从钩头上下来了,走进躲避硐室,一看见是我,气的说:“是你呀,我还以为是安检科的呢,早知道不下来了,一会绞车来电了我还接着上去呢。”其实也就一句话的空,钩头就开始向下越来越快,看样子像放大滑一样,突然钩头一停,钢丝绳上下摆动的非常剧烈,打的道心发出巨响,那工人当时脸就变色了,心有余悸地说:“我的妈呀,幸亏下来了,要不就惨了,还不把我从车上甩出去呀,真是得谢谢你呀。”</div><div>  这起差点就发生的事故,给了我极大地警示,如果当时我听从了那点刚萌芽的违章念头发出的指令,不知道后果会怎样,更不可能还救了另一个人。井下工作累,上山下山远,成了很多人违章的理由,似乎非要等到亲身经历了鲜血淋漓的教训后,才能意识到和安全比起来,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要记住,只有从思想根源上消除麻痹大意的思想,遵守安全规程,才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开快车 险些出事故</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质测量科 梁宗福</div><div>  这件事发生在几年前,主角是我认识的一个开叉车的小伙子,在班组负责车辆的驾驶操作。可能是开车久了、顺了,人就浮躁起来,感觉自己技术很好,经常为了早点干完活超速行驶,尽管也因此被处罚、被考核过,但由于存在‘我开快不出事就没事的’侥幸心理,在工作中还是会出现开快车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十次事故九次快”的说法,果不其然,这天早班班长班前会上进行分工,安排他驾驶叉车进行倒运物料准备生产,并一再强调时间充足,切勿开快车,必须安全第一,他也满口答应。可是在运输了几趟后,他觉得这样运输速度慢、耗时太长,不如加快速度早早运完好到休息室休息。这样想着他就不由自主地狠加油门,车速明显加快,小风在耳边凉飕飕的,让他觉得很爽!由于只顾享受这惬意的时光,他丝毫没意识到这样做的危险。他走的这条运输线路上,有一些洒落的颗粒物料,在拐弯时,由于车速快,再加上地面颗粒物料的润滑作用,他驾驶的叉车出现了侧滑甩尾的情况,车身开始倾斜,若不是他反应快,恐怕直接就翻车了,尽管车子稳住了,车辆上所运输的金属物料却散落一地,万幸的是周边没有行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div><div>  好半天他才从刚才的惊吓中回过神,颤颤巍巍地给班长打电话汇报,班长迅速安排人员进行善后处理。而他本人在接受处罚后,第一次静下心来进行深刻的反思。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开快车了。他的改变,是在亲身经历了事故之后,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思想转变。他很幸运,在付出最小代价的情况下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变自己对安全的态度,这会让他受用终身,也会给予我们一些警示。</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省掉小程序 引发大问题</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信息科技环保科 陈洲</div><div>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单位安排两名电工刘某、张某前去井口机房拆除一台电气设备,开工前,电工张某到上级配电室停电,并挂上了警示牌。拆火时,电工刘某把开关上盖打开,用扳手刚接触到接线柱,突然发生了短路故障,电火花飞溅,当时把刘某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停止了作业,并暗暗庆幸自己带了绝缘手套,否则,他极有可能成为一场触电工伤事故的“主角”。</div><div>  发生这一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电工张某去上一级配电室停电时,停错了电源开关,而电工刘某在拆火前省掉了一个程序,未按规定进行验电、放电,这两个环节的错误加在一起,就出现了上述的事故。这起严重的违章事故发生后,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工作时候一定要在状态,不能疏忽大意,更不能节省程序,因为省掉一个小程序,就可能带来一个大问题。</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安全确认很重要</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防冲地压科 周长峰</div><div> 那年在采煤队担任班长,一次上班时,发现煤包顶部又开始掉渣。当时,谁都没在意,因为掉渣已有十几天了,大伙都见怪不怪,认为这很正常。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开始了工作,和我上迎头的有副班长、副区长和一位安全员。当时,我抱煤电钻打眼,副班长推钻。刚打了第二个炮眼,忽然,我感到一阵强大的气流冲了过来,把我的安全帽都打歪了。我手一软,煤电钻滚下了老塘,我再往后一看,不禁傻了眼,身后的护身柱全部倒了。整个老塘灰蒙蒙的,成吨的石块暴风骤雨般倾泻而下。</div><div>  再看我身后的三个人,更叫我心惊胆战。跟班队长整个双腿被石块埋了半截。副班长也倒在地上,两手抱着腿,嘴里直哼哼。而那位安全员最惨,他被冒落的石块堵住了退路,腰被压弯在那里,动弹不得,直喊“救命”。而此时,冒顶还在继续。我着急地大喊,下方的其他工友听见动静,很快赶过来救人。 </div><div>  当我们从空区出来,转身回头看时,不禁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刚才我们钻过的洞口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成吨的石块。假如再迟几分钟,我们还有救吗?想到这,我的身体忍不住抖了起来。</div><div> 接下来的日子,我根本无心上班,半夜里经常睡不着觉,满脑子胡思乱想,特别是深夜,那天的情景总会反复出现在梦里将我惊醒,那种后怕的感觉,一时之间如噩梦般挥之不去。直到现在,每当想起我这段死里逃生的经历,我彷佛又回到了当时的情景,有过这样的经历,让我更深刻地懂得了“安全至上、生命至尊”的含义,也让我明白现场安全管理,安全确认很重要,不弄清状况,不排除隐患,一定不能生产。</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亲身经历的惊心一幕</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力资源科 史保凯</div><div> 每当我看到矿上长长的皮带走廊,心中就会想起那曾经惊险的一幕。十九年前我参加工作到了煤矿,经过一个月的培训、考试,被分配到皮带管理科机修班成为了一名大班机修工。</div><div> 记得有一天,单位停产检修,上仓斜巷大皮带要更换,我和工友们像往常一样由师傅带着一起工作,我们把必备的工具都带到了工作地点,师傅到机头调整皮带倒转,我们在所结合皮带的地方做好皮带接头打扣、固定等准备工作。由于更换皮带的长度大,需要大强度的固定皮带,为了确保安全,几个师傅多次商议,最后用夹板固定在皮带架上,然后用螺丝固定。一切工作准备完成后,机尾的信号工向机头发出信号开始滚筒倒转。我们则远远地躲在一边。随着机器转动,皮带开始慢慢倒转,轰的一声,皮带一下下滑到了机尾。我们都被眼前的情况惊呆了,机头的师傅赶紧断开电源停止了皮带的运转。经检查,原来机头调整滚筒倒转的师傅,忘记把停车装置线连接了,才造成皮带下滑到机尾。</div><div> 经过调整我们再次把皮带复位,这次把皮带固定的更为牢固了,我站在皮带的内侧,机尾的师傅再次打点滚筒开始倒转,可怕的一幕发生了,停车装置再次失灵,随着一声响,夹板与皮带架断开,而我站在皮带的内侧,夹板蹭着我的工作服瞬间而过。那一刻我的脑海一片空白,一身冷汗已经浸湿了工作服,真的好悬,差一点我就被夹板划伤了。</div><div> 事后,经过分析,调整机头滚筒倒转的师傅再次把停车装置虚接,造成停车失灵,而我则因为站立的位置不属于安全位置,险些受伤。经过这次事件我深深地体会到,安全大于天,一刻也不能疏忽大意,要在实际工作中做个有心人,做好自保互保,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你的安全 我的牵挂</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预算管理科 袁合梅</div><div>  2015年的一天,我爱人下班回家的时候,看到他的下巴上有个很深的小口子,经过询问才知道,他正在清理截割后片落的浮煤时,遇到突发状况,被铲尖撞到了下巴。</div><div>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他在掘进一队下井的时候,由于7197工作面是孤岛工作面,工作面受支撑压力作用,承载的应力是普通工作面的数倍以上,材料道无合适的开窝位置,巷道反向施工。切眼开窝,向东九三甩道方向掘进,施工过程中进度缓慢,由于当时微震监测系统还未安装,他只要值班就到现场跟班,一方面可以了解掘进过程中的防冲措施落实情况,另一方面对现场工人来说也能起到一个镇定的作用。这天中班,现场迎头截割完进入支护作业阶段,他在施工现场为工人观察顶板状态,站在当班班长刘景志的身后,刘班长正在清理截割后片落的浮煤,突然一个煤炮,迎头片落半米,刘班长急忙抽身回撤,不小心把铲尖撞到他的下巴上。</div><div>  我听完急了眼,生气地说:“这幸好是碰到了下巴,要是碰到眼睛或是头怎么办?你这样,怎么叫人放心。”见我一副紧张的样子,爱人再三保证会从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时刻注意身边的情况变化,在做好自保的情况下,做好互保。</div><div>  现在他的下巴上还有一个疤,我时常拿这个疤来提醒他,而他也像曾经承诺过的那样,安全上班,平安下班。</div><div>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安全那点事</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经营管理科 汤松</div><div> 2005年冬天,我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班长让我到工具房领钎子,并交待:“你是新工人,扛钎子时一定要平拿、不走道心、注意架线。”我对此很是不以为然,心里嘀咕着“职工安全手册上都写着呢,岗前培训老师也都讲了很多遍了,耳朵都磨出茧子了”。心里虽不耐烦,还是按章操作,平扛着钎子来到工具车。这时,我放松了警惕,把钎子立了起来,就在钎子立起的那一刹那,只听“啪”的一声,头顶火花一闪,只觉一股电流从手掌直通脚底,顿时感觉全身酥麻,这才意识到自已差点酿成大祸。这时,身后传来别人的议论声:“哟,万幸、万幸!”“还好只是碰了一下!”我慌忙把钎子装进工具箱,找了车箱钻了进去,生怕别人认出我是谁,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div><div> 我很庆幸自己在那一次事故中没有受伤,庆幸仍健康成长、沐浴阳光,更庆幸有机会能去矿大接受再教育。这一切的美好,都需要安全来保证。安全那点事,必须深刻反思、引以为戒,生命换来的教训,绝不能再用生命检验。为了明天更美好,为了生活更幸福,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创造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而共同努力!</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安全源于警觉 防范在于经验</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党委工作科 陈进</div><div>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我亲眼所见。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天,具体哪一年记不准了。在我矿二号下山的入口处,有一条7101放水巷,这里的地质情况勘测资料不清楚,为了探出此处的煤炭情况,矿上给了我队一个任务,就是打探煤巷,见到断层就退出来。那时巷道掘进采取架棚支护。</div><div>  当天我们上中班,大家沿着探煤巷向迎头走去,由于探煤巷遇到断层就退出来,所以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个交叉的巷道,大家都从交叉的巷道口经过。当时的班长姓姜,大家都喊他老姜,现在他已经退休。那天,老姜正和大家一齐有说有笑地走着,突然,他一个侧身,一下拉住走在交叉口最近的一个新工人小王,迅速向前跑去,并喊道:快闪开!就听得交叉口另一侧顶板哗啦一声巨响,紧接着,一块有半吨重的矸石滑落下来,滚在了小王走过的那个地方。大家都吓了一跳,都说姜班长反应迅速,眼疾手快,不然就会出问题。老姜当时说,凭经验,在三岔门处,支护不好的地方,极易发生冒顶,我走到这里,看到一侧的棚子上的批子比较稀少,顶板有掉渣,挡不住大块矸石,就警觉起来,知道要漏顶,就将最靠近漏顶处的小王拉了过来。</div><div> 确实,煤矿安全生产源于时时警觉、事事小心,将长期的好的可以避免事故的经验上升到规律,指导日常工作,就能避免很多事故。</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场惊心动魄的“飞车旅行”</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党委工作科 魏德宇</div><div> 大约是1993年左右,我刚进矿没多久,所在的单位在井下东三采区上口掘进施工,需要及时把材料运上去,专门安排一名跟料工,与运输科东三把钩工联系,把料及时运上去。东三轨道全长1000多米,度数比较陡,只有在上下班期间有人行车,班中只运料出矸石。</div><div> 为了确保材料不丢失,跟料人员需要时刻看着料车。经过与运输科班中把勾人员商量,我队料车全部拉上去,我也要跟着上去。当时管理不严,很多制度不完善,形同虚设。在我队最后一车料拉上去的时候,我蹬钩头到上口去,这是我第一次蹬钩头,也是最后一次。当时发生的事情,让我铭记一辈子。</div><div>  当6辆串车向上行驶到二甩道时,一车溜槽上的一块溜槽突然斜着滑落下来,顺着飞车落到轨道旁边的水沟上。我当时冷汗直冒,这块溜槽要是落到车皮之间,就会掉道翻车,我就在车上,后果不堪设想。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地坚持了5分钟,到了上口,我一下子坐在料车旁,大口喘着粗气,脸色非常难看,一直到交接班人员来到,我都没有缓过神来。从那时发誓再也不蹬钩头了。从这件事,我吸取了三个教训:一是不能违章,违章随时会丢掉自己的生命,不出事纯属侥幸;二是图省事、走捷径是安全最大的敌人,很多事故都是发生在图省事、走捷径之时;三是自己的安全自己要确保。安全怎么讲都不为过、怎么抓都不过分。从那时开始,我就自觉做好安全,不安全的事不干,确保自己安全。</div><div>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要按下人生的“快进键”</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党委工作科 郑伟</div><div>  那是发生在基层区队的事情,因为刚进工作面,战线长,辛苦了一个班的工人,都想着能够尽快上井。为图省事,经验丰富的老工人,顺势上了正在运行中的皮带,坐在上面,眨眼功夫就到了仓口,负责开皮带的司机,看到有人晃灯,就及早关闭了开关。坐在上面的人,经过了短暂的长途旅行,不仅节省了体力,也缩短了上井的时间。久而久之,这个快捷的行人方式便成了一种习惯,直到有一次危险情况的发生,大家才意识到这一行为的危险。</div><div>  那次,临近交接班的时间,滞留在工作面的工人因为工作延点,早就迫不及待地要下班了,像往常一样,上皮带、打信号点,皮带在一声轰鸣中启动了。经过一路颠簸,眼看就到皮带机头了,蹲在前面的人已经向外面晃灯了,但是晃灯之后,皮带一点要停下的意思都没有,这时这些蹲皮带的人就慌了,因为稍有不慎有可能就会掉到小仓里,后果不堪设想。说时迟那时快,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迅速成半蹲状,瞅准靠近皮带H架旁的点柱,一个腾挪站到了皮带横梁上,三两步跑到开关旁,关停了正在高速运行的皮带。此时,正蹲在皮带后面的其他人已经进入了皮带机头大架部分,再晚一会儿就会出现不可挽回的重大安全事故。事后才知道,皮带司机当时开启了皮带后,以为会有一段时间,便到拐角处方便去了。也就是那么一会空,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细思极恐。仔细想想,皮带开关那个绿色的按钮就如同人生的快进键,皮带一开一停,人到站了,皮带一开不停,人生就到站了。</div><div> 从这件事,我们能够总结出几点教训:一是明知道蹲皮带是严重“三违”行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但现场管理人员没有站出来制止,全员安全意识淡薄;二是存在凭侥幸、耍大胆、靠经验的现象,认为蹲皮带过程中只要各个环节把控好,既节省了体力,又节约了时间,殊不知安全事故有可能就发生在瞬息之间;三是安全教育不到位,两个班前会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安全生产上,对上下班的途中没有过多要求,说明了领导干部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上的。安全,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从细节上制止职工的“三违”行为,不要因为我们的一时大意酿成痛心疾首的苦果。</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耍滑偷懒的后果</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党委工作科 李肖</div><div> 2012年也就是我工作的第二年,我在徐庄煤矿信息科技环保科负责语音通讯和井下应急广播,因为安装井下应急广播工作量大,电话班老龄化严重,不得已向定位班借调了一部分人员,这部分人中有个传奇人物“大迷糊”张某,相传他只要一进入下井的罐笼就开始迷糊,人行车上、猴车上、工作面,躺着、坐着、站着,没有他不能迷糊着的地方。果不其然,只要一安排大迷糊张某干活,他不是头疼脑热就是肚子痛不舒服,稍不留神他就找个地方迷糊一觉,但是只要一听到干完活了,或是到了升井的时候,他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一溜烟地跑了。</div><div>  有一次东九二甩道的井下应急广播不响了,我去检修,让他帮我扶架子,为了排除故障,我让他到下一个站点帮我测试检修完后广播是否通畅,我们用对讲机进行通话,可能是我检修时间有些长,当我检修完毕后询问是否正常时,怎么都没有回话,我只能自己跑到下一站点进行测试,检测完成后,发现张某裹着大袄,依着喷浆管睡着了。我无奈地摇摇头,跑过去叫醒他,给他说干工作要用心,井下不能睡觉等等,准备和他一起去看看另一班的检修怎么样了,他用大袄擦擦嘴角的口水,一副不情愿的说,“我得早上井,中午还要喝喜酒呢”,我说:“现在人行车还没来,我们去看看那边干得怎么样了,一会儿一起走。”他说:“你是技术员,你去就行了,我去也帮不上忙,我现在跑到井口正好能赶上第一罐窑!”我再想劝阻,只见他双脚生风如脱缰野马,伸头弯背似离弦的箭,一会飞行在轨道中央,一会奔驰在人行道上,犹如“飞人刘翔”附体,路人一个个被他甩在身后,那速度就连拉满货的电车也甘拜下风。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正在他乐得屁颠屁颠地往井口飞奔时,却没注意大巷墙壁上悬挂的电缆接线盒,一头撞了上去。我远远地看到他身体摇摆了几下,就倒下了,急忙赶了过去,看到他安全帽被撞飞了,鸡蛋大的一个肉包从额头上平地而起,手也磨破了,脸也擦伤了,沿两条眉毛上头到额角整整半圈紫痕。</div><div>  大迷糊苏醒后,看到身边都是自己的工友,悔不当初,后悔自己工作中耍滑偷懒、自作聪明、投机取巧,对管理人员的批评教育当面接受背后依然我行我素。如今大迷糊张某额头上的“鸡蛋”虽然不见了,但却留下一个无法褪色的青痕,这不但成了他终身的记忆,也让他改掉了偷懒耍滑的毛病。现在张某干工作有想法、麻利、效率高,一点也不迷糊,由于经常跑着升井,现在身体素质过硬,还是信息科技环保科的长跑冠军呢。他经常给工友说的一句话就是收工上井别心急,心急事故必相随。</div><div>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不做违章者  </b> </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党委工作科 王玉芹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2005年10月,我从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在铝厂的铸造车间开行车。铸造车间主要是把铝水铸成铝锭,因此行车的主要作用是吊起十来吨重的装满高温铝水的抬包车进行称重。那时我和一个同学两人一起跟一个师傅学开行车,因此,我俩也经常一起练习,熟练之后,师傅就开始让我们吊包称重。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有一次,有个开抬包车的师傅太着急,我们刚称完装满铝水的抬包重量,放到车上还没来得及脱钩,他的车子就发动了。当时驾驶行车的是我同学,我就站在旁边,看到抬包车启动的一幕,直接就懵了,好在我同学反应比较快,她开着行车跟着抬包车一起走。瞬间之后,我做出反应,打开窗户就冲着外面叫喊:“师傅,停车,我们还没脱钩。”可抬包车师傅压根听不到我的声音,好在我们的师傅听到了喊声,及时从磅房出来,叫停了行驶中的抬包车,这才避免了一场事故。当电子秤的铁钩从抬包的手柄上滑落,我看到同学苍白的脸变回了本色,我们俩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这时,我才发觉自己一身冷汗,双腿发软。  事后,听我们的师傅说,如果当时抬包车没有停下来,那满满一抬包的高温铝液就会翻到在车上,极有可能会造成汽车爆炸,那车里的人,甚至连我们都可能遭殃。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件事发生之后,车间出台了新规定,要求我们在吊包的过程中,开抬包车的师傅必须下车看到脱钩后,才能开车。可是有几个师傅就是不执行这项规定,仍然坐在车上不下来。如果不是因为亲身经历了件那件事,我可能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有了那次胆颤心惊的经历后,我深知违章的潜在危险性,所以对于这项规定,我执行的特别严格,抬包车师傅不下车,我就不吊包。因为这,我明里暗里没少挨骂,有一次还被一位老师傅当场给骂哭了,甚至还得了个“开行车最差”的名号。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十年后的今天,再来想这件事,我还是觉得自己就应该那么做,我不能因为怕挨骂,也让自己成为一个违章者,把别人和自己的生命当作儿戏。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一念之差 险酿大错</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 党委宣传科 李常旺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那是2003年的年终,我刚到运输科担任党支部书记两个月。年底了停产检修,我中午下井准备到东五检修现场看看。到了井下调度站,看到只有一名调度员和一名电车司机在现场,其他人出车了不在。感觉自己对运输还比较了解,就和调度员要了一把电车钥匙,自己驾驶了一部电车赶往东五轨道。行驶到一号下山往里约50米的地方,电车司控箱突然短路打火。当时,我被突如其来的事故吓蒙了,来不及思索,为躲避“怀里”的大火球,人不由自主的向后倾倒,由于电车驾驶室空间非常狭小,整个人从驾驶室内翻了出来,非常万幸的是人没有受伤。我爬起来看到电车仍然在继续前行,司控箱依然在打火,便一路跑去追逐电车,拉下电车受电弓,然后扳紧车闸,使电车停了下来。我一下坐在地上,心里“砰砰”直打颤。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休息了一会,定了定神,我联系调度站开来电车头将烧坏的电车拖回调度站,与他们分析了事故原因:一是我开的那部车司控箱比较小,里面触头和保护罩比较近,平时也容易出现拉弧现象;二是可能操作不当,换档速度太快,造成拉弧短路。</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件事情后,我越想越感觉后怕,当时我是整个身子从车里翻了出来,整个向后翻了个,才避免被行驶中的电车碰到,如果在翻倒过程中腿伸到轨道上,或者某个部位碰到电车,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这件事中,我犯的致命错误就是没有经过正轨培训,私自驾驶电机车(无证操作),对电机车性能不熟悉,不了解,处理应急事件没有经验。今天把这件事讲出来,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工作中一定要做到先培训,后持证上岗,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了解设备性能,且不可鲁莽行事,无视安全。</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安全不是小事 违章不能尝试</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党委宣传科 甘秀启</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虽然从采掘区队调到机关工作六年了,但要说说身边的安全小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还得数我在掘进准备队工作期间的一次经历,那次经历让我难以忘怀。  </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记得那是1988年5月份的一个早班,那时我是掘进五队一名年轻的掘进工,我们正在施工的一号下山轨道,一个放煤楼被一块矸石卡住,班长安排我和谷师傅到一号下山皮带巷放煤楼下口去透楼。来到放煤楼下口,当时皮带正在走钩,我们在皮带架旁用钎子敲开放煤楼出口,由于矸石卡得死,怎么也处理不下来。</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古师傅让我在这别动,他去找工具,回头处理!趁谷师傅转身到别的地方去寻找工具的空隙,不知深浅的我,想表现一下自己,在师傅不在的情况下,爬到正在运行的皮带架上,两腿叉开站在皮带架两边,举起钎子插在放煤楼口使劲一敲,没想到矸石没下来,我却一个踉跄摔倒在皮带上。当时,我一下子就懵了过去,被快速运行的皮带拉走,不知所措的我趴在皮带上不敢动弹。“赶快跳下来!”返回的谷师傅大喊一声追了过来。等我回过神来,已被皮带拉出好几百米远,求生的本能使我不顾一切,一个翻身滚了下来。好险!在我下来的地方离前方放煤仓只有几十米,我的矿帽已掉入煤仓。  </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如果不是因为亲身经历了那件事,我可能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有了那一次胆颤心惊的经历后,我深知违章的危害性,果不是我在处理放煤楼时没有按照规程规定,违章站在运行的皮带上,且再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如果不是我想逞能在缺少监护的情况下独自作业,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就不会发生。好在谷师傅回来的及时,给了我提醒,才没有酿成大祸。这件事一直提醒着我,安全不是小事,违章不能尝试。</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不听劝告砸伤脚</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纪检监察科 刘岩</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2007年9月,我从中煤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被分入徐庄煤矿机电科供电车间。第一次下井的心情是忐忑的,快速下降的罐笼、漆黑的巷道、迎头、工作面都使我感到一丝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逝,我慢慢地适应了井下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渐渐地感觉井下干活也没什么危险,和地面一样,胆子慢慢的大了起来,干起活来就有点图省事、耍大胆,违章蛮干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在一次为新建变电所放电缆工作中,电缆钩因为悬挂较高,我为了节省力气,不顾老工人劝阻,直接站在开关上悬挂,结果开关因为受力不均匀侧偏歪倒,我也从开关上掉了下来,大脚趾被砸伤,休息了一个星期。</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这次的事故虽然不大,但是教训是深刻的,它教会了我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要细致认真,不可耍大胆、违章蛮干,不要等事故找上了自己才后悔莫及,时刻记得安全为天、生命至尊。</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敲响安全的警钟</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工会 齐铜梅</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2016年10月28日,对于徐庄矿来说,是一个日月无光的日子;对于我来说,也是记忆更加深刻,因为这一天是我的生日。</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去年的今天,正当我幸福开心地享受着家人亲朋为我庆祝生日的时候,一个电话传来了一声噩耗“井下出了伤亡事故!”天哪,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这已然是事实存在。接到电话后,我慌忙跑出生日宴,和矿处理事故小组一起前往伤者家,要把这个天塌的消息告诉他的家属。</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那是怎样的一个场景,我至今也忘不了。我忘不了他妻子那凝滞无望的眼神,忘不了他那一双儿女撕心裂肺地哭喊着“爸爸!爸爸……”,难以想象他年迈的母亲哭干眼泪的凄惨。他的家人抱在一起,哭作一团,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黯然泪下。曾经一个幸福美满、其乐溶溶的家庭就这样转眼间被无情的事实碾的粉碎。或许此时,我们才能理解生命的意义,或许此时我们才能体会幸福的可贵,或许也只有此时,我们才能更明白安全的重要性。</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我们知道《煤矿安全规程》是专家们从大大小小的无数不安全事故中寻找出的不安全因素的规律,字里行间都凝聚着我们矿工兄弟的鲜血和生命,正是这些鲜血和生命才验证出安全规程中每一个数据,每一条规定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必要性,任何人不可轻视,不可更改,不可省略,更不可忘记。如果这仅有一次的生命葬送在因为自己没有认真落实安全规程所造成的事故中,这才是真正的人间悲剧啊!</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一年过去了,又值我的生日,就在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顾、宣誓、警醒。为了我们宝贵的生命,为了我们温馨的家庭,请让我们学好规程,用好规程,把安全之弦绷得更紧,把安全的警钟敲得更响,让安全的歌声在这片孕育希望的煤海永久的回荡!</span></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一位老师傅讲述的故事&nbsp;</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 工会 陆鸣</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还在徐庄煤矿锅炉房上班期间,那时还年轻,工作中能够经常听到老师傅们聊锅炉房发生的事情。一次,恰逢每年一次的锅炉大修,我有幸第一次钻进了炉膛,看到了炉膛里面的状况,圆圆的锅筒和厚厚的水碱,还有一排排水冷壁管,锅炉其实没有想象的那样复杂。钻出炉膛,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李师傅向我聊起了兄弟矿锅炉房发生的一件事。</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那次,也是一次锅炉大修,接近工作尾声,快到下班时间,锅筒顶盖关闭后,大家都忙着收拾工具。收尾工作完毕后,锅炉进水试验,一切正常后开始燃烧运行。第二天,大家发现有一个人没来上班,打电话到家里说是昨天就没有回家。这时大家害怕起来,因为昨天那个人负责锅筒内的工作,再看看他的衣服和工具箱,所有人都沉默了。听到这里,我问李师傅,他人呢。李师傅笑了笑说,傻瓜,肯定在锅筒里呀。啊,我惊呼了一声。旁边的张师傅坏笑着说,咋样,害怕了吧,这钻锅筒可要当心遇到马大哈。</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这个故事到现在我一直记忆犹新,它时刻提醒着我,工作一定不要马虎、大意,否则可能酿成可怕的悲剧。</font></h3>